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勃】唐朝的清明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7-05-27 16:18:31 / 个人分类:作品已发表
本文发表在《文史知识》2017年第4期
在我国节日发展史上,唐朝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我国的节日整体上摆脱了此前禁忌、禳除的神秘氛围而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也因为唐朝出现了一些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新节日,比如清明。
清明原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运行到黄经45o时即交清明,时在阳历4月5日前后。汉代《淮南子》云:春分“加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音比仲吕”。古人之所以将春分后的这一节气称为“清明”,是由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缘故。不过,节气终究只是太阳视运动的一种反映,是气候、物候变化的标志,与富有人文意义、充满情感、包含特定活动的节日在性质上并不相同。到了唐朝,清明节气才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影响发展成为节日。但一经生成,就深受时人重视。清明节与时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的寒食节(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连在一起,拥有十分丰富的习俗活动,成为大唐社会最重要也最富有特色的节日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最重要的法定假日之一。唐玄宗开元年间休假四天,唐代宗大历年间休假五天,唐德宗时假期更达七天之长,和元正、冬至一样。
大体而言,唐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有改火,扫墓以及踏青、斗鸡、荡秋千、蹴鞠等娱乐活动,并包括一定的饮食和农事习俗。
一、火燧知从新节变:改火习俗
改火之俗在我国虽然古已有之,但起初并不在清明节。《后汉书·礼仪志》有“日冬至,钻燧改火”的记载,说明汉代改火是在冬至日。魏晋以后,改火活动一度消失,但唐朝人重新将这一活动推行开来。他们借助当时盛行的寒食节禁火三日的习俗,在寒食节前将火灭掉,形成“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的局面,到清明节这天再重新将火燃起,从而实现改火的目的。
在唐朝,改火是全社会普遍流行的习俗,所以刘长卿《清明后登城眺望》云“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王表《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云“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平常百姓要在清明节钻木取火,皇家也不例外。据《辇下岁时记》记载,清明日,尚食内园官小儿会于殿前钻火,并带有比赛性质。谁先钻得新火,谁就能得到“绢三匹,金碗一口”的赏赐。不仅如此,朝廷还有赐新火的仪式。谢观《清明日恩赐百官新火赋》对赐新火仪式的过程和盛况进行了细致精彩的描写:清明节一大早,就有人将钻燧取来的榆柳新火献上朝廷。皇帝下令颁赐新火。于是,太监们将众多的蜡炬在新火上点燃,列队而出,将新火引至宫外。“振香炉以朱喷,和晓日而焰翻。出禁署而萤分九陌,入人寰而星落千门。”场面十分恢宏壮观。朝廷之内,在场的官员都能分到一炬新火,他们感到无限荣光,纷纷叩谢皇恩浩荡,表达自己定要效忠国家的热切愿望。而后,皇帝大宴群臣,大家竞相用自己手中的新火炊爨取暖……这是一个盛大而热闹的场面,更是一种既树立君主权威又营造君臣和谐的手段。通过赐新火,皇帝显示了自己无上的地位,并宣告自己愿意让大臣分享统治权;通过接受赐火,大臣们显示了对君主地位和合法性的承认,表达了愿以忠诚回报君主恩宠和信任的决心。
“火燧知从新节变。”旧火灭亡,新火再生。清明改火活动,反映了时人对“将以明而代暗,乃去故而从新”的真诚追求。他们醉心于新火的使用,并从中感受春光的美好。无论杜甫的“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还是贾岛的“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都抒发了新火点燃后的美丽心情。
二、郊外纷纷拜古埏:扫墓习俗
扫墓,又称墓祭、上墓、上坟、祭扫、拜扫、拜墓醮地等,是到逝者坟墓上祭祀的活动。清明扫墓,源于寒食墓祭。据文献记载,唐朝初年寒食墓祭已在民间蔚然成风。唐玄宗时期,则将其从民间风俗上升为国家礼制:“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官方因俗制礼,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实践这一习俗的热情,郭郧《寒食》诗云:“兰陵士女满晴川,郊外纷纷拜古埏。”就反映了寒食扫墓的盛况。
清明扫墓正是寒食扫墓的延续与挪移,在唐朝,二者并存。白居易有两首关于扫墓的诗,一名《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一名《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从中可见寒食扫墓和清明扫墓同时存在。但寒食扫墓与清明扫墓又有所不同,由于寒食节不能用火,清明节可以用火,所以寒食扫墓为逝者送的纸钱不能烧化,清明扫墓则无此禁忌。
中国人讲究返本追始,慎终追远,清明扫墓以表思时之敬,是缅怀逝者、感恩先人的表现,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自此以后,扫墓就成了清明节的核心习俗,长期发挥着敦亲睦族、培育感恩情怀的重要作用,成为凝聚人心、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和精神纽带。
三、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娱乐习俗
清明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几番朗日酥雨交替,已经驱走了冬天的萧索冷清,骀荡春风已然吹醒了草,吹开了花,吹绿了柳,吹蓝了天,吹来了鸟鸣,也吹动了人心。人们纷纷走出户外,举行各种娱乐活动,拥抱春天,感受生命的美好。
