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其鸣也,求其友声,有朋自远方来,四海之内皆兄弟! 疑义相与析,佳文共赏之。希望与广大师友一同探讨、交流有关口头传统、民族志、民间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从丽江到丽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2-27 15:16:14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丽江到丽江

——拉市海、茶马古道考察行记

杨杰宏

“行百里半九十。”人生如赶路,愈到后头活愈多、事愈忙、心愈累,过年也是如此,难得浮生半日闲。大年初九,受海市公司老总和丽刚先生邀请,与杨金山、杨林军、木华栋、王东一行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拉市海及茶马古道考察,也算偷得一日闲!

一、从丽江城到拉市海

和丽刚是拉市打渔村人,八十年代以搞松茸菌起家,积累了些资本,九十年代后期投入拉市海旅游开发,在落水洞附近搞了个观海、划船、野炊的旅游项目,在丽江日报、电视台也作了多年广告宣传,也请了不少文化人、官员、商人出谋划策,虽开始时也红过一阵子,但一直未有起色,甚至几度濒临破产边缘。前些年老总遇了车祸,后又生了场大病,使公司步履艰难。根据和总话说:人生十年间,有三年好些,三年特别背,另外三年平安无事也没什么大起色。人生无常啊!

海市公司地理位置极好,与丽江十三大寺之一的指云寺仅一山之隔,五十米远地方就是落水洞。杨竹庐的“古洞吞来千叠浪,飞云带来一声钟”就是形容这方水土人文的佳句。最近他又与拉市海国际湿地管理局合作,在拉市海拦坝范围内围了大片海滩,可以说分得了拉市海的半壁江山,海西、海南大半部分。但与海北火热骑马划船旅游相比,这里仍是沉睡的处女地。这十多年的风浪使他有了一份淡定与从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后福来自经验、人脉、心气的积累、沉淀。他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要着眼于长远发展,把握好中国发展大势,尤其是丽江的发展特点来作文章。这也是他邀请大家来此考察的目的。

从丽江城接到了大家后,直奔拉市海,从丽江城到拉市海也就半个小时,我们首先抵达公司的拉市海旅游开发项目工地上,新围起来的开发项目正在破土动土。因地处拉市海南边,北边的玉龙雪山头露峥嵘,银光闪闪,蓝天碧海一色,令人精神气爽,海阔天空。

海市公司在大坝水闸处,位于拉市海西南角,依山傍水,坐拥湖光山色。面前的拉市海水阔海深,水草丰茂,海鸟游泛其上,太阳光照耀在海面上,海鸟戏水处,波光粼粼,煞是好看。

大坝下桥已修好,听说还有建个古式门牌楼,桥名与楼名仍未取好,大家绞尽脑汁地想,往往顾此失彼,只能以后再作长议了。

吃过一顿海鲜后,大家骑上马,开始了茶马古道之旅。

二、山间铃响游客来

丽江作为茶马古道重镇,拉市是必经之路,原来经过拉市的茶马古道有两条,一条是从海北翻过蒙古哨到达阿喜渡口,另一条是从海东经海南,过指云寺,翻蒙古哨抵达阿喜渡口或石鼓。两条线路都在蒙古哨重合。而蒙古哨也是海市公司的旅游圈内,骑马一个小时路程。在历史上这条路曾是繁忙的茶马古道,也是民族文化交流之道。原来的“山间铃响马帮来”现在变成了“山间铃响游客来”。整个拉市海周边就设有马场十七个,拉市乡以骑马划船为主的旅游收入上千万元。今天,我们这群本土人也当了回游客。因为这条线路一直没有走过,对我来说,也充满了期待。

