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访谈(廖明君 萧放)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7-08 22:29:29 / 个人分类:民俗学研究

传统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访谈

廖明君  萧放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室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支会常务理事,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主要教学研究方向:历史民俗学、岁时节日民俗、中国文化史。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曾获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代表作有:《<荆楚岁时记>研究——兼论传统中国民众生活中的时间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民出版社,2008)、《春节》(北京三联书店,2009)等。

 

廖明君:壮族,研究员,《民族艺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人类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为《生殖崇拜的文化解读》、《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万古传扬创世歌》、《生死攸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文化田野图文系列丛书》(主编)。

 

廖:萧博士您好,我们杂志作了多期学术访谈,学界反映良好。年初您在《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栏目发表了“春节的历史变化与民俗传承”万字长文,在社会上有较大反响。我们知道您长期从事岁时节庆文化研究,出版了多部有关传统节庆研究的专著,是节庆研究领域的专家。您也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论文,我们今天就围绕着传统节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进行一次学术访谈,希望我们的访谈能引发大家关于这一问题的更多思考。

 

萧:好的,感谢廖主编对这一话题的关注,借此机会我想系统综合整理一下自己这些年来的一些想法,也想将它介绍给社会,让更多的人对传统节庆有更全面的认识与更深入的思考。

 

廖:大家知道,传统节庆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在近年来有显著复兴的趋势,这一复兴过程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节庆。关于传统节庆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在学界也曾引起争论。以春节为例,有的学者与媒体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认为现代社会传统节日面临着生死存亡;也有学者公开发表不同意见认为春节人人都过,它不是文化遗产,不需要保护。您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如何界定,传统节日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

 

萧:传统节庆是否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威定义,二是传统节日的性质。传统节日的性质我们在后面再谈,我们先来看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形成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方定义,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实践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的热门词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新世纪以来联合国机构工作的重点之一,它是世界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扩展。世界上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如日本1950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其中就有“无形文化财”(包括演剧、音乐、工艺技术等)、民俗文化财(包括有关衣食住行、生产、信仰、年中节庆等风俗习惯、民俗艺能的无形民俗文化遗产和表现上述习惯与艺能的衣服、器具、房屋等物件的有形民俗文化遗产)等内容。受到日本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实践影响,韩国在1961年颁布了无形文化财的保护法,以后逐渐得到菲律宾、泰国、美国和法国的响应。法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成就突出。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在讨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过程中,人们对无形文化遗产也给予了相应的关注。1989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的建议案》,这里的民间创作也可表述为传统的民间文化。[1]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在第155次会议上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言实施规则》,号召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对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有一个定义,并明确指出它出自《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定义如下:“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竞技、神话、礼仪、风俗习惯、手工艺、建筑及其他艺术。”在这一定义中强调特定文化空间,强调这一空间内自发传承的生活知识、艺能与技能,以及社区共享的文化传统。

20015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3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定义,这一定义与1998年的定义相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上更为明确:“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呈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地被创造,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2]《公约》还就非物质遗产涉及的范围作了具体的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进而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生命力量。如果用简要的语言表述的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特定空间、群体传承的知识、信仰、情感、艺术、技术及其外部表现形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中节日庆典,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前的宣言、条例中都没有明确节日庆典在非物质遗产中的位置。首批19项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中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2001)已经名列其中;第二批世界非遗名录中新增四项节庆遗产,它们分别是哥伦比亚的巴兰基亚狂欢节、墨西哥土著亡灵节、比利时狂欢节以及立陶宛波罗地海歌舞庆典(2003);第三批世界非遗名录中又增加了四项节庆遗产,分别是摩洛哥坦坦地区木赛姆牧民大会、比利时、法国的巨人和巨龙游行、西班牙的帕特姆流行节日以及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等(2005)。在三批世界非遗名录中,我们看到传统节庆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从世界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看,传统节庆不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自然也不例外,而且还有出色表现。2004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标志着中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国传统节庆的保护自然也就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20062008年政府相继公布的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已经是榜上有名。2008年部分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就是落实非遗保护政策的重要体现。

