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面临的学科发展难题——我的2009年0点思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1-09 20:50:48 / 个人分类:闲话碎语

此刻是20090点,新世纪刚刚走入第九个年头。此刻我深深感到中国民俗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而沉重地压在了全国民俗学人的身上,时至今日,当代民俗学人能否挑起这副重担并很好地完成这项任务,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的一次重大考验和严峻挑战。我想到民俗学当前面临的许多新老难题,一时难以理出什么头绪,令人深省深思。

第一、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在我国现行学术体制下具备充分条件吗?

经过近30年来的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实践证明:在我国现行体制中,任何一个学术领域或学术机构的学科带头人,甚至是最有权威性的或最有个人魅力的学术领导人,都难以直接推动或左右全国性学科建设的进程,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必须经受我国科学体制的制约和行政管理的支配,民俗学科也并不例外。

众所周知,在我国,学科发展除了本学科同仁们做好本职研究工作外,起码要具备以下4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一是该学科必须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对国家能作出突出贡献,才具备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二是该学科的重要性和已有成就必须得到决策机构领导层的认可,同时被列入国家发展的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

三是该学科拥有被国家领导层认定的学术权威,并为国际国内广泛承认的具有参与或干预本学科发展的高强能量的人士;

四是该学科的学人必须形成强大合力或形成有实力的学术带头人群体,同时具有发展学科的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和活动能力,通过多种媒体和渠道,在本学科的有效实践中推动该学科形成强势学科的态势。

以上四个条件对于我们民俗学科的建设也完全适用。问题是:我们具备吗?

过去民俗学界在这四方面都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从某些方面或在某种意义上说,成就也是显著的。全国从事民俗学工作的同事们,不论是中国民俗学会的会员,还是各省、市、自治区民俗学会成员,或不少独立自主从事研究的有实力的民俗学者们,都已经做出了应有的成绩或出色的贡献。在一定层次的有关政府机构及其科教政策执行人中,民俗学科的重要性和许多显而易见的民俗学成就已经得到承认或有限的肯定。在已往的几十年中,以钟敬文教授为旗帜的国内外公认的学术权威,直接推动并参与或干预民俗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在传播民俗学科信息和交流民俗学研究成果的媒体舆论上,已经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是我们终究难以具备上述四个体制制约下的有利条件。

第二、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难题和欠缺有哪些?

说老实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已经发挥的积极影响,比起一些十分活跃的强势学科的发展进程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我们也没有必要过高估计我们已有的成绩。毋庸讳言,民俗学科还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难题和基本条件方面的严重欠缺,有待今后积极解决和弥补。有一些带有全局性的重要难题和欠缺,还迫使我们不得不优先考虑,并找出逐步解决的办法。比如,民俗学作为一门官方标定的二级人文学科,先天性地就被置于受歧视的所谓边缘学科位置。那么在我国到底应该如何给民俗学定位?怎样才能形成完整的“三位一体”的发展系列”?即:

A.民俗学在全国高教文科系统发展成完整的有专业学士、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和教学系列。

B.民俗学在全国科研系统发展成有合理布局的民俗研究机构,分别承担全国各地区各民族民俗的完整研究系列。

C.民俗学在全国多种文化系统,如民俗旅游、民俗节会、民俗博览、民俗礼仪、民俗饮食和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发展成民俗实践的完整应用系列。

如果做不到这三位一体的发展系列,要想把目前处于弱势地位的民俗学科转化为强势学科,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民俗学学科建设必须认真思考的发展战略问题。

   现状之一是:目前,我国除了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建立了民俗学系之外,全国高教文科系统还没有建立第三个民俗学系级单位,更谈不上实施民俗学专业招收本科生的项目和计划。以民俗学或民间文艺学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授权单位也相应较少,民俗学专业博士点就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这和我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及当前民俗文化发展热潮是否相适应?这是否正常?

   现状之二是:目前,除了江西社科院、辽宁社科院设有民俗学研究所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全国其它省区社科院至今都还没有民俗学专业研究机构,这和当前我国持续升温、席卷全国的民俗文化热潮是否协调?这是否正常?

   现状之三是:目前,各种社会科学的国家级学刊纷纷登场,我国民俗学至今还没有一种学刊是国家级的或准国家级的核心刊物。全国所有的社会科学刊物,几乎都没有开设民俗学专栏或专题。山东大学的《民俗研究》23年来几乎承担了民俗学准国家级的学刊任务,它正在超负荷承载中运作,功不可没;但是,众所周知,在我国现行期刊管理体制和学术管理体制下,它仍然不具备国家级学刊的权威资格。这样既直接妨碍了民俗学研究成果的发表,也大大限定了民俗学者学术职称和级别的有效提升,严重阻碍了民俗学科学术梯队的顺利建设。更重要的是和我国当前民俗文化的繁荣状况是否相称?这种缺欠是否正常?

