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一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6-25 12:45:58 / 个人分类:我的记忆

 

采风一瞥

 

张志春

 

为了访古,为了采风,我们一群教书和写书的朋友踏上遥远的途程。所见很多,收获也很大。

Y地,县三套班子陪同,说参观新农村建设。临近沙漠,只见户与户亦有一定的距离。都一个模式,似四间房聚拢成小别墅的格局,白墙红瓦玻璃窗,门前树一高高白杆风车,属微型风力发电机吧,那风轮在微风中自在地旋动。屋顶上有一黑色方形的太阳能。问,说,风力发电足够这家日夜用电,太阳能热满足用水与保暖。每户装置者,政府资助3000元。惜铁将军把门。说村民们等不及参观者,地里忙活去了。透窗看去,家里摆设还不错。若大门畅开,主宾相对聊个痛快又会怎样呢。

此地匆匆一瞥,感受:

一,风能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让人欣喜。这个点子值得推广。微风何处不吹拂?太阳何时不照耀?若神州家家户户都有这般格局,那该多好!

二,若真是家家主人等不及参观者而忙于耕作,值得表扬。这是作为村民应有的主体意识。作为主人,村民们的生活、生产和生存是根本性的,我们只是路过的旁观者。应该为他们的自在自主自如的生活而高兴。

三,期待着与户主面对面的交流。

 

X地,亦是三套班子陪同。丘陵地带。村外果园覆盖着大地。绿荫荫地叶鲜艳艳的果,让人感觉良好。说是有名的新农村建设,参观者甚多。村庄严整,街道水泥路面。路边刚栽的小树有的发出新叶回黄转绿,有的枯萎成为树挪死的印证。或平房或两层楼或瓦屋大房,都是一个街道一种模式。村中央空阔地带装置着城里可见到的健身器械。步入院落,院子水泥铺地。更奇怪的是厕所亦如城里水厕模式,有门,且挂着粉色新新门帘。我知道此地古来缺水。有“宁给路人一个镆,不给路人一碗水”的古谚为证。这里黄天厚土,土厕不行么?进去使用,见旁侧一桶水,水中一瓢。逗留一会儿,空气中弥漫着或浓或淡的异味。在这有旱腰带之称的地方,没人了解水的来源与成本么?

据介绍说这是系统工程,厕所下是沼气池,即人的排泄成为自然的填料。转而到厨房,果然看到了沼气炉灶。说是天然气灶改制一下就行了。说着,带着如豆火苗的打火机向前一凑,若有若无的淡蓝色的火焰燃起。火势不小也不旺。问能保证做饭吗?答曰,一天做一顿饭还行。那另外两顿饭还要在哪儿去做呢?主人含糊着,我的思绪更含糊了。

推开后门,知是两排庄基后门相对,窄狭约5宽,仍是水泥铺设。挨门列户地堆放着柴禾。这里土地宽展,过去柴禾堆集相对疏远,现在拥挤如此,万一着火了,消防通道没有,岂不危险?坐谈会上就此问询,答者亦是顾左右而言他。

匆匆的感受是,一,村庄确是新面貌。可以想象得到的,果园,打工和经商都是村民更新屋舍的经济后盾。

二,街道与屋舍规划还是别整齐划一。须知美是自由的,它最起码的要求是多样化。任何状况下的单一都很快引向审美疲劳的。这是作为主导部门的政府和参与操作者的设计人士应具备的常识。

三,尊重历史的智慧,以最小的成本优化人居生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更多话语

权者须知,你说过了也就说过了,可那村民们世世代代要居住下去。

 


分享到:

TAG: 采风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