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之新“国学”(转)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25 16:30:39 / 个人分类:服饰世界

 

服饰文化之新“国学

——喜读张志春教授《中国服饰文化》

孙 新 峰

   (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陕西 宝鸡 721013

 

 

 

 要:中国服饰文化是西部民俗学专家张志春教授编写的国家级教材。该书独辟蹊径,从中华原始图腾艺术角度切入,探讨中国服饰文化源与流。选点科学独特,知识丰富全面,理论与实践并重。尤其是学理钻探有一定深度,是服饰文化之新“国学”,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理论奠基和开山之作。

 

 

关键词:《中国服饰文化》;图腾崇拜;知识性;民族;奠基;新“国学”

 

 

 人为何要着装?中国人有着怎样的着装传统?我们当下的服饰文化习俗(惯)从何而来?张志春教授的《中国服饰文化》(修订二版)一书[1],(以下简称《服饰文化》)就是专门回答人们这些困惑的。

 

对于服饰起源学术界历来有环境说、安全保护说、遮羞说、炫耀说、美饰说……等等,《服饰文化》一书却独辟蹊径,从中华原始图腾艺术角度切入,纵横捭阖,进行了极富于学理性深度的探索,其达到的学术高度,可以与其他学科“国学”争辉。书著以严密的逻辑、精细的分析,深邃的个性思想以及恰当的典例支撑佐证,梳理中国服饰文化之根以及中国人着装历史流变过程。著者卓有见地地指出:“图腾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层的文化,人类最初的画身画脸等图腾艺术,是人类文化初萌期的‘元艺术’。服饰文化亦概莫能外。图腾崇拜就是最先的祖宗崇拜。正是由于图腾崇拜、图腾敬畏、图腾认同、与图腾同体等的认识,图腾才以具象或者变形抽象的形式进入了中国人的服饰世界。后世的化妆、文身等实用美饰亦由此而来。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服饰款式或图纹,无疑都是图腾形象的原生态或历史演变之物。”这个关节点笔者以为抓住了要害,是全书的书眼。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文化学者何星亮也曾指出:“图腾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体系,中国许多文化现象都渊源于图腾文化”[2],而且在其1990年撰写的博士论文《图腾文化研究》中,也曾经谈到早期图腾崇拜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全方位影响。如果说何星亮先生依凭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发现了图腾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生成的重要性还只是一种相对普泛感性层面的认识的话,张志春先生选择图腾文化对中国服饰文化生成、传承及变异进行深度解析,潜海寻珍数十年,正好将这种难得的学术感觉完全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仔细想想确实如此,从早期花草为衣,到兽皮覆身,乃至后世的丝麻纸等的发明使用,无论是肉身遮蔽还是敞开,都与中国人各类图腾崇拜相关。在我国先民的文化视野中,服饰境界中出现的鸟类物象与鸟图腾有关,鱼类物象与生殖崇拜有关,树木物象与社树崇拜有关,龙凤麒麟等形象与祥瑞观念有关。图腾崇拜如同一条粗大的线索,将整部书和中国服饰文化串联了起来,浑然一体,而且书著思想火花不断,诸如对什么是美的认识,著作者是认可甲骨文中的头插四枝类似雉为尾的“舞人形象”和冠羊歌舞“羊大为美”的,但是更从祭礼仪式等图腾崇拜的角度予以重新体认。“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是皇帝崇拜;文武官员官衣上的补子是鸟兽图腾崇拜,龙袍凤冠对应的是龙凤崇拜。就连庄子等认可的天圆地方——人戴帽穿鞋也是天地崇拜……“中国服饰源于图腾说”这个思想著者更在其论文《服饰源于图腾说》(《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中做了详尽阐释,笔者认为立论精当科学,整部书著文气畅通,能够自圆其说。

 