 

廖:从世界非遗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中,我们知道传统节日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传统节日何以受到世人的重视,还得请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谈谈传统节日的概念、性质、内涵、节日传统要素及在当代的文化功能意义。

 

传统节日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划分日常生活时间段的特定人文符记。但这种时间段落的划分,又不仅仅是由人们的主观的时间观念,或者如胡塞尔所说的由“内在时间意识”来决定。它是自然时间(季节时间)过程与人文时间意识的有机结合。岁时节日是人们认识、处理自然时间过程与人事活动协调的时机。岁时节日随着历史社会的阶段变化,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文化主题,在早期社会它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时间顺应,以及对神灵的祭祀,此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戴着神秘的眼镜的,是神化了的自然。所以人们是在顺应神灵意志的形式下顺应自然,所谓循时而动,遵循的就是神秘的天时,是自然性与宗教性的时间表达,在后来随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社会力量的强大,人们更强调国家与社会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与地位,岁时节日的中自然时间性质日渐淡漠,季节性祭献的时间仪式也逐渐世俗化为家庭或社会的聚会庆祝活动,岁时节日主要成为社会性与政治性的时间表达。

岁时节日的这种演变从人本的角度看,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是文化演进与社会生活调整的积极结果。但换一个方向思考,从自然时序的角度,考虑人们的社会生活安排,同样符合人的本性。只要我们脱去神秘的信仰意识,将天时回归到自然季节流转的本质属性上,我们就会从早期社会的时间意识上升华出适应真正人性需要的现代时间观念,从而建立一套新的时间生活体系,以服务当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在有着强大文化传统的中国,这种新的节日生活体系的建立,当然离不开传统节日民俗,它只能是在传统节日生活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它要在文化遗产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首先,必须阐明其文化内涵;其次,要说明它在当代社会的文化功能与意义。只有明确了这两大方面,我们才能对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估,真正落到实处。

从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看,它强调了两大方面,一是特定空间的传统形式的文化活动,二是特定群体传承的文化传统。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正符合这一概念规定。我们结合传统节日民俗活动,重点探讨中国节日传统要素。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主干内容,传统节日包含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大层面,这三大层面又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人伦、传说、饮食、娱乐。

信仰是节日发生与传承的重要动力,节日信仰包括自然信仰与人鬼信仰两大部分。在传统社会中,节日信仰经历了重大的历史变化,它由节日形成初期的绝对支配地位演进到节日成熟期之后的逐步退隐的状态,随着节日文化的发展,节日信仰由浓郁趋向淡化,但是节日中的信仰成分仍然在节日因素中居主导地位,所不同的是后代的节日信仰形态发生变化,人们将信仰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人事方面,人们更看重情感与人伦,是与世俗密切关联的生活信仰。古代年节“蜡祭百神”,以自然神灵为重点,今天人们在庭院中拜祭天地、在堂屋拜祭祖先,以祖先为重。

人伦是节日社会运行秩序原则,中国传统社会是强调伦理原则的社会,节日是人伦集中体现的时机,中国传统节日充满了人伦色彩,直到今天社会,节日中的人伦因素仍然鲜明存在,虽然有所淡化。

传说是节日民俗的解释,传说因为附着在节日之上,而世代流传;节日习俗因传说获得生命的活力,从而也为节日习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人们不断地通过节日传说接续节日传统,使节日在历史社会中始终保持着新鲜与完整。

