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蒙古族民俗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9 10:07:31 / 个人分类:青海蒙古历史文化

青海蒙古族民俗

原址:http://www.cctv268.com/gs_qinghai/gs_qinghai18.html

礼俗风尚
礼俗风尚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表现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情趣、愿望、习惯等社会心理和道德观念的综合表现。在历史传承发展中,受时空制约,也受周围弟民族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上,青海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礼俗风尚。

服 饰
历史上厄鲁特蒙古族,“冠无冬夏之别,但以毛质厚薄为差,自毡为里,外饰以皮,贵者饰以毡或染紫绿色。其顶高,其檐平,谓之‘哈尔邦’,略如内地暖帽,而缀缨止及其帽之半。妇人冠与男子同,带以丝为之,端垂流苏,其长委地。妇人辫发双垂,约发用红帛在辫之腰,帛间缀以好珠瑟瑟之属,望若繁星。呼袍为‘拉布锡克’,台吉以锦缎为之,饰以绣,宰桑则丝绣氆氇为主。贱者多用绿色。御冬无棉,以驼毛为絮,名‘库棚’。亦有只衣羊皮者,皆衽平袖,四周连纫。男子衣不镶边。妇人衣用棉绣两肩,两袖及交襟续衽处,镶以金花,其民妇则以染包皮镶之。台吉靴以红香牛皮为主,中嵌鹿皮,刺以文绣,宰桑用红香牛皮,不嵌不绣;民人曳皮履或黑或黄,无敢用红者”。上述情况是祁韵士在《西陲要略》中对西蒙古衣饰的记载。 清代对蒙古王公贵族服饰有具体规定。帽式:帽用困秋卷沿式,冬用染貂,春秋用呢,夏用羽缎,帽顶用青缎,底上加平金宝桐花,冬季加饰貂尾。帽顶居中缝以帽章,以金为质,钻宝桐花纹,以贯宝石,色样按各人品级而区别。汗、亲王、公等嵌珍珠,依珠数分等级。汗和亲王十珠,郡王九珠,贝勒八珠,贝子七珠,公六珠。公以下皆不用珠,只以宝石分别之。衣式:外衣用对襟褂式,青色,领圈袖口加绣平金宝桐花,或加以金辫。沿袭补服旧制,改用绣图章服。内衣用旧开袍式,分为两种。一为礼服,色用绛蓝,下绣五色彩水,周身绣宝桐花。二为常服,不拘色,也不加绣彩。领圈袖口之宝桐花,皆以九花为最上一级,汗和亲王用之。郡王用八花,贝勒用七花,依次递减至一花,四等台吉及塔布囊用之,以下者只用金辫,由三条至一条,分作三级。

蒙古人进入高寒缺氧、夏短冬长、昼夜温差大的青藏高原后,不能不适应环境,入乡随俗,在服饰上受世代生聚于斯地的藏族的影响。在清代嘉庆年间已经有青海“蒙古竟有穿戴番子衣帽毫无区别者”的记载,清政府曾经多次令“正蒙古衣冠,以防诡混”⑧。可见,在服饰方面有较大的变异性。

男女青年多穿大襟长袍,依季节变化,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布制长袍,蒙古称“拉午锡格”,它分双层布制的夹袍和絮驼绒、羊毛的棉袍两种。另有用氆氇制的长袍,式样和皮袄一样,领、襟用蓝或黑色缎子镶边,并用金丝线在下摆周围缝缀,颜色一般为紫。上述服装一般在夏季服用。二种是老羊皮制皮袍,蒙语称“德午勒”,一般不加布面,饰以红、黑布皮或不镶边,宽大厚实,并缀以斜长领。领子一般用羔皮制成,穿时向外翻开。这种袍一般在寒冬或初春穿用,可以日穿夜盖。三是羊羔皮长袍、蒙语称“午齐”。它外装绸缎,绒布或棉料布等面子,用水獭皮或彩色氆氇镶边,羔皮或狐皮做领。袍边用彩色丝线绣以称作“谢日里”的花边。“午齐”穿用不分季节,凡节日庆典或接待宾客均可穿用。男袍一般比较宽大,长度在膝盖以下,腰身宽度比体围觅一倍以上。蒙古男袍和藏式男袍区别不大,只是在穿法上略有不同。如海西地区蒙古人穿袍时下摆提得比藏族略高一些。蒙古女袍腰身比较窄,领、襟、摆、袖上的镶线多用红、绿、蓝等亮色。镶边还用彩色丝线绣以花卉,镶边的料子离不了氆氆或者水獭皮。蒙占女袍同藏族女袍区别主要在于衣领,蒙古女袍衣领均为长方形,而且较短,藏式的则是长园领。

蒙古妇女还有一种传统的民族服装,由“才格德”和“特日勒格”两部分组成。“才格德”是以绸缎或绒布为面子的无领齐、肩、无袖的夹腰开衩长袍,近似于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开衩长袍,也类似唐宋时期汉族妇女穿的“半臂”。“特日勒格”是一种用绸缎或绒布做面子的羊羔皮袍,长度拖到脚面。它的主要工艺在袖口,袖口用数种彩色绒线和绸缎、绒布制成马蹄形。“才格德”一般用深蓝或黑色绸缎或绒布制成。 “特f1勒格”一般用有图案、花纹的红绸缎制成。穿用时将“特日勒格”穿在里面,用绸带扎紧腰身,外边套上“才格德”,不扎腰带。这是青海蒙古族妇女特有的节日礼服,也是结婚礼服。