其次,书著作为国家级教材,知识性第一。而且这些知识都是散落在各个大章节体系之中的,如果说14章节是整个书著的肌理的话,那么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就是整个书著的“血肉”。作为向全体国人普及服装文化知识的优秀制作,信息容量大,在学科交叉地带立论,善用“他山之石”,逻辑严密,体大思深,读来颇有收获。众所周知,现在的高校科学研究尤其是人文社科研究与社会现实脱节已经成为共识,“重理轻文”与其说是社会的盲目短视,还不如说是人文社科工作者自己毁掉了自己。在“崇术重用,服务地方”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状况下,经世致用之研究已经日益提上日程。君不见多少人埋头书房,自己的科研搞得很好,高层次文章一发再发,高等级科研奖项不断取得突破,可是对学生却一点也不关心,研究范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精尖,这样的研究再多对大学教学有何作用?——大学科研必须为大学服务,必须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这恐怕也就是近些年国家一再提倡重塑大学人文精神,建设高尚大学师德的原因。作为西部高校常年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著名的专家、学者,张志春先生时刻谨记一个教师的责任,既教书又育人,把自己多年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而且获得国家教材支持建设,本身就极其难能可贵,就是在整个中国文化学界也是屈指可数的。作为张志春先生的学生,笔者有幸聆听到许多教诲。犹记得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术活动月”讲坛上,先生在面向全校师生做“中国服饰文化”相关学术报告时,其幽雅的谈吐,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影象资料,新颖的视角,精警的判断,引起了听讲者的共鸣,激发起了多少人从事民族文化研究工作者的热情!犹记得应邀在宝鸡文理学院做“原生态民歌搜集整理和研究”学术报告时,先生从《诗经》中的原生态诗歌歌词以及后世情歌中发现了中国社会男女婚姻关系嬗变时,全场那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除此之外,先生还常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带领自己的学生远赴甘肃、宁夏等各个地方进行民俗调研,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民俗研究资料。记得有次在进行调研成果展示时,先生展示了自己在周秦文明的发源地——宝鸡市搜集到的部分民俗资料,其新颖性、独特性、珍贵性连我们这些常年从事宝鸡民俗文化研究,自以为是“宝鸡通”的本地学者也感到相当的震惊和惭愧。一定意义上讲,先生本部书著《服饰文化》有文化启蒙作用。尤其对不懂着装、不很清晰地分辨美丑的当代年轻人来说,其精神的洗礼,民族性的浇注更显其必要性。本书吸纳了民俗学、人类学、历史考古学、文化学、现象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知识,从书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历史约有百万年之久,覆盖装身的历史大约万年而已。服装初始就是包裹点缀并依附人体的软雕塑之物。用于服装的质料经历了从花草树木到葛麻丝毛皮棉纸等的变迁。尤其是丝绸,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服饰文明的独有的贡献。