饮食是节日的物质象征,是人们满足口腹之欲,表达民俗信仰与情感、体现人伦的重要方式。

娱乐是节日活跃的灵魂,所有的节日都跟娱乐分不开。我们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尤其要注意节日娱乐,首先让大家从感性上喜欢传统节日。很多人不是不喜欢传统节日,而是觉得传统节日太贫乏、东西太少。其实我们传统节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只是我们没有有效的发掘它。我们以前把很多传统节日习俗被当作包袱抛弃掉了。今天我们应该把传统节日丰富的内容还给我们的节日,这其间包括鞭炮。本来中国人天性就喜欢热闹,我们闹新年、闹社火、闹元宵,所有的民俗活动都是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鞭炮是非常助兴的一个民俗物品,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区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3]但是我们以城市生活与人身安全的理由,相当程度上禁止燃放鞭炮,我们的春节曾经较长时间是静悄悄、冷清清的。这些烘托气氛的民俗物象被抽掉之后,它对中国人感情伤害很大。万幸的是我们从2006年开始去掉了完全禁止鞭炮禁令,将禁放改为限放,虽然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中国社会的重大进步。春节燃放鞭炮,是民众情感的表达,是普通百姓祈福的方式。在民间生活中传承的民俗是不能随意禁止的,否则就会对社会群体造成严重的精神损害。

 

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传承文明的功用。

首先,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我们平时生活里跟传统距离比较远。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工厂、公司的职员,过着现代的刻板生活。但是当我们在传统节日期间,就可以脱离日常的时间的安排,进入一个特殊的时空里面,这个时间就是民俗个体生活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我们看到传统在起作用,传统在这个时空里表现的十分充分。假如我们有时间在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上京西妙峰山,就可以看到妙峰山庙会里那种传统景象。所以,传统节日承载、传递着传统文化。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

其次,节日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复现。传统节日在年度时间中循环,人们可以不断地脱离日常世俗时空、回到神圣的历史时空中,直接面对自己的祖先,反复重温传统、体味传统,从中汲取新的文化力量。传统节日保守(保持坚守)并强化着传统。我们不能说传统就是过去,我们的身上有传统、有现在、也有未来,传统在过去、现在、未来都可能在我们身上有联系。而且今天在全球化时代加强文化本位、文化自信的时候,更需要传统。传统节日为我们复兴与重温传统提供了重要时间保证。

第三,传统节日给传统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我们的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变化也是在传统节日中实现的,它不断地增添新的内容。比如说看到庙会里面有许多的民俗风情出现,有些民俗风情并不是我们的社会所固有的,而是外来的东西。比如鲤鱼旗,它是08年北京春节地坛庙会的一个标志物,但它实际上不是我们的,它来自日本。日本端午节的时候挂鲤鱼旗,家里有几个小孩就挂几条旗。这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节日的新变化。当然,传统节日,无论它怎么变,它的核心就是服务大众生活、服务社会,强调社会成员的联系。我们传统节日的创新,最终要服务于人民的生活需要,以人为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对自我的精神调节,在传统节日中有着全面的体现。

 

 

廖:我们知道传统节日是特定群体共享时间传统,在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发挥着综合多样的文化作用。由于传统节日有着久远的历史与复杂的构成,它不像手工技艺那样单一,我们在保护传统节日方面是否有一个切入点,比如给传统节日以公假,2008年我们国家的节假日制度已经给在原来春节放假的基础上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固定假期,但是不是有了假日,我们就可以说传统节日的保护成功了?

 

萧:您对传统节日的概括很好,它是我们整个民族或地方族群共享的时间传统。对于节日传统的维护与传承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它需要社会动员,需要政府、学校、媒体、民众的多方合作才可能将节日文化传统转变为现实生活的组成部分。对于传统节日这样一个复杂的文化系统,需要有周全的保护措施。虽然我们没有到生死存亡的保卫程度,但我们应该看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与新兴工业文化对传统时间观念的改变与冲击是我们时时感到的现实威胁。加上我们国家特有历史经历,在近一百年来,传统节日在总体上是被当作旧的文化现象,遭到排斥与压制,由此造成传统节庆习俗失落、断裂与畸变,传统节日的复兴面临种种困难。在这一新的时代环境下,将传统节日作为国家法定假日无疑是一项复兴节日传统的重要举措,它的意义决不仅仅是放几天假,让大家在传统节日有娱乐休息时间(当然这很重要),它表明我们政府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是政府在新时期社会文化政策的重要转向。这一转向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会。但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是否放假就解决了传承保护问题,那不一定,放假给传统节日以时间保证,这只是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部分工作。还有更重要的工作是我们如何去用心经营、呵护我们的节日传统,并且要将传统节日视作文化资源加以有效地开发利用,也可以视作文化资本让传统节日有文化增值与文化生产的能力,以充分发挥它在维系传统、和谐社会、增强文化自信、显示民族文化身份方面的特别作用。所以传统节日放假了,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廖:您的意思是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之下,应该充分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传统节日不同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流动的文化财富,对于这种流动性、群体性很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如何实现对它的传承与创新。

