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储粮,不打墙。广交友,笑满堂!

“中国神话贫瘠论”在国际上的影响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5-01-31 04:48:41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学术讯息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中国神话贫瘠论”在国际上的影响

 

英国汉学家倭纳撰写的《中国的神话与传说》一书对于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神话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在热心传播中国神话、传说以及相关民间信仰、宗教习俗的同时,也散布并强化了对中国人、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神话的诸多偏见。其所持的“中国神话贫瘠论”加强了西方世界的相关偏见——这一偏见成为烙刻在“中国神话”上的标签,一部现代中国神话学史,就是在不断对“贫瘠论”进行申辩或反驳的过程中展开的。该书的强烈西方中心主义立场警示中国乃至东方的神话学者建立起一门“有差异的神话学”。

中国神话因何贫瘠呢?倭纳在书中采用了早期进化论的观点,带着强烈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提出了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是中国人心智低下。“中国人并不是缺乏想象力,但是他们的心智(minds)不足以建构出世界级的伟大和不朽的神话。他们没有建构出如此神话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的智力发展还处在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由于没有与其他人群的接触和竞争,缺乏应对镇压、自卑、灭绝等的积极脑力活动,因此,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对他们的知识的要求主要是鹦鹉学舌似地重复老辈人,而不是创新的思维——这都是由于封闭造成的结果。”

第二是宗教的影响。儒家对于理性、理智的强调,限制了神话的发展,不过佛教和道教对此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尤其是对于流行的想象和神迹感兴趣的佛教。

第三是历史的影响。神话愈多,历史愈少;反之,历史愈多,神话愈少。中国注重修史,史官甚至会不顾皇帝的命令,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忠实地记录事实、事件和各种说法,这种心智需要强大的动力,才能高飞进神奇想象的王国。

第四是中国的僵化。在若干世纪里,中国与世界主要文明相脱离,因此缺乏充分的外部动力推动它快速发展,因而长期处于僵化状态。

倭纳的这些观点都没有进行充分论证,十分肤浅、表面化,充满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他在书中鲜明表露的这一“中国神话贫瘠论”似乎并没有引起中国神话学者的充分关注——迄今为止,中国神话学者直接征引或反驳倭纳这一见解的很少——然而同样的观点却在马伯乐(H. Maspero1883-1945)、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1909-1989)、杰克·博德(Derk Bodde,1909-2003)等西方著名汉学家的著述中被不断重申、反复阐述,几乎成为西方世界烙刻在“中国神话”上的一个标签。这个标签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对中国神话的认识,也给一代代中国神话学者带来了深深的刺痛,有人申辩,有人反驳,相关的论争构成了20世纪中国现代神话学的重要内容。

例如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结合日本学者的观点,辨析中国神话之所以仅存零星的原因:“一者华土之民,先居黄河流域,颇乏天惠,其生也勤,故重实际而黜玄想,不更能集古传以成大文。二者孔子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太古荒唐之说,俱为儒者所不道,故其后不特无所光大,而又有散亡。”第三是国人神鬼淆杂、于是旧有者僵死而新出者也更无光焰。

胡适也在《白话文学史》里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认为“古代的中国民族是一种朴实而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他们生活在温带与寒带之间,天然的供给远没有南方民族的丰厚,他们须要时时对天然奋斗,不能象热带民族那样懒洋洋地睡在棕榈树下白日见鬼,白昼做梦。”

茅盾在《中国神话研究初探》里对胡适的论断予以了反驳,认为:“中国民族确曾产生过伟大美丽的神话”,只是到战国时代就歇灭了。造成神话消歇的原因,一是历史化,致使大部分神话被“秉笔”的“太史公”消灭了;二是没有激动全民族心灵的大事件以诱引“神代诗人”的产生。

现代神话学家袁珂则指出: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荷马或赫西奥德这样的人把零片、分散的神话进行缀集和整理,也缺乏像《圣经》和《古兰经》那样的圣典,因此,中国神话零星片段;加之古代记录和保存神话的人——主要是巫师、历史家、诗人和哲学家——在记录保存的过程中,怀着不同的目的而对神话各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因此神话不免分散在各种性质不同的古书里了。

对于中国神话贫瘠论,也有学者立足于中国社会和神话的特点,坚定地予以反驳。1933年,钟敬文在答复德国汉学家艾伯华的信中,曾经明确指出:“过去‘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固然相当地保存着古神话和传说,但现在还泼剌地存活在民间的农夫、樵子、渔妇们的口碑中的神话和传说,真可说是相当充实、闪光的宝库!有意研究或编辑中国神话和传说的学者,不从这些(汉、魏以来的文献和今日民间的口碑)着眼,而仅仅抱着两三册比较古老的文献,口里高喊着中国神话和传说的不存在或稀少。这不是很通达的学者所应有的态度。”

近几年来,一些活跃的中青年学者对“中国神话贫瘠论”进行了诸多反思,尤其是针对将儒家思想和历史化归结为是造成中国神话贫瘠原因的罪魁祸首的讨论十分热烈,看法日渐深入和多元。有学者认为,儒家思想并不是造成神话历史化的主要原因,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从“述史”的角度而言的,其目的正是为了避免历史与神话的混同;

也有人主张:中国神话本来就和历史交融在一起,“历史”的概念中包括了“神话”的概念,所谓“中国神话经过了历史化的改造”的命题,是被学者们建构起来的,是用狭隘的西方现代神话概念来衡量中国神话材料而得出的“似是而非”的结论。

可见,尽管倭纳的观点并未直接引起中国神话学者的很多关注,然而他所持的强烈而鲜明的“中国神话贫瘠论”却毫无疑问在西方世界强化了相关的偏见,而这一偏见成为烙刻在“中国神话”上的标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神话学者对中国神话的认识以及对中国神话学的建设。可以说,一部现代中国神话学史,是在不断对“中国神话贫瘠论”进行申辩或反驳的过程中展开的,由此可见这一话语对于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影响。

您的位置:民俗学博客-Folklore Blogs»杨利慧»日志杨利慧: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神话

——倭纳及其《中国的神话与传说

 

 

 

TAG: 国际 神话 影响 中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