从海边翻山就是一个大陡坡,牵马人说这是整个路程中最陡的一处,因为一开始爬陡坡,马匹就不敢太野,以后好走了。果然一爬坡,马匹累得直喘气,到了顶上要歇气。可能这些马匹走山路时都跟惯了前面的马匹,一到平坡地方,有些马匹跑过去抢位子。我骑的那匹马也狂奔起来,好在有准备,两腿夹紧了马背,头朝前倾伏,顺着它的节奏调换坐姿,也没什么大险。和总说:想不到杨先生骑马还是见真功夫了。他不知道小时我也是有过几年马北上的历史,以前家里养过马,经常与村里同伴到拉市海海滩上赛马,我家那匹马特别烈,一骑上去就在原地前后乱蹦,非得要把人摔下来不可,我也吃过不少苦头。但正因这些苦头才有现在的经验。

窃以为在拉市海骑马线路中,此条是最有风光与人文的一条,海北我家附近以山泉、田园、山色、村庄为佳,此路则以湖光、古寺、古道、雪山、山村、金沙江、香格里风景制胜。可谓移步即景,登山则义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乐山乐水皆兼之。刚翻过一座小山,整个拉市海扑入眼帘,周边被黄灿灿油菜花、绿油油麦田镶边的村落依山伴水,远处的玉龙雪山一下子高出了好多,在阳光照耀下更显圣洁。林间散发出一种混合了花香与松香的味道,映山红、野杜鹃闪烁其间,松枝间玉龙雪山总是相伴而行。

三、喊山

在这样的美景中,人们总有抒情、赞美的欲望。纳西人上山有喊山之俗,也就是走在前面的走山人喊一声长啸,后面的就要相呼应。孩提时与父母上山砍樵,尤其是凌晨天未亮时摸黑爬山,总会听到这样前者呼后者应的喊山声音,给夜行人以莫大的温馨与力量。天亮时喊山则以传统的“谷泣”相代替。有时,我总以为谷泣调那种高亢悠长的风格与这种山地环境相关,因为二者相隔较远,声音过细过促则无法顾及对唱之人。民间音乐总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他们没有机会在金色大厅之类的大雅之堂一本正经地表演,反过来,一旦站在了这些高台,在山间田野自由自在惯了乡民往往无所适从,可能他们也会适应下来,但适应过后的歌唱更多是为了出场费与有价的掌声。

和总是个典型的纳西汉子,一路爽朗地笑谈着,喊着山,可惜尾随其后的游客未解其意,没有后应者。我们说的入乡随俗式的体验旅游往往只是浮光掠影罢了。牵马人兼导游的只顾顺从游客意愿讲些奇闻异俗,甚或迎合他们编造些离谱的民间传说、爱情神话,他们是再造神话者,而游客难辩真假,也无暇细品。前些年拉市海海心岛被改称情人岛,上面建了个小庙,涂鸦了一些藏传佛教符号,满足了游客的异乡体验情结,也提供了导游想象、编造的空间。在一次乡政府座谈会上,作为土生土长的拉市人,我专门就此提了意见,建议恢复历史本真性。拉市海是个年轻的季节湖泊,夏涨冬枯,听老人说一百多年前还只是个小池塘,因为拉市海大多仍为山林,“拉市”二字中的一解是新开辟的土地。“拉”即手,手无毛,喻开垦出来的土地。“市”为“新”意解。拉市海周边村庄大多为明清之季搬迁而来。后由于洪水泛滥,把山水的泥土冲积到湖中,填平了山沟,湖水面积才逐渐扩大。民谚说“拉市海水干,抓鱼要抢先”,纳西族传统民间故事“阿一旦”故事就有这个谚语的来源。小时在海里抓鱼,在海滩上经常看到仍盘根在湖中的根桩。黄山坡下来,过路人都要歇一阵,纳西族民间有个古俗,爬山时在下坡处,折根松枝拿石头压在其上,以喻一身的疲劳都卸在此地了。长年累月,日积月累,此处“高休古”(休息处),过往的路人所压的石块、松枝也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后来拉市海面积扩大,也就成了湖心岛。