男女均系颜色鲜艳的丝绸腰带。男子在腰带上系腰刀、火镰等;女子在腰带环上系小刀、丝绸长条及小手帕、针包等物。依季节变化男子穿单裤、夹裤和羊皮裤。裤子一般都肥大、裆宽,适应于长年骑马和席地而座的生活。妇女衬衣,一般用红、绿、白色棉布制成,也有用绸缎制做的。男女都穿牛皮或绒布制做的靴子,讲究者穿香牛皮制的尖端上翘,镶有剪牛皮花纹的蒙古靴。

“凯木勒格”是一种毡袍,冬季可作冬装,轻便防寒。夏季也可作雨衣用,男女老少均可穿用。在较早的时候,这种毡袍也用来作战袍,据说把毡袍用水渗湿,然后拌上细砂,既可防弹,也可刀箭不入。

冬攀,普遍戴名叫“布鲁根”的帽子。“布鲁根”原是一种珍稀动物,因用该种动物之皮制成帽子,故称“布鲁根”帽。帽子圆形,织锦镶边,四边有四个耳沿(左右的较大,前后者较小),帽顶缀红缨,蒙语叫“札拉”。札拉缀在“金斯”上,金斯是帽顶上用绸缎或绒布包着的圆形“宝物”,有金、银、铜、铁,还有玛瑙、玉石、翡翠等。它依服用人的社会政治地位而加区别。“金斯”的价值不同,标志服用人的权力不同。夏、秋季,男女都戴用白羊羔毛精制的毡做成的喇叭形高筒“札拉”帽,帽顶是“金斯”,金斯四周朝下缀以红缨即“札拉”,整个喇叭形帽顶是白布为面,红布做里,或者用黑色绸缎或平绒为面,帽沿宽约两寸左右,用羊皮制成,并用黑丝绒镶边。还有帽丝带,如果本部落王爷去世,整部落之人都要把“札拉”卸下,以示哀悼,时间一年。到近现代,蒙占人普遍喜戴藏式毛呢礼帽了。 妇女喜欢修饰。未婚姑娘将头发梳成两条辫子,有的地方梳成许多小辫,然后合为一条或两条粗辫子,垂于脑后。有些地方则把辫子装入辫套内。辫稍上扎红绸缎或红布条,辫套上系饰有珠贝、铜钱、小铃等物件。已婚妇女将头发梳成双辫,装入一双辫套内,垂于胸前,压于腰带下,长及膝盖或连衣襟脚面。这一点是青海蒙古族妇女与藏族妇女在服饰上一个明显区别。辫套用黑布面红布里制做,两头嵌有织锦,绣有各种图案花纹,下端缀双红缨或黑缨,两条辫套正面各嵌有精致图案的银牌三至八枚,若无银牌则用丝线刺绣图案代替。银牌和丝绣图案有圆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颈上带珊瑚、松石、玛瑙串成的项链和银制护身佛龛,耳朵穿带耳坠,银制者为多。且喜戴金、银或玉石、象牙、铜质的手镯,也有戴彩色赛璐璐手镯的。手指上喜戴银制马鞍桥式戒指,戒指上饰以松石、珊瑚等。 青海蒙古族服装,尤其妇女服装,既美观大方,又御寒实用,既吸收了周邻民族服装的优点,也继承和保持了本民族风格。 饮 食
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离不开畜牧业,从事畜收业的民族的食物构成离不开肉乳,青海蒙古族就是这样。《西陲要略》对卫拉特人的饮食状况曾写道:“不习耕作,以畜牧为业,饥食其肉,渴饮其酪,寒衣其皮,驰骋资其用,无一不取给于牲”。“夏食酪浆酸乳,冬食牛羊肉”,牛羊肉和奶制品是蒙古人的主要食物。冬、秋季节多食肉类,春、夏之时多食奶类。肉类分新鲜肉和风干肉两种。新鲜肉是新宰新吃的牛肉羊肉,风干肉是将宰杀的牛羊肉和狩猎的野牛野羊肉切成肉条风干储存以备食用之。奶制品主要有奶豆腐、奶皮饼、酸奶、酥油、曲拉和马奶酒等。奶皮饼用熟牛奶凝固的奶油制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常用以待客或作礼品馈赠。酸奶被蒙古人视为吉祥食物,在节庆筵席上既可在例行仪式上食用,也可作为头道食品,还可用它贺喜或馈礼。因酸奶富有营养、解渴、消食,因之放牧归来总要先喝酸奶,在午饭后也要喝它。马奶酒清爽可口,略带涩酸,具有食疗作用,体弱多病之人常把它作为补品饮用。

青稞炒面也是青藏高原所特有的简单方便而又富营养的食物。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用小麦面粉做饼子、面条,逢年过节还要炸油饼、包饺子等。盛大喜庆或接待贵宾 时则摆“全羊席”。一般待客多用手抓羊肉,即将羊尾背、羊胸和肋骨肉等带煮熟,大块食用。

蒙古人还喜欢食用称作蒙古牧民在庆典或待客时还喜欢做称为“拜热斯”的大米饭。此外,还制做名“吐德”的点心。

蒙古人喜爱喝茶,可以说无茶不成饭,茶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茶分清茶、奶茶,还有一种称之为面茶。

