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是母亲的“学习园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1-09 22:31:10
/ 心情: 高兴
/ 个人分类:心情故事
《
牡丹晚报》是母亲多年来每天必须阅读的刊物。父亲在世的时候,单位每年给退休干部订一份
报纸,父亲选择了《牡丹晚报》,说报道的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事情。每天的报纸,父亲都会读给母亲听,父亲带着
老花镜,很认真的阅读,母亲时不时插句话,交流着对某件事的看法,有时候也会为某件事争执,但最后父亲就会从语言上认同母亲的意见。父亲自去老年大学学习书画开始,给母亲读报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在老年大学里交了不少书画朋友,一起切磋画技,彼此交换作品,有感觉好的,还会裱起来挂在墙上。那时父亲的书画进步很快,经常会有新的作品替换,母亲是父亲的第一观众和评论员,母亲的夸奖越发使父亲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书画上。父亲画画的时候,母亲就看《牡丹晚报》。母亲说她小时候读过识字班,虽然识字不多,但
记忆力特别好,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记下来,等我们回家就问,每篇文字都能看得懂,知道所报道的内容,每天我们下班回到家就能听母亲讲报上的事情。
父亲的突然辞世给母亲太大的打击,送走父亲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很少看到母亲流泪,但下班回到家母亲的眼睛多是红肿的,我知道母亲是怕儿女们伤心才不在我们面前流泪的。那段时间,母亲用一份报纸遮掩着自己的悲伤,手里常常拿着《牡丹晚报》,视线落在报纸上,却记不得报上的内容。为了使母亲尽快从悲伤中走出来,我到家就问母亲,报上是不是有啥新闻?母亲就会现拿起报纸仔细看了给我说道些什么,我要顺着母亲说些能缓解她心情的话语。母亲说看报纸能让她心情平静些,不想太多的事情,父亲订的《牡丹晚报》自然也就成了我们上班不在家时母亲最好的伙伴。
记得2007年初,也就是父亲去世的第二个年头,母亲说父亲不在了,报纸不能让父亲的单位订了,要自己订。姐姐凡事想得周到,早早已为母亲预订了新一年的《牡丹晚报》。母亲坚持要自己付钱,母亲是家庭妇女,没有退休金和其它收入,母亲是用父亲留下的抚恤金付款的,坚持一定要把这个钱还给姐姐。我们懂得母亲的坚持。
五年了,母亲每年要用抚恤金订一份《牡丹晚报》,成了习惯。
母亲今年八十高龄,眼不花,耳不聋,每天坚持看《牡丹晚报》,看央视“新闻联播”,每天给我们讲国家大事,讲国家政策对老百姓怎么好。
母亲看报纸,还有不认识的字。有一天,我下班回到家,看到姐姐笑得前仰后合,问她笑啥,姐姐笑得说不出来。我等姐姐平静些又问。姐姐还是笑。说母亲刚才问她一个不认识的字的读音,姐姐在做饭,就问母亲那个字是怎么写的。母亲说:“俩小梨并在一起,就是俩圈加俩小尾巴。”姐姐说不知道,啥俩小梨?啥俩圈加俩小尾巴?让母亲把报纸拿过去看看。母亲把那个不认识的字指给姐姐,姐姐就开始笑,说那个不是字,是QQ。姐姐一直夸母亲形容的太形象了。
《牡丹晚报》就这样陪天天着母亲,母亲就这样每天坚持看《牡丹晚报》。
相关阅读:
- 提高智商、改善记忆力的120种绝佳方法! (刘道超, 2009-5-16)
- 可以做到高寿而记忆力不减 (刘道超, 2009-7-19)
- 谈节日多元化与风俗文化建设 (folkman, 2011-5-06)
- 【八木先生的小笑话】:“要是感觉咸的话,您就多喝点水。》 (宁锐, 2011-8-31)
- “天龙八部” (马知遥, 2011-9-03)
- “双节”谚语 (秦发忠, 2011-9-10)
- 小心地上的落叶 (张文艳, 2011-9-18)
- 汉族神话500篇(360):《天下江水向东流》,(陕西) (王宪昭, 2011-10-25)
- 到了柳毅山 (黄景春, 2011-11-01)
- 古尔邦节,穆斯林多斯提节日快乐,色兰! (张多, 2011-11-06)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多
记忆力
报纸
牡丹晚报
老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