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反思:追忆中秋节民俗的原形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20 21:08:49

文化反思:追忆中秋民俗原形态

乌丙安

入秋以来,国际上多家媒体纷纷关注和议论“中国航天科技消息透露即将实施2017年‘嫦娥奔月’的计划”。就在此时,全世界的华人社会正在积极准备迎接即将来临的和“嫦娥奔月”密切关联的传统节日——2006年中秋节。

近几年,随着全国上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中国人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已经开始重视,前两年人们的视线更多地关注了端午节的保护,近来关注中秋节保护的呼声逐渐高涨,这无疑是令人鼓舞的好兆头。许多有识之士通过网络或各种媒体,纷纷表达了对中秋节只剩下商家炒作“天价月饼”大战闹剧的强烈不满,对弘扬中秋节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节日的文化生活寄予很大希望。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与社会转型的浪潮冲刷,中秋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日?早已经在几代人的文化记忆中被冲淡了!因此,当务之急应当唤醒记忆,重新温习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重新接续中秋节民俗文化的根脉,把当今的中秋节过得好上加好。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是从最古老的节令发展而来,按照古代的夏历历法,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段,各占一个月,秋季占七、八、九三个月,七月孟秋、八月仲秋,八月十五日又占仲秋的中间,是为中秋,于是俗称中秋节,也叫做仲秋节、八月节,又因为八月十五月正圆,象征亲人合家团圆,所以又称团圆节。原来自周代开始,中秋节就是迎寒祭月的节日,到了晋朝就有了中秋赏月的习俗,唐代又发展成为集拜月、赏月、玩月于一体的喜庆团圆的盛大节日,北宋时期才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节日景象更加繁荣,明清以来久盛不衰,沿袭至今。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中秋节日文化。应当说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中秋祭月:

又俗称拜月。但在民间常把祭月看做是“春天迎暑在东郊日坛朝祭日,秋天迎寒在西郊月坛夕祭月”的皇家官府祭典礼仪行事,据传说,当年唐明皇在一位道人罗公远的侍奉下在宫中祭月,还发生了一桩唐明皇梦游月宫的千古奇事。在民间同时也常把平民百姓在自家庭院举行祭拜升起的圆月的礼仪,叫做拜月。民间拜月,每当圆月升起的时候,各家在庭院中迎着月光陈设香案,供起印着圆月图案,上有广寒宫、嫦娥、玉兔、桂树图形的月宫纸祃,摆放秋季丰收的多种瓜果、毛豆、莲藕等做供品,特别要摆放各色月饼,其中要有又圆又大的团圆饼。按习俗多为全家妇女拜祭,即使是回娘家暂住的媳妇届时也必须返回婆家过中秋,北方民间还流传着“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谚语,所以又把中秋节叫做女儿节。拜月时以祈求全家幸福团圆为主题,祝愿在外地未回的亲人平安无事。拜祭仪式结束后,全家首先分食团圆饼,包括出门在外的亲人在内,每人一份,以示团圆。

中秋赏月:

这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历代最盛行的节日风俗。每逢中秋之夜,所有江河湖海岸边城镇的楼台亭榭,酒馆茶肆的大小月台都成了夜宴赏月的好去处,像南京秦淮河畔,杭州西湖岸边和船上,苏州桥头、河边,数不尽的赏月游人婆娑往来,彻夜不绝。历代大诗人词人白居易、苏东坡等多人留下来的以八月中秋赏月为题的大量诗词歌赋,几乎都是在秋高气爽,皓月当空,中秋赏月饮酒的最佳激情中吟诵出来的传世精品之作。

中秋玩月:

这是中秋赏月习俗的扩大延伸。在人们集中闹市赏月的同时,历代平头百姓组织起来的民间百戏社火活动,到处进行演出。据明清两代的笔记小说多处记载,中秋夜,街衢平坝、堤岸旷场,几乎都有人众联袂踏歌,舞龙灯、点塔灯等,通宵达旦。北京的中秋玩月还有多采多姿的“兔儿爷”泥塑做玩物,对北方中秋节习俗有广泛的影响。

中秋月饼:

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食品或节日馈赠礼品。月饼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有的传闻说:是唐高祖李渊或太宗李世民在中秋节用吐蕃商人进献的圆饼犒劳戍边得胜的将士,就是月饼的原型;但是事实上直到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和吴自牧《梦粱录》上才出现了“月饼”一词。明清两朝的月饼就已经是包着各种各样甜、咸、荤、素等酥馅的圆形饼状了。以后在制作上发展出提浆月饼、酥皮月饼、硬皮月饼三种,又发展出苏式、广式、潮式、京式、滇式等各地不同风味的月饼。外观的造型都以象征团圆为基准,一律采用圆形模具定型,月饼的表面一律采用和嫦娥奔月有关的传说图样或文字,或有嫦娥的仙女模样,或有广寒宫桂树仙境,或有玉兔站立捣药的形态,以及福、禄、寿、禧、财等吉祥图案或文字,都和中秋节特有的遗俗紧密相连。节日来临前亲友互相馈赠月饼以示祝贺幸福团圆之意。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一宗重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共有汉、壮、满、蒙、回、彝、侗、黎、白、畲、京、羌、哈尼、布依、朝鲜、锡伯、赫哲、土家、纳西、拉祜、裕固、傈僳、仡佬、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26个民族约12亿5千万城乡人民以各自不完全相同的方式欢度这个团圆节日。广西壮族的许多地方有中秋举办灯会的古老习俗,节前各家制作各种动物造型的彩灯,中秋夜人人手持明灯走街串寨,月光下灯火闪耀,把中秋夜装点得分外灿烂。朝鲜族在中秋之夜围在事先用木杆和松枝搭好的“望月架”下,推选出几位老年人抢先攀登到架上,以最先看到初升月亮的人为福运最佳;随后点燃架上的松枝,大家在高高的旺火堆周围,鼓乐齐鸣,跳起欢乐的农乐舞,直至深夜。仡佬族的中秋节是隆重祭祀祖先的好日子,全寨分享牛肉宴,并把一颗牛心奉献给祖先神灵。许多民族都在中秋佳节展示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游乐活动,喜庆亲族的团圆,凝聚民族的情缘。

如今,欣逢盛世,全世界的中华儿女都应该唤醒民族文化传统的记忆,努力把中秋佳节过得好上加好,努力把中国的团圆节——中秋节的宝贵遗产推荐到全世界,使它逐渐成为全人类共享的传统文明节日。

   

                      (2006/9/8北京)

 


TAG: 民俗 中秋节 文化反思 原形态

马知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马知遥   /   2009-09-22 19:32:10
再学习一遍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1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06752
  • 日志数: 474
  • 图片数: 34
  • 影音数: 24
  • 文件数: 55
  • 书签数: 232
  • 建立时间: 2008-09-20
  • 更新时间: 2016-12-2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