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有朋自远方来,四海之内皆兄弟! 疑义相与析,佳文共赏之。希望与广大师友一同探讨、交流有关口头传统、民族志、民间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有关丽江移民的传说、记忆与身份再造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0-22 23:19:27

  丽江移民主要以汉族为主,关于移民迁入丽江的历史,从上文方国瑜先生考证来看,可追溯到汉朝时期,并一直延续到元明清三代。[1]从移民整体情况来看,明清两代是移民迁入丽江的主要时期,尤其是改土归流后成为移民高潮。但因正史资料缺少,只能从相关移民口头传说记忆及家谱、墓志、县志两个方面材料中寻求佐证。

  关于丽江汉族移民的传说记忆,与云南其它地方的传说记忆大同小异,基本上有这样几个共同点:一是移民源头大多为“江南某地”、“南京应天府人氏”、“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其次,时间范围大致集中在明朝时期;其三,移民原因是起于“洪武调卫”。这与云南的这段历史背景也有着相应关系。

  与丽江相似,云南各地也有类似的族群历史的传说记忆。明初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军平定云南以后,内地居民向云南移迁达到了一个高潮时期。据地方志载楚雄的情况是:“自洪武二十六年傅沐二公平定后,留兵戍守,太祖又遣江南闾右之民以居之,复有宦游商贾入籍,大部南人较多,故俗亦类江南”。[2]其实,这种情况在云南省各地亦有类似情况,因为当时明军入驻地区已经涉及云南大部分地区。如大理白族地区也有类似说法:“过去,在喜洲宏圭山白族墓碑上,往往有某祖先来自‘江南某地’或‘九隆之裔’的文字记载,前者说的是外来,后者说的是土著。在民间,族谱或口碑流传更为具体:‘我们祖先是从南京应天府高石坎柳树湾来的。’俨然凿凿有据”。[3]袁嘉谷在其《滇绎》中辩解:“自明沐英留镇,太祖屡徙大姓以实滇,滇人乃多华族。然必人人自矜,如荔扉先生所讥曰‘我来自江南’、‘我来自南京’,则诬矣”。

  其实每一种传说都有其深刻的历史及现实背景,不能一概视为“诬说”。毕竟洪武调卫时期所派遣的部队中大多以江南籍士兵为主。另外也有宗谱、史书也可佐证。但时过境迁,有些因宗谱失落,年代久远而无从考证,只能通过代代口传方式得以保鲜类似的“族群记忆”。有些史家以为此类说法不过“攀附”心理作崇,不可当真,由此难免出现以偏概全或先入为主地断之“诬说”。就连顾颉刚这样的大家也不能免俗。余斌先生曾忆及这样一段往事:

  说1939年某日,云南著名学者方国瑜请陈寅恪、顾颉刚等前辈学者及其他同仁吃饭,其中一位姓方名杰,原籍浙江诸暨,祖籍安徽桐城。席间方杰请教方国瑜这位‘宗兄’,问‘云南方姓是从哪里迁来的?’方国瑜答‘我是桐城方氏后裔’。顾颉刚饭桌上没讲,饭后却对方杰说,方国瑜是纳西族,自称桐城方氏后裔为了面子上好看些。我觉得顾颉刚这么讲未免随便,且不无民族偏见(陈寅恪亦然)。不错,桐城方氏系名门望族,历史上出过些名人,多的说不上,方以智、方苞两位还是知道的,前者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后者是清代文学家,桐城派的创始人,都很了不起,确实为桐城方氏后裔挣足了面子。方国瑜是纳西族,但这并不能排除他是桐城方氏后裔的可能性”。

  丽江《方氏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方氏家族原籍安徽省安庆府潜山县。康熙年间进士、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是其这的杰出人物,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族人方原仲随军入滇,定居昆明。清嘉庆中期(约1806年),云南方氏十五世孙方庭凤从昆明入赘丽江商家,至其孙方玉润、生有三子:方堃、方堡、方基,二女建康、阿季。方堡生有方国瑜……”[5]唐有为的《丽江姓氏考》中也有记载:“方氏:原籍安徽潜山县人,从商到昆明后到丽江,元始祖方庭凤妻任氏、马氏,到今八代七户。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即为五代裔孙,尚有美籍华人方宝贤(六代孙)等著名人物”。

  在《丽江姓氏考》一书中,据传祖籍为江浙、湖广等地的居多,在作者统计的一百多个姓氏中,占了60%以上。这除了确有其实的因素外,也有族群记忆的再造与附会。

  从现有的丽江移民族谱情况来看,大多为改土归流后重修或续修,这里就存在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有些因年代久远,移民之前详情难征,而这一段历史又是不可或缺的线索,所以大多依据历代口头传述来补修。如丽江有名的“孝廉方正”杨氏宗族族谱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始祖讳为辉,字德升,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人也。明时应丽江土知府木氏聘,素号国手,数年累验奇方。辞回。世守不许。强之,佯诺。厚酬资斧欢送,伏劫之,再馈,再劫,如足者三,乃家焉”。

  这段故事在民间亦有广泛流传。有“木氏土司巧设计智留名医”、“丽江第一名医”、 “丽江古城岐黄名医”、“杨辉的故事”等多种版本故事,故事情节大同小异。杨福泉在《古王国的望族后裔》中也谈到这个故事:

