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起源与流变(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4-03 07:37:41 / 个人分类:作品已发表

查看( 891 ) / 评论( 2 )

 

  浑圆的太阳

  从广袤的大地上升起

  草儿绿了

  桃花红了,荠菜花黄了

  柳丝儿摇曳,显摆被和风梳理的惬意

  啄来新泥的燕子,用心修补着去年的巢窠

  这些对节令有着最本能的敏感的造物,

  就这样

  伴随

  一个叫做清明的节日,翩翩到来

  清明,单是这个词语,就不知令多少人心驰神往。你或许会想起一方被风刮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尘埃的蓝色天空,想起一片被柔和的日光赶走了黑暗后形成的明亮园区,又或许会想起一个梳着发辫的小女孩,沿着丁冬丁冬流淌的小溪,青青涩涩地笑着向你走来,你甚至还能想起包拯、想起海瑞,想起一切用廉洁用正义为民请命的官员……而这一切一切,仅仅是因为你听到了“清明”两个字。更何况,清明还是一个节日,一个在杂花生树、草长莺飞季节里走来的节日。(照片1-1)

  清明节是个不能不快乐的日子。寒冬渐行渐远,暖春渐行渐近,人们迫不及待地脱下鼓鼓囊囊的棉衣,换上色彩鲜艳的春装,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中,在沾衣不湿的杏花雨中,踏青访花,放风筝,踢毽子,荡秋千,尽情享受着春意的盎然涌动。

  然而,清明节又是个不能不伤情的日子。我们的祖辈创造了它,让后来者,那些和祖辈一样必然走向同一归宿的后来者,去表达人作为人将永远无法摆脱的悲痛与哀伤。是的,在这个日子以及这个日子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有多少人要去面对一个个冰冷无言的坟冢墓碑。那坟冢下掩埋的人,那墓碑上刻着名字的人,无论他曾经家财万贯还是一贫如洗,无论他曾经默默无闻还是远近皆知,都已永永远远地离开人世。死者长已矣,但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对生死的思考又如何能轻易被墓碑坟冢阻断?

  幸亏有清明。

  有这样一个节日,活者能够来到死者面前,尽情诉说哭泣,送鲜花,摆祭品,烧纸钱,添上一抔黄土。纵然是,死者已经化为枯骨,已经看不到鲜花,尝不了祭品,生者却得以寄托绵绵无尽的哀思。而那经坟前泪水洗刷的心灵,仿佛总能在对死者的悼念中参透生的玄机,并因此焕发出春草春柳一样的勃勃生气。

  这就是清明,一个死亡与再生交织的节日,一个欢乐与伤情共存的节日。这就是清明,在中国的像锦带一样悠长精美的文化史上,它挟着情趣,携着深邃,从遥远的过去一路走来,走到现在,也将走向未来……

  清明节是何时出现的?又是如何出现的呢?对乐于追根溯源、不乏好奇心的人来说,确实是两个极重要的问题。我们当然愿意给出自己的解释。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让我们先来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段故事吧。

  风云际会、变乱频仍的春秋时期。

  晋国。

  姬佹诸嗣位,是为晋献公。献公十五年,兴兵攻打骊戎,骊戎使出“和亲”之策,将两名女子纳于献公,一个叫骊姬,一个叫少姬。那骊姬生得是花容月貌,妩媚动人,加上聪明伶俐,足计多谋,深得献公宠爱。献公不顾礼法规定,将其封为夫人(相当于后来的皇后)。但人心不足蛇吞象,骊姬并不肯满足现状,见好就收。她一心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继承王位。但晋献公有子多人,如与狐姬生的重耳,与小戎允姓之女生的夷吾,与原夫人齐姜生的申生等。按当时确立王位继承人要“立嫡立长”的原则,应该被立为世子(王位继承人)的是申生。事实上,早在骊姬生下奚齐之前,申生已被立为世子。申生贤而无罪,骊姬要取而代之,谈何容易?但利令智昏的骊姬怎会善罢干休?于是,她不仅以牺牲自己的名誉为代价,造出遭受申生调戏的谎言,而且设下毒计离间献公与申生父子二人。献公偏听偏信,申生被迫自缢身亡。申生已死,骊姬可以放心了吧?不,还不行,因为还有重耳、夷吾等人,他们也是奚齐嗣位路上的绊脚石。“黑云压城城欲摧”,万般无奈之下,身陷困境的重耳、夷吾只得离国逃难去了。

