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不是平凡的一年。开年伊始,我国便“新冠病毒”肆虐,而其背后隐藏的“
野生动物食用”问题则成为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因为从疫情爆发到现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多被认为是疫情的重要源头,而在后续的研究中,“新冠病毒”的病原指向了“蝙蝠”,而被部分“祸祸”视为“炫耀”资本的珍馐美味,如穿山甲、果子狸、蛇等都被相关研究机构“拟定”为“中间宿主”。因而,在一片谴责声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
修订也被再次提及,且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据
“北青Qnews”2020年2月15日报道,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工作,并加快动物防疫法等法律修改进程。通读此篇报道,我们很容易发现,修法的关键词在于“是否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是否将食用野生动物入刑”“是否设立野生动物禁食目录”,而相关法学者的建议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且有些表述过于片面。在笔者看来,法律不是某几个人,也不是某群人的“私权”,它的制定、颁行、修改以及实施都是全民参与的集体行为。
一、目的与概念:修法的基础意愿究竟是什么?
食用野生动物注定是被世人唾弃的“不齿行为”,但简单粗暴的抵制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警惕的另一个极端。之所以如此,并非笔者赞同食用野生动物,相反笔者是强烈反对“食用”野生动物的。不过,站在客观的立场上看这一社会问题,仍需辨证对待,因为除了“吃”,人们对野生动物还有其他的“用”。换言之,如果我们仅仅将保护野生动物置于“吃”的范畴中,是不是将问题缩小了,而我们是否要将问题扩大,或扩大到什么程度,而这是否需要在此次修法中有所体现。因此,如果仅对“禁食”做出法律规定,或不够全面。此外,修法完成乃至实施前,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依然有效,而修法的过程究竟要持续多久?这期间的“食用”问题又该如何处置?相信了解过历次(04年、09年、16年、1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期间争论的,便可看到其中的利益矛盾。更重要的是,立法、修法、执法并不是简单的个体或部分人的行为,而是涉及国内乃至
国际诸多关系的综合性行为。故而,必须充分考虑社会舆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再次修订,难道只是这次疫情才引发的全民思考吗?回答是否定的,相信这次疫情只是一个核心导火索。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异域”情怀的猎奇心理也在不断增强,尝试“野味”的行为也在逐渐增加,而城镇化的推进也促使城市人愈发追求“田园”生活,但“田园”就是“野味”的代名词吗?故而,当“逆城市化”效应到来时,人们的某些理想追求似乎发生了错位,而这恰恰是多年以来人们不断“诟病”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不严谨、不严厉、不时效的根本所在。据此笔者认为,修法势在必行,但修法与否,或修法成何种样态,都需要明确我们所面临之社会问题的本质,而其中就包括立法或修法的目的,以及其中蕴含的诸多概念。
从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可知,我国1988年之所以制定该法,其目的就在于“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其保护对象则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如果将视野置于配套法案,如“二级”和“三有”野生保护动物目录等,我们就会看到,随着动物驯养技术的发展,部分“野生动物”已经变成了“驯养野生动物”,而里面又有不少是被用以“食用”“药用”“宠物”“表演”或用于其他制品的,如孔雀、鳄鱼、紫貂、水貂、鹦鹉、黄金蟒、蜥蜴、猕猴、画眉鸟等等。但正是因为监管不严,才导致很多人质疑“保护法是利用法”。此外,我们对野生动物、驯养野生动物、宠物动物以及蓄(家)养动物等的分类和定性(概念)尚需厘清,毕竟它们之间存在诸多交叉,否则我们在更大范围的“动物保护”或“动物福利”或“动物伦理”上必然会出现问题。
正如上文所言,“野生动物保护法”已经给了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而其他配套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也有诸多说明(详情自查),但我们这次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这个目的如果不搞清楚,这个修订不一定是完全成功的,至少从长远角度看,出现类似社会矛盾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也就是说,我们本次修订究竟要在哪个方面或哪几个方面“动刀”,难道仅仅是为了“吃与不吃”“入刑不入刑”?而所动之“刀”又要与哪些相关法律衔接,这些问题如果不通盘考虑,很可能会产生上位法、同位法、下位法等的不一致甚至相抵触的情况。
总之,不论是立法,还是修法,都不是儿戏之为,应当在时代因素中充分考虑立法和修法的目的,并将相关概念厘清。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民意(舆论)
调查,而广大民众也应参与进来。虽非少数服从多数可行,但群力群策应当可为。
二、动物认知与日常生活:民众生存权是否需要尊重?