这本身是很好的历史文化,为什么总要篡改、编造呢?我们总说的文化自觉,并非是学人的专利,更需要在民众中传播、疏导。这也是丽江“文化立市”中需要做的细活。有时候这些细活往往决定一个地方文化的品味,而仅非五星级的酒店、世界级名号、大项目、大投资带来的宏观GDP

四、五岔口

约摸半个小时就到了五岔口,五岔口因地处五个路口而名,往西是金沙江边的阿喜渡口,往北是的打渔村,往东是拉市海,往东南是指云寺,西南是香格里(雄古)。路口立了块石碑,正面上书“茶马古道”四个大字,背面是“五叉口”三字,可惜把“岔”写成了“叉”。京剧名篇“三岔口”如果写成“三叉口”,可能其品味就大扣折扣了。和总说是雕刻的石匠自己篡改的,这可是哭笑不得的事情了。

作为参谋的众专家学者围着这块石碑各说己见,有的说要把五岔口的方向往大里说,不能局限在这些小地方,可以说云南、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是通达五湖四海的交通枢纽,这样才能镇住游客,才能彰显这块宝地的价值。和总要此地搞一个茶马古道驿站,里面摆设一些马具,向游客介绍茶马古道的一些常识。要突出“茶马古道”的品牌价值。我问了一下此处的纳西地名,和总说当地人称为“诺般”,他也不知道此名何意。其实这本身就是名正言顺的好地名了,何必扯到五湖四海上去。“诺”是纳西古语,意为牲畜,“般”为草地缓坡,“诺般”意为牧地。东巴经中有一部“诺布”经书,专门为“六畜兴旺”而举行的仪式上诵读的经书。纳西族在历史上有过悠久的游牧生活,从这些历史遗留的地名中也可依稀寻找触摸得到。

丽江旅游实质是文化旅游,丽江品牌的崛起也得益于此。文化是丽江的灵魂成为各界共识。但真正要落实仍任重道远。不止是湖心岛、五岔口的命名问题,从此地过去一个小山坡就是指云寺,虽为藏传佛教,但其建筑样式一直以纳西族传统的青瓦斗拱建筑为主,藏式建筑往往局限在藏区。但最近兴建的建筑往往悖离了这种传统,越来越倾向于藏式建筑样式,在指云寺大殿背后的山坡上去年建起了一座三层的高大建筑,里面供奉着一尊高达三十多米的大佛,外观以藏式风格为主。在海东公路上可以看到其外观。里面的喇嘛基本上是来自藏区,有些是四川的乡城、稻城等地的藏区,以年青喇嘛为主。大年初一那天我专门去了一趟,因今年藏历新年春节重合,大殿里面众僧举行着隆重法事,每个人面前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堆人民币,有些小喇嘛忙里偷闲地数着钱……原来指云寺解放后改设为丽江二中。读初中时,我曾在这座大殿二楼睡过两年,当时记忆中虽然宗教意味已经消声匿迹,但整个寺宇洋溢着浓郁着青春朝气与书香味。后学校搬迁,寺庙恢复,香火渐旺,于今尤盛,但似乎回到藏区的佛寺中了……

丽江旅游也面临一个五岔口。

五、并未消失的“地平线”

从五岔口过去,返景入深林,山林间分布着众多的环形山谷,都是极为规则的圆形锅底形状的山谷,杨金山先生说这是典型的地漏形貌,这也是此行中的一景。从密林中钻出来,几座农家院落散落在开过荒的山坡上,其间有羊群、劳作的人们,淡黄色的田地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映衬着碧蓝的天空。大家骑马累了,在村中找了户人家,要了些水喝,水是从山泉引过来的,“日高人渴漫思茶”,感觉这清凉的山泉水比茶水更有味,一为解喝洗尘,二为旅途增添了一份山趣。休整过后,大家又继续前行,此后山路都是在村道上走,平坦宽敞,坐骑都奈不住性子慢跑起来,于是信缰由马,纵情山林,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香格里观景台”,此处为蒙古哨前方,为一高山山巅,前方是气象万千的香格里景区。石碑上还刻写着詹姆斯.希尔顿《消失地平线》上描写香格里拉的一段话:香格里拉躺在一条长长的山谷中,一座座庭院让人陶醉,山谷两边是寂静而令人忧伤的小山,可它的最高点是世上神奇美丽的山峰。石碑中还加句“蛇足”:香格里拉已成为世人,尤其是海外游客所向往的地方。与希尔顿原文混在一起。好似希尔顿显灵,为景区现身说法。这又是一个旅游资源再制造的经典个案。

