犀牛一角叶箜篌。

叶春生: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运作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8-30 11:15:24 / 个人分类:叶师文存

乞巧文化的传承与当代运作
——以南北两个“中国乞巧文化之乡”为例

叶春生

新华网 2014年08月13日 15:06:46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6年命名甘肃省西和县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10年又授予广东省东莞市望牛墩镇同样的称号(该市为市管镇建制),这一南一北,双星辉映,各有特色。“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陇南敬巧娘娘,把巧娘娘请下凡。都在一个“巧”字。一个巧在创意,一个巧在工艺;一个融入了民俗生活,随着民间节庆与时俱进;一个进入校园,与教书育人代代相传。

  一、星宿崇拜风俗的演绎

  七夕节乞巧风俗源于古人的星宿崇拜,原来是祭拜北斗七星的。北斗星座在七月初斗柄南指,织女星初昏时出现在正东方向,这种星象正好与立秋的季节相合,此时农作物趋于成熟,于是人们在季节转换的时刻,拜祭星神,乞求赐福。

  古人认为,人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天上星象在人间的投影;而地下的山川形胜,无不关乎人间的福祸。如果说,伏羲王天下出河图,主管天文,则大禹治水赐洛书,偏重地舆。而地面建筑与天象之对应,广为流传的莫过于北京天坛风水,那是古代天子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即先天八卦中的乾位。乾为天,坤为地,与之相呼应的有地坛、日坛、月坛、分别位于北、东、西方,即坤、离、坎位,即俗语所谓“天南地北”、“朝日夕月”。许多祭祀风俗本此而生。整个北京古城的布局都是这样,北京位于东北方,是北极星在大地的投影,紫禁城是紫微星垣的投影,太和殿是其中心的中心,是天下最尊贵的地方,皇帝就住在那里。《八宅周书》中关于“九宫飞白”的数序指出:“一白为木,指代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贪狼星),五行属性为木。人们拜北斗,祭祀天地日月,都是为了祈求上天,给人间一个欣欣向荣的生态环境,感谢上苍的恩赐。七夕星祭也是如此。

  据史籍记载,汉魏六朝起,七月七日祭拜牛郎织女已成为民俗节日,实际上民间起源更早。晋周处《风土记》载“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黄粉于筵上,以祈河鼓河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咸云,见天汉中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由此可见,民间祭星的原义。南朝荆楚七夕习俗有所变化,加入了乞巧的内容,变为纯粹的妇女节日,“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鍼,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荆楚岁时记》)从原始生存意义的祈求,演变为对妇女心灵手巧的祈祷,节日的这种演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代表了节日向娱乐方向的发展,单一的祭祀性节日演化为祭祀与娱乐结合的节日,丰富了节日的文化内涵,更能适应和调节民众生活,而专门的女性节日的出现,既说明妇女地位的上升,也表达了社会对妇女角色的期待。

  西和乞巧节自汉末形成以来,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完整地保留了乞巧活动的习俗。从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到送巧各个环节的演绎,伴以歌舞颂唱,反映了古代妇女追求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望,以及对和谐社会的憧憬,特别当前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对“洋节”的抵御,更有现实意义。

  二、西和活态传承的灵动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大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固化的,即以文字、图照、录音、录像等形式,把它编辑成册,刻成光盘,更以数字化程式入库,进入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随着国人文化自觉水平的提高,进图书馆、博物馆的人多了,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传承作用,但受众毕竟还是有限的,基本上还是束高阁,等待着时间来宣判它们的“死刑”;另一种是活态的,即融入生活、融入民众,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它寄托着人们的某种信仰或对家乡风物的缅怀,叙说着人们的心声与诉求,世代相传,衍以为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西和的乞巧风俗正属于这一类。

  西和乞巧活动的内容,包括坐巧、迎巧、祭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从农历七月一的前夜开始,到七月初七晚结束,长达七天八夜。每个环节均有歌舞相伴,歌词清纯单一、曲调如诉如求,手舞足蹈、都与农耕生活及其拜祭仪式相关。如祭巧的供果、巧牙的生发、巧舞的动作、卜巧、送巧的创意,都是农耕劳动艺术的升华。“巧娘娘”其实就是姑娘们心目中一位巧夺天工的女神,所以整台乞巧歌舞的中心就是“我把巧娘娘请下凡”。短短十行的“迎巧”唱词就五次重复了这句话,并五次因应了“巧娘娘想你着”的互动,可见她们感情的交融,因而唱得那么动情,跳得那起劲,以至在“送巧”时,一些姑娘眼眶都含着泪花,那是与巧娘娘惜别,也是姑娘们怀春的容颜,表露了她们对巧娘娘的钟情与信仰。我现场采访了一位高二的女生:“这歌是谁教你的?”“不用教,村里人人都会唱”。“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小时候就会啦,听奶奶唱的。”“学校教过吗?”“没有。戏里演的,巧娘娘是好人。”据县里介绍,自2006年获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后,原来坊间传唱的《七巧歌》更普及了,秦腔剧《七月七》,舞剧《七巧情》家喻户晓,民间乞巧活动带动了传统工艺,刺绣、剪纸、保健枕、麻鞋、麻纸、鞋垫、香包、草编等行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来源,使这美好的故事得以活态传承,与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在现代生活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辉。

