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化遗产的视觉记忆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4-06-01 22:00:03 / 个人分类:民俗图像

人类文化遗产的视觉记忆

 

2004年秋,由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有71个国家1860位摄影家参加的第四届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的评选在广州降下帷幕。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新加坡、荷兰、希腊、南非、澳大利亚的9位摄影家、人类学家和博物馆学专家任评委。这是一个观看“人类记忆”的盛会。三万多幅图片像三万多个窗口,呈现了大千世界人生百态多元文化的方方面面,幅幅凝结着摄影家们的心血。好照片不断跳出来,充满人文精神的纪实风格和图像的视觉力量,使观看成为一种享受。

然而痛苦接着来了,因为我不是一个纯粹的观看者。作为评委,得不断在不同系列的上百组图片中投下极其有限的选票。尽管评委们对影像具有各自的判断力,但由于他们有不同的文化和专业背景,选择角度和偏好有所不同。为了不要遗漏或误读重要的作品,大家颇费斟酌,看了图片,再看文字,有时还会议论争执一下。不过总体来看,大家对于那些更具人性力量和文化力量的日常民俗状态,似乎都有更多的偏爱。“民俗摄影”的这种人文品格,是大家在评选中乃至后来的讲座中反复强调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考虑影像形式感的同时,还得从图片所记录事象的原生性、民间性、纪实性、传承性等方面进行审视。

在原生性的原则下,那些旅游观光中浮光掠影的伪民俗影像需要淘汰。未经摆布和修饰的本土常态生活,才是我们所要记录的真实。《大凉山深处的彝族人》(作者唐跃武,获人物服饰类一等奖)以影像的纯粹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的喧嚣中,它沉郁平静,将一件山民的披毡和一个民族的原生态穿服民俗,用黑白演绎到极致。

在民间性的原则下,那些拍得虽好但属于上层文化或主流历史遗物且缺乏民俗要素的作品不在评选范围。如一组长城,拍得苍凉无比,吸引了不少眼球。还有一组当代世界都市风光,影像品质一流。但它们都被否了,因为它们送错了地方。《乌蒙矿工》(作者耿云生,获生活习俗类一等奖),初看与现在流行的矿工纪实图片有些相似,但细看,民俗文化的背景却也蕴藏其间,如滇东民间矿业开采传统、马帮驮运习俗等,无需文字说明,作者用成熟的影像叙事语言,记录了乌蒙农民矿工的生存状态,表露了摄影家对拍摄对象深切的人文关怀。

 

乌蒙矿工。耿云生摄

 

在纪实性的原则下,那些刻意摆拍和为了影像效果人为“创意”的“沙龙”作品遭到否决。例如有关乡村戏剧的组照有好几组,有一组穿戏装在废墟上摆POOS的作品,构思、布光都很用心,颇有深意的样子。但太做了,“用心”太过,自然不如实实在在的《老解和他的庄户剧团》(作者江浩,获节日文化类一等奖);还有拍摄老街老镇的,差不多泛滥成灾,许多“沙”(沙龙)得厉害,漂亮得像是用电脑做过一样。《重建阿富汗》(作者Jason Eskenazi,建筑文化类一等奖)拍的也是老屋,是一些被战争摧毁的老屋,从阿富汗本土风格的断垣残壁上,人们忍不住想“完型”这里的民居以及曾经发生在这些房屋里的世俗故事。

在传承性的原则下,那些记录当代偶发事件、类似新闻图片的纪实作品落选了。作为民俗文化的影像记录,照片即使是现在拍摄的瞬间,意趣却指向与深厚历史传统相联系的恒定时间。《私塾》(作者周伟,获本届年赛大奖),如果仅仅从影像方面考虑,另一些作品在影像叙事的完整性和画面形式感等方面,都或胜过它。但是,它特殊的人文意义打动了多数评委,特别是有亚洲文化和人类学背景的评委。在这组图片上,我们看到一种伟大的文化传统,怎样在乡土中国的普通村庄中生成、存在和变迁。尽管私塾教育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要衰微和被取代,但以孔子为象征的儒学传统,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却通过这样一个乡村私塾的视觉符号及其以此为背景的民俗文化透露出来了。这是一组具有文献价值的人文摄影图片,它折射了潜藏在乡土中国渗透在广大民间中深厚的精神底蕴。那来自悠远历史的文化意象、文化精神及其本元的力量使人感动。

    杨延康和王征西北作品,在人文影像的表达上更趋成熟。杨延康《民间天主教》中那些穿黑袄戴草帽的老陕,即使信仰了外来的宗教,那股浓烈的羊肉泡馍味,仍然透过影像飘了出来。在历史和现实、本土与世界的纠缠中,我们看到一种融在血里难以改变的人文品格。王征的宁夏穆斯林是一些遥拍的群像。在大雪掩盖的荒丘下,一些黑衣白帽的人围跪在故人的坟茔边。白茫茫大地上隆起的坟茔和荒丘,在视觉上形成某种相似性,黑衣人群的跪叩暗示了一个寂寞的人文故事;另一幅在田野上做聚礼的穆斯林,色调上与上一幅相反:黑色田野中间的白色平地上,跪列聚礼的沉默人群和另一侧静立的孩子形成一种视觉结构上的张力,一辆载人的拖拉机从画幅上方带着白色的尘雾,切入寂静的黑色。大西北特殊的自然和人文在这动静、黑白中融为一体,苍凉无比。

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多元文化对话的基础是本土文化。但什么是我们的本土文化?我们的人文影像如何具有我们的文化特质?透过我们镜头呈现的是自己文化的影像记忆还是现实人文的多重镜像?

依然没有现成的答案。

 


分享到:

TAG:

黄景春的个人空间 引用 删除 黄景春   /   2014-06-02 09:52:09
邓老师,你的文字和背景太接近,看不清楚啊。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