蒙古人一般是一日三餐,也有四餐的。早晨,男人将畜群由畜圈赶到草原,即返回蒙古包吃早餐。早餐一般喝酥油炒面茶,吃些馍馍或前天晚上吃剩的凉肉。午餐在下午一至三点之间,食品一般是“郭日勒”和奶茶。晚餐在夕阳西下,牛羊入圈,挤完了奶之后,一般以肉食为主,每人一大块煮熟的肉,用刀子削着吃,有时在肉汤里煮面条吃用。

居住和行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住圆形白色毡帐,称作“蒙古包”。包高约七、八尺,宽约一丈五尺。先用桦木制成“巴哈那”(支架)和木制小门支成圆形围架(铁日莫),再以几十根长约两米的“窝尼”(连接巴哈那和天窗的杆)穿联,窝尼下端固定在围架铁日莫上。上端穿于圆形“哈拉次”(天窗)上,成伞状圆锥形包架,然后在四周和顶上围以和覆以白色羊毛毡,再用毛绳、毛带缚定,前边(朝东或朝南)安上两扇木制小门。门上挂毛毡门帘,包顶圆形天窗上有一片可以活动的毡制顶盖,可以随风向用绳子拉着启闭和转向。经济条件优裕的人户在蒙古包毡片及毛毡门帘边镶以青布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云纹花边,煞是好看。蒙古包具有便于迁移和抵御风寒烈日,冬暖夏凉,适宜于游牧生活的特点。 蒙古包内摆设布置有一定规矩。正中上方设佛龛,有佛象、经卷、酥油灯和供佛用的放在碗中的酥油、炒面、曲拉等。供桌和灶把蒙古包分成左右两侧,在两侧靠近“铁日莫”处放置箱柜、衣物、粮食等,覆以华丽的棉织或丝织壁毯。右侧靠门处放置木制活动碗架、炊具及柏木制打酥油桶和挤奶桶等。包中央对天窗处是“托勒合”(铁制的锅支架),可使烟和蒸气从天窗散出。包上方和左右两侧铺长方形地毯或毛毡,长者居上方,客人和家庭男性成员居左侧,妇孺居右侧。蒙古包内兼作卧室、客厅、厨房和储藏室,由于布置井然有序,显得干净卫生,宽畅整齐。贵族和王爷等上层人士,又有专门分作卧室、客厅、办公、佛堂、厨房、储藏室用的蒙古包。

蒙古包外近处堆放驮鞍、羊毛、皮张,不远处堆放干牛羊粪(燃料),再前有整齐地钉着几个连成长方形的铁桩和木桩,在所系绳子上既可栓牛羊以挤奶,也可用以拴马。依地形特点,有的设置羊圈,也有的不设羊圈而在夜晚由牧羊犬守护。

冬季居住点,在蒙古包附近也有的建有土木结构的平顶小屋(板升),但蒙古人仍多喜欢住蒙古包。

蒙古族“平时逐水草而居者,论其暂则数迁其地,论其常则四时有一定之地,夏日所居日夏窝子,冬日所居日冬窝子”。无论放牧牲畜,或草场搬迁,或出门访亲会友,蒙古人都离不开马,故家家都有几匹走马和几峰骆驼,男女老少都善骑马。蒙古人是马背上长大的,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人都以有一匹骏马良骥而自豪。

洗 礼
青海蒙古人一生中有三大盛事,三大礼仪。即洗礼、剪发礼和婚礼。

洗礼是在婴儿出生后七至十天内举行,邀请主要亲属、邻近乡亲和接生婆等参加,主人宰羊准备宴席,来客均应带礼物祝贺,不能空手而来。洗礼开始,盆子盛入温水,水中放少许青盐和柏叶等。由婴儿的祖父或祖母,或者由接生婆抱儿而洗,上述人等不在,婴儿父母也可。洗儿毕,抱婴儿在一块小青石上踩一下,同时高声祝愿孩子像青石一样结实,众人随之齐声祝福。尔后,宴席开始,席毕而散。 剪发礼
蒙语称“敖尔波礼”。在幼儿三周岁时择日将三年来所蓄“胎毛”从四周剪下(顶发基本保留)而举行的隆重仪式,是人生的第二大礼仪。礼仪过程分如下阶段进行。

择日 请喇嘛占卜择定吉日,并通知亲朋好友,其中首要的是幼儿父方的叔伯亲和母方的姑舅亲。

到剪发之日,主人准备宴席,备好马奶酒、白酒、奶食、油饼等。尤其要备好“布克勒熟斯”,即煮得半熟的整羊,并事先摆放在蒙古包内正方的桌上。客人到达按礼节入座后,主人宣布仪式开始,有如下程序。

(1)查戈·德吉勒 即敬献自食。蒙古族崇尚白色,白色象征纯洁,乳制品是第一的和珍贵的食物。主人双手捧哈达,上置银碗。盛满鲜奶(有的地方盛酸奶),按老少次序向客人敬献“查戈”。当德高望重的长者从主人手中接过“杏戈”时,朗诵例行祝词或即席颂赞,祝福主人家风调雨顺、草原丰美、人丁兴旺、万事如意。然后用右手无名指沾奶汁向上弹三次(沾三次弹三次),意在祭天祭地祭祖先,而后在受剪发幼儿前额用指抹一点奶汁,自己双手端碗品尝一日,敬还主人手中。后生晚辈接过“查戈”时,一般不再朗诵祝词。

