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特别注明外,本空间所见博文的作者均为乌尔沁。专此说明。谢谢您的光临!

雨巷诗人戴望舒天堂六十年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30 15:34:25 / 个人分类:文化人物跳远声音

查看( 971 ) / 评论( 0 )

雨巷诗人戴望舒天堂六十年










戴望舒(1905.3.5 至 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州人。戴望舒笔名出自屈原《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



  
八十年余前,戴望舒的那一曲名诗《雨巷》让这位二十二岁的多情诗儿一夜成名。从此雨巷诗人之名,风行于世界诗坛。从此有了现代文坛三大诗人之一的头衔。年轻的戴望舒因了这一曲《雨巷》打开了诗圣地位。也只是仅仅凭借他的这一首《雨巷》,戴望舒的名声永驻文坛了。侬仔细听,《雨巷》名句,字字矶珠: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诗也居然,会这么的奕奕神采?这么有味有色: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还没到达到杭州的火车上,心里一直还怕找不到来到“雨巷”的感觉呢。这下好了,车外落雨了。星星点点的飞雨打在车窗,渐而揉成一片,泻成了花瘢那样。不光只是这一个十月的长假里面。自己喜欢坐这趟Z字打头的直达特快火车,夕发朝至,从北京到杭卅只用十三四个小时左右。Z 9 次。在杭州城站停靠。顾名思义,杭州城站就是城市里的站。真是这样子。因为除了城站,杭卅还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火车站呢。上海是这样。北京也是。车速减慢了,游客人们纷纷起身拎拿物品准备下车,或者交头接耳告别陌生的一路车友了。我一人仍独独坐着,脸朝窗外探视。怔眼望着江南一野的幽绿。我没什么行李包裹,一个双肩背,一个塑料袋。据说简单的,就是好的启点。甚至一路无声不息。怕上厕所不便,连水都不敢多喝一口。真的比较傻。
  
  
  这一次一夜火车,来这号称人间天堂的地方,就是想走一走,看一看戴望舒老家的那一条雨巷。从前几次来过,并没有刻意的要这样。一声长长的火车鸣叫之后,旅途终于到站了。看一下表,早晨七点五十分。开始下车了,随着人向外步步涌出。有一些比苏卅地方吴侬软语略硬的方言之下,听得见头项上的长长的绿色廊棚敲打着雨滴声。因了秋雨,过了好一阵子,我仍然踯躅在候车大厅里。确实有很多兜售雨伞的人。贵到不贵,不过我却是更加愿意仔细着挑剔一下。不想随随便便就打着一把一般的伞去寻访诗圣的雨巷。无意之间,我听贝身一个悦耳的童音:买伞吧。一回神,闪看见,身边那是一名披穿了一件鹅黄布料斗篷的少女。她正把两枝油布手工雨伞递在我的面前。她的声音:买枝伞吧。

 


  


  我听见她,央声动人。她又诚恳:买枝伞吧?我哦了一声说:嗯嗯我买。咦?那只只雨伞的颜色格外出挑,一绿一红。绿是墨绿。红是桃红。不由让人暗自窃喜。我当卖伞女孩的面,不由长咝一声。她不从身后背包里掏出另外两把伞来。挑红捡绿这一空档,我的心里还乱乱的想了一点点别的东西?那一首写于1927年的《雨巷》,其实太跟雨伞有关了。写了雨巷里的那一把伞,可以说是戴望舒新格律诗的一初登峰极致作品的开始。写伞后来,叶圣陶又在主编《小说月报》上面发表了这一首戴诗,盛情称赞戴望舒替诗坛新诗的音节打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应当相信这是真情下面谱写的情诗。
  
  
  接着,我不由望了一眼那个卖伞的女孩。也就小女学生模样。触景生景,眼神愁怨?我觉的是。接下来我付了两把伞的钱。不用她找零。她谢我。我也谢了她。她说以后坐车再过来,一定记得再买她家的伞呵。我点头说一定一定。我掉头走开不远时,又清楚听见那女孩子叫卖她的油纸伞了。离开城站。微微雨中,我稍稍辨认了一下方向。然后朝着市区西北,往我要去的大孩儿巷走去。大孩儿巷是戴望舒杭洲故居。也是戴望舒书写《雨巷》的源发地带。一路上,我并没有撑开我买到的新的雨伞。其实要讲回来呢,我还是比较偏爱在江南的毛毛细雨里面,随意走走的。我想说,这种的星星雨,也是我自已的一种土桑拿。沐得心旷神怡。有的时候,我是一个人在路上。连个影子全也没有。孤影自怜,其实也是一种深切的自我慰藉。有用的。
  


