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田野和城市之间,用艺术的笔触感受民俗,用民俗去创造艺术之美.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luck9755@163.com,QQ:411176525

思想和开始的行动:走近冯骥才先生之六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16 12:13:25 / 个人分类:关注非遗

查看( 952 ) / 评论( 5 )

26

 

先生说:“古村落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里。”而一个民间文化工作者必须心怀对乡村对民间生活的热爱,必须懂得那些民间文化的可贵和可亲,知道他们的好,懂得理解和欣赏。一个有情怀的人才可能从事这样的工作。否则,民间文化保护就只能是他的职业而不是事业。

 

 

27

“文化遗产的珍视和保护不能只是政府与专家学者的事,主要是民众的事。民众是文化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人。如果民众不珍视、不爱惜、不保护、不传承自己的文化,文化最终还是要中断与消亡。”先生这么说。的确,文化保护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和政府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民众自身对文化的情感。如果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我们文化的重要性,那么谈保护是空谈。只有当全民都意识到了文化的涵义,文化的存在价值,从而从情感上和历史沟通,获得对文化的认同和体认,这样的文化是可以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思维的,而且也因为它的重要性,能够唤起我们对文化的自觉。所以当前的非遗保护应该包括三个关键词:抢救+唤醒+文化自觉。

 

 

28

 

先生说:“文化遗产日不是纪念日,而是一种人为的主题日。体现着当今一代中国人文明的自觉,也是一种自觉的文明。”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这首先是国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通过这样一个全民倡导的方式获得大家对文化的自觉,获得全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样的节日是文化保护需要尤其重视的,从人为到大家的自觉响应,一个全民性的文化保护必将形成气候。

 

29

 

先生说:“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是抢救。第一就是抢救。我以为抢救比研究更重要。我不轻视研究,研究当然重要,但是抢救是我们时代特有的使命。”这是先生针对当前文化遗产面临的艰难时刻而发出的呼声。我们不能再有丝毫的懈怠,我们也不能坐和等,因为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文化遗产面临灭亡。与其坐在书斋里坐而论道不如闯入民间广大的原野做一些更为实际有效的事情。行动起来,为了那些濒危的文化,做一个有情怀有大境界的人,为的是一个民族甚至世界文化生命的延续。。。。。。

 

30

 

先生说:“不懂得民间美,就很难有深刻又执着的民间情感与责任感。这就是说,要让我们新一代的民俗学者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有深挚的民间情感;另外要有很高层次的民间审美、文化审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深入进去,我们的民俗学才更有活力,更有激情,更有可以预期的成果。”的确,对于文化仅仅是科学理性是不够的,人文的情怀和人文精神如果不自觉注入,那么我们就等于将文化主动抛弃。现在多的是实用性的科学分析和研究,少了那种精神贯注的情感把握,所以我们的民众不喜欢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学生拒绝接受所谓的传统。实际上,我们是缺少了情感教育,情感传达,那是可以从文化遗产中获得的。

 

 


TAG:

车前子的个人空间 车前子 发布于2011-02-16 13:12:31
“古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里。”

先生说的对极了。
车前子的个人空间 车前子 发布于2011-02-16 13:16:24
所以才说,处理不好,农业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所谓“新农村建设”对非遗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张润平 张润平 发布于2011-02-16 16:19:13
我系统看了这系列的六个帖,很有意思,也很有价值,希望继续系统记录下去!马老师可否看看方李莉编著的《费孝通晚年思想录》,有意图的把冯先生的某些思想进行系统性的分别发掘和展示?那样的话,会功莫大焉!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马知遥 发布于2011-02-16 16:48:25
恩,兄长说的极是,我正在做这样的努力,希望能有这样的能力。现在只是在做初步的记录和理解的工作。握手!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马知遥 发布于2011-02-16 16:49:41
车前子 发布于2011-02-16 13:12:31
“古村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上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也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地扎在农村里。”

先生说的对极了。
车前子 发布于2011-02-16 13:16:24
所以才说,处理不好,农业地区工业化、城市化以及所谓“新农村建设”对非遗的伤害是毁灭性的。



谢谢车前子老兄。
我来说两句

(可选)

马知遥

马知遥

马知遥,新疆阿克苏人,祖籍甘肃武威,父亲甘肃人,母亲四川人,出生长大在新疆小城阿克苏.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写小说诗歌散文,搞文艺批评多年.70后诗人代表.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现当代文学。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43810
  • 日志数: 540
  • 图片数: 9
  • 书签数: 41
  • 建立时间: 2009-05-30
  • 更新时间: 2023-03-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