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应南昌市西湖区政协的邀请,市民俗博物馆“民俗大讲堂”于2017年11月21日走进西湖区“政协大讲堂”。区政协委员、各界别主委及各单位对口联系政协工作的科级干部在西湖区综合文化大楼大礼堂参加了此次大讲堂活动。馆长梅联华结合“三风”(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讲《“三风”+传统民俗礼仪》,讲座收到良好的效果。

讲课主要内容:
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学习礼仪是你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具体地说: 学习礼仪是适应与国际接轨中商务活动的需要;学习礼仪是与他人有效交往和沟通的需要;学习礼仪可塑造和提升个人良好形象;学习礼仪可有效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礼仪可关乎国家、企业、个人的命运;礼仪可影响家庭、婚姻、友情、爱情;礼仪能提升你的修养、显示你的教养、体现你的涵养、展示你的素养、让你身体更有正能量。更是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的重要途径。

内容提要:
一、家风、民风、社风的基本概念
二、礼和民俗的基本概念
三、南昌传统礼仪
四、现代社会礼仪
五、提升综合素质
一、家风、民风、社风概念
什么是家风?
什么是民风?
什么是社风?
1、什么是家风?
家庭的生活方式,教育环境,家庭的道德规范以及为人处世构成了家风.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好的家风能给一个家庭正能量,传承好的品德和行为;坏的家风会让你的家庭带来伤害和给别人带来伤害 。
家风又称门风,是给家中后人们树立的价值准则。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庭教育的经验常常反映在一些名人学者的哲学、政治学、伦理学著作之中。
古代人把家风总结为五常八徳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认为孝是仁的基础。孟子则说:“亲亲,仁也。”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将侍老奉亲之孝作为仁的实质。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大爱慈为首,百行孝为先”。慈孝,源于心灵之美,行于细微之间。自古以来,慈孝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对慈孝文化的传承,从未间断过。“慈”是对长辈而言,“孝”则是对晚辈的要求,慈孝是建立在血缘和亲情基础上的道德情感。也正因为如此,慈孝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贯穿中华民族历史、浸入人们心灵深处的力量。
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建构和谐家风可从几方面入手:
家庭成员要理智,善于控制情感;
不要当着孩子面吵架,要相亲相爱;
父母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要尊敬老人,关心老人;
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对有困难的人要同情、关心和帮助
良好家风的传承不仅仅是对古朴美德的尊崇,也是社会道德土壤保持深厚肥沃的一道屏障,是炎黄子孙对向上向善价值取向的坚守和担当,还是铸就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不竭薪火,好家风才能涵养好社风。
2、什么是民风?
民众的风气;民间风俗
民风淳朴。民间的风尚。《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汉书·董仲舒传》:“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 唐——陈鸿《东城老父传》:“上之好之,民风尤甚。” 明——高启《吴趋行》:“土物既繁雄,民风亦和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於是乎又把六十年前民风淳朴的地方,变了个轻浮险诈的逋逃藪。”
民风淳朴意思是指:地方民众生活习俗、待人接物以诚相待,淳厚朴实,敬老爱幼,和睦相处,待客如宾,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生活幸福美满。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也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3、什么是社风?
古代 吴地民俗称社日前后所起的大风。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土人云:‘ 江上社前后辄大风数日,谓之社风。’”家风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每个人的为人处世之道都带着家风的烙印。重温陈年家事的同时,展示出了文明美德,沉淀古朴传统。家风虽各有不同,但是共同之处在于可以正己修身。因此,好家风形成好社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最亲近的家人以最直接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代,从而形成好修养、好品格、好习惯。
由此可见,好家风与公民良好的文明素养息息相关,而千千万万个家庭都有好家风,我们的社会才能形成好社风,从而推动整个国家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

4、什么是规则?
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规则,而我们却无处去诉说区别,规则是什么?它是不能够触犯的红线,它是衡量 一切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唯一标准,尽管它或对、或错、或人为,或自然生成、或合理、或无情,触犯了就会失去机会,触犯了就会阴阳永隔。
既然是标准那我们暂且就要遵守它!只谈道德不讲规则的社会很虚伪
胡适说过,一个肮脏的社会,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的正常社会,道德也会自然回归。一个干净的社会,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那么这个社会最终会坠落成一个伪君子遍地的肮脏社会。就好比现在,我们每个人都会说中国人素质差,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素质差。
很多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规则对社会对个人的重要性,因为规则的缺失,我们社会的某些方面让人不太放心,买点猪肉,不知道这猪是不是吃瘦肉精长大的;买几个馒头,不知道馒头是不是用工业硫磺熏过的;买点奶粉,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三聚氰胺或者性激素;吃个药,不知道胶囊是不是用旧皮鞋做的;规规矩矩走在人行道上,不知道会不会有醉酒司机冲过来把自己撞了;买股票,不知道会不会是基金经理建的老鼠仓坑的自己血本无归;
进医院,不知道大夫开的检查单和药方子是真的为了患者治病还是多赚银子;买房子,不知道开发商提供的建筑面积、套内面积、使用面积是否真实,不知道房子的水泥标号是否合格,钢筋是否够粗,70年产权的房子会不会几年内就被强拆,或者干脆不用等70年,一年半载它自己就会变成“楼脆脆”、“楼歪歪”,让你不再有任何悬挂和牵念。如果任凭这种情况泛滥,我们的生活前景将会多么暗淡.......
一个好的规则真的很重要,在生活中能够尊重那些看似老实却遵守规则的人,因为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二、礼和民俗的基本概念
礼的基本概念
礼仪的基本概念
社会礼仪的基本概念
民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三、南昌传统礼仪
诞生礼仪
成年礼仪
结婚礼仪
寿庆礼仪
丧葬礼仪

四、现代社会礼仪
言谈举止礼仪
社会交往礼仪
国际交往礼仪
五、提升综合素质
气质是由内而外发散的
魅力是气质形象修养心态总称
一个人着装服饰因人而异
人生七步棋之感悟

链接:梅联华,研究馆员(教授),江西南昌青云谱区人,西汉南昌县尉梅福第63世后裔。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社会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民俗社会学会会长。 南昌市第十二届、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市人大科教文卫委委员,南昌市西湖区第九届政协委员、南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10月至今任南昌市民俗博物馆书记兼馆长。江西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文化名家、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专家。
免责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与本号无关。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并保留二维码。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如果您想每天了解我们的资讯,请关注我们!
如何关注
微信公众号: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万寿宫博物院
或搜微信号:NcsFolkloreMuseum
更多精彩
扫一扫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即可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