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田野和城市之间,用艺术的笔触感受民俗,用民俗去创造艺术之美.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luck9755@163.com,QQ:411176525

“非遗后时代”期待 知识分子走向田野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08-03 21:33:55 / 个人分类:直击现场

非遗时代”期待 知识分子走向田野
马知遥
2012-8-3 15:24:20  来源:2012年08月03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核心提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工作已开展近十年,非遗工作的得失损益及未来走向受到学界的关注。2011年1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登了《“非遗后时代”保护是学者的时代担当》一文,在学界引起强烈反响。

  该文提出“非遗后”这一概念,非常及时。文章提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政府责任明确——凡被认定为非遗的都是国家财富,都在政府保护职责范围。如果说鉴定、命名、抢救是政府和专家学者在“非遗保护时期”的主要工作,那么,进入建立在四级保护体系基础之上的“非遗后时代”,如何科学保护非遗则成为政府和专家学者面对的新问题。

  “民间创造,精英挑选”,这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对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的观点。文化传播不能“肤浅”,要想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非遗的文化价值及其精神内核,就需要借助专家的有效解读,以利于树立正确的社会传播导向。

  文章特别提到在“非遗后时代”,学者和专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对此笔者深以为然。没有学术的深入研究,没有理论的提升和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就会流于表面甚至失去方向。但是,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落后于实践,学术队伍建设仍有待加强。把“书桌放在田野”是冯骥才多年来田野作业的切身体会。他认为,真正的思想认识来源于实践,但从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必须经过理论提升,然后才能服务于田野工作。然而,闭门造车在学术界仍甚为流行,学术僵化甚至死亡成为学术界面临的主要难题。如果学术活动无益于人类文明的提升,无益于民族素质的提高,那么这样的学术只能是“文人”一相情愿的自言自语,是将学术边缘为私人行为的举动。这本身就是一种学术劣行。

  冯骥才先生过去经常提到知识分子的责任担当。在这篇访谈中他再次呼吁:“当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文化良知就要成为强音,专家学者要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勇于承担责任,走进民间帮助艺人传承与弘扬民间艺术,这也是知识分子的时代担当。”是的,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到广大的乡村去,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是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期盼。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不是简单的文人。文人是可以玩味文化的,他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知识分子的境界是对文化具有的一份天然的责任心,他是文化的守望者和保护者,他需要时时贴近文化,而活态的文化就在民间呼唤着知识分子的真情投入。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TAG: 共和国 时代 知识分子 中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马知遥

马知遥

马知遥,新疆阿克苏人,祖籍甘肃武威,父亲甘肃人,母亲四川人,出生长大在新疆小城阿克苏.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写小说诗歌散文,搞文艺批评多年.70后诗人代表.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现当代文学。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43810
  • 日志数: 540
  • 图片数: 9
  • 书签数: 41
  • 建立时间: 2009-05-30
  • 更新时间: 2023-03-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