  三、从农耕文明的楷模(巧姐)到3G时代的创意

  广州的乞巧风俗,史籍上多有记载,《广州岁时记》中,对广州的乞巧会的组织、活动、斗巧形式,从迎仙、拜仙、辞仙均有详尽描述,直至后来1923年出版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上,还记载了这些风俗:“广州风俗,綦重七夕,实则初六夜也。诸女士每逢是夕,于广庭设鹊桥,陈瓜果,焚檀楠,巨烛,绵绣椅,靓女列坐,任人入观不禁,至三更而罢,极一时之盛。”依照这些风俗,那天晚上姑娘们摆出巧物来,就得任人观赏,任人品评。哪家看人的人多,哪家的姑娘就体面。评选出的“巧姐”在群众享有极高的荣誉,相亲只要一听说是“巧姐”,其他条件都可免谈。“巧姐”实际上就是农耕时代的劳动能手。

  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还有一些遗风,此后便先城市、后乡村地慢慢消失。60年代以后,城乡都很少见了,即使个别村子保留,内容亦发生了变化。如广州市番禺石基镇凌边村,至80年代仍有“摆七夕”活动,所摆物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灯饰,有彩纸的、绢绣的、谷秧围的;二是人物造型,按照戏曲内容扮演故事,组成一板板台面;三是实用工艺,如刺绣巾帕、花鞋、荷包等。参与制作者不限于姑娘,老人也有,这实际上是各家各户比赛女红。摆七夕已由姑娘乞巧变成了民间工艺的大展览、大比拼,是一项生产、娱乐相结合的活动。改革开放后,这项活动又在广州西关、珠村、黄埔、番禺以及东莞各地复活了。农耕时代没有电脑拼图,更无3G创意设计,“乞巧”,全在一个“巧”字上。谷粒般大小的绣花鞋,子甲般大小的扇子,真假难分的各种花卉,那些精工细活,全是耐着性子做出来的,所以过去广东乡间,每个村庄都有“拜七姐会”,由邻近的姑娘们相约自愿组合,有的村子多达十几个。拜七姐会集资若干,五六月间就开始筹备这项活动,各人利用闲散时间巧制各种展品,七夕时摆出十几张八仙桌,展出各种物品,可说是一次民间工艺大汇展。我以为,今天的“乞巧”,应重在创意,巧在工艺:

  首先,要把心沉下来,空灵自身,无求无欲,心灵才能手巧,心若止水,宁静致远。平静地历炼,悟出惮意,方能视通万里,心有灵犀,才能一点通。像那些超女、快男那样浮躁,只能走向低俗、媚俗、庸俗。可以预言,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会在迷茫中消失。今天“乞巧”,不只是为了对农耕文明的缅怀,对传统手工艺的抢救,在物欲横流的工业社会中,为中华传统文化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发挥“粤人重巧夕”的精神,继续在“巧”字上下功夫,作文章,注入新元素,玩出新花样。

  “巧”,首先立意要巧,包括整板作品的构思,布局、用料都要有新意,还要把这种精神贯到我们的工作中去,“摆贡案”只是个小舞台练就的本领。施展到大舞台去,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多的财富。

  一版供案的优劣不单要看其是否能反映本地区的历史面貌和特点,注入本地区的特色风物,摆设的场面和蕴意,还要看它是否能运用现代声光电的科技,匠心独到地组合成逼真、灵动,并充满诗情画意的场面。然而,在这些乞巧工艺中的许多精细的巧活,是工业生产所不能替代的,谷粒般大小的绣花鞋,指甲般大小扇子,现已很难见到,我前年从黄埔选送了五双小鞋给温州“中国鞋文化博物馆”,最小的一双也有2寸长,已勘称“世界最小”;还有蛋壳制成的宫灯、米粒粘成的玉壶、榄核雕成的小船,让人想像不到的奇妙。再有其他行业50多层的缕空象牙球,汕头的内画、微书等,能为者都已属稀罕,这些精巧的工艺,都是在长期的劳作中练就的,要给这些有志之士精神和物质上的扶持,让他们潜下心来,专心授艺传道,使之流传千古。

  上述许多地方特色文化其实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软实力,擦亮这块品牌,占领这一“文化经济高地”,可与文化旅游结合,但必须坚持打文牌,不要急功近利,过度打造,以免开发一个,破坏一个。守住传统,融入现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那是必须谨记的。

  2013.7.25

  (来源: 西和县委宣传部 )


TAG: 传统节日 七夕 乞巧节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