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赣南的日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12-20 21:42:11
开学已经有一段时日了,各方面也慢慢适应了,我就谈谈这些日子的学习和生活。先谈田野调查。由于课程安排的需要,我的导师钟俊昆老师利用民间文学课程的实践课时带领我们民俗学专业的五人外出田野调查了两次。一次是去了赣县七里镇和马祖岩,另一次是去赣州历史文化与城市建设博物馆,两次出行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我们一行在导师的引领下走访了七里镇,沿途遇上了两位村民,老师主动与他们交谈,问及了一些有关七里镇作为一个重要码头时的采木贸易和人口迁移的问题,这些都让我实实在在的体会了一次怎么田野调查。虽然回来查了一些史料觉得这些信息文本上都有记载,这也许就是田野调查的意义。这些文本的记载正是无数的田野的工作者采录的结晶吧,而很多知识我们还不知道的都需要我们通过田野调查去了解、去获得、去证实。在行进的过程中,导师指引我们注意一些的细节和问题,如周围的间距短小的小型土地神庙和当地房屋大门的朝向均不是传统的坐南朝北。我很感激导师,没有这些适当的提醒我就不会有这种留意问题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这些点点滴滴的指导都可能让我在以后的调查中形成思考的习惯。在七里镇有个仙娘庙,据说三月二十有很热闹的庙会,而我们现在去只能作为踩点式的熟悉。在庙里左有庙钟,右有庙鼓,正殿放在神位,分上下两层,上层祀观音,下祀金霄、琼霄、碧霄三位神像。导师就会叫我们观察这个庙的祭祀除了多神崇拜还有就是附祭祀的七仙女祭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什么民间故事。导师也做了论文阐释了现在仙娘庙集祭祀与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特点,我们在仙娘庙的确可以看见许多村民都是在庙里打牌、聊天、看戏。这也恰恰说明田野调查能成为很好的研究成果和我们加深对调查对象的了解。
再谈工作。前不久客家研究中心承办了首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我有幸参与做些会务工作,这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且使得我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使得我是内敛谦虚型的性格,在做事之前总是准备充足,然而有时我其实早就准备好却畏缩不前,这种问题症结总是会困扰自己。在这次会务工作过程中我极力克服自己的不足,把它当成一次锻炼的机会。在这次工作中,我深深感觉到赣南师范学院的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学术交流的机会很多。仅仅这几个月以来,就单单与我专业有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和报告就不少,与我读本科时的学习机会多得多。而能有机会近距离的聆听各位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和交流,都使我茅塞顿开。虽然做会务工作很辛苦但学院里的老师和专家学者的平易近人,使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我们后辈的关怀和关注。另外一个重要的收获就是能够能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资讯,而在整理会议报告人报告的录音,无数遍的听并整理出文字都是我不断地消化这些学术资讯的最好过程。
最后再谈一下为就业打基础。由于四月份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恰逢考研面试没有时间做准备,所以就只考过教育学,前几天补考了教育心理学。虽然考上了研究生可是就业始终是的面对的,无时无刻都得为就业做好准备才能脱颖而出。
导入论坛
收藏
分享给好友
推荐到圈子
管理
举报
TAG:
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