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灌婴始筑
南昌城
地处长江中游南面鄱阳湖之滨的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
历史的江南古城,考古人员在安义县采集到了40多件打制石器,让我们探寻到了距今20万年以前在南昌这片土地上最早先人的足迹。当时,南昌地区自然环境还很恶劣,人类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狩猎
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是野生动物。
距今五千年左右,南昌地区居民点有很大发展。据考古资料证实,在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这一弧形地带,是南昌先民的聚集区。他们使用简单的木器和石器,结群而居,挖掘深沟保护自己,为的是防御外族侵略和猛兽的威胁。房屋一般先挖一块较浅的地坑,再用木棍支撑,上用茅草铺盖,就成了非常原始的房子。这一时期,南昌先民主要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开始进行原始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从依靠自然转到依靠自己的劳动上来。在南昌齐城岗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有稻草杆的痕迹,成为南昌原始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证明。
商周时期,南昌先民们已掌握了铸造铜器的技术,并能制造武器和工具,同时学会了烧制“印纹陶”(陶器表面上印有各种几何图案花纹)和“原始瓷”(胎质细白、质地坚硬,表面施有一层釉汁的釉陶器,它就是今天瓷器的前身)。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
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时期。从新建大塘赤岸战国遗址中出土有铁斧范(铸铁器的模子)来看,南昌地区开始使用铁农具,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江西全境属九江郡管辖;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南昌又先后为九江王、淮南王、长沙王的属地。西汉初年,赵陀割据岭南称王。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为“昌大南疆”,令御史大夫灌婴(后封颍阴侯)率兵“渡江定郡地”,进驻南昌,进而平定南越。
灌婴渡江第二年,正式设置豫章郡,郡治所设在南昌县,“南昌”有“南方昌盛”的意思。从此,豫章一名成为古代江西的通称,南昌成为江西政治、经济、
文化的首府二千余年。为建立永久的根据地,灌婴开始在南昌着手夯筑土城,并派一个叫章文的人负责具体设计,周围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城址位于今南昌市火车南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寺一带,俗称“灌城”。城外有“浴仙池”,
传说灌婴在此濯马散步,后改名“洗马池”。这就是南昌建城的开始。
当时豫章城内外盛产樟树,仅在松阳门内就有高达十七丈、大四十五围的大樟树,可谓“枝叶扶疏,蔽荫数亩”。这大约是豫章郡名的来历。豫章郡下辖18县,南昌县为首,县境包括今南昌、新建、进贤、丰城、南昌市区全部,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
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南昌城也日趋扩展。东晋简文帝咸安年间(371-372),豫章太守范宁对城墙作了一次较大的修整,并新辟东北和西南两个
城门,这样豫章城就有八个城门了。
2、 唐宋南昌城的变迁
