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神话杂谈(5-1):神话母题的产生与特征:《神话的产生和发展孕育了神话母题》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3-28 00:44:12
/ 个人分类:神话杂谈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神话的产生和发展孕育了神话母题
王宪昭
试图找到神话或神话母题产生的起点,应该是一个徒劳的问题。例如英国有一个叫做拉德克利夫-布朗(A.R. Radcliff-Brown: 1881-1955)的人,对共时性研究比较感兴趣,而认为那些追根溯源的研究者简直实在浪费生命。但生活中人的生命有时很无聊,总爱干这样一些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事情,也是一种生存状态,一方面显得有来龙去脉,另一方面也好像是在做学问。如此看来,也不妨笼笼统统地说一说这个问题。
神话内容的时代性是有目共睹的,尽管神话的产生已很久远,现在即找不到录音,更看不到影像,甚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点文字,也是后来人加工或者编造的。真是可怜!但神话中生活的影子还是有的。好多影子都被那些挖坟掘墓的人大体复制出来,究竟像不像另说,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有胜于无。
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投影,它表现为阶段性的发展。以祖先崇拜母题为例。根据民族学资料,每个族体在一定历史阶段总会确立一种中心信仰形式。依其时代先后,主要有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图腾女始祖崇拜、母系社会晚期的祖先崇拜、父系社会的氏族祖先崇拜、村社部落祖先崇拜、宗族祖先崇拜等。在远古社会,人们以及意识中对生物的异性交配生出后代的秘密极为关注,又觉得生殖繁衍非常重要,于是就对男女生殖器官产生景仰与崇拜,有了生殖崇拜,自然会从中想到进行生殖活动的人,于是这种崇拜就会发展成为祖先崇拜。原始人知母不知父,崇拜祖先也就首先崇拜母性。如较早有文字记载的西王母和女娲,也许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论据。《说文》中的“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实际上就规范了“人类始母”的内涵。即使到了文明时代的边沿,人们崇拜的各民族的祖先仍然只是始母。《诗·大雅·生民》说:“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姜嫄是周民族的始母。《诗·商颂·玄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遗卵给简狄,简狄吞之而生契,简狄是商民族的始母。畲族的高辛氏少女与盘瓠结婚繁衍后代。甚至有人认为黄帝和夏族的始祖鲧也都是女人。【郑慧生:《神义的衍化与神的产生》,《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女社会分工的细化,男子的社会地位逐渐代替了妇女,后来原始群婚制的终结和一夫一妻的出现,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开始转化为较为清楚的婚姻血缘关系,仍以《诗经》中的商民族为例,在回顾自己民族的来历时,不仅强调简狄的始母身份,同时还出现了一个男性的“帝”。当然,原始群婚本来是不需要知其父的,故简狄生下的儿子,谁也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但到了一夫一妻制的商代,意识到无夫不能生子,天意也不会使简狄怀孕,于是只好把这虚无渺茫的天命,抽象成为“帝”,这个帝就是“祖先神”的角色。古代的帝一般有两种,既有创作出来的帝,也有口传下来的“人”,他们都是祖先神,并且都是男人。在夏、商时代,我国还处于多民族的分散状态。周代建国,仍是诸侯分立,但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联合,但各国有各国的民族,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帝;联合时代,民族也在合并、统一,于是各民族的帝也渐渐合为一个,成为大家共同尊奉的最早的祖先神。我们不难得出下面的结论:周代以后的帝不再是某一民族的祖先神,而成了各民族共同的保护神,他能够指挥各族的祖先,命尧、舜,令夔、鲧,其权力已至高无上。
但从“神”的功能上看,中国的上帝或天帝只是神话意义上的祖先神,与西方的上帝具有根本的区别,这些祖先神不能开天辟地,开天辟地的是盘古或其它神灵来完成;也不能创造人类,创造人类的是女娲或其它女始祖。天帝只能指挥其他祖先神,不能自由变幻、无所不在地明察人间秋毫。从春秋到战国,诸侯只是争雄,或称王或称霸,后来才开始争强为“帝”。这时的“帝”于是由祖先之帝变成了人帝,诸如秦王,他只知帝为“上古帝位号”,是人帝,就淡化了帝的原始含义——祖先神了。此时才基本终结了产生祖先神崇拜这样母题。但祖先崇拜母题在民间并没有结束,而是广泛流传开来。
从母题产生的原因看,与神话应该是统一的,因为神话必须借助于母题进行以叙事。或出于解释自然和社会活动的需要,或旨在阐发认识周围世界的结果,历史上的一些大事和重要现象往往要与一个有神奇色彩的神话人物或物象联系起来,于是就产生了相应的故事,那些人物、物象也积淀为神话的名称性母题,那些事件则往往成了情节性母题。不妨用今天的情形作一类比,以酒神的产生为例,“酒”的出现实在是人类生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并且从考古资料看,在公元前2800—23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出现了黑陶制作的尊、斝、杯等多种酒器,显然此时已出现了酒。但是在生产力极低的社会生产状况下,人们虽然从某人那里学会了酿酒,但由谁最早发明却无关紧要,所以造酒刚刚流行时并无关于“酒”的神话。后来,涉及到个人或群体的“荣耀感”于是萌发了对“酒”进行文化印记的思考,于是有些智慧的“学问家”就开始按自己的想象进行解释,这类故事就被制作和流传开来。如历史文献中记载公元前21世纪夏禹时期饮酒的事;《吕氏春秋·任数》载:“仪狄作酒。”《战国策》卷二十三中有“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今天不少人认为是杜康,还有猿猴造酒的神话传说,等等,这些形象都是带有一定神性的人物,也给这些事件涂上了神话的幻想色彩。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其解释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当然,既然神话的产生情况有些复杂,从创作的角度讲,新母题的产生孕育和发展了神话也有些道理。
2010.03.26
2010.03.26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民族
神话
特征
杂谈
孕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