希尔顿的小说中的香格里拉本身是另版的“世外桃源”,红楼一梦,正如内地几个地方在争夺“桃花源”原属地一样,希尔顿已经驾鹤西归,却给后人留下佳话的同时,也成全诸多好事者的无事找事,无事成事,无不就为了把奇货居为已有。中甸成了香格里拉县,似乎进入了一步登天的“天堂”,但“中甸”二字的所蕴涵的深厚历史内涵却尘埃落地,化为乌有,实为遗憾,这恐为后人所诟病也。听说稻城那边也有乡镇改为“香格里拉乡”,人们为什么不敢相信真实呢?这恐怕是现代性与后现代理论所能解释的。

“香格里观景台”当然是面向游客的,对当地人来说,这是个陌生的名词,他们称此地为“阮即绍当”,意为卸马驮子的地方。不是要搞茶马古道之旅吗?怎么就这般舍近求远,这里的“近”是“文化近亲”,“远”是西方的舶来品。难道外来和尚会念经,外来洋文化就能吃香?其实这与近代以来国势渐衰,西学东渐,西风压倒东风的大气候有着内在的历史关系,这与现在房地产商的“洋广告”并无区别。我想,随着国势日渐兴盛,不信东风唤不回,但等到东风浩荡之时,其间又混融了多少历史误会啊!

虽不敢苛同此处为香格里拉,但此处在历史上确实曾名为香格里,里即明清时期的乡镇行政名称,相当于现在的乡。虽然香格里拉与香格里只是一字只差,但一个是虚拟的,一个是真实的。二者之间是否有联系?在英文中香格里拉是这样写的:shangri_la,后面的la是附缀语,核心词是香格里。同时,在研究希尔顿的香格里拉中,有个人不可回避,他就是被西方学术界称为“纳西学之父”约瑟夫.洛克。希尔顿所创作的小说素材就是来源于洛克的摄影图片文字报道,洛克在丽江呆了27年,共写了上百万的文字。而“香格里”在他书中也提到过。无独有偶,《消失地平线》中也提到过飞机失事后飞行员来到一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香格里在四十年代也有过美国空军飞行员在此失事的历史。我还在小学时就听老人讲过。因为当时香格里的雄古、崩是村的田地为拉市均良村的木秀之家的所购买,村民大多为细农。当时飞机失事后,雄古村民先来汇报情况。而书中所描绘的环境、社会与这一带是相吻合的。当然,即使如此,何必图此虚名而买椟还珠。“丽江”本身是一种历史的深沉与馈赠。珍惜是福!