关于色彩,我国先民洪荒时代就开始红色崇拜,《周易》推崇黄色;而到了李渔时代,以青(黑)色“青春为美”成为永远的服装流行色,而且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今天,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着装习惯。书中细碎的知识点不胜枚举。笔者所在学校90年代初期曾经发生过一桩怪事:一个陕北地区大学生,因为家境贫寒,同学反映其在寒冷的大冬天衣着单薄,且该生曾经一段时间不得已在贴身处包裹上了一层层报纸御寒,同学发现后告知学校引起注意,学校为其解决了部分贫困资助。在阅读张志春先生书著的时候,笔者这才知道身上裹报纸御寒并不是这个学生的创造发明,我国古人也曾穿过“纸衣”,如《辩疑志》就曾记载:“苦行僧用纸衣御寒”。朱熹给陆游送来一床纸被,陆游欣喜之余写诗感谢“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似狐裘软如棉”。我国是衣冠古国,丝绸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服饰文明独有的贡献,丝绸为衣,飘逸圣洁。常看“靓妆”等电视频道节目,那些身着丝绸衣的美女风情万种,摇曳多姿,让人目眩神驰,不由感叹自然造化之功,却万万想不到她们身上的丝绸衣装早就采用了丝绸增重技术,也就是用硫酸铜泡丝绸以增重,硫酸铜增重过的丝绸不起静电,悬垂感好,衣衫裙装不翻飘——而这种技术就是唐代中国的商人发明的。在谈到中华服饰暗八仙图纹时,著者还顺便提及了中国人的“葫芦崇拜”:“彝族、怒族、白族、苗族都崇拜葫芦,以之为民族保护神;不少学者认为盘古的盘字本意即葫芦,所谓盘古意即从葫芦开始人类的繁衍。闻一多《伏羲考》记述,人类始祖伏羲、女娲亦为葫芦。自周以来,中国的祭器都为葫芦形。古今结婚行‘合卺’礼,卺即葫芦。道家亦视葫芦为法器,将理想境地视为‘壶天’甚至海上仙山也形同‘壶器’。在中华民族更大范畴的文化关照中,葫芦均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在论及被纳粹德国盗用为党徽的人类“万”字纹饰,著者也进行了梳理,回复其吉祥符号的本来面目。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美女大夏天不穿袜子,也要把自己的脚指甲涂成五颜六色。神情得意,在男子面前趾高气扬地炫耀。可是如果她们若知道最早美饰脚趾竟是堂堂七尺好男子时,不知该作何感想?!不少女子崇尚本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素面朝天显示自己的个性,可是如果她们看到《周易》中的“白贲,无咎”早有这个思想,会不会感叹古人的先见之明?!不少女子在炎热季节,喜欢身着披肩,如果读到本著述,知道唐时就有仕女身着披帛的习惯。而那“披帛”,“是一条轻柔细纱罗裁制成的长巾,穿戴时披绕在肩背上,其余随意绕在臂膀,或自在垂悬”——穿来穿去,我们享受的还是前人的创造发明。后世有新郎着官服,新娘戴凤冠霞帔的习俗,甚至有称其为新郎官和新娘子的种种现象,读了本书才知道理论论据就在孔子时代。早在春秋时,孔子在回答鲁哀公询问“结婚着冕服,是否过分或者违礼”时,就坚决支持婚礼冕服僭越现象,他说:“天地不和,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己重乎”?意思是像结婚这样关涉到人类传承、万物滋生的大事,再怎么铺张穿戴也不过分。我们都知道陶渊明的诗歌总体特征是冲淡,读了著述才知道,除了文章讲究冲淡,生活中的陶渊明也是喜欢着“淡装”,不愿意被华丽的服饰束缚自然本真的个性。今人曾经对女子着装短薄透露多有埋怨,对“裸奔”等举止无法容忍,殊不知孔子当年因为原壤夷俟(箕踞)裸露下体而大为光火。然后在唐朝时社会上却盛行袒裸之风。对这种袒裸风气,作者也进行了有说服力的研究:与唐人吸收了古希腊神圣的裸裎与欣赏人体美的文化传统有关;与胡风有关;受佛教影响,也许还有景教的影响等。关于女着男装,作者也进行了追根溯源,约起于先秦时代,到了唐代蔚为大观,形成了中国古代女着男装的一代新风。这都是《服饰文化》给我们提供的知识。