踏青赏春是清明时节的重要习俗。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描绘了男女老少乘船骑马、踏青赏春的热闹情景。春天是春情萌动的季节,男男女女外出踏青又为彼此的相识交往提供了可能,所以踏青时节总会有一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发生。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故事。据《唐诗纪事》载,参加科举考试没有成功的崔护,在清明节独自到长安城南游玩,至一村户,见花木丛萃,寂无人声,他上前敲门讨水喝。一女子端水给崔护后,自己倚着桃花,情意绵绵地看着。崔护临行时,女子送到门外,似有恋恋不舍意。来年清明节,崔护追忆往事,情不可遏,又往探视,见门院如故,门却上了锁。惆怅之余,挥笔在门扉上题诗一首:“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从而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荡秋千是清明节另一重要娱乐活动。据宋·高承《事物纪原》记载,秋千“本山戎之戏也,自齐桓公北伐山戎,此戏始传中国”。最初是军事训练的工具,后来演变成一种娱乐设施。唐朝十分盛行,有“半仙之戏”的美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诗人韦庄用杨柳、花树、女郎、秋千,构成了清明时节的又一动人图景。唐朝人的秋千索往往是彩色的,高高地搭在秋千架上。最爱秋千之戏的是那些处在人生最美丽年华的青年男女,他们聚集在一起,轮流将秋千荡起,并带有竞巧比赛的意思。荡的人凌空飞扬,衣袂飘举,怕的是不能荡得高一点再高一点。看的人如痴如醉,心痒不已,恨不得马上也上去大显身手,一展丰姿。秋千之戏给大唐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清明时节,唐朝人从上到下还都十分热衷斗鸡游戏,“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是当时司空见惯的景象。唐玄宗时期斗鸡尤其风行。当时宫廷中设有专门的斗鸡坊,安排专人对斗鸡进行训练。陈鸿《东城老父传》中的传主贾昌就是一个擅长训鸡的人,曾有“神鸡童”的美誉。在他的训练之下,斗鸡们“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待决出胜负,则“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令人叹为观止。贾昌因此颇受恩宠,以至时人发出“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感慨。上行下效,皇帝喜欢,民风尤甚,“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斗鸡价格暴涨,以至不少富豪人家为买鸡而不惜倾家荡产。对此,后世人颇有微词,认为唐玄宗出生在酉年酉月,因爱好斗鸡而亡其国,对唐朝由盛转衰负有重大责任。抛却这样的负面作用,斗鸡游戏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斗鸡的激烈搏击极易令人进入物我两忘、眼里心里唯有斗鸡的痴迷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呐喊惊叫,为鸡加油助威,日常积压的郁闷与烦恼由此得以发泄和释放……
蹴鞠,也作蹙鞠、蹋鞠、蹴球、筑球、踢圆、圆情等。传说蹴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为了训练军队而发明的,后来演变为一种游戏。至少战国时期,蹴鞠已和吹竽、斗鸡、走狗、弹琴、六博等一起,成为齐国都城临淄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活动。发展到唐朝,成为清明时节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杜甫《清明》“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了这一习俗的流行。唐朝鞠的制作有了改进,蹴鞠的方法也有较大变化。早期的鞠,“以皮为之,实以物,蹴蹋之以为戏也”,是以皮革制作的实心球;此时鞠已是具有球皮和球胆的气球了。据初唐徐坚《初学记》载:“鞠即球字,今蹴鞠曰球戏。古用毛纠结为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由于鞠的制作方法发生巨大变化,球体变轻,能够踢高,时人多以踢高为能事。有个叫张芬的女子,常常在福感寺蹴鞠,“高及半塔”,就被时人称赞为“曲艺过人”。
在蹴鞠形式上,唐朝也有了一些新变。当时的蹴鞠主要分有球门的和没有球门的两种形式。没有球门的蹴鞠俗称“白打”。白打原是两人对踢,后来发展为三人角踢,四人、五人直至十人的轮踢,但仍称为白打。从简单的几个动作到“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蹴鞠技巧在唐人的普遍参与中大大提高了。带球门的比赛则叫“蹴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记载了蹴球的规则:“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否。”
“时也广场春霁,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阗。或略地以丸走,乍凌空以月圆。”在清明时节的大好春光里,看一场精彩的蹴鞠比赛,真是莫大的艺术享受。
“杨柳青,放风筝。”风筝也叫纸鸢。清明时节阳气上升,风自下而升上,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唐朝人也很喜欢这一活动,甚至天还没有大亮,就有人玩上了。“青门欲曙天,车马已喧阗。……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诗人罗隐就曾经在一个“寒食日”的早晨看到了高空中飞翔的风筝。
娱乐活动丰富,是唐朝清明节的突出特点。无论踏青、荡秋千、斗鸡,还是蹴鞠、放风筝,都吸引着人们留连于户外,留连于大自然的春色之中。“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无论男女,都在舒展身体,放纵心灵,甚至天色晚了,仍不愿回家。“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对娱乐活动的热衷与参与,让大唐的清明节明丽而热闹,具有鲜明的狂欢特性。
四、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饮食习俗
清明节也有专门的饮食,冯贽《云仙杂记》记载“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宋人庞元英《文昌杂录》载唐朝节物云:“寒食则有假花,鸡球,镂鸡子,子推蒸饼,饧粥。”这里虽然说的都是寒食节,但视为清明节的饮食也无不可。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中更明确提到清明节要“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由于清明节日也是节气,所以与农事有关的活动也成为清明节俗的有机组成部分。韩鄂《四时纂要》中说这天修蚕具、蚕室有利于蚕业丰收。
有唐一代,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日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人性得到较自由的发挥与张扬,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恢宏自信的大唐气象。清明节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形成并得以发展的。
唐朝清明节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集死亡和再生于一身,融欢乐和悲情为一体,具有丰富的习俗活动。改火习俗赋予它更新之意,扫墓习俗让它承载了慎终追远、感恩先人的传统,农事习俗让它禀持了顺天应时、循时而动的精神,娱乐习俗则使它成为唱响青春之歌、生命之歌、自由之歌的盛大仪式。唐朝清明节奠定了清明节的习俗与格调,也成为清明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它影响深远,直到今天,当众多传统节日已经衰落式微,清明节仍然褒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仅成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在国家法定假日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