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张海洋教授的讲演《少数民族与中国》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2-12-16 07:39:33

  • 文件版本: V1.0
  • 开发商: 本站原创
  • 文件来源: 作者提供
  • 界面语言: 简体中文
  • 授权方式: 本站共享
  • 运行平台: Win9X/Win2000/WinXP
再看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张海洋教授的讲演《少数民族与中国》
2012-12-16 | 阅:1  转:2  |  分享 
  修改

少数民族与中国

(在林耀华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学术讲演)

张海洋


我们今天在人大逸夫楼做这个小范围的共同体仪式,纪念我们的先师和民族学界泰斗林耀华先生诞辰100年。做仪式也要成本,庄孔韶教授和他的团队及中国人民大学垫付了各项筹备成本。各位远道而来的老师和朋友垫付了车马劳顿的成本。这些付出使我们的道场有了这种神气。做仪式也会有收获。我们正心诚意的参与能收获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和道德文章,使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更有意义,使我们的学术和事业更有影响、更可传承。这些东西加起来就是我们的集体良知。     

教授委托海洋介绍林先生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成就和意义。海洋对此诚惶诚恐,因为他对林先生作品学习理解没有在座各位,特别是没有这里的庄孔韶、浙江大学的阮云星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的潘守永、西昌学院的王烨等师友深切著明。但我也感到责无旁贷,那是因为今日中国的少数民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正在经历一个极其严峻、千钧一发、危如累卵但远远没有被国人,学人和政界肉食者察知和体认的重大关头。

中国潜在的民族关系危机有多严重?回想100年前的今年3月,中国即将发生辛亥革命。这次革命跟中国历次改朝换代的模式有两点不同:一是它不是出于内部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入主,而是出于西方列强的物质物欲和野心贪心的文明挑战。中国从此被拖进了一个专讲唯物、实力和铁血的时代铁笼。我们现在正该努力从中挣脱,重新找回中国的文化自性和国民的人性。二是它终结了中国2000多年的帝国帝制而建立了现代民国或共和国的体制。这场转型在边疆民族危机中展开,又不断加重了边疆民族危机,直到招来日本全面入侵。中国今天面对的所有重大民族认同问题,特别是西藏和台湾问题,都跟这场革命和这场转型有关。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界通过政治协商,制订《共同纲领》,确立多民族统一的人民共和国体制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使中国的现代政治政体跟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有了较好对接,这场危机才告一段落。现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因而迎来了第一个春天,时段为1949-19593月。

在此期间,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先后少数民族访问团和民族识别,清除对少数民族不利的所有歧视性标志和制止行为,选举人民代表召开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初步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承诺,从而完成了辛亥革命之后的国家整合。联想到当时美国还在严重地歧视有色人种,我们更能体认当时中国这场政治实践的人权和道德意义。这一阶段后期的1958年大跃进导致1959年民族关系出现逆转的苗头。大量的国营林场和农场也在此期间布局到少数民族地区。

公有制对少数民族也有一定好处。这是因为中国很多少数民族由于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中讨生活,有一套破解公地悲剧的社会文化机制,所以他们的资源公有意识高于汉族。这正是他们在当前这场以市场经济和城市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开放中命运坎坷的原因。举例讲,国有的森林和江河就能容许少数民族在里面采集渔猎。那情形跟现当前国营林场工人承包管理,导致土著盲流换位的山林不可同日而语。当时的国家还知道不参与拜炎黄始祖和祭孔,不刺激和异化少数民族,不让他们有被祭祖、被祭孔和被过节的感觉。但没有经济技术支持的意识形态不能久长。大跃进心态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幸而天道好还,物到极时终必变!1978-19893月,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的第二个春天。中国在此10年推出了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承诺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扩大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少数民族人口有了快速的机械增加。这显示了当时中国颇能让少数民族自豪。中国学界在此期间经林耀华、梁钊韬等先生的努力而恢复或创建了几个民族学系和人类学系。今天在座的许多同仁就是那个10年成长起来的学者。

1989年,中国的民族关系随着胡耀邦同志逝世,又随着苏联东欧得病中国吃药而再次急转直下。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在内的各项民族事务管理都让位于不由自主的经济发展。西部开发和中国移动,即边疆少数民族与内地汉人大规模双向流动,既深刻地扰动了中国的文化根基,更使少数民族的生态生计资源权益和社会文化权益深刻受损,因而使其处境更加艰难。这样游离主题20年后,我们看到的就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的少数民族身影越来越少,而在机场安检处被阻滞和在宾馆饭店被拒住的少数民族则越来越多。开发、防范、预警和严打高压成为学界和主流社会研究操作少数民族事务的常规话语和常态方式。民族互惠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甚至民族这个名词本身都成为主流社会嫉妒和质疑的对象。如果我们再把这种局面跟美国主流社会刚刚选举一位少数民族总统的事实交叉对比,就更让人有此一时彼一时的世态炎凉之叹。它说明当好的民族关系如同逆水行舟,需要举国上下坚持不懈地努力维护,否则就会是其兴也速而其亡也忽焉