  一路上面,除了雨滴在伴,我经常经常能够,主观的发现街首之边,总还是偶然有着一个,抑或又有着一个结着愁怨的,一个又一个犹如丁香一样的姑娘嗳。雨路上,她们身着不同衣裳,打着不同颜色的雨伞,踩在雨水洗干净的古石板小巷的道路上。迤逦而来。蹁跹而去。街景好看。远在北方,不太有或者少有这一般秀致街景的。走了不久,过清泰门,上解放路,然后我就走到了建国中路西侧的皮市弄南口。南北朝向的皮市弄是杭卅市中心一条比较有名的巷子。这条巷子不宽不长,显得清净。皮市弄是戴望舒少年时代经常要走的一条街巷,通过皮市弄向北去上小学。今天,我在皮市弄的街巷里面,见到了著名的杭卅十中。还在皮市弄的沿伸处看见了有名的青春中学。也不晓得,这些学校跟戴望舒上学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关系。是,太多在意诗人的活了。
 
  
  戴望舒的少儿是不幸的。望舒原名叫戴丞,字朝宋。1905年11月5日望舒生于浙江杭州,戴家祖籍江苏南京。戴望舒的父亲戴立诚原来是北戴河火车站的一名普通职员,在戴望舒7岁时候全家迁回杭州,戴立诚当任了中国银行职员。戴望舒8岁入杭州鹾务小学读书,14岁考进宗文中学。1923年望舒中学毕业进入上海大学学习。1925年秋天望舒转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班学习。可以讲,戴望舒是在讥讽与嘲笑中生活着的人。因此他总是独自暗暗努力着,他一直渴望着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个人的创作诗歌上。诗是少年戴望舒的唯有志愿。戴望舒在欺辱和嘲讽当中成长起来了。因为有人骂戴望舒是麻子。幸亏望舒的生活里面有母亲。望舒有着母爱。母亲卓佩芝出身于书香门第,虽未上过学,但是她知道许多文学知识,能够成本成章地给儿子讲《水浒》《天仙配》《西游记》等等古典名著故事。戴望舒就是在这些母亲的故事里面。萌发了最初对文学的兴趣。写下了那么忧郁又小心的诗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

  

  照理讲,美的生活才有美的诗。其实呢,诗人戴望舒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都是很不幸的。少儿时期一场天花毁了望舒可爱的面容,他的脸上落下瘢痕。这些生理上的遗憾缺陷,常常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1931年12月,戴望舒的中学同学张天翼在《北斗》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猪肠子的悲哀》的小说。小说素材之一就是戴望舒的生理缺陷。戴望舒有过三次婚恋,戴望舒的三次婚恋都是不幸的。然而,戴望舒的这三个新娘当时当初,她们表观确是属于美丽的。她们全是如花似玉。戴望舒一生这三次婚恋最终,也败衰在一个苦痛角落里面。可是爱的苦,可能愈加刺激和成就了孤苦无依的戴望舒?黑夜给了他黑眼晴,他用黑眼晴寻找光明。戴望舒的一首雨巷,让人活生生看见了年轻戴望舒在中国现代诗坛上的成就。声名不是拿一个“雨巷诗人”美名就能充分锁定住的。戴望舒诗,用的不是一般手笔,而是用他自巳的灵与肉。还有淌血心。
  
