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关陇地区 文化的关陇地区 民俗的关陇地区 神秘的关陇地区 传统的关陇地区 原生态的关陇地区 欢迎来神秘的六盘山地区采风! 地址:1、http://blog.sina.com.cn/u/1257792720 ; 2、http://blog.stnn.cc/jnwzs/Efp_Blog.aspx ; 3、http://www.zhuaker.com/?uid-5186 ; 4、http://cq.netsh.com/eden/bbs/746877/

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调查报告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12 16:49:32

 

 

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文化调查报告

 

3710日,本人以甘肃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和关陇民俗研究会理事长的名义,取得静宁县文化局的同意并受牛永琪局长的委托,对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进行了全面调查。4天以来,在周岔村党支部书记周文勤 、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庙管会负责人周建财等人的大力协助下,深入农户,走访文化大户3家,访问村民50多人,发掘民间文化内容、民俗事象70多种,发现民间艺人50多人,拍摄照片500多张。

 周岔村民间文化现象突出,内容十分丰富,事象传承脉络清晰,保存完整,具有保护和发掘的一定价值。保护、开发、利用周岔村民间文化,发展静宁文化产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都有具有特别的意义。静宁的传统文化事象像周岔村这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保存完整的村社,在平凉全市是很少有的。加之,红军长征路过周岔,红色革命遗迹尚存,红色故事在村民中广泛流传,这更给周岔村民间文化增添了色彩。因此,周岔村民间文化的保护工作就尤显得十分重要和及时。

 周岔村概况

 周岔村位于静宁县南部45公里,南接四河乡的古湾村;东连该乡的上寨村;北、西临该乡的郭岔村。周岔村民世代为农,现有农户130户人家,人口600多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580亩。是一个纯农业的山区地方。

该村建有村小学校一所,在校学生80多名。医疗站一所。百货销售点2个。据考,周岔村有清代举人2人,秀才3人。1949年以来,共有大中专学生86名,研究生3名。

村中有古树5棵,都逾一百多年树龄。

该村周姓人为主户,传说元代向西北移民时,周祖先从山西大槐树下迁到现在的仁大乡周家峡口,又由周家峡口迁移到这里。大约有300多年的时间。据说,300百多年前,这个村的人口也有现在的人口多,同治年间兵燹,村民在村子的两个深洞里躲避灾祸,一个洞子里的200多人被残害了,只留下另一个洞子里200多人。这是现在的所说的上庄里的人。下庄里有一个人,因为当时和邻居不和气,村子里人不要他在一起躲兵祸,这个人于是跑到上庄人的洞子里躲起来,结果活下来了。后来这个先人结婚生子,繁衍了如今这么多的周姓人口。现在上下庄周姓人分为两头份。即上庄和下庄。民国18年灾荒,跌了年馑后,分了主案。上庄的主案1974年因“破四旧”葬入火海,下庄的主案至今还保存在周志杰家中。

 周岔村历史悠,这次在村中发现的3处人类遗址证明,远在秦汉时期,周岔村的先民就开始在这里居住,并开始繁衍生息了。两千多年来,周岔村的先民们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其源远流长,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近现代的历史文物,诸如清代古堡、民居、作坊遗址、200多年前周祖的影碟(主案)、门尺、102年的舞台、藏于村民家中的清代、民国时期的书法、挽幛、牌匾和清磁器,以及近百本戏剧手抄本、和200多唢呐曲牌,足以证明周岔村传统文化的丰厚历史。

据村人追述,130多年前,周岔村就有唱大戏(大社火)、耍灯火社火(小社火)的习俗。由于村人喜爱民间文艺,每逢过年,家家扎纸灯笼,人人学唱小曲,排练秦腔戏,吹唢呐,学演牛皮灯影、顶旱船、舞狮子、耍武术等。从正月初三送纸以后,整个村子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到了正月十五点了明灯,最后一场演出后,就在庙前面举行烧社火仪式。乡人称其为“卧将”。社火“卧将”后,说明一年的农事活动就要开始,村民们又要忙碌一年的生产活计了。

 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

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主要有以下内容:

1、大社火。即唱秦腔。1949年前后,村子里有340人参加大社火的演出。健在的老艺人主要有周志杰(77岁)、周志清(70岁)、周仁忠(68岁)、周德仓(60岁)、周杰仓(57岁)、等。在周志杰老艺人家里完整的保存着民国至上世纪60年代的手抄剧本近百本。剧目有《七人贤》《剪红灯》《竹子山》《武当山》《大香山》《双背鞭》《牧羊卷》《岳王卷》《宝莲灯》《二进宫》《祭灵》《长坂坡》《回荆州》《过沙江》《过玄关》《倒打毛炳》《鸡鸣山》《吉家山》《万寿山》;现代剧有《白毛女》《沙家浜》《三世仇》《红灯记》《智取威虎山》《血泪恨》等70多本。

现在,村里还活跃着两班秦腔自乐班,吹风下雨或农闲时节,他们聚集在一起吹拉弹唱,吼一段秦腔,为村民们带来无尽的欢乐。

2、地社火。即灯火社火。周岔村耍社火的历史可追溯到150多年前。据周岔老一代传说,由于他们的先人爱“唱戏”,喜欢小曲小调,在祭祀的大王庙前筑了土台子,唱大戏、唱牛皮灯影,娱神娱人。那时,在村民中能演唱小曲小调的人就有340人。流传在周岔村的小曲小调有《进门曲》《十道黑》《十炷香》《摘棉花》《十采花》《赶嫁妆》《绣荷包》《十绣》《十对花》《十杯子酒》《放风筝》等百余首。每年春节,在老艺人的鼓动下,村民组织起来玩灯火社火。家家花灯高挂,灯火通明,悠扬的民间小曲从周岔的山窝里飞出来,传向远方。

到了光绪年间,戏班子发展壮大起来了,1907年(光绪32年),村民们集资修建了六檩四暗卷两马悬蹄飞檐式的舞台。

周岔村清代舞台长7.5米,宽7.5米,占地面积56.25平方米。前檐至地面高为4.15米,脊至地面高6.5米;舞台暗卷高4.15米,宽3.5米;耳子1.5米,宽3.8米;前台左右栅栏1.6米,侧宽1.8米。舞台共有立柱8根,前后梁22根,有椽109根。前有拱斗9个,左右各有2个,共有13个。属于清代斗拱建筑,2挑檐,舞台两侧有木栏。民间称其为六檩四暗卷两马悬蹄飞檐式。当时,由于修建者技术问题,“两马悬蹄”没有悬成,简化为通柱落地式。

周岔村古舞台为全木结构,筒板瓦屋面。正脊、垂脊均砖塑,饰有鱼龙、鸟兽。正脊中央置一雄狮,脊之前后砖雕塑龙凤、花卉,垂脊均饰浮雕童子戏莲和缠枝花卉图案。前面2边垂脊翘角飞檐,翘角下皆悬挂风铃。文化大革命时期,雄狮、脊兽、龙凤皆被捣毁。

设计和建造者为甘肃陇西西川冯师(名讳不详)。关于修建年代,据周岔村小学教师周永忠说,他大伯父周志良生于光绪32年,此年正是农历丁未年,这年村人集资修建了这个舞台。当时周岔村有24户人家,其中4户因为家庭困难,给有能力的大户人家拉长工,修建舞台时没有出资,而靠出工顶资,其他20户每户各出10担粮。所有建筑木材从周边的树林里砍伐,皆靠人力肩扛、抬运来。当年为修建舞台,烧制砖瓦和脊兽的砖窑遗址清晰可见。该村戏楼是一座集戏曲、建筑、泥塑等艺术于一身的古代建筑,秀气玲珑,别具一格,对研究静宁古代舞台形式及戏剧、泥塑艺术的风格流派,均具有重要的价值。

3、牛皮灯影。周岔村演牛皮灯影戏的历史也很长久了,最兴盛时,村里有2付皮影箱,每个班子能演皮影戏上百本。老艺人周志杰肚子里能装成百本戏剧。老艺人有周志杰(77岁)、周杰仓(57岁)、40多岁的有周保科、周清、周仲飞等。主要剧目有《金山寺还原》、《火焰驹》《茶壶记》《游西湖》《白蛇传》等40多本。两个皮影戏班经常到周边的村社演神戏。