这场疫情中,人们一股脑将“吃”视为“罪恶”之源,而不断口诛笔伐,甚至将吃者、卖者、猎者等众多链条上的“人”纳入“不法”行列。的确,我们理所应当地要批判这种只知“满足味蕾”、只知“暴利生财”、只知“破坏生态”的“动物饮食”。可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在这场疫情的发生中,“野味”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本质的还是形式的?而“零号病人”在哪里?病毒的中间宿主又是哪(几)个,人们究竟吃了什么才导致这么大的社会“动荡”。毕竟很多报道(包括官媒)都指出,华南海鲜市场或不是第一病毒发生地,那么它究竟在哪里?因而,如果仅从“禁吃”和“入刑”角度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那么我们是否还要关注另一些十分现实的问题呢?
相信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是不会随意“招惹”野生动物的,这不仅仅是因为野味的“价值”,更在于人们对可食用动物的认知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人和各类动物的关系密不可分,不管是猎,或被猎;吃,或被吃;还是宠,或被宠;玩,或被玩,都是
历史积淀的结果,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情况也产生了巨大变动。可以说,对很多民众而言,“陌生是危险的代名词”,如果不是纯粹的猎奇、炫富或示权,又有什么人会大摇大摆的“胡吞海塞”呢?更重要的是,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范畴,因此原本只有本地居民才食用的“野味”(实际上是一种蛋白质补充),却在旅游开发、经济提升、传媒展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甚至跨地区)进入部分人的餐桌,而这部分人中的一大部分并非普通百姓,且基本居住于城市之中(因而在现今的
学术研究中,学者们不仅要关注乡村治理,更应重视城市治理。此外,历史事实表明,城市不仅是疫病的策源地,也是疫病的扩散中枢)。实际上,这里面还存在对既往法律法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执法违法的现象。
对地方民众而言,特别是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什么时节吃什么东西,什么时候捕猎什么“野味”都不是随性的。然而,曾经约定俗成的生活规则以及由此形成的地方性知识都在城市化、产业化、科学化等时代因素的影响下走向“衰败”。而大部分
民俗学者、
人类学者、
民族学者不思总结老百姓的地方性知识,却一味追求“宏大理论”,从而导致学术与生活的全面隔阂。更重要的是,某些学者还在“镜头”的吸引下,走向伪民俗的传播中。
回返本节所论,笔者不禁要问,我们日常饮食中又有多少是“野味”?如果从养殖的角度看,部分种类的牛、羊、马、猪、鸡、鸭、鹅、狗、鱼等虽已摆脱“野生”定位,但我们所吃的海鲜又有多少非“野生”。对沿海居民来说,尽管海产养殖的种类已经很多,但对渔民来说,近海、远海捕捞依然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那么这些水产是否属于“野味”?而在诸如查干湖冬捕、长岭湖冬捕等中捕获的“鱼”,是纳入“野味”还是“非野味”?对此,我们暂不说这些水生动物是否属于“野生动物”(对此网上也有诸多讨论,另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相关内容),但如果从“买、卖、吃”的角度定位于现下所要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那么这些生产活动是否会受到影响?当地民众的经济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此外,一些
少数民族也存在一定的“野生动物”(包括食用)使用传统,甚至如今都保有一定的传统捕猎技术,而这是否也应在禁止之列?这和部分“民族政策”是否会产生冲突?
