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陕西师大: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
5月31日,《中国教育报》在第三版头条位置,以“陕西师大: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为题,报道了我校充分发挥文史哲学科优势与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坚持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取得显著效果。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5/31/content_479602.htm?div=-1
全文如下:
通过多彩的校园活动和丰厚的文化滋养,不断提升师生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
陕西师大: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
本报记者 冯丽
夏日的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里一派生机。周二晚9点,该校文学院教授郭迎春主讲的“十三经导读”选修课上响起一阵阵热烈掌声。这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学生中热度很高,几乎场场爆满,每节课后学生们都自发起立鼓掌,几成惯例。
“这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郭迎春说。近年来,陕西师大充分发挥文史哲学科优势与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坚持用传统文化铸魂育人,不断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和精神共鸣,取得显著效果。
重传承,一撇一捺书人生
每年7月,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冒着酷暑,一笔一画用毛笔书写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场景,是陕西师大校园里最动人的画面。4500多份饱蘸浓墨、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也成了每个师大学子最美的记忆。
陕西师大历来有重视书法艺术教育的传统,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先后涌现了卫俊秀、曹伯庸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书法家。学校借助优势资源大力推进书写教育,专门编写《汉字书写与书法艺术》等教材,构建了钢笔字、中国书法(软笔)、板书三位一体的书法能力测培体系,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与考核,同时将书法能力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计划挂钩,让书写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
“书法表面看是写字,实际上修的是沉静之气、专注之力、敬畏之心和创新精神。”陕西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余志海教了23年书法课,历经了书法教育从起初的“惨淡经营”,到近年来选修名额几分钟内被抢空的变化,最多时他一学期带过400多名学生。“我们不仅教学生严格按照传统书写礼仪和规范书写,还要求学生书写传统经典文献,就是要守住中华文化的根。”
“教师的字写不好,想教学生写好字就很吃力。”曾获校园“三笔字”大赛一等奖的陕西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生杨航说,学好汉语、写好汉字不仅是师范生的从教基础,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读经典,触及中华文化精髓
不久前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汉服女孩陈思婷的精彩表现引人注目。这位陕西师大2015级本科生,是学校国学活动的积极分子。
“四书五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经典,《周易》是群经之首,不少研究生没看过、没摸过,这非常可怕。”陕西师大副校长党怀兴是编纂过程长达28年的《十三经辞典》副主编、《周易卷》主编,十几年来,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在学校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自信。
陕西师大将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纳入“大学语文”必修课程,先后开设“唐诗宋词赏析”“中国古典文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等公共选修课,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词鉴赏”“诗词创作与欣赏”等开放课程;组织编写、录制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三经导读》《唐宋诗词鉴赏》等教材;此外,“国际长安学研究院”“中华古文明研究中心”及全国唯一的教育博物馆、霍松林艺术馆等机构,为学校开展高水平传统文化教学提供了支撑。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感谢学校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历经千年依旧闪闪发光的民族智慧。”该校文学院2013级学生吕洋菲说。
创载体,多途径培养“谦谦君子”
在陕西师大,“读经典、诵经典、写经典、悟经典、用经典”早已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各种诵读、书画、民乐、篆刻、民族舞蹈类学生社团非常活跃。
全国百佳国学社团“秦风诗社”现有团员60多人,开展从吟诵到创作到演绎等各类交流与演出。每年的“大学生传统文化节”和“大学生民族文化节”是学校一大盛事,其间开展华夏传统技艺展、校园棋弈大赛、校园戏曲大赛、古诗词吟诵大赛、“三笔字”书法大赛等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
多彩的校园活动和丰厚的文化滋养,拓展了学生们亲近传统、熟悉经典的渠道,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近年来陕西师大先后有百余人次在国家、省市级书法类、综合素质类大赛中获奖。学校“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提升文化育人工程”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首批10个“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经典导读”等一批课程被引进到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希望通过本科4年、研究生3年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更多腹有诗书、谦恭有礼的‘窈窕淑女’和‘谦谦君子’,传承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基因。”党怀兴说。(本报记者 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