 

   第三,在各种场合我说过,和中国足球队一样,许多中国学者缺乏“临门一脚后再补上一脚”的学术意识,浅尝辄止。而张志春先生完全没有这种恶习。他用自己独特的学术敏感,深掘井冽甘泉,从而使得自己的著述具有了非凡的学术示范意义。仅从书著的各部分标题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从屈原的《山鬼》“披薜荔兮带女罗”诗句中,他看到了中国人服饰质料的变迁;《周易》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除了传统的无为而治、拱手而治理解之外,作者更看到了古人附会黄帝尧舜始制衣裳的命题;从孔子的“文质彬彬,而后君子”语句中,作者看到了儒家文化“衣人合一”服饰观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对老庄反思类着装观,作者也以其核心思想“被褐怀玉,养志忘形”进行准确概括;对中国服饰文化重要奠基者韩墨之“衣必温暖而后求丽,质美而不待文饰”服饰文化观,也直接取自其代表思想“取情以去貌,好质而恶饰”;对于后世颇有诟病的“魏晋风度”,作者更从他们的另类着装概念上分析了当时社会整体风貌,而且拓宽视线,以“严装粗服乱头”三个阶段分析了当时文人的着装艺术;中国服饰文化观集大成者、最早提出“人身”概念的文化先驱——李渔,作者也是抓住要害,以“与人相称,与貌相宜”浓缩其学术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出于与这些服饰理论家直接相关的语境中的话语,作者却从中发现了其各自不同的服饰文化观,并以其为线索,勾连起了整部著述,的确难能可贵。世人皆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伟大实践,使得服饰的功能性得到了空前的强调,却很少有人能联想到魏孝文帝服饰改制也是中国境内值得大书特书的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良性互动的大文化交融。在《服饰文化》书中,作者将这两个事件一并进行比较。当然,将此两个类似事件相提并论这是吸收了近人陈登原的思想,但是著述文本价值却不仅在于此,著作者做了扪毛辨骨、鞭辟入里的剖析:“说明在帝王专制的时代,服饰变迁只有在极权中心的人物运作下才能成功。衣帽、鞋袜变点花样也要君主亲自出面才行。……中国历史前进步伐的沉重和迟缓,也在此际可以看出”。无疑可以看到,作者是希望中国服饰文化按照自身的规律与时俱进的思想闪现,这些当时在社会上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服饰改制,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服饰文化自身发展的阻碍和破坏。服饰文化的变迁应该符合中下层人民的愿望,应该自下往上推动,这当然是一种相当可贵的民间思想。对于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作者并不轻易下判断,表达出一种科学的理性精神。比如关于象刑传说和孔子衣人合一思想到底是谁影响了谁?作者这样说:“倘要定论,仍需要文物文献提供更多的依据。但无论如何,作为服饰文化的观念和现象,它们都曾经历史性地存在,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象刑传说和衣人合一学说的互补互助,筑造了中国传统衣与人内在沟通的特殊文化心理结构”。当然,不下判断并不意味着耍滑头,对一些原则性学术问题,作者往往一针见血进行立论,诸如“《周易》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群经之首,更是中国的元典文化”“正是孔子,创造性地以君子正其衣冠的理想人格观念,置换了原始图腾、巫术礼仪所积淀于服饰之中的超自然意蕴”“在理性的视野中,‘冶容诲淫’是不符合逻辑的”等,有破有立,观点鲜明。

 

第四,诚如著者在后记中所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饰业发展高潮迭起,时装潮风起云涌,可是支持民族特色与格局的中国服饰文化的研究迟迟没有起步”。本著述是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研究专著,是为构建中国自己特色服饰文化学理论的奠基和开山之作。专门展示自古以来源远流长的中国服饰文化理论,引导人们整体领略中国服饰文化境界,探究中华民族自己的服饰文化传统,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主要目的是砥砺国人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的。谈到异域精于服饰装扮的撒切尔夫人讲“选衣选布时,先将其衬在肩上脸旁,以为能将面色映衬得美的就是最好的服色”时,作者这样说:“撒切尔夫人以其简单易行而不断推广这一着装经验,而巧合的是几个世纪之前李渔就有了到位的理论表述了”,再读以下李渔的“人有生成之面,面有相配之衣。衣有相配之色”“相体裁衣,不得混施色相”等语言,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读到为了贯彻孔子“文质彬彬而君子”的着装理念,子路在马上面临被人杀死的情况下,也要结缨正冠,即使就义也在所不惜——一批批的仁人志士,为了构建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在与旧观念作斗争过程中,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作者在论及李渔的“与貌相宜”的着装理论时这样说:“作者站在时代前列,意在服饰层面与全社会对话,而不是为某一个阶层服务;是针对着装实践的思考与引导,是牵动着全社会的着装行为而不是闭门造车。……有着全社会服饰务实性推进的意味”,在谈到李渔“推崇青色”相关理论时,作者这样说:“理论的价值不在于剑拔弩张的氛围或优美文字的扮饰,而在于普世价值的表达与沉淀”。其实,《中国服饰文化》教材也正是这样,始终把树立民族自信心、面向全社会普及服装文化知识作为旨归。从张志春先生的一系列服饰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自己做主,自铸伟辞的历史性从容。仔细想一想,我们的古人多伟大呀!都知道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利用工具劳动,人会思维。而“服饰”这类人类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社会的标志。每一个中国人,当读到这本书,知道了“衣以章身”“衣人合一”“中和为美”等放之世界都能通用的服饰文化观点,都是出自我们的文化传统时,心情该会如何?当你读到“无论方形、圆形还是S形结构的图形纹饰都是纵贯万年横穿九州的文化现象”时,你会不会为世界服饰图纹母题早就有了“中国元素”而欣慰?当你看到中国文化的象征人物孔子、周公、老庄、韩墨,甚至屈原、沈从文、张爱玲等,都曾为民族服饰文化理论和实践作出过非常贡献时,你又会怎么想?老实说,阅读的过程,笔者无法压抑自己的兴奋和激动。为老祖先的智慧而骄傲,为生为中国人而自豪。

