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苍山“花鼓佬”秦守印与《沂蒙山小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3-02 23:44:14 / 个人分类:故土杂碎

临沂苍山“花鼓佬”秦守印与《沂蒙山小调》

【文】赵鹏

也许是沂蒙人的缘故,每当听到《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我就兴奋。大学四年,我的电脑里时常播放着这首民歌,同学们表示不解,我也不解释。

据我所知,在歌手当中能唱好《沂蒙山小调》的为数不多,有彭丽媛(山东艺术学院校友)、王世慧(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彭彦辉(山东大嫚,临沂费县人)等。当我看了电影《沂蒙六姐妹》时,我才惊讶地知道民间老艺人秦守印唱的如此的“有味”——粗犷,豪放,苍凉,还有一点泥土的味道。我个人认为,其中的苍凉,才更符合当时创作的环境和背景。

秦守印:临沂苍山民间老艺人,现年75岁,被当地人称为民歌篓子花鼓佬。在挖掘整理、继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工作中,已经度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累计演唱与创作发表,歌曲及新民歌100余首。以假嗓的吊和真声的放,粗线条地表现了音域上的大起伏,在一种粗犷的气派中显出热心肠的山区大汉的胸怀和感染力。《沂蒙山小调》、《卖小鸡》、《跑驴》都是取材于民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歌词生动形象,非常具有感染力。秦老师是20多岁的时候才来到临沂,第一次听到苍山民歌的时候他就立刻爱上了这种朴实但很有韵味的调子。当村子里的人在我面前真实地唱,特别震撼,跟听录音机不一样,一辈子都忘不了。从此以后,收集、整理和创作苍山民歌便成了秦老师一生乐此不疲的工作,以致在秦老师退休之后家人都抱怨他退休比不退休时还忙。201010月,老人应邀参加山东卫视“谁不说俺家乡好”民歌录制。

当我在电影《沂蒙六姐妹》的结尾处听到他的声音时,立刻被吸引,结尾处反复播放20余次。我觉得秦老的声音极具穿透力,没想到民间还有这么“厉害”的民间艺人。是啊,真正的艺术在民间,不无道理。当听完秦老的激情演唱后,山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孙立生所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真正的艺术就在民间,我们应该把地方文化和艺术的精华推广和传播出去。

后来,天涯社区的一篇文章声称秦守印翻唱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有侵权嫌疑。看到这,我觉得好笑。作为经典民歌代表,传唱与著作权不冲突啊。《沂蒙山小调》之所以成为世界性民歌,不光有当时抗大一分校阮若珊、李林他们的贡献,更是后人不断地因时而变、不断地深情传唱的结果。

而今,民间老艺人能够演唱此曲的已为数不多,我们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体谅、去感激这些为民歌传唱做出贡献的人们。更何况,守印老人是以淳朴的原生态唱法演唱的,这较那些学院派民歌演唱者而言,更弥足珍贵。

时任抗大一分校文工团主任的袁成隆先生,至死念念不忘曾经战斗过的沂蒙山,临终留下遗言死后把骨灰撒在沂蒙大地。后来袁成隆先生的骨灰就安放在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费县白石屋村的山坡上。

说到《沂蒙山小调》的传播与传承,山东艺术学院老教授的王音璇老师可谓丰功至伟。因为后来的彭丽媛、王世慧都是她的弟子。

沂蒙,这片革命热土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沂蒙女人更是故事的主角。在读完沂蒙籍记者申照亮先生所著的《红嫂——百位沂蒙妇女支前模范影像报告》时,我哭了。撑起沂蒙精神脊梁的,不是男性而是女性,这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是一个特例。

“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陈毅

惟愿守印老人安好,惟愿沂蒙小调传唱后继有人,惟愿……

 

                              201132日凌晨于龙城

 

 


TAG: 临沂 沂蒙山 苍山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沂郎赵鹏

沂郎赵鹏

赵鹏,80年代末出生于沂蒙山区,2010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马知遥弟子,喜好民俗,诚交良师!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8499
  • 日志数: 15
  • 建立时间: 2011-03-01
  • 更新时间: 2011-06-01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