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田野和城市之间,用艺术的笔触感受民俗,用民俗去创造艺术之美.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luck9755@163.com,QQ:411176525

别让非遗受伤(发表于光明日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09-02 21:37:27 / 个人分类:直击现场

光明日报/2015 年/8 月/12 日/第010 版

别让非遗受伤
马知遥 天津大学教授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行十余年来,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但怪现象也屡见不鲜。遍及大
小城市的“算命先生”竟也打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号开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大民间庙会
和广场文化中,甚至有的地方还专门划出地盘给他们摆摊设点。
有一些受到保护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根本就没有按照“非遗法”的相关规定实施自己的责任
和义务,早就远离本乡本土从事其他行当。还有的传承人身份明显作假,打着传承人旗号的人其
实是当地的文化部门领导或者开发商,这种冒名顶替的方式既伤害了真正的传承人也破坏了国家
非遗保护的正常进行。
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和文件精神,非遗的评定有很严格的标准:要有鲜
明的地域特点,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见证价值,对社区或者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
要有活态的传承存在,时间要有百年以上。这些标准不可谓不严格,可是一旦到了基层评审和执
行就变味了。
此外,非遗的宣传可谓举国上下,非遗的相关教育也在进行,但认识模糊混乱的情况仍然严
重。
报载,有记者问到“算命是否为一种活态存在的非遗”时,接受采访的分管官员竟然语焉不
详,说对此不好表态。这样的回答显然不利于非遗的正面宣传和正确表达,必然会给下面的工作
带来混乱。文化遗产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并非都要继承,更不是都值得花力气保护。我们要让
“那些积极的非物质文化才是我们保护的对象”成为全社会共识,让人们能够正确地辨别和判断。
管理者认识模糊、态度暧昧导致的是更多的认识混乱。所以,加强管理者的教育和培养乃当务之
急。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从业者都是从其他工作
岗位安排过来的。缺乏非遗专业知识、对非遗保护没有激情,仅仅把它当成谋生的职业,导致的
是对非遗工作的淡漠和工作的暧昧化。而他们在工作中的态度更是直接影响到保护工作的有效
性。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没有多少价值,所以非
遗展览上随意拿走民间艺人展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一旦民间艺人成为上了名录的非遗
传承人,其作品立刻就成为政府礼品,每每以领导需要、政府工作需要的名义随意低价收购或者
免费使用。提高非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强对他们的监管,也成为正在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能因为专业知识的匮乏、工作的大意和失误,让非遗受到
伤害。

TAG: 光明日报 国家 算命先生 天津大学 开发商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马知遥

马知遥

马知遥,新疆阿克苏人,祖籍甘肃武威,父亲甘肃人,母亲四川人,出生长大在新疆小城阿克苏.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写小说诗歌散文,搞文艺批评多年.70后诗人代表.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现当代文学。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43810
  • 日志数: 540
  • 图片数: 9
  • 书签数: 41
  • 建立时间: 2009-05-30
  • 更新时间: 2023-03-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