  说杨辉在丽江时日一长,便有思乡之心,便向木土司提出要回去,木土司再三挽留而未果,便送他很多盘缠,放他走,但暗中又派人装扮成强盗,在中途把杨辉洗劫一空,杨辉无奈地回来见木土司,土司又送他盘缠,叫他回去,随即又如法炮制,如是者三次,杨辉便死了回乡之念,在木氏土司主持下与一木氏纳西女结合,落籍于此。并允许他自己随意在丽江古城里挑一个地方建盖住房,杨辉挑选的结果,认为大石桥一带地脉好,便在距大石桥很近的告肯建了住宅,安居乐业,行医治病,后来繁衍成丽江赫赫有名的“忠义老师”、“孝廉方正”杨氏大家族,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发展出约130户人家,分布在丽江古城的五一街、光义街忠义村、城郊的义和阿当珂、以及“长江第一湾”边的古镇石鼓、金沙江边的巨甸、大具、以及昆明、四川等地。关于我的祖先杨辉落籍丽江之事,杨氏家族中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家族中我的曾叔祖辈杨创勤对我的祖母辈和钟华的讲述,杨辉是明朝的朝廷太医,皇后(或皇妃)难产,杨辉开了三付方剂,告诉太监依顺序煨,不料被另一太监换了顺序,结果使患者病情加重,触怒了皇帝而被贬到云南。后来杨辉行医到丽江,正准备离开之时,恰好纳西木氏土司的夫人难产,请了东巴祭司、桑尼巫师、喇嘛、和尚等作法事,都不见好转。有人便告诉木土司有这样一个游方医生,木土司便赶紧派人把杨医师请来。杨辉利索地诊脉问病之后,开了药方,并挖地三尺,用金碗舀出地下之水来熬药。药到病除,木夫人顺利产下婴儿。木土司见状,喜出望外,诚恳地请杨医师留下。族中长辈杨尔康也有此说。

  杨氏家族以“孝廉方正”、“岐黄世家”、“忠义老师”闻名于丽江古城,历代出过杨绰、杨本程、杨法程、杨光远、杨元之等文化名人。也有不少是以武功闻名,如“杨六老爷”杨福萃,他字集伍,号小泉,是清代著名的军、政界人物。据《光绪丽江府志稿》载“曾钦赐花翎用道加巴图鲁名号,授龙安府知府”。因其功绩卓著,门上曾挂有慈禧太后赐“荣禄第”直匾。

  杨氏家族之显赫名声,成为其他家族“攀附”的文化资本。所笔者2003,2004、2007年在玉龙县南溪、古城区七河后山等山区纳西族村落调查,发现这一民国时期称为“南山区”的地区,其姓氏大部分以纳西族传统姓氏“和”氏为主,但也有部分姓“杨”的家族,调查中得知,这些“杨氏家族”原本为和氏,是在清朝时期或慕“孝廉方正”杨氏而改杨姓,或效杨六老爷之名而改姓。

  据宗谱记载,笔者家族也系内地移民之后裔。至今仍有印象,每年春节清明节扫墓时,族中长老指着族中最早的一方墓碑要说到,本族先祖系江南名门后裔,于明朝时期迁入丽江。因当时丽江由木老爷(指木氏土司),被迫改姓为和,改流后才恢复原姓。从家谱记载上来看,长老的话不无道理。但因年代久远,这些都无从考证。从现在宗族中的墓志记载来看,最早的一座墓碑是唐熙年间所生,嘉庆时期所立。可能与丽江改流前“四郡齐民一姓和”的历史有关,不只是强迫改姓,风俗习惯也与本地相融合,改流前整个时期也是与当地纳西族一样实行火葬,所以之前没有墓碑遗留。因迁入丽江移民甚多,有些人认为大多纳西族是移民的后代,其中一个重要证据是“纳西”系“南京”变音而来。笔者自幼也多次听到此类说法,至今笔者所在村中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

  显然,这里有明显的牵强附会,“纳西”与“南京”在族源、族称的源流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看似荒唐的推理背后,却隐喻着乡民的历史观。即通过族群历史记忆及记忆再造,把宗族的历史与丽江的历史得到了合理的解释途径,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身份认同的焦虑。因为这种说法,既保全了祖先的光荣历史,也顾及到了现在融合成为纳西族的“族群”身份事实。这种历史记忆的攀附与再造,并非是单向度的想象与记忆,而是二者的互动交织。譬如把祖先历史与“南京”、“江南”、“名门望族”这些显赫名称相攀附,这里既有移民事实存在的反映,也有因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等事实缺失而进行的加工、想象,但时过境迁,经过四五百年的融合,自己的族群身份已经成为“纳西”,面对这一现实,如果单纯地沉湎于对辉煌的历史记忆想象中而忽略了生存的现实,则对宗族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文化边界成为文化鸿沟,直接对生存造成了威胁。如美国学者F.普洛格所说:“文化是一种适应方式”。美国历史学家B.M. 费根对文化的理解是:“文化是我们适应所处环境的重要手段。 ”[11]文化作为一种生存手段,它的调适功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南京”与“纳西”的有机再造结合,从而消除了原来的身份构建危机。


TAG: 传说 记忆 丽江 移民 再造

瑶族小妹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瑶族小妹   /   2010-10-22 23:33:28
身份再造哦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4432
  • 日志数: 89
  • 图片数: 19
  • 文件数: 58
  • 建立时间: 2008-11-19
  • 更新时间: 2017-11-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