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满枝”——小时候的寒食节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31 22:39:11
小时候不懂得什么清明节、寒食节,更不知道晋文公在山西绵山烧山,居然烧死了一个救过他命的名叫介子推的人。只知道到那几天,母亲要用白面捏制寒燕,并把它们插挂在家里,好看又好玩。
制作寒燕,首先要采回一枝带针刺的酸枣枝(或枣树枝,不过枣树枝没酸枣枝针刺多),约两尺来长,作为寒燕的栖息之地。然后就是发好白面(小麦粉),手工揉好,就跟包饺子似地摘成一块块小面团,分别搓成长条,折回交叉相叠,然后捏捏巴巴,形成燕子的形状,再安上面团做的,嵌了高粱粒儿眼睛的燕子脑袋,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燕子就做好啦。
成批的小燕子捏好后,放锅里蒸熟了,晾凉了备用。
下面就要打扮酸枣枝了。这个季节的酸枣枝光有枝而没叶子,不好看呐。于是就买来绿色的纸张,一般是那种绿油油的有光纸,用剪刀剪出一串串纸质的树叶,分别裹糊在酸枣枝那伸向四面八方的各条细小的枝桠上,整枝酸枣枝便绿汪汪的生机盎然了。
然后再把面做的小燕子,一个一个插在酸枣枝的针刺上,燕子头的方向,燕子身的俯仰,要尽量变化多多,一枝落满春燕的树枝就完成啦。
春燕满枝的酸枣枝做好后,一般是插挂在屋里醒目的正墙上,如屋里没有糊顶棚,也可以挂在房梁上,整个屋子就变得春意融融。
小的时候正是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弱民穷肚子饿,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那小燕子是白面做的,自然会勾起小孩子们肚里的馋虫。
但母亲不会让孩子们对小燕子胡作非为的,这枝燕子树会在屋里挂好几个月,一直挂到燕子干裂脱落,身上落满灰尘,才会取下来让我们解馋,但已经很不好吃了。
在晋北代县一带,寒燕捏好后要着颜色。而在定襄,则是白面的原色(此为定襄面塑特色)。
再多说一句,定襄的面塑,在全国是颇有名气的,早于2006年便已列入中国非遗名录。
相关阅读:
- 母亲的叮嘱 (张文艳, 2011-2-20)
- 山西方言中的人名:“栓锁”和“招弟”有特色 (车前子, 2011-2-21)
- 山西布老虎普查行程 (马知遥, 2011-3-01)
- 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 (车前子, 2011-3-08)
- 阎锡山秘书李蓼源:曾被令秘密处死 后任山西人大副主任 (车前子, 2011-3-12)
- 民国时期的山西电影业 (车前子, 2011-3-16)
- 山西“婚博会”吹动民俗风 (folkman, 2011-3-21)
- 故乡勐盏西 (屈永仙, 2011-3-24)
- 汉族神话500篇(218):《盘古出世》(山西) (王宪昭, 2011-3-31)
- 那些将错就错的山西老字号 (车前子, 2011-3-31)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寒食节
母亲
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