六、天外神境香格里

抛开这些是非利益之争,眼前香格里景色确实是人间绝佳:万里金沙从笔架山绕过奔来眼底,“金沙万里走波澜,奔入中原壮大观”的磅礴气势在此一览无余;江边两岸是掩映在姹紫嫣红春色中的村庄;顺着金沙江的波澜,正北方向是雄峙苍穹的哈巴、玉龙两座大雪山,气势非凡,疑为天外神境;西南边是层峦叠嶂的老君山脉,山脉绵延不绝,如层层累叠的几案,山色依随山势的远近呈现出墨绿、淡青、水墨色,最远处与蓝天融为一色;石鼓依偎在凤凰山下,油然让人想起郭沫若先生题写画家周霖的诗句:石鼓声闻到凤城,龙潭风物活生生;山泉引自源头处,天外飞来有鹡鸰。前些日看和品正先生的《周霖传》,读到周善甫先生(周霖胞弟)上世纪50年代错为“右”派,在个旧矿场劳动改造时,偶尔在监工手里看到一本《边疆文学》上刊登有周霖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消息,上面还刊载了郭沫若的这首诗。先生不禁百感交集,泪水与汗水混合着流了下来。因为周善甫先生从此诗中想到了《诗经》中的“鹡鸰在原,兄弟急难”。人是物非,历史在作弄人的同时,也在造化人啊!犹如眼前的玉壁金川,亿万斯年,灵魂在绝高处飘扬的旗帜,情怀沉淀如波澜不惊的一江春水,它们什么都知道,却什么也不说。还能说什么呢?正如眼前的这山、这江、这景、这物,都在眼里,在心里,大美无言,大境无物。

七、蒙古哨

再美的风景也只能从心底品味,珍藏。恋恋不舍地从观景台返回归途,绕了点小道,顺路去看了下蒙古哨与茶马古道遗迹。蒙古哨其实是一个峰火塘,为战争、和平时期的一个信号台、邮站,现只留下一堆高约二米多的土堆,从形制上看,为一座长宽各约一丈的碉楼。同行的牵马者回忆,他们小时来过这里,印象中有现在两层楼房高,一直到十年前还有十米高。现在因没有管理,风吹雨打,加上人为破坏,已经越来越辨认不出来了。何以名为蒙古哨?这恐怕可能成为一个历史谜案了。是真的与蒙古没有瓜葛?这么重要的一个交通要道,忽必烈的“元跨革囊”,其中一个渡口就是石鼓、阿喜一带,忽必烈命名“丽江”也始于此地,而非现在的丽江,“美丽的金沙江”之名只能面对这样壮丽的大江才会有感而名。史书记载最早的丽江府治也在逻波城,也就是今天的石鼓,石鼓现在的纳西名仍叫“老叭”,与“逻波”为同音异写而已。

当然,因为没有具体史料遗留,蒙古哨与蒙古关系无从考证,更多是一种历史随想罢了。蒙古哨在《乾隆丽江府志》倒有确切记载:蒙古哨:香格约内,府西三十里,通阿喜江路。哨民:和亏那仲,和毛口娘。另外在其“兵防”部中也提到“阿喜渡口”:在城北五十里阿喜汛,出中甸要路,设有官渡。蒙古哨左北边就是茶马古道遗址,由于现代交通取代了古道,原来旅人马匹接踵而至的古道已被废弛,丛生荒草掩没了这条曾经挑起过历史重担的古道,但顺着古道遗迹走下去,拨开荒草至今仍可清晰见到一路铺设的石板。

八、蒙古哨的背后

那堆苍桑斑驳的哨台遗址已经是一位行将就木的历史老人一样了。它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的历史?那天我们也真幸运,在蒙古哨下边遇见了本地村民和四军,巧好又是晚清、民国时期担任蒙古哨民的和廷相是他爷爷,与他访谈中得知:本村纳西名为“格崩”,意为山梁子上面的村子,与此相对应,下面的村子名为“蒙崩”,意为下面山梁子上的村子。蒙古哨因地处“蒙崩”而得名,“蒙古”是从“蒙崩”音变而来。据他介绍,他爷爷曾经说过,原来村里有块石碑,大致在现在学校附近,上刻写有“布谷村”,传说以前村民从白沙搬迁而来,要到江边居住,翻山到此地时,看见一只布谷鸟(纳西语:罗苗)停在一个山坳处,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处出水处。大家以为这是天意,就定居在此处。“布谷”与“崩古”(山梁上)音近,二者有相通之处,关于布谷鸟传说,是否是村民的一种村史记忆的再创造,历史记忆往往与传说故事重叠复合,尤其在无文字社会,为了维持历史的正常延续及协调社区内外关系,这种传统地方史观往往起着重要的集体知识创造与利用的作用。从文化功能上看,与国家正统史观也是殊途同归,并没有高下之分。

