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江苏沛县大屯纸扎工艺调查札记(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2-01 16:55:10 / 个人分类:家乡民俗

被调查者:温梅英 女40岁 初中文化 蔡氏纸扎第五代传人

         蔡进步 男39岁 初中文化 蔡氏纸扎第五代传人

调 查 者:孟令法 男23岁 硕士研究生

调查时间:2011730日星期六下午

调查地点:纸扎艺人工作地(大屯煤电公司菜市场北门花圈寿衣店)

 

今天的天气不错,没有大太阳,它隐没在厚厚的云层中。我第六次前来做关于纸扎的采录工作。这次调查并没有像前几次那样对相关问题进行既定问题的问答式作业,而是没有任何准备的前去。虽说这次调查没有做什么准备,但是这也是为前几次调查中所提到的一些小问题做些补充,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纸扎工具的拍照工作。

当我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半多了。在前一天,我应沛县文化与体育局的邀请前去听取我曾向沛县县长发出的有关沛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答复。从周局长和沛县文化馆孟馆长那里,我了解了沛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情况,包括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做了哪些工作,以及现在已经有几批非遗项目等,这些都得到了相应的解答。而此次来到蔡师傅这里,我再次向他们讲述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相关事宜,并且一再强调,纸扎并不是纯粹的丧葬物品,更不是有些人所讲到的纯粹迷信,而是一种应当得到保护并适当转型开发的民间工艺美术。而我也曾向他们讲过,和丧葬相关的诸如丰县糖人贡等。而从这次到县文体局得到的一份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5个名录中并没有发现“纸扎”,现在想来应当是网上误传——即鹿楼镇纸扎应改为鹿楼镇牌子戏,序号5,代号PXⅢ,为沛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类。而这一错误也在此次的调查中,告知了蔡师傅。而如果今后进行县级非遗申报时,也有着更大的可能性了。

 

本次调查共拍摄了七种工具和一种材料(其中包括找到的两件家传工具),如下图:

 

在我进行拍摄的过程中,蔡师傅夫妇接到了一个订货的电话,说是要扎两把“拐”,他们刚开始时,还以为就是指两只诸如赵本山小品中的“拐”呢。在接到电话后,蔡师傅就开始选材、配料,开始扎纸骨架,而温师傅也同时开始裁纸,制浆糊。大约用了不到十分钟,蔡师傅就将一支拐的骨架扎纸完成。可就在此时,电话又响起了,原来要的不是“拐”,而是两只相同的龙头拐棍。无奈之下,只得重新轧制。蔡师傅在众多的芦苇中选取了一根长约两米的较粗的,从中一折两段,并从每段的一头按照龙头的形制开始弯折芦苇,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状,不到五分钟的功夫,两只拐杖的骨架就轧制成型。温师傅将弄好的浆糊,和已经裁好的黄纸,一点点的贴在两只拐杖上,不一会的功夫,两只神似而形也似的拐杖就弄好了。

而通过这两天的调查以及和政府的接触,使我对非遗有了很多盲目的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已经实行了多年,并且国家级非遗名录也已有了三批,超过了一千多项,而省级、市级、县级加起来恐怕早已超出万项。而这种行为,在现在看来,仅仅是官方与某些人一厢情愿的“包办婚姻”。对于什么是非遗,谁管理非遗,怎样申报非遗,什么时候可以申遗,申遗后如何处理等等,在普通人那里,根本就没有知道的。而且所谓的非遗普查,是否做到位,谁也不清楚,而这种申遗背后是否会有利益链或应付任务的做法存在,谁也不得而知。而现在非遗从县到国家的四级制度,一层层申报,而就这样一直下去,所有上了最低层,甚至是待上榜的文化形式都有可能成为国家名录中的一员,而这种行为一旦以政府文件的形式予以终止,而现在所实行的非遗项目又有什么意义呢?而现在的高校中亦未见到这一搞得热火朝天的非遗行动有多大的影响。既然民俗学界把非遗任务大包大揽,而民俗学的学生却怎么没有开设过非遗的专业课,甚至连选修都没有呢?更有甚者,我们进行非遗的申报,这么上万的四级非遗项目,有多少研究这些项目的专著呢,连基本的通俗读物都很难找到,而非遗宣传却一直没跟上。在刘锡成的《非遗:一个认识误区》中就曾提出非开发性的非遗项目(诸如民间文学)未得到重视的现象。所以,此时的非遗已经成为少数人的政治化、功利化、名录化的工具。因此在这种时候,我们的非遗还能走多远,还能怎么走?

中国文化的复兴,不能仅靠这种非实质性的形式做样子,看起来我们在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但这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文化是否需要保护,当然需要,但这种以所谓的濒危度、开发度、表演度等来衡量的非遗项目,却不能解决这一现实的问题,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知道的,而这些东西,我们的组织者又希望是哪些人知道呢?《非遗法》已经出台,在笔者看来,这是否能成为一个真正文化保护的利剑,尚需时间的检验。而现在教育部又发出一个“汉语四六级”的消息,并且把“以考促学”的口号为其贴金,我们大家想想看,这能行得通吗?语言是文化最直接的承载方式,而中国话,并不仅仅只有汉语,而普通话只是变质的汉语而已,它无法将中国话表现出来,如果是以汉语为中心(重心),会不会引起民族矛盾,为什么壮语没有四六级,为什么藏语没有四六级,为什么蒙古语没有四六级,而濒危的满语等是不是更需要四六级予以保护?政府部门有时就是这样,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他们真的有未雨绸缪,为民请命的大本事吗?真是让人越来越感到疑惑了。

文化是发展的,它不是你说怎样就怎样的,有些东西就需要继续发展,有些东西确实就应当进入博物馆,成为人们美好的记忆,这是人类发展的一般规律,谁也无法违背。而对于非遗,既然已经将其提到那么高的地位,那为什么地方方言、民族语言这种本应是非遗内容的项目直到现在都没有列入保护名录?而现在以“汉语四六级”的方式来保护,是不是与保护背道而驰呢?所以,非遗的改革势在必行,这不仅仅是对我国千年文化的梳理,更是对我国文化健康发展,直到达成所谓复兴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第一次的调查中,蔡师傅曾说他们是在很久以前从镇江迁徙而来,其父亲也已近80岁了,所以我猜测他们应是举家迁徙,从此将纸扎工艺带到此地。不过,照现在的情况看,谁也不知道这一纸扎工艺在此地流传了多少年,但他们的纸扎却早已远近闻名,这不得不让我产生对其家事族源的兴趣,而在前几次的调查中,我也仅仅注重了他们的传承的系统,却忘记了这一历史的考察,所以在下一次的调查中,我将着重再细致的了解一下他们家庭的在此地的来龙去脉。

 


TAG: 大屯 江苏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孟令法

孟令法

孟令法,字弦德,号德才,别号超然居士、清廉素君;研究方向:区域民俗(民间信仰与口头传统)、畲族社会文化史;爱好特长:书法、中国画、篆刻;宗教信仰:佛教(禅宗)。人生信条: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才能得到自在;人生立志: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2791
  • 日志数: 240
  • 建立时间: 2011-05-09
  • 更新时间: 2022-01-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