   现状之四是:目前,我国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应用方面仍处在自发的无序状态之中,许多急功近利的政府机构、企业单位、行政官员和非民俗专业人员,随时随地以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名义,用大量非民俗、伪民俗的文化赝品和垃圾充当民俗文化精品,欺骗国内外游客,严重玷污了我国民俗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大大损害了国家形象。面对这种现状,全国民俗文化活动热潮,要不要为民俗学人发挥民俗学科的指导和积极影响作用提供优先条件,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项实践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些都是我国民俗学界同仁无法避开的现实问题,也是我国文化发展战略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有理由把这些严重失衡的问题寄希望于政府教科文部门领导自上而下的发现、关注和切实解决上,同时我们自身也确有责任共商民俗学科的大事,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民俗学人自己的梦还需要民俗学人大家共同来圆。

第三、中国民俗学人怎样肩负起学科建设发展的历史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过去的30年,民俗学界的同仁们面对学科发展,往往有一种习惯了的办事方式,那就是:凡是民俗学科发展建设的大事小情,几乎事无巨细都要仰仗钟老出头露面、签字画押甚至东奔西跑去解决,直到他老人家离世前的最后时刻,还为一份重点学科的申诉文件签了字。特别是在钟老的门内外弟子中,似乎养成了一种“天塌下来有人顶”和“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惰性;钟老一生鞠躬尽瘁,功盖当代,自有公论,但是自钟老离我们而去之后,这种办事方式的惯例从此也失去了依赖和支撑。大家都知道,从此再没有谁能有钟老那么高的威望和那么强的个人魅力,去有效参与和干预民俗学科建设了。这种失落在我们许多同事中间曾经困惑了较长时间。今天,当我们痛定思痛,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反思之后,不能不唤起我们晚生后辈的责任感,想一想要不要考虑今后如何团结一致,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以集体合力的强势参与或干预民俗学科建设的工作?近年来,我先后收到了东西两个国家的几位民俗学教授的电话信函询问。他们不约而同地明确提出了“后钟敬文时代”中国民俗学发展前景的问题;并密切关注中国民俗学人对今后事业的打算。这就更加唤起了我们在新形势下发展中国民俗学的使命感。因此,所有有关学科建设发展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们大家的身上;也只有在全力推动学科发展的努力下,才有可能求得我们学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民俗学人理当能够执行并促进完成本学科建设的历史任务,别无选择;出路出路,只有走出去才有路,显然倒退是没有路的。

第四、中国民俗学人是否应该在以下几个学科发展的实际问题上出出主意?

我想为此应该进行一场讨论,最后达成若干共识或作出相应的决议,并采取措施,分工负责,付出努力,才会取得实效。

     我们有资格、有权利和责任向国家决策机关就民俗学学科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同时还要认真考虑,民俗学科发展议案应该用什么形式?走什么程序?通过什么途径?才可能用我们对学科发展的建议说服主管领导机构,并促请他们认可民俗学科的发展需要,及时把它纳入到长期稳定的实施人文学科发展规划之中。

     是否考虑以众多民俗学者签名的呼吁方式,连同发表系列科学论证学科发展的文稿,通过有较大影响的传媒扩大民俗学的宣传;或与有实力的媒体联手共同安排民俗学科在舆论传播方面的有效做法。

     我们大家从事的民俗研究与国家在民俗文化发展应用方面的需求之间该怎样架起民俗工作实践的桥梁,想方设法主办、承办、联办或积极协办重大的民俗文化活动,使民俗学科和民俗学者在各项民俗文化活动中派上大用场,甚至还能发挥卓有成效的指导作用。为当代民俗学者参加当今社会民俗文化实践创造充分条件。

     有什么办法积极筹划申请主办或联办全国性民俗学专业理论期刊,用以推动民俗学研究的发展及学科建设。或设法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努力促成《民俗研究》在期刊级别上更加得到提升;又由于民俗学优秀研究成果在其它国家级期刊上常常因为学科分野的不协调受到冷落,因此,迫使我们不得不为创办自己的全国性学刊而努力。

民俗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正任重而道远,在新世纪急速前进的学术新历程中,中国民俗学面临的难题期待我们同心协力去解决,真的是别无选择。(09年元旦)


分享到:

TAG: 民俗学 难题 思考 学科 中国

施爱东博客 引用 删除 施爱东   /   2009-01-09 21:39:38
想不到乌先生这么快就拿出一篇有理有据的文章来了。
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不愧是80后的老才子。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4-19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808874
  • 日志数: 474
  • 图片数: 34
  • 影音数: 24
  • 文件数: 55
  • 书签数: 232
  • 建立时间: 2008-09-20
  • 更新时间: 2016-12-23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