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符号:历史•文学与民间叙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7-01 01:06:35 / 个人分类:随笔杂谈

记忆符号历史·文学民间叙事

  ——由周扒皮被扒皮想到的

 

                                                   王宪昭

 

人类是有历史的。由于改造的人多了,就成了个人的叙事。这叙事读的多了,就变成一种符号,由于符号带有民间通约性和记忆的便捷性,所以这些符号也就慢慢变成了历史的相片。无论这相片的成色怎样,大家都愿意认可。因为,人们爱看照片,而不愿意伤心劳神地地去回忆乱七八糟的历史细节。

今天看到一片文章,算是对此的一个注释。

【文章来源】http://book.sina.com.cn/excerpt/sz/rw/2010-06-28/1559270248_2.shtml

【原文标题】真实的周扒皮是个厚道人土改时被打死  /国家历史记者杜兴

【相关信息】文章摘自《历史的脸谱》,作者:《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出版社:《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内容梗概】

  农民周春富的腰间常年捆着破布条,“从不闲着”,他一辈子最大的努力就是勤俭,勤俭,然后买地。1947年,在土改的暴风骤雨中,这个富户家长被划为“地主”,并且死于批斗中。而以周春富为原型塑造的“周扒皮”,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地主”代表。

  1947年,黄店屯村发生了三件大事:第一是这年6月,共产党打回来,村子“二次解放”了;第二是工作队进村,发动大伙搞土改,“平分了土地”;第三则是,村里的大户——老周家的户主周春富死了。

 

 

 

【图片说明】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1951年,土改中,农民斗地主。

 

 

 

 

 

 

【图片说明】20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郊13区深沟村,农民召开斗争恶霸地主大会。

【图片来源】同原文。

 

 

 

  一、周春富的家业

“老周家也是闯关东过来的。”83岁的黄店屯农民阎振明说。周家到了周春富这一辈,并不算富裕,按阎振明的说法,周春富“继承了一些土地,但不多”。在周春富看来,只有土地才是结结实实的保障,这个勤俭、精明的农家子弟,开始一点点地攒钱、置地。在周家做过多年长工的王义帧回忆说,周春富从“从不闲着”,伙计铡草的时候他帮着续草,他续草铡出的苞米秸长短匀齐,牲口爱吃。“有个特殊要求,无论是伙计还是儿女媳妇,干活时不准穿红挂绿,怕粘灰就不能撒手干。”周春富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1947年,也就是土改队来到黄店屯的那一年,他的家业大约有240亩土地。

二、周春富的阶级

  1947年年底,当土改工作队第二次进村的时候,周春富的命运却因为一纸通知而发生了彻底改变。这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改革会议,之后发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东北局发出《东北解放区实行中国土地法大纲补充办法》,辽宁各地党政领导决定,“贯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打击地主,消灭地主阶级的阶级路线”,“彻底解决平分土地问题”。这一年12月,中共复县县委抽调上千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村了。

早在1933年,毛泽东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对农村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分类。那些“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有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叫做地主。”在1947年的大环境下,这些理论上的划分只是参考,村内的政治氛围和工作组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一切。在黄店屯,拥有20多口人,200多亩土地的周家最终被划作了地主。周春富费尽心思积攒起的家业,最终成为了致命的包袱。

三、周春富被批斗

  194712月的某天,黄店屯的男女老少都被通知去村小学。“周春富被拎过来,贫下中农代表们控诉完毕之后,上去围攻,打啊踢啊。”阎振明至今还记得当年的场景。记者问:“你踢了吗?”阎振明苦笑着说:“谁敢不踢啊,阶级斗争,阶级一划分那就是敌人。你不踢,不表态,就说明阶级立场有问题。”这样的氛围中,周春富的一些问题逐渐被“挖掘”出来。一个当年在周家放过猪的小孩,若干年后回忆,“这地主真太可恨!周家的四个儿媳妇,得被他逼着干活!他家里每月的前10天大儿媳妇做饭,二儿媳妇做菜,第三个儿媳妇当‘后勤部长’,推碾子拉磨什么都干。这10天四儿媳妇可以‘休息’,给孩子缝缝补补做衣服。下一个十天,就按顺序‘轮岗’……对家人他都这么抠,对我们扛大活的长工,你想想得狠到什么地步!”这种忆苦思甜式的批斗方式甚至一直持续到文革。文革中,时任革委会主任的孔庆祥找到曾在周家当过长工的孔兆明,要他上台讲讲周春富的问题,对贫下中农进行再教育。他是当年周家4个长工里年龄最小的一个。孔兆明上台开始讲周春富如何剥削长工,讲着讲着不自主地说起,老周家伙食不错,“我们吃的是啥?吃的都是饼子,苞米粥,还有豆腐,比现在还要好。”干部们一听,急了,赶快拉他下来。在1947年的大环境下,这样带有传统乡村温情的话语是不可能得到表达的。“我经常听父辈们回忆,唉,人家周家有那么坏吗?但那个时候谁敢说他好?”1947年,赵桂春出生于黄店屯附近的黄堡屯。61年后,她坐在大连图书馆,看书,反思以前的事儿:“在暴力面前没有人道,在血面前谁不恐惧?”

