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票文章转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8-02 12:59:38
/ 个人分类:321
重庆开展地票交易 缩小城乡差距
2012-01-17 09:43:00 来源: 中国广播网(北京)
中广网重庆1月17日消息(记者吴新伟)昨天,重庆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村民们抽签分新居。春节后,他们将从居住数十年的泥巴屋中搬到新居、面积100-180平方米不等的小洋楼。重庆商报消息说,地票交易让全村人住进“洋房”。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说,近三年开展的地票交易,一方面给老百姓带来了直接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实行规模化经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已累计交易地票175亿元。该负责人说,这些钱,全部用于支持地票产生区域“三农”建设发展。这也符合当初地票设计初衷:盘活农村闲置、废弃建设用地,通过指标功能置换使用,加快近郊城市开发建设,并让远郊农村分享到开发收益,实现共建共享。
据统计,地票购买者包括土地储备机构、园区建设单位、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自然人。随着各区县对地票逐渐了解、接受,远郊区县购买、使用地票量逐渐增加。截至目前,远郊地票使用量已达33%。
重庆市土地与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刘俊说,地票给农民带来直接的收入增加。第一是地票价款收入,农民每户最低可获得每亩9.6万元,比在传统模式下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获得的收益多出数倍。第二是耕地经营性收入。复垦形成的耕地由原农民耕种,直接增加了其土地经营性收入,每年可增加800~1200元/亩。第三是务工性收入。一般而言,农民参与复垦,每亩可获2000~3000元收入。第四是原房拆除建材残值变现收入,户均数百元至千元不等。对集体经济组织来说,不仅复垦形成的耕地仍归原集体,而且地票交易后还可获得15%的价款,这些资金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地票交易确保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真正成为受益主体。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重庆在城乡统筹试验中,实行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加快土地流转相结合、采取地票制度等方式实现宅基地置换两个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经济学家周其仁认为,地票制度从当期来看,能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拉动内需;从中期来看,能有效应对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流动性过剩,维持国民经济平衡;从长远来看,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最有效办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经济学家郎咸平说,地票制度是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支撑,地票收益可以解决农民工进城的资金问题。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孟晓苏表示,成立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在全国范围来看,是农村土地改革的一种创举。它成功地破解了我国持续多年的城乡建设用地二元格局。它在土地市场中的意义不亚于资本市场里的上海证券交易所。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相关阅读:
- 博友对《雾都重庆人儿怪,万人“煮起饺子来”!》的点评 (宁锐, 2011-11-02)
- 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讲住房 · “共富”· 反腐败 (宁锐, 2012-1-27)
- 博友对《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讲住房 • “共富”• 反腐败》的点评 (宁锐, 2012-1-28)
- 《津门旧影新照》签售火爆 冯骥才:捧书贺岁成津门新年俗 (马知遥, 2012-1-31)
- 中国泉水鸡之乡----重庆南岸区 (宁锐, 2012-2-26)
- 重庆将办第二届清明文化节 倡导文明低碳 (大高, 2012-3-28)
- 【八先木生的风趣话儿】《老百姓语出惊人很现实 (宁锐, 2012-5-07)
- 【八木先生的风趣话儿】《使老百姓吃惊的统治术!!!》 (宁锐, 2012-6-13)
- 使老百姓吃惊的统治术!!! (宁锐, 2012-6-15)
- 【八木先生的风趣话儿】《花钱买的票不能亏了!》 (宁锐, 2012-7-18)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江津区
老百姓
票
重庆
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