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有朋自远方来,四海之内皆兄弟! 疑义相与析,佳文共赏之。希望与广大师友一同探讨、交流有关口头传统、民族志、民间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路过天津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2 09:27:34

   在天津开会,呆了三天。走马观花,路过而已,天津印象,乱弹几句。

1923年,天津开埠,一个城市由此发轫。这是在天津以1923命名的一家饭店吃饭时知道的。

   天津因天子津渡而名,因地理位置处于拱卫京城,曾驻兵防卫,故又名天津卫,约定成俗,天津市民叫“天津卫”成了习惯,那里面有一股天津味,也是地方文化的构成因素。

   天津因与北京太近,总被首都光芒遮蔽,好多时候,对于天津模模糊糊的印象只是北京旁边的一个大城市,靠海,仅此而已。毕竟历史的厚重、现代时尚都是北京抢了先。为天津委屈也大可不必。中国人说的人比人死人。攀比只是一种无聊的游戏,关键是我们经常说的“还是活得实在要紧”。天津人没有心思比这些,照样过着自己滋润实在的生活。说相声,听大鼓,吃狗不理、十八卷麻花,赏泥人张,过年挂年画,杨柳青人人喜爱……天津人很在意生活的方便,舒适,现在新城不断扩张,旧城不断改造,尤其是今年奥运会,天津城市的脸面大有改观,以前出门就有商店、小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引起了市民的争议。

    天津很大,很杂,很派,这里的派也是混杂的,既有自己的津派,也有北京带来的京派,也有历史殖民地时遗留的洋派。这也构成了天津独特的地方文化底蕴。

   天津人也很在乎这个派,城市越摊越大,大得自己人找不到路,大到让人很自豪的同时也很自卑,毕竟钢筋丛林中,人成了最忙碌,最很小的动物异类。天津站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天津到北京,城际特快,只要半小时,在北京站,从买票到进站最多也就十来分钟,快点就四五分钟;天津站,最少也得二十分钟,这样一来这个特快也快不到哪儿了。主因是这个车站太庞大,电梯坐了一层又一层,上了下,下了上,中了在天津看到了的房地产广告: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下层楼!要这些毫无实用功能的豪华干啥呢?开会所在地,出门找个小商店也得走老远。原来想象中那个热气腾腾、满街吆喝、洋溢着民间喜气的天津卫去哪儿了?

   去了历史博物馆。天津值得游玩的地方很多,单单故居就有梁启超、李叔同、康有为、溥仪张园等。我们去了老城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天后宫,也算管中窥豹。除了老城是一户杨氏家族大院改造而成外,其他都是仿古重建的。听说杨氏大院也是冯骥才先生呼吁下才得以保全。冯先生奔走全国,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保护大力呼吁。但他的老家天津现状来看,也不尽人意,偌大一个直辖市,竟然只能在博物馆中寻找失去的历史记忆,幸甚乎?可悲乎?!

   1923开埠到现在,除了博物馆中那些形单影只的物什外,更多的天津往事、天津文化记忆随广厦万栋的崛起而作了古。

   行走于这三个博物馆中,凝视于一件件从废墟堆中捡拾而来的“破旧”,它们物虽在,神早已灰飞烟灭了。一个鼻烟壶,用了很久,摩索得油亮。它的主人是谁无从得知,它背后的故事更无从得知。一段截下来的砖雕,孤零零地固定在玻璃罩里,与清幽的灯光为伴。它已经失去了原来装饰房屋的功能,那栋老房子是无法搬进来来了,只能从断壁残垣中截下来这么个宝贝,犹如断了线索的案件,断了源头的故事,面对它们我们仅仅知道这是一个老古董,仅此而已。……


TAG: 天津

徐杰舜的空间 引用 删除 徐杰舜   /   2009-01-02 22:24:21
从天津三个参观点来看,我的感想是从破旧中看到了天津民俗学者的坚守。不易不易!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4980
  • 日志数: 89
  • 图片数: 19
  • 文件数: 58
  • 建立时间: 2008-11-19
  • 更新时间: 2017-11-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