(2)敬献“修木尔” 蒙语称“修木尔·德吉勒”。“修木尔”是一种被视作最珍贵的礼品,其做法是,在一个圆形木制彩盘内放入炒面并压实堆成锥形,四面插四块长方形酥油块或奶皮块,其中一面插一个勺子,顶端置酥油一小块或红枣一粒。敬“修木尔”者一般为男主人,衣冠整齐,脱“吾齐”(皮袍)右袖搭肘部,双手捧“修木尔”,依宾客年岁先老后少依次敬献。敬者左腿弯曲,右脚点地并躬身点头。被敬者先用大拇指在自己额头点一下,伸手在盘中撮一点炒面,或放入口中或洒向空中,然后抬起双手,手心向上,点头表示谢意。敬者左手托盘,右手以大拇指在自己额头上碰一下,同时再躬身一次,过程即完。宾客依次象征性地品尝“修木尔”。作为主人表示恭敬接待,作为客人则表示接受主人感情的心意。

(3)敬问候酒 蒙语称“孟德音艾日哩”。在酒瓶上缚以哈达,瓶口贴酥油一块,敬酒人左手持酒瓶、动作与敬“修木尔”相同。受敬者以右手无名指(有些地方用左手无名指)轻触瓶口酥油,向空中弹指或触唇,随之抬双手点头表示受礼。宾客依次受礼毕。主人以镶银小木碗或小瓷龙碗盛酒敬客人,客人接酒以无名指蘸酒向空中弹抛。如此三次。表示敬天敬佛敬祖先,而后饮之。

(4)剪发 由大家推请一位在场宾客中年长德高者开第一剪。但这长者的生年属相不能与受剪孩子的属相相克,如果属相相克,则另行推请。开剪时,手执绾着的哈达的剪刀,抱过受剪幼儿,并朗诵祝词,大意是祝孩子像雄狮一样勇猛,像骏马一样骄健,像菩提树一样福禄长青,长命百岁,幸福无涯。在祝福声中,老人剪下一绺头发塞在剪刀把上绾着的哈达结中,然后拿出自己所备的礼物和哈达披搭在受剪孩子的脖颈上。接着把孩子递给第二位客人,一一轮流剪发、祝福、赠礼。应注意的是客人的赠礼可以相同,但祝词要有区别。下一位的祝词如果同前者祝词雷同,会被人嗤笑。蒙古人在重要场所或庆典中使用祝词非常讲究,不同仪式有不同祝词,此乃青海蒙古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自己确实说不出好祝词,可以请别人代祝。孩子脖颈上的礼物披搭得多时,主人就只留下哈达,将其余礼物取下挂在蒙古包东北方预先备好的绳索上。客人所赠礼物一般为绸缎、布匹、茶叶等,而孩子的重要亲属一般送马、牛、羊,数目不拘。所有宾客轮剪完毕,剪发仪式结束。 (5)共享“布克勒熟斯”(整羊) 主人拿起羊头放置盘中(羊额上头置一小块酥油),依年龄长幼让客人品尝。不是品尝羊头肉,而是用右手无名指抹一下羊额头上的酥油,然后轻触自己嘴唇,表示受礼。然后主人留下羊头,把整羊端出去(隆重庆典时锅灶设在蒙古包外);除羊背至尾的部分以外均切割成小块,全部下锅煮熟,再端回到客人面前。首先请人用刀把羊背两边的垂肉削下数十条搭成“十”字放在羊背上,主人把羊背放置盘中端起,由老而少每人敬一块,再放回,客人们才开始随意用羊肉。而后,主人频频敬酒,并猜拳行令,开怀畅饮。在蒙古人生活中,没有歌声即没有快乐,唯有歌声方能表达主客的一片真情,故不论主客男女老幼,相继献上赞歌,一曲歌罢,齐声欢呼,举杯同饮。如果为特定的人唱歌敬酒,一般要饮完此杯,否则会被认为对歌唱者不尊重。

(6)告辞词 经过一番畅饮,有的醉倒,有的倦意,应该散席了。主人端起“修木尔”再次向客人敬献,客人依次品尝。然后,在蒙古包外,主人端起酒杯给已经上马即将离去的客人敬献“上马酒”,致告辞词,祝客人们平安、贤明、聪慧、健康、长寿、幸福、如意,并欢迎再来登门作客。客人们陆续离去,剪发礼全部结束。 婚姻和家庭
青海蒙古族通行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姑表姨表兄妹不婚。除扎萨克王公外,男子一般不纳妾。等级婚姻比较明显,扎萨克王公之女绝对不允许嫁给平民,一般贵族富户可以娶平民女子。蒙古族以民族内婚为准则,也有与别民族通婚的,宗教信仰不同不允许通婚。

早期卫拉特蒙古, “男女婚姻以羊马为聘礼。婚之日,婿至女门,女家诵喇嘛经,婿与女共持一羊脾骨拜天地日月,夫妇交结其发。女家为设蒙古包,以成婚。明日婿先归,别择日以娶妇,乘马至婿家”。青海蒙古族由于特有的文化空间关系,对上述婚俗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初婚年龄。男子为17—18岁,女子16—17岁,也有13—14岁即结婚的。有些地区把“出痘”看作成熟的标志,认为已经是“熟人”了,但一般讲究男女年龄相当。未婚男女有一定的社交自由,可以交往、恋爱、互赠信物等。但婚姻还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方式主要是媒妁婚或包办婚。

