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博客只是用来收集散乱见于报刊杂志的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有关的小文,做仓库用。其他学科的相关文章及论文不录。
春夏秋冬的味道(滋味中国2)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06 23:48:08
/ 个人分类:专栏存档
春夏秋冬的味道
《中国民族》2012年10期
文 刘大先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喝过很多地方的酒,见过许多曼妙秀美的少女,然而只喜欢最为刻骨铭心的一种味道。
那是鲫鱼炖豆腐的味道。事实上,对我来说,它已经不仅仅是某道菜,超越了一种汤,而上升为一种超经验性的生命体验。在它飘荡的香气蒸腾之中,流动着永恒的乡愁冲动和纯粹而直接的关于纯真年代的回想;在它温润鲜美的滋味中饱含着家庭的温馨,少年的乡土怀想,生命早期奠定的个人记忆。
这道汤非常容易做,原料只要大小适中的鲫鱼两尾,生姜一枚,小葱几颗即可。鲫鱼剖开取出内脏及附着在鱼肉内壁的黑衣,如果鱼本身较大就在两侧各开几个花刀,或者整个囫囵放入有少许清油的锅中慢煎。姜片事先在油锅中擦一下,可以防止鱼皮粘锅。待到鱼皮微黄,直接放入白水中煮,同时放入老豆腐和姜片,一则去腥,一则入味。文火焖至鱼汤呈现奶白色,再放入切碎的葱段红椒食盐,大火沸腾,即可起锅。如果略加几粒胡椒和几叶芫荽,则更加锦上添花。
小时候我曾经无数次看妈妈做这道汤,用的是土灶松柴大铁锅,靠的是松枝大火先沸水,然后松炭小火慢慢熬,盛汤前再用松针快火冲开葱椒的香味。揭开锅盖的刹那,难以言语表达的美妙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充斥了整个宇宙。乳白色的浓汤,让人有种但愿沉醉不愿醒的柔情。
我家就是养鱼的,各种鱼的各种做法都吃过,白水汆鲢、红烧大鲤、青鱼炒片、蒸鳙鱼头、清汤鳜鱼、煮甲鱼、青蒜梭鳅、油酥梭鳅、泥鳅钻豆腐……各有各的妙处,最家常普通却最让我喜欢的还是鲫鱼炖豆腐。
因为太熟悉,所以我后来最常做的就是这道菜。工作后离开南方,在北京就很难买到很好的鲫鱼——外皮过于黑的,一看就是饲料喂出来的,而鲫鱼本是生命力极旺盛的野鱼,不在家养行列的。电磁炉和煤气灶也没有松枝茅草燎燃着铁锅的那种粗粝与厚实感。可见即便是简单的一个菜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食材、配料、火候配合,相得益彰,才能尽显其妙处。
那种原乡的味道终究会成为一个甜蜜的忧伤,成为游子逝去而不可再得的遗憾。
《刀见笑》里面肥头大耳、刻薄寡恩的大公公,在漫不经心地吃了哑巴安腾政信做的“七星伴月”之后,泪流满面,喃喃自语:“妈妈!”这是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击中的感觉。
我曾经有个文艺女青年朋友,当时我们都蜗居在通州的单身宿舍里。她的单位非常人性化,每个月都发放“单身补贴”,以慰藉在物质、精神尤其是肉体上都备受煎熬的年轻人。这种富有菩萨心肠的领导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遇到,所以每当单身补贴发放的日子,她都会约我去吃一顿——那笔钱主要是一种悲悯的象征,也就够吃一顿饭。
每次点菜我都会点鱼。北京的鱼有很多种做法,最常见的是水煮鱼、松鼠桂鱼或者烤鱼,我觉得鱼这样做法就失了它的水性。宋儒形容人性的生机盎然常用的比喻是“鸢飞鱼跃”,鱼的鲜活与美味只有在汤中才能显示出来,而豆腐就是那个中和河流的腥气,触发出勃勃川水之味的楔子,就像禅宗里的棒喝——截断芜杂,独显意味深长的绵厚意蕴。只是北京的饭店中几乎没有遇到我熟悉的那种味道。
后来我在大理郊区四方宏源白家食府吃过草鱼豆腐汤,在宜昌长江三峡边上的望江楼喝过白鱼豆腐汤,都让我想起妈妈的鲫鱼豆腐汤,但是总还感觉少一些什么。
有一次放假,我邀请那个朋友到我老家玩。爸爸从池塘中网上来活蹦乱跳的鲫鱼,经过妈妈的手,端上桌子成了氤氲飘香的鱼汤。朋友吃了之后,感慨了一句。她说的是,仿佛是尝到了春夏秋冬的味道。
这是个文艺式的说法,我一直记得,是因为仿佛也只有这样文艺范儿的话才能朦胧地表达出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但是却又有着真切体验的感受。大美无言的感受。
春夏秋冬的味道,里面包含着诞生的幸运,成长的快乐,劳动的艰辛和愉悦,收获的痛楚与甘甜。沧海桑田就尽收在那一锅汤中了。它与母亲根源相连,在疲倦的人生旅途中带来慰藉,让所有的辛勤劳苦都有温暖的体恤。 (责编 许鑫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豆腐
亲情
乡愁
鲫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