 

在全球化的语境及多样化的文化选择面前,传统节日要想生存发展,并影响民族的未来就必须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主动变革创新,必须对节日内涵与节俗形式进行合理的文化重组与再造,以获取新的生命力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竖立新的节俗标志象征,这是民族节日存续的关键。

当代传统节日的复兴是传统发明与文化再生的过程,这也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传递的规律。在现代文明的全新环境中,奠基于农业社会的传统节日要适应当代社会,其内在性质与外在形式的变化及调整是必然的选择。全盘照搬昔日的节俗事象,固守传统形式,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我们强调节俗传统保护,主要在于保护它的生活服务功能与文化象征意义。同时我们也有责任与义务更新节日传统。更新的节日传统大概应该具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服务公众生活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是家庭为主的节日,当代节日回归家庭依然有现实意义。但毕竟我们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流动的多元社会,家庭之外的社会关系已经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这些关系的协调自然应该在节日要素之内,而传统节日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适当将传统节日主题由家庭向社会移动是积极的方向,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在现代居民社区中,我们可以利用公共活动场所开展春节团拜活动,元宵、中秋节都可以有集体赏月联欢的社区聚会。通过公享的节庆习俗,增强公众的公共文化空间的意识与责任,以孕育培植社区共享的精神传统。

二是节庆娱乐为主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重视神灵信仰与祭祀活动,精神信仰是传统节日的核心。在当今时代,人们更看重自身的精神愉悦与身体的放松,定期的娱乐休闲活动是振作精神与保持社会活力重要方式。因此节庆中娱乐因素应占据重要位置。

三是开放包容的节日传统。传统节日是体系完整、节俗鲜明的民族节日,它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历史贡献,但在全球化时代,当地球人成为一个比邻而居的“村民”时,节日文化成为共享的文化,相互欣赏对方的节日文化是新世纪的公民道德。我们没有必要因为强调传统而排斥西洋节日,我们也无需因为世界各地参与春节游街活动而过分欣喜。民族节日正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传承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就是在保持世界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生态多样性就是为了世界人民健全的心智生活。世界文明的未来可能趋于同质化,但不是同归于欧美文化标准,而是世界文化兼容之后的新形态。

我们从近年来的传统节日复兴实践中看到各大传统节日适应现实的积极变化,如清明节的网上祭祀活动、七夕节、重阳节节俗重心的移动,说明了传统节日积极演化能力,新的节俗传统正在形成过程中,我们从节日复兴变化中看见了民族节日的未来。

 

 

廖:我觉得您对中国节日传统的更新方向作了很好的概括与说明,如果我们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如何让我们社会多数成员能够自觉接受这些节日传统的理念呢?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我们该如何传递我们民族节日文化传统?

中国节日文化传统的保护确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最关键的是要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要认识到优良的传统文化是一笔重要的文化财富,我们要好好享用、保护、传承这笔财富。这种思想认识的培养需要有广泛的社会教育,因此政府教育机构与新闻媒体,以及广大社会文化人士都有文化职责,都应该为其鼓与呼,并积极参与这样的教育工作之中去,像捍卫我们的领土那样去捍卫我们民族的节日文化。有了这种思想认识后,我们就会自觉地在行动中重视它。

