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路记之山西柳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20 18:24:40 / 个人分类:读书行路篇

 (2008-03-01 12:27:58)
 
正月十五是在山西柳林过的。
 
如果用当地方言来说的话,“柳林”读成lia ling,是个不太为人知的地方。
 

这大约是因为它在1971年才建县的缘故,过去只是清代永宁州的一个镇,知名度当然不能与太原、临汾,甚至平遥、五台相比。过去在山西跑过很多地方,比较多地在太行山的南麓,但从没有到过吕梁山区。郭兰英唱的《人说山西好地方》,“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她右手指的地方,就是我这次旅行的目的地。

正月十四这日从太原驱车西行,一路经清徐、交城、文水、汾阳和吕梁市的地界,两个多小时后便到了柳林。这里在前一天刚下过雪,虽然天已放晴,但经过吕梁山的时候,还可看到未曾消融的残雪,在阳光照射之下颇为耀眼。由于最近的气候变化,煤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地奔跑着大型的运煤车,不时出现拥堵的现象,有时还能见到交通事故,倾洒的黑煤与山上的白雪形成强烈反差,似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写照。

柳林的元宵节以 “盘子”为特色。所谓“盘子”,是柳林镇和邻近的穆村镇街市上特有的一种神阁或者神楼。高约三、四米,顶的形状类似亭,或单层,或双层;或四角,或六角。阁中多供奉三官、财神、送子观音等等,最中间往往也供着一个神主牌,上书“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里面最多的还是一些面制供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个白面做的罐子,外面镶嵌着红枣,里面挖空,装上花生等物,当地成为“枣洞洞”。祈子者敬神后把这个枣洞洞带走,如果生了小孩,第二年要再送回新的枣洞洞,并送上同是面制的小鸡。

正月十五的下午,供造盘子的几户人家开始准备点旺火。他们在盘子的前方用煤块垒起一座下宽上窄的圆柱体,最下面留出一个塞柴火的小孔,百姓称为“火塔塔”或“火炉子”。天黑后,人们开始把旺火点着,慢慢地,整个旺火堆发出火苗,伴随着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人们手舞绸扇和绸伞,在旺火前面跳起秧歌。有的还在旺火面前弹唱,有男有女,边舞边唱。人们一面在旺火前伸出双手取暖,一面听着弹唱,脸被火焰映得红彤彤的,不时被诙谐逗趣的唱词引出会心的微笑。

有的地方把盘子的规模做得很大,在它后面摆上一座九曲黄河阵,城里比较富裕的用铁架布置,乡村里因陋就简,用树棍搭,因为要装点灯饰,所以又叫九曲黄河灯。逛灯的人手擎一拄香,在其中穿行,走过一阵便磕磕烟灰,据说转完这个阵,一年可保健康平安。这就让我想起了文献中记载的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

盘子主要出现在这两个城镇,乡村里很少见,有的学者认为这与城镇商业的繁荣很有关系,是商业店铺的发明,甚至称它为“盘子”,也是出于商人占据和维护买卖的“地盘”的缘故,甚至成为商业店铺推广其商品的另类“招幌”。这个解释颇有说服力,因为柳林紧挨黄河东岸,自古便是著名的山陕商人来往贸易的主要通道,商人的作用可想而知。 

商人的活跃或许说明盘子只存在于少数城镇,但另一方面,乡村中虽没有太多商人的店铺,却并不乏与盘子具有同样功能的寺庙。这次由于时间太短,只去了柳林的香岩寺、玉虚宫、娘娘庙,孟门的南山寺。但据县文物部门的同志介绍说,文物普查时,大小寺庙有数百座。穆村镇的沙曲村南面依山,北面临河,山上有山神庙,山麓有龙泉寺,村东和村北都有天官庙,村北还有魁星楼,在西边的村口处,山西许多地方都称为“阁”的风水过街楼的二层,也是个小庙。

围绕这些寺庙,都有日期固定的庙会。年节神诞,人们都会到寺庙来举行庆典活动。根据当地人的调查访谈,像香岩寺是四月初八的庙会,玉虚宫和锄沟钟楼山是三月三的庙会,辉大峁是清明的庙会,刘家焉头和薛村的观音圣母庙会是二月十九,等等。与这些固定的、以建筑为形式的寺庙互相配合,柳林的盘子实际上就是临时性的、可流动的寺庙,因此柳林周围一百多处盘子,就是正月十五的一百多处盘子庙会。



Link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0846301008n29.html


TAG: 读书 山西柳林 行路

老赵说古 引用 删除 twizsy   /   2008-09-15 19:29:57
oh my god, 这图图的比例有点像打枣杆的倒是,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