隋朝建立后,开始改豫章郡为洪州总管府。相传,黄帝的乐臣伶伦(洪崖)来南昌西山掘井修炼,创制音律。井水清澈晶莹,时人闻讯,争往游览,洪崖井成了当时的名景胜地。因此洪州又为洪都。
唐朝时,仍称洪州,先后是洪都总管府、都督府和江南西道的治所。随着南方封建经济的发展,南昌城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迁和发展。豫章城西移,在原灌婴城之西北隅重筑新城,唐城墙砖是用青砖砌垒、石灰沟缝的,比汉晋以来的土城要坚实得多。新城建成后,原设在灌城的南昌县署,也于贞观十年(636)迁到今日省政协(原中山堂)所在地。唐代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洪州都督李景嘉又对洪州城继续扩大增筑,全城四周仍辟有八个城门,门上题额是当时书法家、吏部侍郎徐浩书写的。
唐宪宗元和四年(809),韦丹出任洪都观察使,他到洪城看到居民房屋都是茅竹结构,极易起火成灾,便改建瓦房,并开辟南市和北市等三条街市。这样,经过两度扩建后的洪都城,比汉时的灌婴城扩大了一倍多,周围达二十余里。唐代的洪都城,是江南的一大都会。城内人烟稠密,亭台楼阁,宫苑寺宇,栉比鳞次。沿江的行船如梭,繁忙异常。唐末五代时,豫章郡为南唐的割据势力范围。南唐传至中主李璟时,交泰元年(959)七月的一天,他对群臣说:“建康(今南京)与敌人相距只隔江而已,不易据守,朕想迁都到豫章洪都,可以控制局势。”群臣们表示赞同,于十一月间,李璟升洪州为南昌府,并建南都于此。
由于建都于南昌,从建康到南昌的几千里水陆途中,车船相接,旌旗络绎,一些王公贵族在仪卫校卒和妓妾歌女簇拥下,满载大批金银财宝运往南昌。接着,在城市大兴土木,营建殿宇,如长春殿(又名皇殿)、澄心堂等,并将八个城门修葺一新,将东、西门改称为东华门、西华门。又按照京都的建设格局,拆迁规划,修筑宽阔的马路,即所谓“鸣銮路”。这是南昌仅有的一次建都史,至今有“皇殿侧”巷。
建隆二年(961)二月,李璟留太子从嘉(后主李煜)在金陵(今南京)监国,这年六月发病死于长春殿,死前,遗言留葬于南昌西山,并说:“违吾言非忠臣孝子!”但事后李煜却违抗父命,迎丧归葬于金陵郊外。
北宋初年,南昌仍称洪州,属豫章郡。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升洪州为帅府。至孝宗隆兴二年(1164),改称为隆兴府。宋代的洪州城在唐城的基础上又继续扩展近一倍,周围达三十一里,共设城门十六座,南有抚州门,向西转过去有宫步门等。宋太宗淳化元年(990)秋七月,江水猛涨,毁坏城廓达三十处之多,淹没民舍两千余户。仁宗皇帝时,知州赵概调遣民力用石砌垒,高一丈五尺,长达两百余丈,这是南昌城建史上用石筑砌江堤的开始,称为章江堤。
南宋绍兴六年(1136),安抚制置使李纲为有利于防守,截去东北隅一角,将城移进三里左右,从而废去北廊、故丰、广丰和望云四门,全城只剩下十二门。南宋嘉定年间,通判(州府行政长官的行政助理)丰有浚为了捍卫护堤,组织群众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加固南塘堤工程,并在沿岸广植柳树,又称“万柳堤”。
3、明代朱元璋定夺南昌城
元顺帝时,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政权的暴虐和腐化已发展到了极点,因而元末农民起义迅速地得到发展。为了夺取政权,元末农民起义的两支主力朱元璋和陈友谅在南昌展开了一场决战。
1360年,陈友谅改国号为汉,自称汉王,建都江州(今九江),这一年出兵朱元璋的据点应天(今南京),朱元璋给予还击,并攻破陈友谅的部队,占领江州。1362年,陈友谅任命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派代表到江州,表示愿意以隆兴城(今南昌)投降朱元璋,朱元璋接受了胡廷瑞的投降,由江州来到隆兴,在滕王阁上大摆庆功宴席,从此隆兴又再次改称洪都。
朱元璋回建康后,陈友谅部便发动了兵变,留守洪都的朱元璋部邓愈措手不及,匆匆忙忙率领几十名骑兵从抚州门逃走,奔回建康。朱元璋闻讯,急忙传令驻汉阳的徐达率领部队收复洪都。接着朱元璋命他的养子大都督朱文正率大元帅赵德胜负责驻守洪都,继续增修城墙,严加防守。1363年,陈友谅大感疆域日益狭小,积极准备出兵,向朱元璋收回失地,他建造了大批的巨型舰船,号称六十万大军,倾国而出。四月间大举进攻洪都,这时因洪都城墙离江岸三十多步,朱文正、邓愈、赵德胜等人分别率兵扼守抚州门,新城门、望云门。