4、吹呐唢。在周岔村能吹唢呐的艺人就有20多人,年龄最大的77岁,年龄最小的13岁。现在村里有4个唢呐班,常年活跃在民间,吹白事,吹红事。流传在唢呐班里的100多唢呐牌子曲中,有好多曲牌令都是他们周姓先人自己的创作的。唢呐艺人们大都能吹出670种曲令来。如《上下眼将军令 》《大小开门》《藩王令》《大悲对》《汉登山》(下眼子)《寿江南》《侯七倒关门》《想调》《豆板悲》《小导板》《哭黄莲》《马到令》《进水令》《朝天子》《闹元宵》《元令号》《耍杯子》《水龙王》《八棱子》《钻草》《望北藩》《滚头子》《下小楼》《哪咤令》《状元令》《推江令》等。60岁以上的老艺人有4人,40岁以上的有10多人。

5、武术。武术是周岔村传统文化中的又一个灿烂的内容,很早以前就被周祖先民所看重。周岔村武术可以说是静宁独有的民间传统文化现象。传承人有周志杰(77岁)周富治(77岁)、周仲勤(50岁)等人。年届古来稀的周志杰从祖上传承下来的刀、枪、棍、棒等套路有670种。他们的祖上追求侠义文化理念,从护身和保一方平安的基本思想出发,练就一身好武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至今已经相传了5代人。他们的等动作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都具有极其广泛的武功基础是周祖先民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6、玩灯笼。灯笼与周岔人生活息息相连,每逢过年庙宇中、院里、房里,处处都挂灯笼。据本村70岁以上的老人仔细推算,周岔村人爱挂灯笼习俗应该是汉以后的事。这种推断是有历史依据的,因为中国有纸灯笼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以前,周岔村村民作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其中有许多民俗意义在里面。老先人作新娘灯(即宫灯)就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则告示这是白事场合;伞灯(姓字灯),因“灯”与“丁”谐音,意味著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都有姓字灯,悬挂在屋檐下和上房里。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恐怕还是周岔村的灯社火了。每年春节,为了庆祝国泰民安,周岔村家家户户扎糊花灯,过了初三,大人小孩打着花灯笼为夜社火照明,看社火,整个社火场里闪烁各种形式、各种色彩的的灯笼,真是“彩灯兆祥,民富国强”,周岔村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周岔村灯笼的材料,纸和竹篾,后来变成布、纱帛、铁丝,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听老年人讲,周岔村的灯笼习俗除了照明以外,以前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古代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意为启迪聪明智慧。后来就由此演变成春节提灯笼看社火的习俗,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7、剪纸艺术。周岔村人把剪纸叫“窗花”。实际上,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过去无论南方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北方贴窗花还盛行。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窗花是由剪纸演变而来的。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是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周岔村的妇女人人都会剪窗花,她们的窗花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周岔村窗花无论题材、表现手法、剪刻技艺都最具传统性。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还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这些民间艺术的主题,造型优美,刻画粗旷、准确的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周岔村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窗花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这次调查中,周岔小学教师周永忠老师从学生家长那里一次征集来了200多幅剪纸作品。由此可见,周岔村民间剪纸艺术的普及性和基础性。

8、编织艺术。周岔村的民间编织地方特色和风格也很突出。有草编、绳编、线编、柳条编、纸编等。虽然缺少艺术性,但是编织品的实用性强。

9、民间文学。周岔村是南丝绸之路的驿站,从天水、秦安、甘谷等地通往会宁、定西至兰州之地的一条商贾大道;古代在这条大路上,产生了许多商旅文化内容。由于这条大路的贯穿周岔村地界,各种文化形式,都会传入。诸如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等民间文学作品。这次调查所获得的红色革命故事就是很有力的说明。

发生在周岔村的革命故事,十分感人。村民抢救和收养红军战士的事迹,至今流传在乡间和村民的心中。

19361017,六军到达通渭县境内的陇川到田堡乡的大庄坪、马家岔、刘家岔、谭家河、田堡,进入四河乡的周家岔村时,国民党胡宗南、毛炳文、王均等部队驻扎在四河。周岔村村民周建财(今年60岁)的祖父去四河赶集,因在那里驻扎着部队,他半路折了回来,正巧碰上红军,红军问他,前面有没有部队,他说,四河镇子上军队黑压压一片,你们不能过去。红军的一位首长说,我们专为消灭这股敌人而来,你给我带路。这时,红军分3路分别向四河镇的敌人包剿而进,周建财祖父领一路红军径直向四河前进。走了大约34里路,他们和四河镇上的国民党守军打了起来。

在红军路过周岔村的后湾时,敌人的飞机丢下了两颗炸弹,正好在红军部队中爆炸。当时有许多战士受伤,有好几人炸死了。5个受伤严重的战士被村人抢救到自己的家里进行医疗养伤。

