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储粮,不打墙。广交友,笑满堂!

【中华经典】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浓缩在4个字上(珍藏版)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0-10-13 06:40:31 / 精华(1) / 置顶(1) / 个人分类:共同关注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所留下的一本哲学著作,又称《五千言》,因为全书共5162个字。《道德经》博大精深,包涵广博,常被古代帝王视作是“内圣外王”之学,因此还被人誉为万经之王。而老子也因此被人尊为道教的始祖、道家学派创始人。新上日志《老子《道德经》思想精华浓缩在4个字上一笑堂采编

据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我们更应该读读老祖宗留下的思想精华——《道德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读《道德经》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但是《道德经》共81章,文意深奥,很多人没有耐心或者根本就读不懂。其实,要想读懂《道德经》,悟透这4个字就可以了。因为老子的《道德经》共5162个字,但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4个字上!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1、静

老子不同于孔子,他热衷于出世,喜欢远离尘世间的喧嚣,看淡功名利禄,更喜欢融入大自然,去自然中寻求“道”的真意。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所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心如止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悟出了很多关于道的真谛,还告诉人们要守住“静”字准则。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中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就是说: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思是说:我们要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意思是说: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他老人家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要舍弃浅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少一点心浮气躁,多一点静定踏实。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意思就是说: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人的内心有两种毒,阳毒是愤怒,阴毒是欲望,要想修己治心,首先要去掉这两种毒,以归复到内心清静,才能“静能生慧,静能开悟,静能正道”。正如《易经》中所讲:“君子以惩忿窒欲”,才能积德积福。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他还是在告诫大家做个安静谦虚的人,因为聪明的智者不多说话,大智若愚,反倒是那些到处夸夸其谈的人,不是真正聪明的智者。

读了《易经》,我们会发现它里面的很多道理和《道德经》是相通的。比如,《易经》中说:“吉人自有天相”,何为吉人呢?《易经》里面继续解释:“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由此可见,贤明智慧的人,往往言辞很少;急躁鲁莽的人,往往言辞很多。

所以说,不管是《道德经》还是《易经》,都在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做人要笃静,要做一条潜龙,这样才能多福。正如鬼谷子先生所说:“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

2.

道教思想讲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四两拨千斤”,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述了许多关于“柔”的大道。

他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意思就是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

他还认为,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正所谓是“大象无形”,越是伟大的东西,越是看起来不起眼或者无形。就好比是这水和风,它们都是至柔之物,但也都可以击穿最坚硬的实物。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意思就是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老子认为: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所以我们不要因为自己柔弱而自卑,而是要积极乐观,努力作为。因为凡是强大的,总是要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他在《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中说:“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意思就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

老子悟出的大自然规律便是:弱胜过强,柔胜过刚,我们若能尽早知晓,也可以尽早认知突围,受益匪浅。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意思就是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

晚清名臣曾国藩在人生低谷的时候,看到了老子的这句话,大彻大悟,一改之前刚强的处世方法,收获颇丰。他在家书中说:“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为了缓和与同僚的关系,曾国藩还主动请左宗棠写了一副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时刻提醒自己要“刚柔并济”地为人处世,最后他也是凭借此法成功了。所以说,我们也很有必要结合生活实际,好好悟透老子《道德经》中所的“柔”字!

3.不争

不争和无为,是老子道教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不争是自然之道,无为能清静而多福,这些思想都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特别是“不争”2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8次之多,分布在7个章节之中,其中第八章出现2次。下面我们来一起分析分析!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章中说:“不尚贤,使民不争”,即:不推崇有才德的人,导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不珍爱难得的财物,导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导使民心不被迷乱。圣明的君主若是按照“无为”和“不争”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下也就自然太平。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他认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人也应该效仿水的谦下与不争的品德,正所谓是“水低成海,人低为王”!

第八章最后一句,老子还强调说:“夫唯不争,故无尤”,即:智者的所作所为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做人难,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你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但又不是不作为,而是要看准时机,多去做有用功,如老子所说的“动善时”!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子解释说: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即:因为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你相争。

用不争去争,是老子从大自然中领悟出来的大道。他发现: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与世不争,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同理,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便是白岩松所解读的“无私为大私”——真正无私的时候,得到的反而是最多的!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八章中说:“是谓不争之德”,老子认为:不与人争执是一种美德,也叫做运用别人的能力,而这也更符合自然的道理。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中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即: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要理解这一点,结合上面所说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及“以柔克刚”的思想,便可以知晓。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一章结尾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告诉大家: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圣人遇事谦退无争,不争名利,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无私奉献,反而能保全自身!

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不争”,原本是对君王的告诫,现在看来更是适合所有人。因为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我们灵活运用不争的处世哲学,才能成其大,笑到最后,收获最多。

不争就是谦虚,而谦卦在《易经》中属于大吉大利之卦,正所谓是“劳谦,君子有终,吉”。而且,天、地、鬼、神、人都恶“盈”而好“谦”,认为“满招损,谦受益”。所以说,不争是天之道,能够悟透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结语:

《易经》第一卦“乾卦”里面把人生分为六个阶段: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这是一个由弱到强,最后得以善始善终的完整而完美的过程。

如何从波谷的“潜龙勿用”到波峰的“飞龙在天”,再到“亢龙有悔”,急流勇退,明哲保身,我们需要一套思想或者方法论来指导实践。老子的《道德经》就是我们成功做人做事的最好指导思想,正如清代思想家魏源的所说:“老子之书,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而读懂老子5000多字的《道德经》,只需要悟透以上4个字就可以了——静、柔、不争,因为整本书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4个字上!我们若能深刻领悟这4个字,学以致用,定会是受益匪浅,胜读十年书!朋友们,您觉得呢?

文章作者:琢磨君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173976
  • 日志数: 2169
  • 图片数: 60
  • 文件数: 164
  • 书签数: 9076
  • 建立时间: 2009-10-24
  • 更新时间: 2021-08-0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