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一个文化教育与养成的问题,首先要重视中小学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正如2005年中宣部等部委联合通知中说:“要让广大的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这句话讲得非常透彻。有了解才有认同,有认同才会有喜爱,就是要把理性的认识和情感的认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去爱护我们的传统节日,来享受我们的传统节日。“要把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纳入学生平时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中”,把传统节日中关于传统美的东西通过教育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养成的内容。我觉得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应该重视学校这一阵地,让全国性传统节日或地方性节庆题材进教材,青年人在学习教科书中就接触到传统节日。同时根据传统节日的周期性,在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结合传统节日民俗将人们对天地自然、祖先、亲邻的特别伦理情感呈现出来,以感染年轻学生。学校也可以开设专题节日讲座,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知识。事实上,我们还应该将传统节日知识向社会普及,作公民的教育与启发。本来传统节日是老百姓自己的文化而无需教化,但是因为中国社会在近一百年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来我们熟知的生活文化内容,变成了一个专家之学。所以我们应该利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的时机做传统节日知识的普及,通过讲座等告诉大家怎么去享受这些节日,不仅仅是西方节日吸引人,我们传统节日也很有魅力,我们七夕的星空比情人节的玫瑰更自然更令人神往。

同时我们也要对传统节日内容作适当调整与变化。我们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家庭节日,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当代家庭意识没有传统社会那么鲜明,但家庭仍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传统节日服务于家庭的意义在中国农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重要。当然在现代都市生活中,很多人离开传统家庭,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社区之中,他们需要公共的节日活动。传统节日民俗在这方面有扩张的必要,其实,我们传统节日中也有强调公共活动的民俗内容,就是要去发掘整理与开发利用。

 

廖:现在是全球化的社会,西方许多节日也随着欧美经济文化的进入,成为我们许多年轻人喜好的时间,您如何看待这些外来的新型节日?

 

当代中国是开放的中国,中国土地上生活着拥有不同肤色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他们选择或共享某种文化,都有其历史依据。特别是来自欧美的外资企业,他们的员工要过欧美的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对一些年轻人来讲,新奇、好玩有吸引力。商家为了经济利益也借机炒作,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我觉得这些新型外来节日,在中国有一定影响,也很正常。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对我们传统节庆的补充。说不定过了若干年,这些外来节日逐渐变成我们节庆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外来优秀节日文化应该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当然,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我们民族传统节日的建设与传承,我们不能在给外来节日提供方便的同时,限制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一点以前是有的,当然我们现在正在改正),我们应该明白我们的民族的立身之本,不仅仅是经济,而且到了一定的阶段,文化更是我们民族的精气神,假如我们放任欧美节日流行,很可能我们也就消灭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我们保护中国传统节日事实上也是在为人类传承共享的文化财富,为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贡献。

 

廖:近年来各地方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挖掘、整理各种地方文化资源的机会,举办各种地方文化节会,您对此有何评论?

  

萧:近年来,我们看到中国基层社会兴起了举办地方性节会庆典时尚,其实这是一个全球化过程中区域民俗文化复兴的世界现象,促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凸现自己的地方特色,提高地方知名度,从而在消费市场上获取广告效应与商业利益。即人们俗称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应该是一些地方积极争取举办地方节会的最主要的考虑。这种创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的做法,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单纯追求地方政绩,那就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滥用,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干扰。二是地方社会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会,进行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人们对有助于建构地方文化精神,竖立地方文化信心,显示地方文化地位的标志性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发掘,让传统历史文化名人重回故里,让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社会效益。这样的文化开发,值得我们关注、重视与肯定。当然也要防止对一些边界模糊或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拉郎配的事情发生。这一点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本刊09.1)的论文中论述,这里我就不展开叙述了。我觉得,地方节会的举办是地方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传统节庆服务当代社会的重要方式,总的方向值得肯定。当然要避免为了地方政绩的铺排浪费,以及过分突出地方文化而对整体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造成的伤害。

 

(原文刊发于《民族艺术》2009.2)



[1]参考杜晓帆《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20037月乌鲁木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刊发《公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原文为: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means the practices, representations, expressions, knowledge, skills – as well as the instruments, objects, artefacts and cultural spaces associated therewith – that communities, groups and, in some cases, individuals recognize as part of their cultural heritage. Thi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ransmit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s constantly recreated by communities and groups in response to their environment, their interaction with nature and their history, and provides them with a sense of identity and continuity, thus promoting respect for cultural diversity and human creativity.

 

[3]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9


分享到:

TAG: 物质文化 萧放 学术 遗产 廖明君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