哨民的后代也是个沉实之人,可能都是纳西人之故,大家一见如故,很快就谈拢到一起了。和总与他也认识,交谈中和总谈到以后开发旅游项目,在此可以搞个景点,你可以恢复哨兵资格,我可以发工资。问他是否愿意时,他说可以考虑一下,并未表现出过多的兴奋之情。山里人刚毅沉实也在于此。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那么多祖辈,那么艰难的岁月也不就这么过来了。

他还讲到一个故事,可能是民国时期,他家爷爷前面的一个哨民在站岗时,发现了阿喜那边爬上山来的土匪,而山东面有一队从丽江回来的藏族马帮,他在哨楼上拼命向马帮挥旗示意有紧急情况,因害怕对面土匪听到,无法出声。而藏族马帮看不懂旗语,误以为平安无事,就一直赶着马帮过来,与土匪狭路相逢,所有货物被洗劫一空。藏族马锅头以为哨民通匪,就把他押到丽江城,在卖鸡豆桥处砍头示众,他的头颅漂到城尾才被村里人捡到,后用丝线缝合在尸体上运回村里殓葬。历史上江边一带经常受到藏区土匪的抢劫,战争时期又成为必争之地,警戒成为重要事务,这个哨口的重要性从中也可见一斑。

据传原来站在哨所顶上挥旗,下一个哨所——黄山哨那边可看得见。哨所成了当时重要的交通、军事站点,据《乾隆丽江府志》记载,单单香格约(约相当于现在的乡,后又改设为里,“香格里”由此而来)境内就设有蒙古哨、迦莫哨、莫是哨、无住生吉哨等四哨。乾隆时期丽江县境内共设有关哨29哨。原来哨兵为国家派遣把守,并发派口粮,有点类似于边防兵了。后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革,“今惟择其要害者,以就近土人守之。”哨兵变为哨民,也与当时局势初平的形势有关。丽江关哨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从石门关、塔城关、太子关、邱塘关、九河关,一直到遍布丽江全境的哨所,都隐藏着众多已经消逝、正在消逝的历史,如果从历史地理学视野,结合田野考古调查,对丽江历史,乃至边疆史都有很大裨益。如蒙古哨的历史记忆,在正史中寥寥无几,更多深藏在旁边格崩村民的口头传说、个人记忆中,在仍在世的赶马人记忆中也会有诸多遗留。在“深描”这一历史记忆过程中,也是地方文化历史记忆碎片的重新整合,有些碎片可能无法完整,但作为文明碎片,依然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这是令人忧伤而又欣慰的文明之光,毕竟在我们手里还是留住了这样一抹光线。

我们在访谈中得知,格崩村现有57户,220人。村中一直有外来户搬迁而来,也有从村中搬迁出去,如龙蟠温泉(纳西语为“勒科累”)的村民是从本村搬迁而去的。历史上该村一直属于拉市打渔村,后上世纪60年代划到太安海西村。和四军家原来姓陈,是从四川迁徙到丽江来的,又从丽江先迁到阿喜铺子笃,后再定居于此。他们到时间的具体情况没有深问,但从代系来看,至少已有20多代,以20年为一代计,至少有四百多年,也是在明朝时期移民到丽江。这就不难理解何以陈姓改为和姓。有明一代,为木氏土司统治时期,“四郡齐民一姓和”,外来移民姓氏全部强制改为和姓,这些姓氏直到改土归流后才有所恢复,有些是沿袭和姓,不再改回原来的姓氏,有的宗族繁衍庞大后,分化为几个家族,其中有的改回原姓,有的仍沿袭和姓。像我家宗族中有一支仍为和姓,至今仍在来往。这样就出现了同一宗族不同姓氏的独特文化现象,这也是丽江特定历史在宗族及个人历史上的折射。“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地方史的文化价值也在于此。

