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1.
鼓乐田歌
鼓在远古时代是打击乐器,也是巫术的法器,这和当时对自然现象的崇拜与巫术观念有关,古人把鼓声与雷声相比,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鼓声像雷声一样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因此,鼓也就成为农耕
民族的精神力量。农耕民族将鼓用于国家的各种祭祀与礼仪,祭祀祖先、干旱求雨、消灾驱邪等
仪式都需要用鼓取悦神灵。
楚人祭祀乐器以鼓为主,源于楚地的道教法事中,鼓可以起到通天达地的神秘作用,晨钟暮鼓历来是道教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人
习俗喜歌善舞,无论是婚丧嫁娶、
节日喜庆、祭祀天地、行军作战都要奏乐歌舞。依据文献记载和楚墓所出土乐器显示,楚国乐器以鼓为主,以鼓为舞是楚舞的一大特点。
楚墓出土的鼓数量多,种类亦多,有漆木鼓、鹿架鼓、虎座鸟架鼓、大鼓、带柄小鼓和建鼓等。楚鼓中最具特色的是虎座鸟架鼓,目前在湖北、湖南、河南等地已经发现有30余件,其中以湖北江陵所出最多,它是以对称的格局布置双凤、双虎作为鼓架,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彩凤,一面大鼓悬于两凤鸟之间。曾侯乙墓出土的建鼓是一种贯柱大鼓,面径90厘米,鼓架座上垂直竖一根长杆,鼓框从中间对穿过杆,鼓架铜座由十六条大龙和数十条攀附其身的小龙纠结环而成,是一件最精美的先秦鼓座。同时曾侯乙墓也有一幅建鼓舞蹈图表现了楚地巫师击鼓为舞的形态。 荆楚腹地湖北枝江出土了绘有建鼓舞图的汉画砖像,图中伏虎座上挂一建鼓,两舞女对舞击鼓,气韵生动。湖北崇阳1977年出土了一件铜鼓,是以青铜仿当时的木鼓而铸制,这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铜鼓实物。
鼓在韩国古代乐舞活动中亦占有突出的地位。
韩国古代有过迎鼓、舞天等祭祀活动,《后汉书》记载:扶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酒歌舞,名曰迎鼓。” “迎鼓”是迎接天神而击鼓,起源于农耕祭天仪式,鼓声是对天神的祭祀,是和神沟通的媒介。不论是神圣的祭祀,还是喜庆丰收的庆典,各种仪式和庆典都离不开鼓。
韩国的鼓不仅用于祭祀、歌舞,也用于国家治理,有一种大鼓可让百姓直接申述民意。如朝鲜时代太宗国王1402年昌德宫外门楼悬挂的申闻鼓,其用途就是百姓喊冤时击鼓让国王直接解决问题。现在大鼓在各种场合广为应用,成为韩民族精神的象征。
韩国有种古老的音乐叫“农乐”,农乐即农民的音乐,起源于远古部落时代的农耕民族的祭天活动和祈丰仪式。三国时期,每年五月播种之后,“以牺牲祭天,并歌舞达旦”。以农为主的国家,庄稼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人民和国家的命运,因此歌舞者都高擎一面上书“农者天下之大本”的大旗,表现出对农业的重视。在韩国众多的
民俗歌舞中,农乐是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图:韩国江陵都来农乐)
以太白山脉为中心的江原农乐,分为“岭西农乐”和“岭东农乐”,“岭东农乐”是包括江陵、襄阳等地的农乐,因为岭东地处高山峻岭之中,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所以许多
传统民俗得以完好地继承发展,极有地方特色。
韩国是个农业国,因此农业劳动谣丰富多彩,最有特色的农谣是岭东地区的江陵鹤山奥道戴哥谣,被列为韩国国家指定的江原道第5号无形文物。鹤山奥道戴哥谣包含着农活的整个过程,从“插秧歌”、到“锄地歌”、“割稻歌”、“击稻歌”、“背稻歌”都生动地描绘着农活的细节。这些边做农活边演唱的农谣,一般有鼓、锣、钲等乐器伴奏助兴, 为振作精神,调节身心,提高生产效率。
屈原《九歌》记载,
中国沅湘地区
民间祀神所用的乐器主要以鼓伴奏。 至今荆楚地区的民间传统活动中,鼓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很突出,特别是生产劳动中也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荆楚谚语“一鼓催三工”,是说用鼓乐助兴可提高三倍工效。
荆楚农歌由来已久,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荆楚农歌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锣鼓、载秧歌、扯草歌等等,反映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每种歌在各地又有多种不同的曲牌和演唱形式。如薅草歌就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专业歌师傅在田边演唱,用锣鼓伴奏,另一种由田间劳动者自唱。薅草歌又名薅草锣鼓,农民在薅草时由歌师击鼓领唱,人们应和鼓点节奏齐头并进,此唱彼和。这种形式流行于荆州以西包括整个鄂西南地区二十几个县的范围,至今湖北恩施土家族在劳作时仍然以锣鼓助兴,打薅草锣鼓,唱词多为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类,也有说唱
历史故事的,说唱人还时常即兴发挥,开玩笑逗趣,一方面可以鼓劲加油,使得单调辛苦的农事劳动变得欢快,同时也是帮劳动者掌握作息,协调动作,平衡进度,歌师在农事劳作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