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台日志二十一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5-16 01:17:46

513

 

下午按预约去了位于台北东北角的南港附近的中研院,辅仁大学所在的新庄地区在台北的东南角,中间距离较远。为了早到,我12点多就出门,从新浦坐捷运,到南港换公交,下午1点半左右就到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算是相当顺利。

我跟人文研究中心的刘石吉研究员联系上了,进门不久,就看到他从另一个方向过来。我们在中心喝了乌龙茶,聊了一阵天,上他工作的海洋文化研究室看了,然后又去他的个人研究室,看了他房间被图书塞满,坐在沙发上,有人在书山之中的感觉,其中有许多是大陆出版的书。

先生带我去史语所拜会所长黄进兴院士,虽然没有预约,但黄院士特别客气。黄院士是哈佛大学博士、史学理论的专家,对孔庙也有相当研究,他为人和气,有谦谦君子的儒雅风度。我因为没有带自己的著作,是空手拜访,不好意思,但先生除了送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介与史语所80周年礼品外,还送了《圣贤与圣徒》、《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两本专著给我,前者是比较基督教与儒教,后者是对孔庙与儒生的研究。他的关于后现代史学的研究专著是由大陆出版,手头只有一本了,我当然不能要他的,回去可买到。

中研院史语所创办于1928年,至今有83年历史。当年傅斯年在中山大学筹办,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三人为常务筹备员。钟敬文先生当时在顾颉刚先生手下负责民俗学会事务。史语所最初分设史料、汉语、文籍考订、民间文艺、汉字、考古、人类学及民物学、敦煌材料研究等八组。1929年迁北平,将原设八组归并为三个学术组,一为历史学组,从事史学与文籍考订;二为语言学组,从事语言学与民间艺文研究;三考古学组,从事考古学、人类学及民物学,并分别聘请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为一、二、三组主任。1931年迁上海,1934年迁南京。日本侵华期间迁长沙、昆明,后定居四川南溪县李庄之板栗坳。1946年迁回南京。1948年傅斯年所长主持将人员、图书、标本、文物由南京迁台,先在桃园杨梅镇,1954年定居南港。史语所现分为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和文字学四组,语言学独立设所。本所设专题研究室,动态开设,有好的中心课题就可设研究室,人员可流动组合。目前有文化思想史、法律史、台湾东南亚考古学、文物图像、生命医疗史、礼俗宗教、世界史、古代文明八个研究室。还有明清档案、汉籍资料库、地理资讯系统、金文、安阳五个工作室,以及骨骼、科技考古、文物维护三个实验室。另外傅斯年图书馆、历史文物陈列馆及台湾考古馆也属于史语所。史语所有专职研究员50多人,如果将附属机构工作人员加起来共计有300多人,是中研院文科研究所中最重要的研究所。其研究要求必须个人与集体并重,“故本所未来仍将秉持这个原则,一方面尊重个人研究,鼓励同仁成为个别领域的领导学者;二方面以专题研究室为基础,突出几个跨学门的、全所性的研究重心。”开阔视野、整理资料、扩充数位环境,“期以建构世界汉学研究平台”。史语所诚为中国古代文化研究重镇。陈水扁时代的教育部长杜正胜就曾在1995年至2000年间任本所所长。听中研院同仁说,杜家世代为道士,他的兄长仍然从事道教职业。他的侄女还以爷爷为研究对象写了一篇硕士论文。我在一位同仁那里见到这篇个案调研报告。

由于预先约定拜访民族学所长的时间未到,我们从史语所出来,去参观了胡适故居,当年胡适负责中研院工作,就住在院内。他的房子不大,有客厅。两个卧室、一间书房。很奇怪的规定时,这里不让拍照,说是文物。据说当年先生的夫人江冬秀喜欢打牌,胡适怕影响不好,不高兴,给她在台北买了房子,让她到台北去住,先生独自住这里。1962年,胡适在这里心脏病发作,由于南港离市区远,等救护车来,已经不治。

我们又按约定时间去拜会民族所所长黄树民先生,这是我们此前先生就联系好的,我也带了一本《岁时》的小书送他。他曾在大陆厦门调查了写了一本《林村的故事》。黄树民先生是美博士,曾任爱荷华大学人类学教授,现在台湾工作。黄所长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博物馆、博物馆是首任所长凌纯声先生创办的。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台湾原住民的生活文物,据说台湾原住民要恢复传统用品,还要到这里查看样品。由此看博物馆式的文物保存,也是一个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在适当的条件下博物馆的文物可以成为复活历史传统的依据。我们还看到他们正在筹办刘枝万老先生贡献的文物展,这位老先生是本所专门关注民间信仰的资深研究员,他将自己的全部图书与藏品奉献给本所。黄所长还带我们看了本所的图书馆,这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只要提出申请,符合条件,就可来此阅读图书。所长向我们介绍了本所特藏,当年日本人对台湾原住民的调查资料,有500册之多。这500册已经译成中文,但需要校对才能出版,限于人力,目前只有十来本整理出版了。台湾原住民也非常期待这套资料早日出版。日本人在对中国大陆进行满铁调查之前,就在台湾先行作这样的调查工作。