陈军士兵用尽各种攻城战术,守军将领赵德胜率军全力抵抗,晚上赵德胜在望云门城楼上指挥士兵迎战时,突然一支流箭射中腰部,受伤阵亡。后来望云门因此改称德胜门。
陈友谅围城将近三个月,用尽各种战术,仍不能攻下。朱文正在大军围困下,一面全力抵抗,一面派人乘小渔船从小关偷出城去,往建康告急求援。七月间,朱元璋集中兵力二十万,亲自率领部队前来洪都解围。围困洪都八十五天的陈友谅,听说朱元璋率大军前来解围。于是撤出洪都的包围,率军前去鄱阳湖迎战。两军相遇于鄱阳湖的康朗山,陈友谅拥有巨型战舰,兵多势众,朱元璋的军队大都是小型船只。朱元璋不断改变战术,起用火攻、联舟大战的办法,利用陈军巨型战舰难于运动的弱点,命小船在大舰四周围攻,决战三十三天,取得决战性胜利,从而奠定了统一江南的基础。
朱元璋建明朝之初年,南昌称洪都府。不久,又改称南昌府,属南瑞道。为巩固中央集权,朱元璋将皇子孙封藩各地,江西有三藩:淮靖王朱瞻,立国鄱阳;益端王朱祐槟,立国南城;宁献王朱权,立国南昌。
4、七门九洲十八坡 三湖九津通赣鄱
朱元璋夺取南昌后,亲自来到南昌,命都督朱文正改建南昌城,将两城墙收缩内移三十步,又将东、南、北三条护城河疏通,在西城墙下也开出一条城濠。此外,为便于防守,废五门,剩七门。千百年来,老百姓流传的一句民谚:七门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
进贤门、广润门、惠民门、章江门、德胜门、永和门、顺化门(略)
九洲:南昌位于赣江中下游、抚河交会之处,江中有大大小小约20余处沙洲,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十五年出版的南昌地域图,有介绍其洲名:新洲、潮王洲(朝阳洲)、打缆洲、杨家洲、新添(填)洲、黄泥洲(以上洲名今仍沿用)、里洲(现已填河成陆)、黄牛洲(已并入黄泥洲)、大洲(已并入潮王洲)。
十八坡:是旧时市区街道依地势高低不平而形成的,处于高地的称“坡”,即:傅家坡、凤凰坡、骆家坡、戴家坡、十家坡、总镇坡、铁树坡、十八坡、槐树坡、帅家坡、乐家坡、砧头坡、金鸡坡、桃树坡、跃龙坡、灌木坡、煤炭坡、黄泥坡。
东湖:处于市区中心的风景湖,原为低洼积水地带,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太守张躬为了军事、交通和水利上的需要,筑堤通南路,便形成了一个湖,每逢晴天,湖中微波荡漾,绿柳依依;如遇雨季,州上亭阁迷离,烟锁花树。自唐代以来,诗家词人的吟诵之作不可胜数。古豫章十景中有“东湖夜月”和“苏圃春蔬”在此。
西湖:位于市区以南的中心区域。唐贞元十五年(799),观察使李巽建洪恩桥,由洪恩桥至南新学前出水关闸为西湖,又以学前离桥左右分东西两湖。古豫章十景之一的“徐亭烟柳”即在此,孺子亭在湖中心是为纪念“南州高士”徐孺子而建。沿湖垒石,遍岸挂柳。
南湖:位于东湖的南面,以灵应桥为界,划称南湖和北湖,湖中心有一胜景:杏花楼,始建于唐、明正德(1506-1521)年间,曾为明宁献王朱权五世孙朱辰濠贤妃娄妃梳妆台,历代文人雅士在此都留下许多传世名著,杏花楼因而享有盛名。楼层花梁朱柱,雕门刻窗,湖光掩映,曲径通幽,为古城南昌一大名胜古迹。
九津:是连通三湖的地下水网渠道,广润门叫五行津、东南叫五事津、惠民门下叫八政津、进贤门西叫五纪津、顺化门北叫归报津、永和门叫三德津、德胜门下叫稽疑津、章江门北叫庶征津、南叫五福津,九津水道,都通城濠,最后流入赣江、鄱阳湖。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战争开始。分三路进军,其中一路指向集结在江西的军阀孙传芳主力。经过三次攻打南昌城,11月7日,终于克复。12月南昌正式设市,并于1927年1月1日起在总镇坡开始办公。从此,南昌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军阀统治。城墙陆续开始拆除。
文 梅
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