  暴风骤雨很快席卷了周家,“数不清的脚踏进院子,翻箱倒柜挖地刨坑,然后把筛糠样的地主老财父子婆娘揪斗到街上戴高帽挂铁牌,鞭棍啐骂一浪高过一浪。太姥爷的几个孩子扶着破碎的窗棂惊恐万状。亲朋们早就鸟兽散或作壁上观或劈天跺地划开界线。”孟令骞根据自己的寻访复原了当时的情景。

 四、周春富被土改

  周春富的遭遇,只是1947年“平分土地”运动中,地主命运的一个缩影而已。面对土改逐渐“暴力化”,“左倾”的现象,毛泽东表示了隐忧。19471225,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谈到,“农村户口中,地主富农只占百分之八左右……中农、贫农、雇农合占百分之九十。”他还提到,对杀人问题,不可不杀,不可多杀。只要不积极破坏战争,破坏土改的人,都可不杀,要从群众的利益着想,把这些人当作劳动力保存下来。但周春富显然没有等到那一天,几乎是土改刚刚开始不久,他就被“镇压”了。周春富具体是怎样死的,由于没有正常的法律审判程序,已经找不到档案记载。村里的一些老人们说,周春富就是开批斗会时,被活活打死的。

 五、周春富被典型

  周春富的死,在当时算不得什么特别突出的事件。但让周春富“扬名”的则是另外一件事情。周春富死后两年,那个曾在周家放过猪的小孩,参加了解放军,在行军打仗的途中,开始动笔根据自己的经历撰写长篇小说。后来,“在总政文化部首长和解放军文艺社领导、编辑的关怀、帮助下,在老作家荒草同志的具体指导下,我每天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反复修改书稿。《解放军文艺》把我改出的书稿全部连载了。”这个小孩,就是著名的“文盲作家”、“战士作家”高玉宝。1955420,中国青年出版社首次出版了单行本的自传体小说《高玉宝》。小说的第九章,叫做《半夜鸡叫》。在这个故事里,绰号“周扒皮”的地主,为了让长工早起干活,半夜钻进鸡笼学鸡叫,最后反被长工们戏弄。《高玉宝》在国内外有二十几种版本,仅汉文版印数就高达450多万册,并被改编为24种连环画和12种文艺演唱形式及其戏曲书籍,其中尤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拍摄的同名木偶片影响深远。

  黄店屯村的孔庆祥回忆,“有一年我在到黑龙江的火车上,正好遇见高玉宝,我问,大舅,有半夜鸡叫这回事吗?他没吭声,说是这是文学创作的艺术性问题。然后又说,咱们这儿没有,不代表全国其它地方就没有。”

  但真实与否已不重要,这个“周扒皮”的绰号,以及“半夜鸡叫”的荒唐举动,最终成为了中国千千万万地主的代名词。黄店屯93岁的老人高殿荣,至今还住在土改时分给她的周家三间老屋里,她回忆起周春富时,只说了一句,“不是恶人,不霸道。”在传统的乡村道德语境内,“好”和“恶”是最基本的两个标准。

 

 

【再说两句】

 

 

 很多人读历史,常常以为书上所言都是真实的。因为凭他们的经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件事情都去经历。所以就信了。有的人读文人的作品,很投入很惬意,认为这文人真是个文人,不然怎么能叫文人呢?于是无论什么作品都有人解释出个子丑寅卯来,似乎这里面的黄金屋足以度日,颜如玉也能可人。有的人外出行走,得到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也认为是真的,因为他们认为要不是真事,别人说他干什么?吃饱撑的?

我不知道如何对待历史才好,但总觉得似乎不该把历史作为捏面人的泥团或抹桌布,想怎么用就怎么捏,愿意用时拿来抹,不用时弃之而后快。一个不尊重祖先的人往往不会被后代尊重,一个随意改造或否定历史的人,也定然不能形成传承不息的文化。一个民族呢?

历史已经过去,但留下了无形的规则。把话扯的远点,例如有的人很喜欢对某个朝代的褒贬,一谈岳飞抗金,就是怒发冲冠凭栏处,一个千年不得一遇的伟丈夫的形象,而他的对立面金国则是千夫所指的跳梁之徒,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却不想金人也是中国的公民,也不追究为他们为何什么变得强大,斗胆敢于窥视中原?甚至有人认为满清入关是中华民族的奇辱大耻,却不知道满族本身就是中华民族的成员,其政治也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时候。人往往要求别人的多,而严以律己的少,只愤恨现实状况不强大,却不思考为什么不能从真实的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所以觉得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假想”加“幻想”。一个人可以用思维改造历史,并建构自己的自以为是的观点。而一旦人们缺失了对真实的尊重和信仰,又有谁有特大的本事能让它在短时期内重建出远离了的信念呢?人非神圣,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犯了错误后还想用“假说”去掩饰,那么,这恐不是好办法。

因此,实事求是,尊重真实,也许是人类尊重自身践行规律的良好开端。

 

                                                   2010/7/1

 

                                         

 

                        


TAG: 符号 记忆 历史 民间 文学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王宪昭

王宪昭

爱好神话,尤其是中国少数民族神话。走近神话,也感悟了一点民俗。愿意拿些自家产的东西到这个blog集市上与大家分享,更希望从别人那里学到美好的东西。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68788
  • 日志数: 305
  • 图片数: 18
  • 文件数: 207
  • 书签数: 521
  • 建立时间: 2009-09-01
  • 更新时间: 2014-07-08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