说亲 自由恋爱或男方看中的姑娘,男方请媒人前去说亲。有的地方由男方的父亲或舅舅去求婚。媒人或男方求婚使者拿上哈达、酒等礼物到女家,说明来意,献上礼物(向女方父母敬献哈达为不可缺的),女家设宴招待。当返回时,女家将礼物原封送还,说明婚事不允。将礼物留下,表明已经允婚。之后,择日订亲。如果拒婚一次,还可再次说亲,如果拒婚两次,男家再不能去求婚了。

建亲 定亲是婚俗中重要程序之一,日子是喇嘛算卦而定。定亲日,男方亲朋(有的地方包含媒人,人数讲究偶数)带着礼物(主要为哈达、酒、茯茶、绸缎衣料等。有的地方还带上鲜奶、整羊等)前往女家,女家则设宴招待。仪式开始,男家代表(舅舅、叔叔,或者媒人,或者邀请的专人)手捧哈达,口诵祝词。祝词内容基本上是赞颂爱情,撮合婚姻、感谢双亲为主。祝词毕,将哈达和其他礼物敬献女方父母、舅舅或其他主要亲属,还要敬酒。然后商议聘礼和婚期。在整个定亲过程中,女方舅舅占有重要地位。一般情况下,女方商谈事宜主要由舅舅来承当。这显然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主要商议三件事,(1)正式确定这门亲事。(2)议定聘礼,女方要的彩礼主要有:缎面羔皮袍一至两件,绸子罩袍(夹袍)一至两件,衬衣一至两件,绸腰带~至两条,辫套一副(上缀银牌一般在八块以上),银耳环一对(经济优裕些的要金耳环),靴子一双,帽子一顶,还有银盒、手镯(银或象牙的)、戒指(金的银的或宝石的)等。男家要准备“新房”、(一顶新蒙古包),女方陪嫁则为齐全的炊具及其他生活用具,两个木箱、被褥、毡垫、地毯,还有数目不等的马牛羊驼。另外,新娘的婚礼服由女家准备,主要是“特日勒格”、“才德格”和“札拉”帽等。当然,男家也要结新郎分出一部分马牛羊驼和生活资料。作为聘礼,男家必须送女家骏马一匹。(3)确定婚期以及举办婚礼地点及其他事宜。三事议妥,招待男家客人,宾主双方敬酒唱歌祝词,尽欢一天,策马而归。事后,男女双方家长向王爷头人及有关亲朋通报此事,得到各方认可,任何一方不得悔婚。

结婚 结婚礼仪隆重热烈。主要如下:

宴席热烈持续下去,如果男方家距离较远,迎亲队则在女家住宿一夜。宴席结束,众人走出屋外,坐在准备好的白毡上,毡上同样摆放油炸馍、手抓肉及“修木尔”、“查干”等,按长幼给客人依次敬献。女家的“执客”用银碗按长幼向宾客依次敬酒,歌手们高唱赞歌。然后,把新娘的坐骑牵来(一般是装饰漂亮的白马),由专人朗诵马的颂词。颂毕,由新娘表弟骑上绕蒙古包跑一大圈。至此,新娘应起程了。

众人先步行绕“ ”(一堆火,宗教仪式)3周,再迎亲和送亲的人们骑马绕蒙古包3周,起程赴男家。新娘骑马由双方各二位伴娘陪着走在众人中间。其中女方一位伴娘牵着新娘的马缰,男方两位伴娘扯着一块遮掩布(一般宽3尺长5至7尺,两头由木杆固定,布面绣龙凤和吉祥图案),新娘跟在布后面。双方母亲骑马并辔走在布前。女方送亲队中有两名强悍机灵的小伙子,骑着挑选出的快马,各拿一只羊前腿,当众人起程时,新娘的祖父或父亲坐在屋内,右手拿着一根约一尺长并栓有各色(主要黄色)布(绸缎)条的木杆摇晃。这种宗教仪式,祈祷佛祖保佑孙女或女儿生活平安如意,前程似锦。

中途欢迎仪式,有的地方也称为“午餐”由男方准备,地点一般在男女两家中问的地点,而非在男家门前。在草坪上铺几块白毡,毡上放两三个小方桌,桌上摆放“查干”、“修木尔”、油炸馍、酥油奶茶、糖果和酒等。当迎亲和送亲队离午餐地点有相当距离时,男方派出两名强悍机灵小伙子骑快马前去迎接,该二人准备有一些炒面。当他俩走到新娘和四位伴娘前边,抓几把炒面向对方的头上方撒去,而后急速拨马往回快跑。与此同时,女方那两位小伙子打马紧迫,如果在午餐地点之前追上,就用羊腿打他们。如果前者先于后者到达午餐地点并下马,则追逐结束,后者不能动手。用羊腿打是象征性的,并非真打,此乃婚礼中一种游戏,以增益热闹气氛。当众人到达午餐地点后,除新娘和四位伴娘外,全都下马围坐在毡垫上,按敬“查干”、“修木尔”和酒等礼仪进行。而后敬茶、馍馍等;对新娘和伴娘,这些礼仪均在马上进行,午餐结束,继续登程。

