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悲哀:也说错字“中国印”与汉字文化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8-12 00:05:33 /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

文字的悲哀:也说错字中国”与汉字文化

 

                               王宪昭

 

  今天刚看了马未都的一篇文章,是从错字的角度,谈2年前出现的奥运错字标志性图案“中国印”的“京”字。以事论事,谈的很多人或竖起大拇指,或五体投地。这是必须的。对文字或文化崇拜一点,似乎比崇拜金钱更符合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原文不长,先摘录如下,再说点想法。

 

【题目】第五百八十六篇•中国印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54769e0100lby1.html?tj=1#comment2

【博客发布时间】2010.08.08

 【原文】

   今天是奥运会开幕两周年。两年前此时的中国人处于亢奋状态,欢呼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到来。的确,炫丽耀眼的开幕式让国人扬了眉吐了气,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很多遗憾之事当时说是不合时宜的,如果强说可能会被淹没在纵情的唾液之中;再过几年说又恐记忆消失,多数人会不知所云;那么,只有趁着我们冷静下来,还有记忆的时候回顾一下。

先说中国印。中国印作为奥运会的标识广为传播。以白文(阴文)形式将中国文化中印章手段介绍给外国人,告知他们我们有这样一种文化形式——印章,几千年来精神上以此为信,物质上以此为凭。据官方的介绍,这是一个“京”字,含义是舞动的北京。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和不懂篆字的中国人看这字确实如一个舞动红绸的小人,灵动美丽。惜,很可惜这是一个错字。以篆书而论,这个字明白无误地是个“文”字,可以归为小篆。秦始皇统一中国,由李斯书小篆统一文字,就是为了举国容易辨识,尽管我们今天离篆书较远,但认识中国字的人稍加训练,认识篆书并不难。中国书体均有法则。篆书无论如何篆,它的笔划亦不可违被法则,就连九叠篆亦是如此。“京”字口部一定独立,小部一定三笔;而“文”字下部一定交叉,谁写也要遵循这一法则,逾越即视为错字。我当时就想,这么多文字专家为何不指出这一错误?怎么能让一个错字去误导世人?就算图形已被注册,更改太难,也可将其解释圆滑地改为“舞动的文化”,以解燃眉。

 

         

 

 

 

【也说几句】

 

 

上面的问题是由“中国印”引起的。就先说“印”。

中国的皇家贵族和民间民俗中都有“印”的印记。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又和“章”长在了一条瓜秧上。美其名曰叫“印章”。

关于“印”之类的东西很多。外国人多用个性化的手写签字,而我们古代的老祖宗和当今的同志们却喜欢程式化的用“印”。这让我想到皇帝的玉玺、山西票号的大印、杨白劳的手印……也应该是一个中国表意汉子文化有观的产物吧。据说,现在的学生毕业,还要拿着一张留着盖若干“公章”、“私印”的纠结表跑上几天,等把大印盖全,才能得到那个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小本,虽然社会上很难再看好这小本本含金量,但也是学子们冷桌子热板凳熬出的心血啊!更别说,要是工作有什么变化,那需要跑的“印”即使印在沙滩上,也会在你的心灵深处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所以,这“印”也就很具特色。

关于“印”的起源,姥姥久远了。远得就像口头文化的创始人一样说不清楚。但“印”好在它多少也是个人类文明的“物化”表征,是个可以看得见的依据。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文字记载也许就是汉代纬书中的《春秋运斗枢》和《春秋合诚图》了。其中,《春秋运斗枢》中说:“黄帝时,黄龙负图,中有玺者,文曰‘天王符玺’”。这个黄帝可是个中华民族了不起的老祖宗,关于他的神话多的无法言表,如壮族神话就说“在布越一带,花和姓兄妹结婚生了一子,取名黄帝,兄妹撒的芝麻籽也变成很多人,后来繁衍人类,都是黄帝子孙。”这和汉族文献中的炎黄大战蚩尤中的那位黄帝似乎不同,但又不能不说都是“黄帝”,关于黄帝的手下发明文字、黄帝的老婆发明纺织之类,也是不可胜数。那么“黄龙负印”也可以作为一说。而《春秋合诚图》中则说:“尧坐舟中与太尉舜临观,凤凰负图授尧,图以赤玉为匣,长三尺八寸,厚三寸,黄玉检,白玉绳,封两端,其章曰‘天赤帝符玺’。古代神话中炎黄也好。尧舜也罢,这些神不神人不人的人物都对“印”如此神圣、如此钟情,何况后人乎?

历史总是让人恍恍惚惚,这更加显示出它的神秘。如《后汉书·祭祀志》却说:“三皇无文,结绳以治,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然犹未有金玉银铜之器也。”不说老辈子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东了。

上述情况足以证明,汉字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还是蛮重要的。从早期的“书画同源”,到后来演变成“表意符号”。从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比较定型的“甲骨文”,到西周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大篆”、秦始皇统一文字出现的“小篆”和“秦隶”,再到汉代“蚕头燕尾”的“汉隶”、晋代的王羲之、王献父子的“真书”楷体、宋朝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的“宋体”等等等等。真可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当然,中国的“印”一般用文字表达。且常用梅花篆字。也有个别用图案的,但因为图案表达意思的局限性,用的很少。至于奥运“中国印”中的“京”字是不是能表达“舞动的北京”?是不是写成“文”更显得北京人有文化,像个“人文奥运”?是不是像孔府门口皇帝御书的“富”字上面没有“点”,就叫“富贵无头”;文章的“章”把中间的“曰”写成“田”就成为“文章通天”?听听导游的讲解,那才真叫学问,名曰“书法无错字,越错越讲究”,至于到底错不错,暂不去追究。但不能否认,当今人们对文字的看法却显得有些尴尬。

当人们对电脑的熟练操作胜过笨拙的书写时,中华民族的可怜文字就在人们的记忆中日趋淡漠,就是一些原来喜欢舞文弄墨的骚客,也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征兆,更不用说,广告词中胡编乱造、网络文章中的白字先生了。

汉字的表意功能是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当我们喜欢看视频胜过看照片,当我们看照片胜过读文本,当我们读文本只为读文本,当我们过春节无须写对联只须买对联的时候,文字就只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我们的工具而存在,我们只是使用它而不再欣赏它,当有一天很多人觉得舶来的字母组合更好玩的时候,这些古怪的汉字显得有些苟且残喘,且喘的越来越厉害!真怕再过数年,这些文字会走向衰微或者寿终正寝。那时,我们所看到的,恐怕不是什么写的对错的问题,而是人们根本就不想写,不去写。

 

                                             2010/8/11

                                             写于望京园

 


分享到:

TAG: 错字 汉字 文化 文字 中国印

布谷布谷——麦子的成长空间 引用 删除 麦子   /   2010-08-12 10:54:38
王老师,我转入论坛了哦。
木兰山人 引用 删除 木兰山人   /   2010-08-12 05:30:44
5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王宪昭

王宪昭

爱好神话,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走近神话,也感悟了一点民俗。愿意拿些自家产的东西到这个blog集市上与大家分享,更希望从别人那里学到美好的东西。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68788
  • 日志数: 305
  • 图片数: 18
  • 文件数: 207
  • 书签数: 521
  • 建立时间: 2009-09-01
  • 更新时间: 2014-07-0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