九、拉市海印象

从蒙古哨折回返程,基本上为下坡路,也就半个小时多就到了山下的拉市海畔。夕阳西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鸥鹭点点散落在波光变幻无穷的湖面上,游船泛过,惊起一群鸥鹭,构成了一幅“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画,当然,这里是在春水上,是“春江鸥鹭图”。最让人沉醉的是那一面沉静的湖水,波光与夕阳不动声色地交融、组合、变幻,有时如素雅纯净的水粉画,霎时又变成了态浓意远的水墨画,又像印象派笔下的古典情怀,或者是超现实的抽象画,什么都像什么都不像,境由心生,心安即安。“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为凡夫俗子,我们心中的那点诗境更多需要自然的启迪,大自然往往是最好的启蒙大师。沉醉徜徉在这样的湖光山色中,一路的风尘疲劳也一洗而尽。

 

十、从丽江到丽江

大家都说不虚此行,是一次难得的茶马古道之旅,历史文化之旅。我也有感发了点感慨:也是一次从丽江到丽江的历史之旅。因为丽江因“美丽的金沙江”而名,原来最早的丽江是指石鼓。而我们刚好在一天之间,从现在的丽江城,穿越茶马古道寻访香格里,朝圣玉龙雪山,面壁老君山,俯瞰金沙江,遥指石鼓城,触摸蒙古哨,感受那份历史的不可承受之重……

回到丽江已经是万家灯火了。丽江古城已经淹没在新城的灯光中,看不到它的一点背影,可能它正开始着一天中最亢奋的喧嚣时刻了吧。

回望夜色中苍茫群山,皆静默如夜。“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今天之行,穿行于历史的丽江与现实的丽江之间,从悠远深邃的历史时空中穿越到滚滚红尘中的丽江。仰望上苍闪烁的星空,似乎那是历史老人审视我们的目光……

TAG: 丽江

梅子 引用 删除 梅子   /   2010-05-19 15:08:27
遗憾年初去昆明时没顺道到丽江、香格里拉一游。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10-05-18 10:06:10
丽江旅游一般是秋季、春季好些,气候宜人,雪山壮观,古城安宁。
瑶族小妹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瑶族小妹   /   2010-05-16 19:41:55
现在去是不是台晚了。。。。。。。
幽谷——程剑的空间 引用 删除 程剑   /   2010-04-22 12:14:35
5
贝贝女$sunshine 引用 删除 贝贝女   /   2010-03-09 16:39:56
相信您一定在这一次茶马古道之旅中收获不少,看了这篇文章,总觉得脑海里关于丽江的印象又平添了几分亲切和生动,变得更美了.
秦岭醴泉──张志春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张志春   /   2010-03-02 10:19:55
5
河西人家:李建宗的土屋 引用 删除 李建宗   /   2010-02-28 18:34:31
很想来,到时肯定让你做导游了。
刘国棋的民间文学空间 引用 删除 liu.a168   /   2010-02-27 23:52:38
英古老师我也要
让您一介绍,不去也难,就在今年暑假吧!
玉麓俗谭——英古阿格的博客 引用 删除 英古阿格   /   2010-02-27 21:32:44
建宗过奖了呵。
不过是浮光掠影的游记罢了。
有机会建宗兄来丽江,我可是义不容辞的导游了呵!
河西人家:李建宗的土屋 引用 删除 李建宗   /   2010-02-27 16:55:34
好文章
河西人家:李建宗的土屋 引用 删除 李建宗   /   2010-02-27 16:54:46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8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224430
  • 日志数: 89
  • 图片数: 19
  • 文件数: 58
  • 建立时间: 2008-11-19
  • 更新时间: 2017-11-24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