(3)到夫家。在新房前拜天地和交拜等仪式。当众人来到距新娘家约100米处,送亲人纷纷高喊:你们要不要人,若不要,我们就带回去啦。把新娘围在中间,绕新郎家三围,边转边喊。男家早已煨好 ,派出迎接人员(对女方重要客人要捧哈达迎接),并吹起海螺。同时,男方派出一名强悍机灵的青年驰马冲入绕蒙古包转圈的送亲队伍中,紧紧抓住新娘的马缰,牵出人群直奔新房门前,十分有礼地请新娘下马,众人随之,此时新郎出来迎新娘。蒙古包前铺着数条白毡和地毯,新郎新娘由四位伴娘陪同站在新房前白毡上。双方客人坐在两旁,其他毡毯上置数小方桌,桌上放“查干”、“修木尔”及各种食品和酒。其中间一个盘中放两样东西,一是用绸缎包着的一方块木胶,一是用哈达包着的一块羊后腿骨。这象征和祝愿一对新人如胶似漆,爱情坚贞。而后进行如下仪式;

1、由喇嘛边念经祝福,边用奶水给二位新人洗脸洗水,以表示婚姻的纯洁美满。还有专人朗诵祝词。

2、两位新人面向太阳磕3个头,向大山磕3个头。

3、隔着遮掩布向双方父母(及祖辈老人)磕3个头。

4、新郎新娘手握一块系有哈达的羊后腿骨拜3拜,象征把两颗纯洁的心拴在一起,祝愿婚姻天地共久,日月同辉。这里也有专人朗诵特定内容的祝词。

5、亲朋恭喜搭礼,蒙语称“巴德尔如套哈那”。双方亲朋列队依次给二位新人赠礼。一般每人要准备两份礼物,轻重不限。送哈达、绸缎、布匹等则搭在二人脖子上。送茶叶、锅盆等则放在二人面前白毡上,如送牛、羊、马等礼物者则拿两条哈达。在给二人挂哈达时予以说明即可。如果二人脖子上搭的物品多了,就由双方伴娘代为拿在手中。

6、双方亲属各派一名代表(一般是重要亲戚),向双方亲朋汇报各自的全部聘礼和嫁妆(包括双方用于婚礼的开支费用),即使针线、小刀也要清点清楚。

7、男家送给女家一匹3岁的枣红马,备好鞍荐辔头,马头上系彩绫或红布,交付女家。由新郎表弟交给新娘表弟,后者接缰后骑上马绕蒙古包和 3周,然后直奔新娘家。在交马时也有专人朗诵马的颂词。

8、抢帽子 把新郎新娘的帽子放在约l0步远的地方,双方各派一名伴娘,听号令去抢(男方伴娘抢新郎的帽子,女方伴娘抢新娘帽子),谁先抢得并戴在各自陪伴的新人头上,则谁将是这个新家庭的第一主人(掌柜)。当然,这是一种游戏,并非当真。

至此,新房前的仪式结束。伴娘陪伴新郎新娘暂时进入其他蒙古包内休息。众人进入新房,娘家亲戚按辈份坐在右侧,婆家亲戚按辈份坐在左侧,敬“查干”、“修木尔”,上奶茶、油饼及各种食物、干果、敬酒。两位伴娘代表新郎新娘向双方亲属献哈达。而后,新郎新娘由前二位伴娘陪同进入新房,站在门边,献哈达的二位伴娘站在二位新人之后。从此开始了婚礼中最为隆重的仪式。

(4)新房中的敬佛祭火礼等仪式。主要有如下几项。

1、敬佛。先给佛象叩头3次,然后新郎点燃一盏佛灯(酥油灯)供在佛龛,再给佛象挂哈达一条。

2、祭火神。先向火炉叩头3次,而后由新娘把用哈达包有松柏叶、青稞、曲拉、油馍等物的小包放入炉火中。

3、交饭勺。由婆母把系有哈达的一把舀饭勺交给新娘。新娘接过勺子后,先往炖在火炉上的茶锅里放半盆鲜奶,然后用勺子搅动,奶茶熬好后,盛入茶壶,给客人一一敬茶。这意味着婆母把操持家务的权力交予儿媳,向众人表明新娘已成为家庭主妇了,并以主妇身份接待亲朋。

4、正宴开始。在火炉上方已摆好整羊肉(把羊大块卸下后,按前腿、腰尾等部位平放在面板上,最上边置羊头,并放一小块酥油于羊头上,不放羊脖子。这些均煮成半熟,一般放1至3只整羊肉)。整羊肉旁支一口锅(铜锅为上品,铁、铝锅也可),锅中盛满酒。正宴开始,由男家请的专人朗诵祝酒词,朗诵之前,由新郎父亲向朗诵者披哈达和绸缎,以示尊重和感谢。朗诵者边朗诵边用大勺子搅动锅中的酒,每诵毕一段向上方四周洒一点酒。众人则齐声欢呼。朗诵完毕,新娘把锅里的酒盛入洒壶,新郎端起银碗(盘中放两个银碗)。新娘手提酒壶,向所有客人敬酒。这表示新郎新娘是以男女主人身份敬酒致意。至时婚礼气氛逐渐热烈,歌手们唱起优美赞歌,歌唱祖先、歌唱草原、歌唱纯洁爱情。招待人员忙前忙后,上茶上食敬酒。 5、新房赞词。新郎新娘敬酒完毕,开始赞新房,这也请专人朗诵。朗诵者可以是祝酒词的同一人,也可另请专人。如是另请者,同样要给他披哈达和绸缎。该朗诵者取下蒙古包的“撑杆”(巴哈那),顶端系一条哈达,而后手持撑杆朗诵,把蒙古包的里里外外、每个部件,都要用诗的语言形象而寓意深切地赞美一番。