海洋认为中国民族关系形成今日这种局面,跟主流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四少三多有关。四少就是知识少、尊重少、理解少、信任也少。两多就是要求多、设计多、操作也多。中国主流社会对于重大的民族国情四少三多的根源何在?端在业已深深西化又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国民教育体系。今日中国排名最靠前位的大学都带头儿既不讲少数民族知识,又不开设民族文化多样性课程。一些号称研究社会的学科甚至在招收推荐免试的研究生方面搞名牌大学神圣同盟,不接收民族院校推荐免试的学生。中国主流国民教育体系这样安置少数民族及其文化,是因为在他们的社会发展史日程表儿上,少数民族有只有历史没有未来,因而是在现代社会死缓安乐死的候选对象。这种带有深厚社会达尔文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文化优生学内容的社会发展史日程不是中国制造而是西方泊来品。它曾是西方殖民扩张的思想工具,后来被强大的联共(布)整理成僵化教条传到中国。目前,这种牌号的社会发展史在经过后现代思想革命的西方已成无处藏身的过街老鼠,却仍能在中俄两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大行其道,不断地繁衍复制和流传谬种。只要这套体系训导出来的毕业生不断涌进主流社会和官场,就不仅会使少数民族在的处境越来越难,而且也使国家社会出现心与身为仇的精神分裂。

今日中国主流社会很有崛起的冲动和自豪。但只要国民教育继续用社会发展史制造这种产品,就会使中国的伦理道德底线不断塌陷。只要中国社会不能把少数民族发展与人的尊严幸福和社会的公正和谐这两块事体摆平,中国的民族关系就难以和谐。不管国家的经济体量多大,只要没有和谐的民族关系,它就只能是一个面目可憎和命运可悲的残疾巨人。其经济成果也随时能被社会冲突吞噬。

那么中国主流社会应该怎样看待和对待少数民族的重要性?首先,少数民族是中国的边防屏障。中国2万多公里陆疆尽是少数民族家园。中国当今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特别石油和淡水源头,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的生态敏感区都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再从道德伦理角度看,少数民族不仅是中国文化根基的守望者和再生产者,也是中国文化价值的基本根源和重要参照体系。少数民族的处境是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量表。民族关系状况是观测中国社会健康状况的标尺。简言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是中国的命脉所系。

最后从文化生态学角度看,由于中国的地理和历史均如太极图上的两仪。少数民族地方占有中国半壁江山,少数民族活动占据中国半部历史(其中很多内容尚待新史观来挖掘),少数民族的家园有着中国最为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少数民族有着不同于汉族的多样生计方式(其中的科技史含量有待开发),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多于汉人地区,所以我们可以说,不学习和研究少数民族就不能了解中国。在对少数民族无知的基础上对中国的事务下结论或做决策,其表现不是轻薄为文就是鲁莽行事,其结果不是贻笑大方就是祸国殃民。去年美国算命大师奈斯比特夫妇那本《中国大趋势》,就因为没有计入少数民族的因素而不可救药地属入孟浪浮夸之作。

同理,一个不承认少数民族社会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国家,必然会养成除了用金钱权势开办血汗工厂、圈占公共资源、损毁生态环境和倒腾房地产之外,再无创新能力的社会。它将不仅无力创新,而且会丧失人类最基本的人口和文化再生产能力,坐观文化退化和人口萎缩的病态蔓延:结果就会有遛狗的老人比带孙子的老人还多的城市社区,还会有能在1分钟内手刃13名小学生的外科主治医师。有了这些状况的国家,经济奇迹将无法赢得尊严和声望,反而会因为远离传统的文明自性而危险地接近二战前夜的德国和日本。

中国学界面对这些状况应该如何施为?最简单的答案就是像当年的林先生那样坐言起行,投入全身心的精力理解、学习和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努力推动主流社会尊重历史和现实,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人格,做出符合国情需求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具体讲,就是在纪念辛亥革命100之际,推动主流社会向后现代思维方式演进,倡导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的思想转型,开创中国民族关系的第三个春天。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丰富,但既不复杂和也不敏感,只要正心诚意就不必神秘其事。

我们在这种背景下重温林先生研究少数民族的实践和成果。先生享年90做了70年学问。70年中又有近60年做中国的少数民族研究。他写出过举世公认的民族志《金翼》和《凉山彝家》,主编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的核心部分。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创建了民族院校系统第一个民族学系,主编了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原始社会史》和《民族学通论》的两部教材。他带出了当今中国学界阵形严整的学科团队。这支团队的骨干所在的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兰州大学,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镇。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林先生在盛年时期即1950年代,跟苏联专家切博克萨罗夫合作梳理出《中国经济文化类型》,奠定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如同中山大学麻国庆教授所言,林先生这一框架加上费先生晚年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创新阐释,就是本学科在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现成范式。我们概括这个范式为中国版本的文化生态学

基于林先生的研究成果并针对中国民族关系现实需求,我们确认中国的学术和社会都需要一种从社会发展史到文化生态学的后现代转型。中国经过这场转型将迎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关系的第三个春天。现代中国与它的文明血脉因此而再次相连。这个文明的精义包括《礼记.王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史记.货殖列伟》:泰上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中国学界要面对现实创业垂统、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谢谢各位!


远程下载
分享到:

TAG: 海洋 少数民族 中国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31
  • 文件数: 1
  • 建立时间: 2010-12-10
  • 更新时间: 2012-12-1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