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没有留下翅迹,鸟儿却已经飞过……”

坎布里奇旧函两封:致钟敬文先生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08 23:22:09 / 个人分类:三生有幸

·海外来信·

坎布里奇来函

──巴莫曲布嫫美国来信两则

 

  (我会副秘书长巴莫曲布嫫在美国访学期间给钟老来信。经钟老建议,摘登如下。)

 

敬爱的先生:大安!

  时届初夏,遥祝先生康吉健适,教务顺利,学术昌兴,诗怡文祺!

  到美国后一直没给先生笔书一函,也没能及时用中文通过E-mail向先生汇报,实在是学生大大的不是。请先生一定谅解!学生在此给先生叩首请罪了!真地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在美国过了将近十个月了。每每念及先生对自己的期望与鞭策,益增后学疏慢之愆,伏惟体察与宽宥,是幸。

  我月初从印第安纳大学经芝加哥回到哈佛。学校这段时间课程全停了,学生都在复习备考;我和姐姐阿依正在忙着准备一个小型的凉山彝族宗教文化展览,将于五月二十五日在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展出,届时我们将有题为《诺苏彝族(也就是彝族诺苏支系)的仪式生活》发表,也是宗教学课程结束的报告会;同日下午我们在燕京学社也有一次发表,姐姐讲彝文与毕摩经书;我讲诺苏彝族的口头传统。都用英文。

  我去印大之前,是去俄亥俄州立大学开一个关于“超越牡丹亭:文化·族群性·表演与中国文学”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会上见到了师兄朝戈金和弗里教授,我们正好在一个讨论组。朝戈金发表的是江格尔奇冉皮勒的史诗演唱与程式化风格;我的发表是彝族诺苏支系的述源叙事传统;同一个讨论组里的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讲的是苏州弹词;弗里是我们这个小组的讨论人,由他做小组的理论总结。会议就两天,但美国人把一切都安排的十分紧凑,会议期间还有京剧表演什么的。在会上见到了李方桂先生的女儿李·马克·琳,她跟马先生非常熟悉,所以跟我也很亲热;她是47年随李先生到美国的,现在在加州大学任教。(对了,在波士顿开办了几十年的“剑桥心语”,是一直在赵元任先生的女儿赵淑兰女士家里定期举办的学术沙龙,我和姐姐也到那里讲了一次,听众们兴致颇高,发表加上问题回答一共持续了4个小时,到夜里11:30才结束)。

  会议一结束我便直接去了印大,一是那里的民俗学是全美最强的,二是杨丽慧和安德明都在印大。此行收获挺大的,在他们夫妇周到的安排下,我见到了印大民俗学系的系主任和两位民俗学的教授,以及几位民俗学系博士生,跟他们都一一作了简短的交谈。还去了印大图书馆的民俗学特藏、传统音乐民歌档案库参观。民俗学系的教授们都知道先生及先生对中国民俗学的贡献;但先生的著作没有收到印大的民俗学集成库中,而是归到了中文图书的馆藏中。

  还有一个好消息报告:我、姐姐阿依和表哥潘蛟二月份向哈佛─燕京学社提交的一个申请报告最近也得到了批复:将在哈佛办一个国际彝学工作会(workshop)!!!我们申请了8,000多美元的经费(后追加到12,000),能够邀请欧洲和美国从事彝学研究的教授到哈佛共同讨论,时间初步定在11月初。这样阿依就要延期,等会议结束后才能回国。我们原来真地认为不太可能的,抱着“试试看”的念头“打了个报告”。经哈佛─燕京的学术顾问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真是喜出望外,大家都非常高兴。

  另外:我的一篇文章已经在英国发表Asian Ethnicity (郝瑞译为英文的);另一篇长篇论文(43页)已经得到日本《亚洲民俗学》主编的通知,他们准备分两期刊出,这是我自己写的第一篇英文论文,能够发表我非常高兴的。还有,参加俄州“超越牡丹亭:文化·族群性·表演在中国”的论文随后也会结集出版的。

  我在哈佛一切都还不错,学术上也有诸多的收获,英语也有进步;生活比较有规律了,身体也比原来好多了。请先生放心。这不,回到学校,电脑、音乐与书依然是我的“三味人生”,面壁一隅,与文字对视,独白人生。我很喜欢内心这种孤独的宁和。真的,曲布师从先生实属三生有幸,惟有勤奋不怠,聊报恩师!

  真想尽快回到北京,能时时在先生身边聆听教诲也是学生的莫大福祉,我非常怀念那样的日子。希望先生多多地保重身体,凡事还是不要操心那么多的好;天气好的话,一定要坚持散步哦。我一定会在明年二月间回到北京的。

  先说到这里吧,等我们忙完展览再向先生和董老师做一次详细的学术汇报吧。

  顺颂 时祉!

  学生:曲布嫫 谨呈

  2001年5月18日

  于坎布里奇花园街29号

 

  ……我一切尚好。今天是全美追悼纪念日,布什也正式宣布全美进入紧急状态,据说华盛顿特区已出现装甲车队,警察也换为身着野战服的特警了……恐怖活动确实让人震惊,也确实把美国搞乱套了。布什政府现在一直称“AMERICA AT WAR”(这也成了各大新闻媒体的主题词), 但我想这是政府的一种强硬姿态而已,虽然有专家担心由此会引发生物化学战争或是核战争。谁知道呢?美国人大多主张打,但民众还是要求政府先查清元凶再还击。总之,备战情绪高昂,两会也通过了,局面一时难以清晰起来。在这里的中国学者都在只争朝夕做好自己的项目,早日完成归国回家。

  哈佛校长让大家“Shock off the shock”──定下神来上课。这周一(10日)我们才注册开学,周二就出事了,但文理学院秩序井然,周三接着正式上课。这学期我只选听了三门:1)语言与文化(人类学系)、2)中国社会人类学(人类学系)、3)叙事理论(比较文学系),其它主要就是参加讲座和撰写会议论文了。

  我的近期计划是这样:10月参加美国民俗学会年会,议程已将我列为Panel 2-8的发言人之一,与先生认识的马克·本德尔教授在一个讨论组(他当年听了先生一句话“你应该去研究《刘三姐》”就只身去了广西,一待7年,还在那里娶了个中国媳妇)。接着在哈佛主办国际彝学工作会议(workshop),时间定在11月9-11日。这个活动结束后,我在美国基本就没有什么大事了。所以我应该能将回国的时间提前到12月份,最迟不超过1月上旬。目前我正在着手准备国际彝学工作会的先期工作。

  请代我将这些情况告诉先生一声。请他老人家放心,这两项工作一结束,我就会尽快回到北京的。

  祝大家都好!

  巴莫曲布嫫

  2001年9 月15日

  于哈佛赫勒斯图书馆

 

来源:《中国民俗学会会刊》(第13期)

http://www.chinafolklore.org/ChinaFolkloreSociety/cbw/xhhk/13/xs.htm

 


TAG: 钟敬文 坎布里奇

信马由缰~~刘大先 引用 删除 deva   /   2010-01-11 17:02:33
巴莫老师您当时真的很充实,我感觉我的好多时间都浪费了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