6、献“布克勒熟斯”——整羊肉。礼节和程序与剪发礼中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削肉时,羊背至尾部(削羊尾)必须由婆家的人进行,娘家人则削羊胸叉。双方把削下的肉放在盘子里,请客人们每人吃一块。至此,婚礼达到高潮。唱歌、猜拳、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二位新人频频敬酒劝食,亲家和客人相互敬酒。主食一般有饺子、包子、烩饭等。

7、上马宴。即婚礼结束宴。婚礼进行到下午五、六点,时近傍晚了,客人们有的醉倒春山,有的倦意正浓,应是告辞之时了。男方主人又一次敬献“查干”、“修木尔”,新娘父亲或叔叔宣布这是“上马宴”,对众人光临婚礼再次致谢。同时,再上一次茶,敬一次酒。这时,女方母亲、舅舅或其他亲戚再次向男家父母兄嫂嘱托,请求对新娘多作指教,多加爱护,祝家庭和睦、婚姻美满。最后,男家给女方客人赠送礼品,一般为绸缎、布匹、哈达、茶叶、酒等。不论轻重每人一份。客人们陆续跨马离去,留下来男家亲朋,往往酒酣兴浓,通宵达旦。

到婚礼第三天,要举行解遮掩布仪式。仪式上,举行规模较小的宴席,也要敬献“查干”、“修木尔”,上茶、煮肉、敬酒,特别是请专人朗诵专门颂词。这时,把两个木杆解下来,将布放好保存。此外,男家管事人员把婚礼上所收礼物(包括物品钱财),向新郎新娘及新郎父母亲清点清楚,至此,婚仪全部完成。

蒙古族家庭,一般是一对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也有三代同堂的。子女长大成家后,双方父母给分出一些生产和生活资料,独立生活。通常住在父母蒙古包附近,与老人共同劳动,家中长辈男子为家长,握有实权,也有儿子长大后主事的。习惯上丈夫地位高于妻子,但在家庭内务方面多由妻子作主。蒙古族一般不许离婚,俗云“只有死别的,没有生离的”。《卫拉特法典))中有严禁破坏他人家庭的科罚条款。男女都有财产继承权,一般长兄先分出去,最后由幼子全部继承。无子者,近亲侄辈可以继承,或作“布施”捐赠寺院。也有的收养义子义女,待成人后娶妻或赘婿以延宗嗣的。老年人在家庭中有崇高地位,逢年过节宾客来访,首先向老人献哈达、问安、祝福。尊老是蒙古人传统美德。

丧 葬
成吉思汗时实行土葬,不树不封。经过历史演变,在清代及近代,青海蒙古族实行天葬、火葬和土葬。

天葬是主要的丧葬方式,也是最高的葬式。人死后,其亲属带上死者生前的最好衣物(绸缎面皮袄、衣裤或绸缎布匹等)、喜吃食物和茯茶,并把死者生前所乘马匹梳整一番,备好鞍辔,去寺院报丧。意谓亡魂“去上天报到”,行动不得怠慢。“送魂人”到寺院说明情况,给主事喇嘛报上死者属相、生辰及亡日的情况,请派喇嘛念经超度(在寺院念经超度,要支付一定费用,请到家里念经超度,负责其食宿并支付一定费用)和求得送葬时问。同时将所带物品和马呈交主事喇嘛,意为请转交死者。这些活动应在七天内完成。

送葬之前,请几位操持尸体之人,而亲友则不请自到,将尸体捆成“S”形,再用白布缠裹。送葬日,将尸体装入一条大口袋或用死者生前所穿大皮袍裹住,用骆驼、马或牛驮到天葬场,天葬场一般在离居住点很远的荒山旷野。到达后,煨燥、念经,而后挖个小坑,把死者生前喜吃食物、茶叶放入坑内,还要放入八件宝物(如金、银、铜、铁、玉等),将坑埋平。坑上放几块白石头,将尸体脱去白布,放在上面,使左手曲屈扰于头下,头部枕在埋物件正上,形状颇似睡佛模样。尸体卧式,男女有别。放石头是告诉人们:此处安葬过死人,若再安葬,请选别处。尸体如上述摆放停当(如系长者,送葬人向尸体磕三个头),人们头也不回地各自上马返回,让野兽和鹰鹃吃掉尸体。须注意的,送葬的人必须是单数(包括死者),如三、五、七人,留下死者后返回者正好是双数。返回路上将裹尸用布、口袋、皮袄等烧掉。在葬后第七天,去天葬场看视,如尸体被动过(即被野兽猛禽吃掉),则认为死者已经升天,吃得越干净越好,被认为死者前世积德,灵魂被佛爷迅速带到极乐世界。如尸体没有被动过,则要换个地方。再过十四天仍然没有被吃,就要烧掉。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火葬 先去寺院报丧,并请喇嘛选定地点和时间。安葬时把尸体捆成盘腿双手合十形状,自布缠裹,外浇酥油,把尸体坐放在木柴上。(有时将木柴堆放在尸体上下四周)。点火后,边烧边浇油边添柴,直到焚为灰烬。骨灰埋葬,有身份者则要修塔存放。

