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康讲“五四”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5-10 22:28:51


今年“五四”前后,听了由香港凤凰卫视“世纪讲坛”组织的两场讲座,主讲人分别是北京大学文学系系主任陈平原和被称为“民间思想家”的王康。虽然只是片断,亦收获不小。

陈平原称,“五四”时,当时的在校同学其实有三种不同的主张,都出版了自己的刊物。较激进者以《新潮》杂志为代表,保守者以《国故》杂志为代表,持中者以《国民》杂志为代表。但后来的发展是,保守者一派沉寂下去了,持中者转成激进,成为时代的代表,影响越来越大,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达至高峰。

王康认为,所谓的“五四”精神,只是当时一些思想比较激进的青年学生,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刺激,在救亡图存需求的精神感召下,片面地接受了当时西方、日本等国流行的科学、民主思想(王康认为,现代科学精神,并非只是科学、民主两项,还应该包括宗教、人权、自由、平等、人文关怀、终极关怀等),同时又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了解与必要的敬畏精神,更没有认真思考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就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认为整个传统文化都是“吃人”的或“骗人”的。他们的思想和口号,对后来的先进党派,甚至是持政党,都认同这一精神,成为社会的主流声音,使之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王康认为,西方及俄国的很多著名学者,如俄国的屠格涅夫、法国的雨果等,他们也经历了十分巨大的民族灾难,但他们始终对传统文化保持应有的敬畏,从来没有彻底否定。反观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持彻底否定态度者还不少。九十年之后,我们终于走上重新认识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并继承传统文化的道路。我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概念、建设“和谐谐社会”的概念,其实都来自传统的儒家文化。而在世界建设100所“孔子学院”的实践,以及在国内各地相继出现的“国学院”,更是对传统文化肯定与继承的表现。

王康说,什么东西能够成为十几亿中国人建设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柱?相信如果当年的“五四”精英们仍然活着,他们也会修改自己的观点!

确实如此。近一个世纪以来,不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大自然,我们都缺乏必要的敬畏精神。我们自己糟蹋破坏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污染和精神污染,确实是太严重了。

失去了,才知道宝贵。尽管为时稍晚,很多东西已经无法恢复,但修正错误道路,改正错误,总是值得称道的。

应该说,迄今为止,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对民间信仰的认识,仍然是非常肤浅的。

近年来一直在研究民间信仰。现在正在撰写一部关于民间信仰研究的学术专著,希望对我国民间信仰的认识有所助益。并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关注、研究这一问题。



TAG: 民间信仰 五四 王康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刘道超

刘道超

刘道超,1955年生,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客家人。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俗文化与客家历史文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432391
  • 日志数: 453
  • 文件数: 9
  • 建立时间: 2009-01-06
  • 更新时间: 2011-08-1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