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田野和城市之间,用艺术的笔触感受民俗,用民俗去创造艺术之美.特别声明:所有在博客中所发的论文除非表明均为原创,仅在中国民俗学网交流,如要转摘或纸媒选用请与我联系:luck9755@163.com,QQ:411176525

1、阿克苏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9-19 23:44:09 / 个人分类:旅行田野

1阿克苏

 

这个南新疆的小城,因为小就没有人注意。印象中过去只有一条像样的马路,从城东到城西。街道两边是学校,商场和一些医院。凡是比较像样的单位都摆在街面上了。那时候,临街还有许多铁匠铺,老远就看到钢花四溅,两个光着脊梁的小徒弟抡着铁锤一下一下,上下翻飞,对面是他们的师傅,留着长长的胡须,嘴里叼着莫合烟(当地很浓烈的烟草)一手握着铁钳,一手抡把小榔头,铁钳翻动着铁榔头敲打着,每敲一下,徒弟们的铁锤就砸一下,他敲那里,铁锤就跟到那里,所以就自然地形成了一种节奏,小榔头的叮和铁锤的哐此起彼伏。等把一团乱铁敲打成了形,师傅就把那火红的东西往水桶里一丢,顿时冒出一股白烟,并伴随吱吱的尖叫。

老远从街上走过的人就开始摆出随时躲避的样子,生怕被那铁水溅了身子。

街边还有常见的馕坑。那是西部特有的景观。馕坑是土垒的。表面是就是一个灶台,其实是一个很深的土坑。四壁上都洒了很多盐水。下面点着很旺的炭火。整个坑道温度极高,就是在那样的土壁上,做馕的维族师傅手上戴着长长手套,通常是用湿透的厚布子裹了一层又一层,从手刀胳膊都裹上,然手湿漉漉地把手探进灶壁,把捏好的馕或者肉包子迅速而准确地贴到灶壁上,这是一个辛苦活,不在于不停地俯身下去贴馕,而在于他一年四季都要经历高温的烘烤,尤其是夏天,做这样的食物简直就是酷刑。而也只有从馕坑里出来的食物才鲜美而且香甜。那馕趁着吃比较松软,凉了后也依然香脆可口,在牛奶中一沾,马上绵软起来,味道一样甜香。有时从高温中用钩子钩上来,现场就吃,有的还沾着泥土,拍打一下马上就干干净净,而且知道那样高温下的泥土已经没有任何危害了。而吃下去后,一点泥土的气息奇怪地如在眼前。

离开新疆很久。一次在居住的城市里发现一个维族同胞开的烤馕店,先是很惊奇,进去看看,他们居然有新疆那样的馕坑,工艺一点也没有省略,当即买了好些馕回去,边吃边说好,立刻就回到了新疆一样。再后来可以在超市里卖到馕了,但再找不到过去的味道。不是自己的口味在变。这些从某某国营食品公司出品的产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馕了。它们一吃就知道是机器成批加工,而不是手工制作,没有了从高温馕坑出来的香甜,没有那份清脆。我想到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那些原生态的手工制作,一旦被机器化批量生产后,原处手工的精致和每个制作者通过劳动所凝结的心思全部都整齐划一,并被复制和遮蔽了。作品似乎很多,但作品中的文化含量贬值,文化被廉价制作和贩卖后,有的不是珍惜而是挥霍。

所以,当看到到处都是机器生产的馕后,我格外怀念看着馕坑边的师傅大汗淋漓为你制作时的场面,也怀念那时怀着揣着一点面粉,排长长的队伍等待换取热腾香脆食物的时光。在面对现场的制作时,食物显得如此崇高而且真实,那时候我丝毫没想过,师傅会在你的眼前贩卖假货或者让食物加入化学元素,那时候的师傅们,那时候的我们都那么单纯——

 

 

                                     2010年9月8

 


相关阅读:

TAG: 阿克苏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马知遥   /   2010-09-23 21:14:04
那咱们是想到一起了。是的,传统食物背后的那些工艺该是值得保护的对象
原帖由王霄冰于2010-09-20 16:11:02发表
“这些从某某国营食品公司出品的产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馕了。它们一吃就知道是机器成批加工,而不是手.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马知遥   /   2010-09-23 21:13:18
哈哈,
原帖由地苏木于2010-09-20 10:48:28发表
老师  我在哈尔滨的时候 林大旁边就有新疆人在卖馕  特别好吃 有点像我们的烧饼  不过大很多 不知道正宗.
王霄冰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王霄冰   /   2010-09-20 16:11:02
“这些从某某国营食品公司出品的产品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馕了。它们一吃就知道是机器成批加工,而不是手工制作,没有了从高温馕坑出来的香甜,没有那份清脆。我想到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那些原生态的手工制作,一旦被机器化批量生产后,原处手工的精致和每个制作者通过劳动所凝结的心思全部都整齐划一,并被复制和遮蔽了。”
可不是吗?前些日子我提议关注食品这一“非遗”,大家(好像也包括知遥兄?)颇不以为然,认为中国人好吃,食品类“非遗”不存在消失的危险。
不过后来想想是我自己没有把话讲清楚。其实我是想说,我们搞“非遗”保护,也应该去保护手工生产食品的那些传统工艺。并不是说标着“六必居”名号的酱菜就是“非遗”,而是用“六必居”的传统方法制作的酱菜才是“非遗”。可是今天被列入“非遗”的各类食品,还有几样真正是在用手工制作呢?
小茜的 那片湖心天 引用 删除 地苏木   /   2010-09-20 10:48:28
老师  我在哈尔滨的时候 林大旁边就有新疆人在卖馕  特别好吃 有点像我们的烧饼  不过大很多 不知道正宗不  他们也是好辛苦啊  我喜欢新疆 那片富饶 美丽 宽阔的地方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马知遥

马知遥

马知遥,新疆阿克苏人,祖籍甘肃武威,父亲甘肃人,母亲四川人,出生长大在新疆小城阿克苏.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写小说诗歌散文,搞文艺批评多年.70后诗人代表.研究方向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现当代文学。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542446
  • 日志数: 540
  • 图片数: 9
  • 书签数: 41
  • 建立时间: 2009-05-30
  • 更新时间: 2023-03-2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