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时装表演的大步发展(转)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3-09-22 10:08:47
/ 个人分类:服饰世界
民国时期时装表演的大步发展(转)
2013年09月18日 南都周刊
周松芳
中国的时装表演,一开始就深具以复古为革新的中国特色,这得归功于首创者干夫人的拿来主义的目标设计。她自陈其引进时装表演的另一目的,正是要杂糅古今,可以把我国古时历代装束,趁此机会一一表现于世人眼前,让人温故知新,从而达到以复古为革新的效果。同时,她的这种杂糅,也有其理据,因为时装这东西,正是东西各国服装之变换,互相模仿,彼此效尤而成的。她的这种主张,举办方联青社上下也甚以为然,并期待“此项表演或于服装方面不无几何贡献也”。社会各界也充满期待,认为“届期举行,定必大有可观也”。(《申报》1926年12月14日《联青社游艺会预志:最出色之一种游艺———时装表演》)而最后的演出效果,竟出乎意料地好。
一场演完,群情激动,欲罢不能。故在第二场的表演中,大大增加了戏码,一口气推出戏服全服、跳舞服、夏服、晚礼服等十四种。而能够如此,有赖触角敏锐的商家的闻风而动,各衣原料均系永安、先施、福利、惠罗及老介福等公司所贡献,皆缝制精良,式样新颖。而商业的介入,自然要改变“美术化”的初衷,与第一场相比,不仅古装不存,中式也少见,“除二种为纯然中国服装外,其余颇近欧化”。(《申报》1926年12月18日《联青社游艺会续记》)其实这也正是现代服装表演的正宗,在民国服饰史上,更应大书一笔,却长期沉埋故纸堆,真乃学者之过。
此后,时装表演,就风行一时,成了各种晚会表演的压轴。如1927年8月上海女界慰劳北伐前敌兵士的游艺大会,自然是最时髦的“时装表演”压轴,由海上名媛、云裳公司老板唐瑛领衔出演。只不过商业化过了点头,唐瑛的开场道具竟然是云裳的广告卡片,随从模特也把各人手中的卡片好像雪花一样地向台前飞着,大做云裳公司的免费广告。尽管如此,观众还是欣然接受,一方面八位模特都是穿了极美丽极奇突的服装,看得记者眼花缭乱,另一方面时髦与商业在现代社会里,原本如同孪生姊妹。
商业的推动,是艺术的追求所无法比拟的。时装表演在商业的推动下,从此大步发展。到1934年,鸿翔公司在大华饭店举行时装表演时,已可投入巨资,邀请当红电影巨星阮玲玉、胡蝶等出席表演了;朋街女子服装店则开始模仿巴黎,举行春秋两季新装发布会。1936年创立的“锦霓新装社”,更是把时装表演当作日常促销手段,每天下午在国际饭店三楼举行时装表演,以广招徕。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民国
时装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