土葬 一般在邻近汉族和农业区的蒙古人中实行,也因地区不同有不同土葬方式。有的是将尸体用白布缠裹后埋入土中,有的则同汉族一样装棺埋葬。另外,因得“脏病”(如能传染的天花、伤寒等)而死者,怕引起传染而土葬,在荒山旷野,将尸体裹自布深埋。 服制,有子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服孝四十九天。服孝期在一七、三七、七七日请喇嘛念经超度。家庭富裕者在该四十九天内到寺院点一百盏佛灯(自己带酥油去),烧一百柱香,请喇嘛念一百遍超度经。如是王公贵族,则以“千”为单位进行上述活动。服孝期中,男子不理发修面,女子发辫上系一撮白羊毛,不串门,不穿新衣,不佩饰物,不杀牲,不娱乐,不赴宴会,当年春节不拜亲访友,沉浸在对死者哀思之中。四十九天内佛灯要长明,也有点一百天的。同时,服孝期间,邻舍亲友会拿上礼品前往问候并进行各方面帮助。

风尚和禁忌
尊老敬老

在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应邀作客,应给主人家老人、长辈和孩子准备礼物。客人告辞,主人要回谐礼物。年轻人或晚辈路遇长者,下马恭立道旁躬身问好,而后上马启行。进帐房,请长辈和老人先入。宴席和集会,有人敬酒时,在场有比自己年长者,则接过酒杯让年长者“德吉”(或用嘴抿一下,或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空弹一下),以示尊重,对方做此动作表示接受敬意,然后才能饮酒。如果敬酒者长于已,也以同样动作表示,有的地方则是:别人给你敬酒,先接过酒杯抿一下,再回敬对方,对方也抿一下敬给你,则可饮此洒。宴席上一般不允许同长辈猜拳,若征得长辈允准,则先敬一杯酒,然后用双手猜拳(即使右手猜拳,左手掌心朝上抬起右手)。特别应避忌儿子同父母、舅父或叔父猜拳。在宴席、集会和家中,年轻人不能从长者面前穿行,须绕身而过。如果必须穿行面前,则要事先说明,而后面对长者躬身而过。

蒙古语中敬语和常语是有严格区分的。如:对官员、僧侣、长者不能称“你”,必须称“您”,或称尊号;请喝茶、吃饭,必须双手向上恭敬地说“您请茶”、“您用饭”。对年龄小于自己的人表示尊重,也用“您”称呼。

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围坐喝年茶时,先是晚辈向长辈献哈达问安,然后端起自己的茶碗双手递上,让长辈们“德吉”,即长辈接过碗略喝一小口,再递还晚辈。之后,长辈也同样让晚辈“德吉”自己的茶碗。这可视作相互敬献午茶,相互祝福。

见面礼仪也有几种不同情况,一般官民或旗民拜见扎萨克王公时,要下跪叩首并献哈达,如果王公以双手抚贴拜见人的肩部,则视为殊遇。晚辈拜见长辈,如彼此较长时间未晤面,则要叩头献哈达;如未晤面时间较短并且彼此距离不远,则只叩头即可,而长辈则吻晚辈额部。妇女相见,如属至亲,一般在致问候以后拥抱贴面颊。平辈相见行握手礼并相互问好。如果骑马或骑骆驼相遇,彼此抬起右手并相互问候,这一动作视同行握手礼。

宴席上唱歌敬酒,被敬者一般要喝干,实在喝不了也要抿一下,然后恭敬地把酒杯递还敬酒者。否则,会被视作对敬酒者的不尊重,缺乏礼貌。

禁忌

忌称亡人名字。人死了,不能说“死"而说“没有了”,“上了大路了”,如系长辈则说“成佛了”。如必须提亡人名字时,只说谁的父亲或母亲,谁的舅舅或叔叔等等。武器、马鞍,一般不能带入帐房,入门前倒置门外蒙古包一侧或放在蒙古包顶上。如果必须带入时,必须刀尖、枪口向上或向外。平时递交刀枪或食肉小刀,也必须以枪托、刀柄授人,特别忌讳用枪口或刀尖指人。客人来时。忌向客人前方倒炉灰。忌骑马穿过羊群。忌骑马直接到别人家门口,并立马站在别人家门口。忌把马缰系在蒙古包围带上。如要路过人家蒙古包,应绕包后而行。忌无端打闹别人家拴着的狗,忌鞭打马头,忌在别人家中放屁,忌在水边(泉水小河等)大小便,忌向别人脸上喷唾味,忌戴两层帽子,忌穿两只不同的鞋靴,忌给别家孩子起绰号,忌用枪打自家或别家的牛羊狗等,忌把嘴啃过的熟肉放回盘中(用刀削的则无妨),忌用有裂缝的碗给客人敬茶饭,忌敲打碗碟等物。

饮食上,忌食马、驴、骡等奇蹄类动物的肉,也忌食爪禽类,忌食死因不明的牛羊肉,忌吃牛肾,忌把所献的炒面、茶剩下。 妇女无论成年与否,忌散发或剪发,应辫结之。生病,或坐月子,忌门。在蒙古包门前挂一红布条,门前放一堆烟火,远方来客或家人外归需跨越火堆方可入内。


TAG: 蒙古族 民俗 青海

刘玉忠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沙漠之舟   /   2010-05-19 11:55:09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