周志明(周永忠父亲,1993年病故,享年73岁)听说红军炸伤后在后湾没有人管,很残忍。他约了同村的几个人去看情况,到了后湾,围观的村民很多,他和约来的几个人,一人背了一个回到了家。

当时抢救伤员的村民有周建财的爷爷,周大伟的三太爷周维珍,周大伟爷爷周满仓(1989年病故,享年86岁),周富治的父亲周尚贤,周满禄的父亲周信(上世纪70年代过世,享年70多岁)等人。

村人周建财的爷爷护理的一位战士,听说是一位连长,或者是营长的职位。他在周建财的爷爷的精心照料下,恢复的很快,不到10天,伤养好了,他坚决要找部队去,临走时执意给周建财爷爷一把手枪,但他不敢要,就推辞了。红军连长说,以后如果我能活着,我一定来看你们一家。周建财的爷爷流着眼泪把他领到窦河村,看见他走后,自己就回到家里。

周志明护理的一位战士由于头和腿多处受伤,无法走动,经过家人的精心护理,月余后痊愈,家人极力挽留,但也没有留住,他也找自己的部队去了。

周大伟爷爷周满仓和周满禄的父亲周信护理的伤员,伤好后也都去找自己的部队去了。

周大伟的三太爷护理的一位伤员,3年多才离开周岔村。那时,因为周大伟的三太爷无儿无女,想把这位伤员收养为义子,所以一直没有要他走,才推迟到3年多时间离开周大伟的三太爷的家。

当时炸死的是一位营长,死体埋在了现在的舞台后一片空旷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农业学大寨,整修土地,坟墓被夷为平地,这位战士的坟堆再也看不到了。村里有些人说,红军战士的墓葬被沟水冲刷走了,有人说还在那个地方,说法不一。

后来,村子里有人犯癔病,胡说乱喊,说他是红军营长罗(雒)某某,说他没有衣服穿,没有钱花,找不到部队,给我给一些钱,我找部队去。现在还有这种事情发生,这事在村子里传的纷纷扬扬,神乎其神。

还有一位红军战士被敌人的炮弹炸死在周岔村上湾社祁岔的上大路,被乡人掩埋在这个地方的一个地头上。由于修建水平梯田,他的坟谷堆早铲平了。后来,周岔村好心者,便在那里壅起了坟堆,以纪念他献身中国革命,洒血静宁土地的事迹。那位村民说,今年清明节,他还要为这位睡在周岔村黄土地下72年的先烈扫墓祭奠呢!这真叫人由衷的感动啊!

听说,当时,在这座舞台上召开了一个简单的追悼会,追悼在祁岔上梁被国民党飞机炸死的这位红军战士,一位首长在舞台上宣读了催人泪的悼念词。

78岁的周富治老人回忆,他那时只有67岁。已经懂事了,村子里的大人喊说“共产”来了,村子里仅有的百多人都躲起来,都跑进了堡子里。有些人怕跑进去被敌机炸死,就跑在两面山沟里了。敌机不断的在这里盘旋搜索,飞的很低,黑洞洞的像一扇耱。他当时趴在石枣树下,看着敌人的飞机丢炸弹。红军部队当时被炸散了,躲在地埂暗处,那时是秋天,地里全是割倒的荞麦、胡麻捆,他们就顶在头上作掩护。部队断断续续在周岔过了3天时间,最后几天零零散散的也从周岔的大路走过。三三两两红军,大多是伤病员。由于红军战士都是南方人,进入西北后,不习惯这里的饮食,开始闹肚子。许多人就这样掉队了。晚上常常有红军战士向村民讨要吃喝,并打问大部队前进的方向。红军部队在上庄周维琦家的堡子里支起锅灶,还做饭吃。

飞机在周岔周边丢了45颗炮弹,一颗落在祁岔上梁上,正好落在红军部队中间,炸伤了45个战士。炸死了2个。都被村民掩埋在山梁。炸伤的战士都被村民抬回自己的家收养起来。

周富治老人的父亲背来一个,藏在家里养病。两个月以后伤好了,就离开了他家,去找红军主力部队。他父亲给了路费,把他打发了走。这人是四川人卢至县人,姓江。

周大伟的三太爷周维珍,收养了一位伤势严重的战士,藏在一个油坊窑洞了,用盐水洗了两个月伤,伤痊愈后,就说,爸爸,你救了我的生命,我把你养活到百年(即过世)后,我在回湖北老家。周维珍说,那不行啊,你年轻,还要娶妻生子,你坐在我跟前干啥呢!最后,红军战士坚持坐了3年多,周维珍坚决不要他在坐在自己家里,给了好多路费打发红军战士走。听说这位红军战士流落在平凉,成了家室。1951年还来周岔看望周维珍。后来,再没有见过面。