  
  戴望舒的第一次婚恋是1928年,这时候只有二十三岁的戴望舒,深深地爱上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一年,诗人已经名响天下。这一年,俘虏诗人的女主人公18岁,她是大作家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施绛平活泼可爱,与戴望舒忧郁的性格形成强烈的对比。戴望舒那时对个爱的表白,只是一首诗接着一首诗地写,其中较为代表的是题为《我的恋人》:“我将对你说我的恋人,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她是羞涩的,有着桃色的脸。桃色的嘴唇,和一颗天青色的心。”往往也是,一份美好的感情并不一定就能拥有回报。初恋这个时候的戴望舒在沪上没有亲人,只好寄居在上海的朋友施蛰存家里。虽然戴望舒与施绛平经常相见,但是他对于爱情总是怯羞于口。戴望舒对于施绛平一往情深。但是有一天脆弱的戴望舒遭到女红冷遇后,竟然要以跳楼相挟,渴求施绛平答应爱情。问题还有,施绛平的父母开始也不同意这一桩婚姻,后来还是在作家施蛰存的苦心努力之下,家长们勉强同意了。

 

 1931年的春夏之间,戴望舒与施绛平举行订婚仪式。诗人写了一首《三顶礼》。戴望舒这样表述道:“给我苦痛的螫的苦痛的,但是欢乐的螫的,你小小的红翅的蜜蜂,我的恋人的唇,受我怨恨的顶礼 …… ”。可是他们的婚期拖延了,女方自有她的条件。施绛平的条件是:戴望舒出国留学取得学业回来,要有稳定收入后方可完婚。戴望舒太爱施绛平,面对这些条件,戴望舒义无反顾。 1932年10月8日戴望舒为了爱人和爱情,乘上达特安号邮船离沪赴法。在法国三年留学,戴望舒从27岁熬至30岁。在极其贫困的生活里,望舒没有退却。由于是自费留学,望舒只好靠自己译稿挣钱。1933年3月5日戴望舒在给叶灵凤的信中说:“我在这里一点空也没有,要读书同时为了生活的关系 ,又不得不译书,而不幸又生了半个月的病。”后来,戴望舒在个人回忆文章里这样写道:“我记得我怎样在巴黎的旅舍中,伏在一张小小的书案上,勤恳地翻译它,把塞纳河边的每天的散步也搁下来了。”




  诗人的这种缺钱的窘况,不由让人想起来,另一位大诗人徐志摩也有过的同样悲郁。戴望舒的一个旅法好友罗大冈曾在文章里记载 :戴望舒手上的钱花光了,生活发生问题,于是他向里昂中法大学申请接济。因为他是名诗人,有人替他向校方推荐。校方接受了他的申请,条件是他必须和别的申请学生一样,在学校正式报名,选习一张文凭,学年终了,如果考试不及格,可以再学一年,第二年考试不及格,即被开除学籍,遣返回国。戴望舒得到这个机会以后,施蛰存特地去了信祝贺他。而戴望舒在这样的险恶环境里,并没有怎么好好的学习,只不过他是把此一上学,当作了个人生活的保障。尤其痛苦的是,当海外的戴望舒听到了国内施绛平移情别恋的传闻,诗人心碎不已,甚至连就课都不想去上了。因为游学,都是为了施绛平她情的呀。天上的雨时大时小,我终于来了大孩儿巷的戴望舒故居门前。对着粉墙黛瓦,我想得乱极了。不过也宽慰着。
  
  
  1935年春天望舒长达8年的苦恋,痴情就这么苦苦收场了。诗人有诗为证:“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边飘过这个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 。”为了抚慰戴望舒感情创伤,大作家穆时英把自己亲妹妹穆丽娟介绍给戴望舒。穆丽娟比戴望舒小十二岁,加上当时少女主人公的清纯秀丽,迷服了戴望舒。他们于1936年6月结婚。此刻望舒已经31岁。诗人徐迟是这一场婚礼的傧相。有爱的生活是有质量的。戴望舒成婚之后,确实出了不少成绩。他继续写诗,翻译《堂吉诃德》,还主持创办杂志《新诗》。1936年十月《新诗》创刊号出版。《新诗》集约了当时大部分北方名笔,像卞之琳,何其芳,林庚,曹葆华,以及南方诗手金克木,玲君,侯汝华,南星,徐迟,陈江帆,路易士等等。1936年中国的诗坛成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狂飙期。戴望舒主办的《新诗》是有贡献的。不可怀疑吧,诗文中间,诗人有了许多爱的份量。今天的孩儿巷不是从先了。街道阔绰,房窗明亮,行人闲适。