  重耳逃难之时,有一些大臣陪同随行,他们是赵衰、狐偃、先轸、介之推(又名介子推)等人。流亡期间的甘苦辛酸,这里不必细说。经过十九年的颠沛流离,重耳终于重返晋国,登上王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行复国之赏,很多人都从中受益匪浅,尤其那些从亡人员,更是所获多多。唯有介之推一人例外。对这件事,《左传》一书中有如下记载:鲁僖公廿四年,即公元前636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这段文字的大意是,晋文公赏赐了跟随他一起流亡的人员,介之推没有要什么赏赐,晋文公也没有赏赐他什么。其他几个随亡人员以为重耳当上国君是自己的功劳,对此介之推很有些看不惯,认为重耳当上国君,不是哪个人的功劳,而是上天的旨意。因为老天还不想让晋国灭绝,就必然有人当它的君主,晋献公九个儿子,只有重耳还在人世,他不当谁当?!而有人居然视为自己的功劳,实在是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介之推耻于和这帮居功自傲的人同朝为官,便与母亲隐居起来,一直到死。后来,晋文公又想起介之推,去找他但没有找到。于是晋文公下令以绵上为介之推祭田,以此记下自己的过错,旌扬介之推的所作所为。(照片1-2)

  就是这个历史事件,经过一代代民众的加工敷演,渐渐成为情节丰富、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成为清明节和寒食节起源的最权威最普遍的民间阐释。目前见诸互联网的对清明节、寒食节起源的解释,大多就是这个民间传说。其基本情节是:

  重耳一行人因国难流亡在外,他们跋涉山水之间,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一次,这一行人迷了路,找不到东西吃,重耳也饿得奄奄一息了。眼看走投无路,重耳绝望地说:“重耳饿死事小,只怕晋国的老百姓没有出头之日了。”跟随他逃难的介之推听后想:“公子在落难时仍不忘子民,将来必定是个贤君,我要救他性命,并尽力保他登上王位。”就偷偷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给重耳吃了。重耳知道后非常感激,说:“你如此待我,叫我如何报答呀!”介之推说:“说什么报答!我只盼望公子记住我这片苦心,日后多多关怀百姓疾苦,做一个清明的国君。”

  后来重耳果然当上国君,是为晋文公。当上国君之后的重耳对流亡期间跟随的诸大臣一一进行了封赏,独独忘记了介之推。有人抱不平在他面前提起往事,晋文公翻然悔悟,亲自带人到介之推的老家绵山探望。但介之推早已和老母隐入绵山。晋文公寻人不果,这时有人献计说,介之推是远近有名的孝子,只要放火烧山,他就会背着母亲跑出来。眼看没有更好的办法,晋文公便下令在山前山后周围放火。哪曾想火烈风猛,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之推母子的影踪。原来他二人已经烧死于一棵柳树之下。但见介之推身下压着一片衣襟,上面斑斑驳驳有几行血书:“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罢,又难过又悔恨,珍重地将这片衣襟放入袖中,并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令全国不许动火,一律吃冷食。(照片1-3、1-4)

  第二年,文公又带领百官到绵山祭奠介之推,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上山一看,去年那棵老柳居然又发出嫩绿的新枝,他百感交集地折下一把,编了个柳圈儿戴在头上,群臣一见,纷纷效仿。这一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晋文公就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定这天为清明节。

  相信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人,只要读过这则传说,都会为介之推感到愤愤不平、扼腕叹息!这是怎样一个高尚的人物,却又有着怎样令人心痛不已的遭遇?他是一个真正的忠臣,当主公遇难,他临危不惧,忠心耿耿,甚至不惜割股疗饥;他是一个真正的节士,清高狷介、不逐名利、远离世俗、坚持道义;他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功成受赏之时,他却选择退居山林;他是一个真正的仁者,自己身陷火海,却仍心系百姓。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孝节义、爱民如子的人物,却落了个忠而见弃葬身火海的悲惨结局。这就难怪唐朝诗人卢象会发出“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的无限感慨;也就难怪善良正义的民众会为介之推安排下一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结尾,并将它与两个节日的起源联系起来。[1]

  然而传说终归是传说。在生活中,传说完全可以被用来解释清明节的来历,也完全可以用来抒发民众最真实最美好的情感;但在学术领域,它并不足以解释清明节真正的起源。

  [1] 山东一些地方,将清明前禁火寒食与秃尾巴老李传说联系起来。从前有一对夫妇,丈夫姓李,长期不育,后来妻子终于怀孕,却生下一条小龙,他父亲见生了个怪物,便用斧子去砍,结果把小龙的尾巴给削去了。他忍着疼,从烟囱里钻出去逃走了,据说逃到了东北一带。因为小龙没有了尾巴,人们都喊他秃尾巴老李。秃尾巴老李很孝顺,他母亲去世后,他每年清明节时都要给母亲上坟。因为他是从烟囱里逃走的,每年回来时还要钻烟囱。人们怕烧伤秃尾巴老李,于是清明节到来前便不再用火了。


分享到:

TAG: 起源 清明节 流变

笛威辛亢的个人空间 笛威辛亢 发布于2010-04-03 08:18:16
大半是为了应景,或者说怕在清明时节被问及我这个学民俗学的人一些关于清明的事情而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准不全,特地买了张勃老师的《清明》一书,前几日拜读完了。文采斐然!!
yueya33的个人空间 yueya33 发布于2010-04-04 20:04:39
哈!原来如此~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