10、民间习俗。

传统农业习俗在周岔保存完好,如磨房、油坊以及生产形式,诸如试犁、祭虫、求雨、献天、中秋祭月、重阳节尝秋、十月一送寒衣、腊祭、年年祭等。

生产内容,诸如打草鞋、捻麻线、织口袋、打绳、擀毡、推磨、碾米、染坊、醋坊、酿酒(黄酒)、粉坊、作豆腐、作麻腐、作豆酱等。

传统饮食习俗,馓饭、撕拨糊蛋、搅团、烤花馍、面花、长面等。

民间游艺,诸如打秋千、踢毽子、打毛蛋、打牛、抵牛、连狗娃、藏马马虎虎、打隔、抓五子、狼吃娃娃、捉鳖、掐方、打花花棍、绊跤、跳绳、拔河、打弹弓、打水枪、扳弓、射箭等

节日习俗,诸如清明拜祖、端午节燎高山、插杨柳、绑花绳、带荷包(香搐)、顶鸡蛋、吃花馍馍(卷、赖蛤蟆)、六月六晒衣服、晒皮鼓、八月十五吃蜂蜜等。

结论。周岔村是静宁人类较早生息的地方,这里是静宁农业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的缩影,至今保留着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形式;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山地风俗文化独特、原始。周岔村人勤于耕读,乐施好善,豪爽耿直,不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铸造了他们勇于吃苦耐劳的性格;受传统风习的涵养,周岔人在继承、创造、发展传统文化上,一代一代不懈的追求、创新。

几点意见。周岔村的民间文化发掘开发大有远景,积极保护周岔村民间的文化势在必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我有一些意见,妥否,说出来请参考。目前,应从以下方面做工作:

一、县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专业力量,对四河乡周岔村的民间文化进行全面的普查,更深层次的进行发掘、保护、研究。

二、县文化局应组织一次专家考察论证工作,请专家探讨周岔村民间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以及开发利用的价值。

三、在发掘、整理、研究、开发的同时,选择具有一定价值的民间文化形式,诸如周岔唢呐、武术、民间花灯、灯社火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积极申报国家名镇名村,建立民间文化大村,争取国家文化项目的资金,对该村民间文化形式、传承人进行保护。

五、开发静宁西部民俗文化旅游点,与甘沟马嘴村、司桥乡、曹务张、古城北兴隆寺等民俗文化旅游点连线,吸引国内民俗文化旅游者,发展静宁旅游经济。

六、建设静宁西部红色革命纪念地,与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并存的红色旅游景点。

七、邀请省内外新闻媒体,大量报道宣传周岔村原生态民间文化。编辑出版周岔村原生态民间文化资料,拍摄周岔村民间文化专题,进行广泛宣传。

八、动员社会力量,全力打造周岔村民间文化内涵,创立静宁民间文化经典。

九、以县文化局为牵头单位,组织成立“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对周岔村民间文化形式、内容、传承人进行调查登记,并制定保护意见。

10、建立“静宁县四河乡周岔村民间文化陈列室”。

11、表彰、命名周岔村优秀民间艺术家、周岔村民间文化之村。

12、邀请国内一些大学民间文化学、民俗学研究人员申报专题,对周岔村民间文化进行专题研究。

                      调查人  王知三

                        2009年3月12

附:作者简介

王知三  民进会员,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理事,甘肃省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理事,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2001年,西北人文环境资源基础数据库课题组聘请为国家重点课题“西北人文环境资源基础数据库”专家组成员,2002年,宁夏文化厅聘请担任《六盘山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科研课题、课题组主要成员。近年,为关陇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项论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民间文化的建设等,撰写了50多万字的资料和文章。

 

 


TAG: 村民 调查报告 静宁县 文化 周岔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平凉

平凉

王知三 为□民主促进会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甘肃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甘肃省民俗学会•关陇民俗研究会执行理事长,平凉市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43368
  • 日志数: 93
  • 图片数: 60
  • 文件数: 2
  • 建立时间: 2008-12-20
  • 更新时间: 2019-08-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