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万寿宫就是供奉许真君的宫观。但万寿宫不只是供万民祀奉神灵的宫观,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内涵丰富、功能多重而效应弥强的文化现象,成了江西的一个文化标记。本期转载《江西民俗报》由梅联华馆长撰写的“万寿宫文化与南昌城市精神”,解读了何谓万寿宫文化与南昌城市精神的关系。
万寿宫就是供奉许真君的宫观。但万寿宫不只是供万民祀奉神灵的宫观,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内涵丰富、功能多重而效应弥强的文化现象,成了江西的一个文化标记。
一、万寿宫的历史变迁
万寿宫在历史上形成两大分支:一支是省外万寿宫, 约有670余座。另一支是江西省内万寿宫, 约有560余座。江西人的商业活动足迹遍布天下。最具影响的是南昌城内的铁柱万寿宫和新建县西山的玉隆万寿宫。
铁柱万寿宫。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它坐落在章江码头的广润门内, 由于地处南北航运的枢纽位置, 又是洪水的多发地区, 以许真君铁柱锁蛟、治理水患而闻名于世, 是人们传颂许真君治水“功迹”之地。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来赣, 把铁柱万寿宫介绍到了欧洲。
文革后,遗址被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2月在象湖重建万寿宫。2014年2月,西湖区人民政府开始全力打造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使之成为体现南昌市井民情的特色街区。
西山万寿宫。始建于东晋宁康三年(375),其前身为“许仙祠”,距南昌市西南三十公里的西山镇。这里向称逍遥山。
千百年来,随着朝代的更迭,几经兴废, 从民间纪念祠堂衍变为宫观。南北朝时改祠为观,名为“游帷观”。
传说许逊用蜀锦制成帷幕围置于谌母的黄堂而得名。到了宋代,“游帷观”香火更为兴盛,发展到极盛时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万寿宫的进香朝圣极其热闹。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专款进行维修,195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以后,西山万寿宫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二、万寿宫文化
1、“忠孝两全”的精神家园。大量外迁江西人以许逊的忠孝垂训作为端正民风士气的准则,遍布全国的万寿宫,成为容纳海内外赣人共同的信仰和乡情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有江西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万寿宫。南昌万寿宫因此成为“遍中国十八省”上千所会馆“万寿宫”的总部,南昌万寿宫作为“祖庭”的地位愈显突出。
2、“兼容并蓄”的建筑风格。所到之处的万寿宫,都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所处地段、码头都在重要的地理位置上。全国许多座万寿宫,尽管在建筑规模、建筑风格上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了非常多的江西文化元素,同时又与当地的建筑特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3、“勇闯天涯”的移民行动。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达,经营瓷器、茶叶、大米、木材和丝绸的赣籍商人行走于天下,从万寿宫的分布来看,江西人迁移的足迹遍布海内外。明时,“湖中十室九空,招四方之民以实县,移江西填湖广”。万寿宫既是祀奉许真君,也是江西商人的会馆,更是江西移民史真实的写证。
4、“相帮相助”的江右商帮。赣商,史称“江右商帮”。遍布国内外的万寿宫,串起的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网络。清代中期,湘潭商业十分繁荣,从四面八方来这里经商的人很多,其中尤以江西籍商人最多,湖南湘潭90%的新移民来自江西。
三、万寿宫文化与南昌城市精神
南昌万寿宫既是属于南昌的,又是属于江西的,同时也属于海内外的,是海内外江西移民的精神家园。许逊倡导的“诚信”、“济民”精神,统领江右商帮,成为当时全国赣人商业网络的精神内核。江右商帮向以“贾德”与南昌城市精神“诚信图强、大气开放”一脉相承。
南昌万寿宫是江西的文化名片,是南昌的城市符号,是江西打造文化强省的重要载体之一,是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江西品牌。由于江西从来没有成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只有许真君、净明道和万寿宫,是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土生地长于江西又具有全国性的影响。
四、万寿宫文化作为南昌文化符号的意义
文化的意义。江西人民纪念、祭祀许逊的历史十分悠久,并不断传承下来,且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祭祀仪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的意义。在历史上,万寿宫对江西的贫困学子发挥了积极的救济作用,有时更是直接培养学生,对江西的教育起到了直接支持作用。净明道倡导的理念,对培育民众向善、做公益的良好社会氛围,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促进作用。
经济的意义。只要有江西人尤其是江西商人的地方,就有万寿宫,它几乎就是江西会馆的代名词,发挥着其他省份会馆联系本省商人、交流经验、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功能,是曾经闻名遐迩的赣商标志。
宗教的意义。以许逊信仰为基础的“净明道”或“净明忠孝道”,不仅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独特的一面,而且在中国思想史上亦有特殊之地位。
民俗的意义。每年农历八月初一到十五日,江西各地区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都会赴万寿宫进香朝圣。这种有规律的、热闹的西山万寿宫和南昌万寿宫朝圣庙会是江西最有特色也是最有影响的民俗活动。
旅游的意义。江西的民众在农历八月都会来万寿宫朝拜、观光,有时一天多达数十万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旅游群体和市场。省内外乃至国外也有许多慕名前来参观者。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如果您想每天了解我们的资讯,请关注我们!
如何关注
微信公众号: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万寿宫博物院
或搜微信号:NcsFolkloreMuseum
更多精彩
扫一扫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即可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