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礼”与旧俗的对峙:民国时期废历运动宣传策略误区及其阐释
2020-10-08 15:39:08
-
西汉海昏侯国酒俗文化考略——以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筵席器具为例
2020-06-18 22:02:53
-
符号、消费与遗产建构:乡村振兴战略下海昏侯国遗址 旅游业态发展探究
2020-04-27 21:27:51
-
民俗节庆重构与乡村社会治理 ——以婺源篁岭“晒秋节”为例
2019-02-07 14:08:44
-
于喧哗处悟艺:毛笔制作艺人周鹏程史略
2018-11-16 15:29:21
-
科技变革语境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重构 ——中国毛笔制作中心的民俗图谱勾勒
2017-12-18 22:53:52
-
文化产业视域下海昏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意开发
2017-04-05 18:34:46
-
《江西文化蓝皮书——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
2016-12-19 22:46:04
-
城镇化语境下的“乡愁”安放与民俗文化保护
2016-12-19 22:42:49
-
符号价值视野下毛笔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意开发
2016-12-19 22:41:21
-
创意时代中国陶瓷首饰市场开发探究
2016-12-19 22:39:56
-
[刘爱华]新型城镇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反哺的效能与维度
2015-05-18 22:11:46
-
“梦笔深藏五色毫”:中国古代梦笔传说及其类型分析
2015-05-14 21:44:00
-
手工艺类非遗半市场化属性阐释及保护探析——以文港毛笔作坊为例
2015-01-14 22:04:31
-
工具理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困境探析
2014-11-04 16:55:50
-
毛颖之技:江西文港毛笔制作技艺的考察
2013-11-26 11:37:21
-
跨越“禁区”: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的实践探索与理论阐释
2013-11-26 11:31:02
-
创意与“变脸”:创意产业中民俗主义现象阐释
2013-03-18 22:59:13
-
走出“围城”:网络媒介下民俗文化资源观的形成
2013-03-18 22:57:52
-
半市场化笔业竞争与权力秩序重构 ——交换理论视角下的文港毛笔业
2013-03-18 22:35:44

刘爱华,汉族,江西南昌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民俗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题搜索
我的存档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201
- 日志数: 31
- 建立时间: 2009-09-22
- 更新时间: 20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