或许以上说法有点太过“矫情”,但这难道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社会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如何对待那些已经纳入
国家、省、市、县四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野味”呢?比如上文所说的“冬捕”活动。如果将“吃”的范畴放大,那些以动物入药的中药是否也将面临发展困难?这不仅是16、1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期间的最大争论点,也是现在不可不面对的核心问题之一。然而,诸如“鸿茅药酒”以及用熊胆、麝香、鹿茸等制作的药物不仅应当审慎对待,而且必然会成为本次修法的争论焦点。据此,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动物认知以及百姓基于生产生活产生的“营养需要”,这已经不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与“野生动物法”“渔业法”对接的问题,更是如何对待生活、文化及利益的问题。
总之,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的过程中,是否能像安徽省农科院副院长赵皖平说的那样“一刀切”,而“一刀切”又该产生怎样的后果是否需要预见?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是否应该得到尊重?(或许这并不符合现在的舆论导向,但笔者觉得还是需要给予一定考虑)
三、伦理与福利:“动物”的生存权需给予全面重视
上文所考虑的问题主要在“人”之权利,但这并不是说人作为万物之长就可以“胡作非为”,不把其他生灵当一回事。如果从“万物有灵论”的角度来说,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人与其他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并无任何区别。因此,当我们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置于一处加以考察时,或许“动物”更为基础,因为没有动物的参与,人类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也将失去很多色彩。因此,当我们要修订“野生动物保护法”时,我们必须将“野生动物”置于首位,以做出“大刀阔斧”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修改。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其他动植物生存权为基础的,可以说,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越多,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越小。近百年来,已有数百余种野生动物灭绝在人类的“屠刀”之下,而我国近年灭绝的野生动物就有白鲟、白鱀豚、鲥鱼等等。虽然现在我们总是在强调“生态建设”,强调“生物多样性”,但从整体上来看,很多野生动物的生存依然面临困境,而人类“无止境”的欲望恰是这种困境的根源。因此,当我们仅从“吃与不吃”“入刑不入刑”的单向角度修法,或许并不利于野生动物的整体保护,毕竟“重刑”之下亦有“莽夫”,而这也为相关执法带来更多困难——地下交易出现的可能性或可有增无减。
如果接续上文对“非遗”的论述,那么我们从教科文组织对“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法”层面可知,国际文化层面的“动物使用”问题主要在“食品安全”和“传统知识”,而前者恰恰也表现了一定的“卫生”与“防疫”思想。(详见《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操作指南》2018版“第六章·在国家层面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可持续发展”之“6.1 包容性社会发展”的“6.1.1 食品安全”和“6.3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6.3.1 关于自然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非遗中的“饮食”只是人类对基本“生存权”的物质获取,而不是“猎奇”“炫耀”或“示权”的保障,相反它还具有极为强烈的国际“禁止”效应。更重要是的,非遗终归是“非遗”,它所保护的是无形的“过程”,而不是有形的“产品”,所以哪怕是有些以“动物使用”为主的传统技能“失传”,我们也不应对野生动植物受到限制性使用而有所遗憾,毕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加以记录,使之成为“
博物馆”或“影视”中的“真财产”(从而为未来的不时之需奠定基础)。
其实,当我们把视野置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时,我们所关注的内容不能仅盯着“吃”,也不能仅以“刑”加以威慑。或许这种单一走向可以从“祸从口出 病从口入”的传统认知中走出来,但毫无疑问,人与动物的接触方式多种多样,而“口”的封闭究竟能否一劳永逸地阻止“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依然值得考量。但“禁吃”的确可以阻止一部分病毒对人类的危害,这也是我们理当支持将此纳入“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关键。不过,这并不是说“禁吃”就是对野生动物的全面保护,相反还有其他内容需要给予关注,而这正是本节标题及第一部分所提到的“伦理”和“福利”。如何从人的角度提升人对动物的“伦理”关切,又如何从动物的角度加强人对动物“福利”赋以,这都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点课题(而这对非野生动物也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认识到野生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也必须承认野生动物有其在自然界的生存权利,但当代社会的野生动物,当然也包括部分非野生动物,它们已然受到人类的巨大影响(包括栖息地、食物来源、种群数量等),因而需要人类的助力,方能生存。但具体该怎么做,是否应该在法律层面给予明确,理当是本次修法的一个考虑项。
笔者并非从事法律研究的专业人士,但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动物使用”问题则是近年一直在努力的方向。以上只是一些不成熟且较为凌乱的思考,对与不对还是得求教于方家。总之,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不容置疑,而因其产生的疫病不仅多样且严重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故而我们应该支持“禁吃”入法,但法律的修订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因此如果此次修订无法将全面“禁吃”纳入其中,退而求次的做法则是西北政法
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孙江所说的制定“野生动物禁食目录”,而这也是笔者较为赞同的一种做法。不过,无论这一法律最终修订成什么样子,其运行过程,依然要看其执法效果以及人们知法和懂法的状况。
补:如果本次修法依然无法确定对动物类中药的取舍问题,那么笔者希望对《广告法》进行修订,也就是说,在该法中明文规定这些中药在传媒推广中,不能将动物(如海马、鹿茸、熊胆、穿山甲片、虎骨等等)直接播报出来,而那些受保护的植物同样如此,否则就是误导,应当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