我们还拜访了民族所专门研究台湾道教的先生,在他的书房见到的全部是英文书,个人书架又如此多的外文书,真的少见。先生很有个性,我们在那里恰好有交通部门来电话,原来他见到捷运指示牌不明确,提了意见,相关部门就此来电话请教。他在电话中说交通部门这样设指示牌是不妥的,语气相当重,对方似乎也没有脾气,仍然倾听,这大约就是服务吧。

下午五点左右,原香港中文大学的游子安教授也到了,我们冒雨去拜谒胡适之先生的墓园,对于这位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我心生敬意。先生的墓碑上写着:“这是胡适先生的墓”,“这个为学术与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蔽)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这段白话墓志,据说出自著名文化人、曾任北大图书馆长的毛子水教授之手,以白话墓志概括胡适先生一生,传神写照,文质彬彬。

辞别胡墓,我们接着上行,见到了董作宾先生夫人墓,以圆形墓冢,象征甲骨龟壳,以追念表彰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特殊贡献。墓左前有先生画像,右前为甲骨文字。墓地还有一尊先生的半身铜像与介绍先生事迹的文字。董作宾先生在胡适先生去世一年后辞世,先生是著名甲骨文字学家,河南南阳人。主持安阳甲骨文的发掘,曾任史语所所长,创办《大陆杂志》,台湾第一届中研院院士。其实也是民间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著名的论文是《看见她》的研究。董作宾写道:一个母题,随各处的情形而字句必有变化,变化之处,就是地方的色彩,也就是我们采风问俗的师资。所以歌谣中一字一句的异同,甚至于别字和讹误,在研究者视之都是极贵重的东西。从歌谣中得来的各地风俗,才是真确的材料,因为它是一点点从民众的口中贡献出来的。像本题一首寥寥百余字,到一地方就染了一层深深的颜色,以前他处的颜色,同时慢慢的退却。(本段转引自刘锡诚先生文章《董作宾:乡土研究的先驱》)今天能拜谒先生之墓,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路边还见到一独立墓碑,墓道平地萧条寂寞墓地,墓碑上写着“徐高阮先生之墓”。先生浙江杭县人(1915-1969),是陈寅恪先生的高足,著作是《山涛论》,据说他30年代在北大、清华上学期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是共产党北平市委负责人之一,任市委宣传部长,后因他在青年中倡导第三条道路(非马克思主义、非三民主义),与党内其他干部内意见分歧,刘少奇请他去延安谈话,他不去,后来被彭真为首的市委除名。徐后师从陈寅恪先生,学术很有成就。周一良在《毕竟是书生》中说:先生及门众多,影响深远,其中我以为脑力学力俱臻上乘,堪传衣钵,推想先生亦必目为得意弟子者,厥有三人:徐高阮、汪笺、金应熙也”在史语所工作30年(1939-1969)。先生个性孤傲,墓地犹如其人。

接着见到吴大猷的墓,先生是中国物理学之父,他培养了李政道与杨振宁这两位优秀学生。先生不仅学问卓越,而且人格高尚,他对待患有严重肺病的的恋人后来的妻子相濡以沫,不离不弃。在结婚前,有人劝吴慎重考虑,不要影响了自己的未来,先生说我爱她不是一朝一夕了。我所憧憬的未来都是和她在一起的未来。生活里如果没有她,再大的功名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幸福可言?我要好好照顾她,而结婚是我今生能够照顾她的惟一方式。先生精心照料下,他的夫人居然活到了71岁。先生是科学家,他重视通识教育,他认为:“大学教育的理想,是给予一个成熟的学生以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的处所。”“换言之,大学是学者学生都有自由从事所选择的学术致力的处所。先生2000年去世。山上最后一个墓地是一位王姓图书管理员的墓。这座山已经列入保护地,不能再有新墓出现了,中研院的同仁说,他们以后已无葬身之地了。

晚上与史语所的同仁吃饭,聊了许多掌故,收获多多。

 

 

 

 


分享到:

TAG: 日志

王霄冰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王霄冰   /   2011-05-22 17:20:13
那是黄先生的鼓励,我哪做得到呀。实在惭愧!
原帖由xiaofang于2011-05-16 17:04:57发表
我羡慕你既民俗又儒教,还基督,兼通古今中西,难得呀。
萧放的博客 引用 删除 xiaofang   /   2011-05-16 17:04:57
我羡慕你既民俗又儒教,还基督,兼通古今中西,难得呀。
王霄冰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王霄冰   /   2011-05-16 12:15:14
此行可真是收获丰厚,真让人羡慕呀!
黄尽兴院士我见过,人特别和气!上次在台湾开会,我和他素不相识,就蒙他赠书一册。他还鼓励我继续做儒教和基督教的比较研究,让我大受鼓舞呢。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