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与禅者(五尺道述古19)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1-27 22:29:05 / 个人分类:五尺道述古

·五尺道述古之十九·

王者与禅者

邓启耀

 

  天高皇帝远,没人管,所以大理是个让人散漫的地方。

  散漫得连大理国的许多国王都为了不上班,而想出家。

  当王,还是当和尚?

  我发现,这个在现在差不多不用问的问题,在一千多年前,竟然是一直困扰大理国的王者们的问题。

  大理国王段正兴执政25年。他将儿子嗣立为王之后,自己也学父王一样,索性出家当了和尚,静心供奉圣像。

  值得一提的是,此公避位为僧前后的这两百年间,可能是大理国佛教最盛的时期。在这期间(公元1026-1238年)执政的13位国王,竟有7位出家当了和尚,占一半多。至于政治上呢,如果仅从大理国的大事记上看,很少有你杀我我杀你篡位夺权的事,反而屡屡出现扶上新人后老国王即“避位为僧”的事。“国人”的作用也很大,大理国史里连连出现某某“为国人所立”或“国人废之”的字样。且无论“废”还是“立”,均未出现宫廷政变时常见的刀枪相见的情况。我一直搞不懂这算哪门子的“民选”?比如公元1080至1097这十余年间,便有一些很富戏剧性的事件发生:段寿辉干了一年国王,即“禅位”给非嫡传的段正明;段正明勉强坚持了13年后,因政绩不突出,“国人废正明”,只好丢下王朝当了和尚,弄得国中无主,“国人遂奉善阐侯高升泰为主”。因高“屡建功绩,国人戴之”,就改了国号,段氏王朝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高氏王朝;但高升泰似乎也只有做看管政府的意思,临终时诫其子把政权还给段氏,于是一年后其子守诺将前国王和尚的弟弟找来复国,接任大理国国王。

  这种互相让权的事稀奇得悬乎。但史书又是这么写着的,看来只好从文化上找找原因。除渊源久远的部落联盟体(“会盟”)的部落选举制传统(神判与成员推举相结合,如“铁柱会盟”中的白蛮首领张乐进求让位给乌蛮首领细奴逻),或许也与当地民族积极发展文化的需求有关。查此时的大理国史,除有两三次异文化部落的局部动乱,大多为“贩马”、“议市马”、“贡金装碧阡山毡 ”、“贡象马”及麝香、牛黄、金刚经等,和“入宋求经书、药书”、“入宋求大藏经一千四百六十七部”等,皆为商贸及文化交流之事。从许多记载和艺术品上看,南诏大理国的君王臣民们,似乎更热衷于精神领域的活动,沉迷于宗教、艺术和对外文化交流的事。置身于几大文化板块交汇处的大理人,并不愿使自己所据的交通要冲位置变成兵家必争之地,而是千方百计使其成为文化艺术之都。此种与世无争的禅性心境,当与佛教的熏陶有很大关系。

  由此,我们也便可以理解,大理国的人为什么倾其所有,铸造那么多佛像观音像的原因所在。他们是将自己精神的追求,熔结在一种灵性的象征物上了。

  当然,这种“灵性”或精神的追求,并不像我们考证的那么枯燥和虚幻。在大理地区,我看这种文化人嘴里的“追求”,其实就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穿衣吃饭一样来得自然而然。在大理,所有能显示某种精神性存在的地方,都被人的脚踏遍了,巨大的石板被来来往往的人磨得光润如玉。老斋奶们心满意足地舞动着扇子、霸王鞭和草帽,老头子吹着一管恐怕已经成精的竹笛,而壮实的马大哥们则赶着马帮在石板路上送去茶叶、彩布和金刚经,运回麝香、药材或大藏经。他们将家乡的圣迹和远方的圣迹连在一起,一点也不挑剔地驮运着它们来来去去。

 

白族老艺人自己制作的大琴,一公一母

这些农人演奏的洞经古乐,都是传说中的曲牌

跳霸王鞭舞自娱自乐的白族大妈

搞民族音乐学的夫人周凯模陪同世界著名作曲家周文中院士在大理考察


TAG: 大理 述古 五尺道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