 

是的,《中国服饰文化》就是这样一本书,为构建中国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进行理论奠基。从司空见惯、习焉不察的服饰行为和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大海捞针,抽丝剥茧,以西方已经成熟的服装实践为坐标,以一个中国学者特有的学术努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来认识自我、认识历史、认识传统文化的科学普及书。著作者很激赏英国画家威廉·亚历山大《中国人的服饰和习俗图鉴》一书,高度评价“其不仅为中国服装画带来了绘画技巧的全新格局,以衣人合一、逼真写实的绘制点染,更在于他能有身在庐山之外的超脱与清醒,能在跨文化比较的层面上点击评说”,其实作者自己也是如此。作为国人一员,他能冷静质询,全面考证,皓首穷经,能出能入。这种学术意义的审视,并不是居高临下地同情、或者怜悯,而是真正切实地“介入”,把自己所有的论证深深扎根在中国这个民生实践“沃土”之中。可以说,《中国服饰文化》书著正是中国这个独特的文化沃土中孕育出来的绚丽之花,是中国历代仁人志士服装理论与实践艺术的结晶。怎能忘记,正是中国人发明了养蚕技术,让“丝绸”服装漂洋过海;正是中国人远在西方人之前就发明了“纸”,从此人类服装质料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反顾现实,却总是令人失望。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就连日本人的印刷业也比中国技高一筹。国人以穿外国名牌衣服为荣,许多演艺圈名人纷纷更改国籍,西服也作为“正装”一统天下,“中山装”却渐次消隐,中医的社会地位也是相当尴尬,岌岌可危。鲁迅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撰文高呼:“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在当下这个许多国人缺乏信仰,民族凝聚力急需提升,国家形象逐步得到确认、尚需进一步宣传推介的时代,《中国服饰文化》书著的学术和实践价值更是弥足珍贵。俱往已,想起唐装的辉煌,汉装的风姿,再看看今人胡乱穿衣,美丑错位的现状,不由人不黯然神伤!

 

读《中国服饰文化》已经整整四遍,可是我常常感到自己学力不逮,著述作者其运笔之轻松自在,其资料之丰富驳杂,其治学态度之谨严,都让笔者惭愧。本来还欣喜阅读这本书相当于自修了一门“中国服饰文化学”,可是现在感觉到,要真的把作者思想吃透,把这本书消化掉还需时日。这是一本值得放在案头经常翻看的书,这也是一本所有中国人都应该阅读的一本新的“国学”书。正如先生做人,雍容大度,海纳百川,静水深流,一心求真不浮躁,始知真正的学问需要常年甚至毕生坚持;正如先生作文,角度新奇,论证周密,功底过硬,量少质高,值得笔者一生学习。我也愿意向所有从事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读者郑重推荐,谨向作者张志春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注释

[1]张志春:《中国服饰文化》(修订二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8月第二次印刷。本文未注出处的均出自该书。

[2]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月第1版,第580页。

 

 

 

 



 作者简介:孙新峰(1972-),男,陕西洛南人,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西部文化研究。


TAG: 服饰文化 国学 中国

辋川烟雨_徐熙彦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辋川烟雨   /   2011-05-06 10:06:40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