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旧事》和《剪纸》——新年书籍推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2-02-07 21:13:14 / 个人分类:媒体转述

春节旧事》和《剪纸》——新年书籍推荐

(原载《华商报》2022119日)

 

《春节旧事》

   

《春节旧事》,是作家、文化学者张志春先生从内心深处对春节的生命体验和叙述。但这种体验与叙述,并非以个体的节日阅历为自足目的,而是以关于这个节日的民族集体记忆为中心为原点,即以个体的回忆融注于官方、社会精英和民众对于春节的文字叙事、口头叙事和形象叙事之中。特别是勾勒出了冬至作为曾有的年节与春节相伴随相呼应的浓重投影。
  
对于系统性的节日谱系,作为一个相当长度的春节文化空间,从轮廓到细部给予精致的描述。其起始仪式、净化仪式、馈赠仪式、娱乐仪式和结束仪式的整个过程,这些带有更大范围公约数式的回忆和记录,朴素明快,蕴涵诗意,将天地人神同时在场的春节文化空间充分地呈现出来。
  
《春节旧事》2009年出版后,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央视读书栏目主持人手持《春节旧事》为据,向海内外予以郑重其事地介绍年节文化。我们看到,这多年来,不只是多家媒体追踪与关注,从北方到南国,更大范围的学者、读者不断对此著给予推重、论述与研究。
      

《剪纸》
  
《剪纸》是我国著名文化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张志春教授的最新力作。它也是张志春所主编的丛书《原创文明中的陕西民间世界》中引人注目的一部。《剪纸》是在人类原创文明的视阈下,以与官方、社会精英的文字叙事鼎足而三的民间形象叙事与口头叙事为基点,对陕西剪纸作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精准特写般的展示。
  
首先,《剪纸》从剪纸的起源、剪纸由民间艺术进入官方与社会精英视野、剪纸的艺术特质被确认、代表中国剪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取得成功等重要节点,道出了陕西剪纸在中国剪纸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特殊价值。
  
其次,《剪纸》提出并解析了剪纸艺术仪式性、人本性与艺术性的本体特征。如果说艺术性是有所借鉴而推衍的话,那么,仪式性与人本性的提出则是本书对中国剪纸艺术的独到发现,尤其展现了著者张志春的匠心独运之处。再次,《剪纸》对库淑兰、高金爱、高凤莲三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工艺大师予以专章特写,知人论世,深度解读。
  
张志春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力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向广大读者展现了一个内蕴丰富的民间剪纸世界。《剪纸》以它特有的点线面体多维叙述的行文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透视了剪纸的艺术本质、哲学意蕴和社会文化内涵,既像纪实文学,又像学术专论,还像散文随笔。全书既有严谨的史实考证,又有飘逸的文采铺陈,还有详尽的学理分析。作品既注重学术性,又富有情感性,强调细节化。论说道理处引人遐思,让人受益,描摹人物时又让人情感顿起波澜,引发万千感慨。可以说,这是一部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佳作。
  
张志春在书中将剪纸艺术放在和书法、绘画同等的高度上去进行审美关照,将剪纸艺人放在作家、诗人的高度去分析研判,这实际上是在为民间剪纸正名。从这个意义上,这部著作将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它一定的地位。 (华商报记者 刘慧 王宝红)

 


TAG: 春节旧事 剪纸 张志春著作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