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狂欢惟有闹——《春节旧事》断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2-10 15:16:24
/ 个人分类:年节解读
元宵狂欢惟有闹
——《春节旧事》断章
张志春
在春节的系列节点中,更多的是庄严与崇高,唯元宵节被称为“闹”:张灯观灯赛灯叫“闹花灯”,社火面戏叫“闹社火”……一言以蔽之,“正月十五闹元宵”。不闹,还叫什么元宵节呢?闹,即是节日狂欢。除夕元日的核心是礼神敬祖敬老与团圆,在家庭依次展开,虽有放鞭炮之闹,但主要的氛围还是神圣庄严与秩序。元宵节就不一样了,它一层层升级,展演在空旷的广场,大吃,大玩,逛灯会,自然会唤起生命高峰体验的狂欢。值得注意的是,元宵节之闹是历史智慧的积淀,因为在古人的体验里一再提及“闹”字,如元好问诗《京都元夕》所写美服之超常消费,儿童之灯火嬉闹,更有老夫聊发少年狂之乐: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不知元好问所写当年儿童灯火之闹,是否就是一直传承下来,像我们幼年时仍做的那样,从房间走向院落,走向巷道,走向左邻右舍小朋友的灯笼群中——元宵节出门打灯笼还无不小心翼翼生怕烧着了,谁知刚过了一天,到了正月十六就豪放起来,见了任意一个打灯的伙伴就碰将过去,将彼此的灯笼碰破,碰得都燃烧起来才肯罢休。大人们在侧欣赏着鼓励着;儿童们则大呼小叫,自在得意。这不就是闹么?
清人劳大兴《瓯江逸志》:“正月初旬以至灯市,十余日,昼夜游观,男女杂沓,况制龙灯,极其精工。大龙灯一条,所费不下数十金。锣鼓喧阗,举国若狂。”举国若狂,不就是闹的传神表达么?男女杂沓,拥挤笑闹,本身也是生命力的一种释放与欢腾。唐寅的《元宵》诗恰恰写的就是元宵摩肩接踵男女杂沓的美感: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顾禄《清嘉录》也从更多的民俗场景中记载其狂欢之态,并直接命名其“闹元宵”:“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图:打花鼓)清人范来宗《锣鼓》更是强化了“闹”的热烈感受:
轰连爆竹近还摇,到处喧阗破寂寥。
听去有声兼有节,闹来元旦过元宵。
锣鼓之闹,敲击有声兼有节,无论是山西威风锣鼓、安塞腰鼓、洛川蹩鼓、兰州太平鼓、咸阳牛拉鼓、韩城行鼓等等,都是将生命的节奏感以腾跃之姿呈为声浪,让人感到山呼海啸般的震撼,让人感到雷声隆隆的激励;听那激昂起落的鼓棰,仿佛敲击在敏感的心灵深处。
唐代元宵节期间,兴起了拔河比赛。这又是以“闹”为趣意引发狂欢呼叫的娱乐形式。拔河原称“牵钩之戏”。《封氏见闻记》载唐正月望日,民间以四五丈长的大麻绳,两头分系小绳数百条,人分两队,“两钩齐挽,大组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名曰拔河”。明代元宵节开始舞狮子。张岱《陶庵梦忆》就记录了当时灯节耍狮子放烟火的情景。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的是闹元宵中丰富多彩的百戏杂耍:
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篮盆景;手举则伞扇幡幢,关刀月斧,像生人物,击鼓摇铃。迎面而转者,太极镜光,飞轮八卦;击拽而行者,狮象羚羊,骡车轿辇。前推斡旋为橄榄,就地滚荡为绣球。博戏则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曚儿,舞龙灯,打花棍,翻筋斗,竖蜻蜓;闲常之戏剧脱泥钱,踢石球,鞭陀螺,放空钟,弹拐手,滚核桃,打尜尜,踢键子。
今天影响更大者有踩高跷、跑竹马、跑旱船、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打腰鼓。那游演的社火队列前往往有一两个小丑式的角儿,白脸红鼻子红嘴唇儿,或是大头娃娃稚气可掬的样儿,面向观赏者,不时插科打诨,时时逗起潮水一般的笑声。更有大戏小戏。大戏江河走势,如京剧、秦腔、豫剧、黄梅戏、越剧等等,源远流长,自成体系,自有流域;小戏如山花野草,遍地都是,近看清清爽爽,远看万紫千红。大戏闹排场,小戏闹气氛。据范成大《灯市行》诗:“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当时的灯影戏已是元宵节的内容了。甚至自乐班的场子也在元宵节不少角落响动起来,锣锣鼓鼓一齐敲,弦索响起来,嗓子亮起来,在那天地间一声吼唱中,让人们的根根筋筋仿佛得到抚慰而舒坦起来。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春节
旧事
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