  向西行。我走出了大孩儿巷。再向西,我走出了小孩儿巷。远远的,我就隐隐看见了西湖断桥。断却桥了。不怨人家桥长。诗人离婚很后很后来的1942年,三十七岁戴望舒与同在大同图书印务局的抄写员杨静相识,并且双双很快进入热恋状态。尽管杨静的父母竭力反对,但是当时,只有十六岁杨静充满个性,她冲破种种阻力,毅然与大了她21岁的戴望舒结了婚。可是很快,从小长在香港的杨静,由于和望舒性格与年龄差异,婚后不久,两个人又出现了相当的感情裂痕。他们经常因生活琐事吵架伴嘴。1948年末杨静有了一位蔡姓青年,她向戴望舒提出离婚。戴望舒做了种种努力,回天不能。最终分手,女儿咏树归杨静,咏絮归望舒。戴望舒回首屡爱屡措之香,又怀念起来曾径拥有穆丽娟和他们的幸运生活。抛笔写下了动人动心的诗文《过旧居》和《失去的园子》。在《过旧居》里,诗人这样子回抚着旧情:“这带露台,这扇窗,后面有幸福在窥望,还有几架书,两张床,一瓶花。这巳是天堂……” 不是么?诗人确实有个情的动物。人间比天堂?火车一夜加上一个上午和中午,我有点饿了。知道诗是不能添饱肚子的。
  
  
  我往西湖心岛里边慢慢踱去,雨天的西湖,仍旧人迹不穷。海天一片,那么空寂。在白堤中间的锦带桥上,我看见了三三两两提蓝小卖的小女孩。悠忽之间听到了一腔漂亮的江南女柔声的吆卖声:莴苣啦,莴苣啦。听见莴苣。又是一份不小的饿意,顿时涌上了胸头。在江南其实莴苣就是一种蔬菜。现场吃法有一点接近北方街头的麻辣烫?姑妈在上海家里做拿手本帮菜“腌笃鲜”时候,总是喜欢切放几片鲜新莴苣进了锅去。其间清香的季节感,根本不是北方豪华酒肆深阁里头能尝见的。思昧之余,我十分想着拔一个电话给沪上姑妈。不过接着,我买了两组拌配好的“莴苣圈”。一份自已,一份姑妈。再多呢,不晓得能够留给谁?自己一份当时就吃得光光。那个卖莴苣的小女孩见我这么爱吃,又喜盈盈跑过来给了我一份。我正掏兜里钱,她抿唇朝我摆摆手。此情景,让我记起什么来?紧接着,我拿了感恩的眼神,望给莴苣摊上的那个质朴美丽铂小女孩,她埋首不言语,刹那抬脸对我笑一笑。那含羞笑意飘飘的撒了一湖。我心领她。
  
  
  继续顶了细雨,依然要往西湖的孤山那边走去。缓缓的步,细细的雨,情与景那么配合。回望西湖断桥残雪。断桥因了白堤至此横断下来,所以名为断桥。上世纪二三十那些年代里,青少年时期的戴望舒正是凭道断桥的一边,每天每天,年复一年,去杭卅宗文男中读中学的。据史料上说,戴望舒上杭州的鹾务小学也在这个附近呢?不知现在这间学校什么样子了。白堤深处,新炊香影。走着走着,我的耳畔,又是一声江南味道的柔声吆道:卖油纸伞呵 …… 沐雨中闻声,我一下子侧脸过去。看见的竞又是似曾相识人。不么?那是一个身穿了一件鹅黄雨披的小女孩,正在把两只彩色的伞向我递来。伞的样子和颜色那么那么的惹眼出挑。一红一绿。墨绿桃红。“买把伞吧?”我听了心里面一紧,不知是感动,还是别的什么?不过呢,我还是愿意再买她一盏伞。于不经意中间,我再往远处一眺,这卖伞小女孩的身后边,恍然间是一径湿漉漉幽长幽长的石板街雨巷。雨巷上空,霓虹缤纷。我真又买了一把伞,但还是仍旧不去打开她。我想藏她在怀去雨巷。我想带她在心进雨巷。温情雨巷。戴望舒的幽长幽长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分享到: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