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提纲):与稻田浩二先生的通信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09-13 13:06:26 / 个人分类:民俗学论集

民间叙事生命树(提纲)

     我翻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浙江省100个左右县区行政单位记录出版的99卷故事集,找到28篇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文本(这是全部)。同时,为了方便参照起见,还择引了5个30年代记录出版的该情节类型的文本。我对全部33个文本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的情节都是直线发展的,一个细节(母题)的结束正是第二个细节的开始。如:

  兄弟分家,弟弟得狗→狗为弟弟耕田→哥哥借狗耕田→狗不耕→哥哥打死狗→狗坟上长植物→植物给弟弟落金银→哥哥占有植物植物落毒蛇咬死哥哥。

  如果用图形来表示的话,那么 ──

  横画是直线,如:→→→→→→→ ;

  竖画则有如竹形:

  经过试验,我把这33条线立起来,加以重叠,结合成一幅图形,于是就出现了一幅树形的示意图,好像生出来许多枝桠。


  浙江当代"狗耕田"故事情节类型的树形结构图(从略)

  由此我得出一些有意思的思考:
  ① 28或33个作品都重复的情节部分我称之为情节基干。
  ② 都必有的母题称为中心母题。(2个)
  ③ 同一类型的所有文本还可以划出分支,我称为类型变体。在浙江当代狗耕田文本中我归纳出9个变体。
  ④ 每个变体里都有新的情节段或称母题链加入。母题链分消极的(演绎和替代相应母题)和积极的(可以组织和推动情节的继续向前发展)。
  ⑤ 母题作为情节的组成单位,有一系列重要特性:它特别活跃。民间作品的变异性主要体现在母题的变异性上。它有生成能力,可以带动下面情节的发展。它有链接能力,可以附着在情节的前一母题上。它可以组织和推进情节的发展。
  ⑥ 母题与母题的链接有的空间小,有的空间大,可以有诸多变异。有时链接是多向的,有各种可能。
  ⑦ 从深层结构的角度看,狗耕田类型具有二元对立的深层结构。围绕一个时间轴心循环往复。

  被夺→胜利→再被剥夺→再胜利……彻底的好结果。
  剥夺→失败→再剥夺→再失败……直到灭亡或彻底失败。


  我很想沿着这一提纲所包含的思路继续努力进行研究,并且要通过其他类型的考察和分析,来验证这条思路的正确与否。

稻田浩二先生来函(一)

  尊敬的刘魁立先生:
  您好吗?北京是否快到很冷的冬天了?
  在韩国,能听到您发表很动人的论文,又有了在饭店里跟您好好谈话的机会,日子过得很好。
  我在11月7日研究生的课上给学生们介绍了您发表的论文《民间叙事的生命树》,同时与大家一起学习。我已经拜读过好几次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该学习的地方。
  您的文章从AT1655的分类批判开始,这一点和我完全一致。再者,对您的"情节基干"和"中心母题"的想法,我基本上也有同感。但,您对"中心母题"第一个列举的是"狗耕田",而将"狗的坟墓上长出一棵树"放在其次的位置,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因为"狗耕田"的重要性不如"已死的狗转生于树木",即我认为①"狗耕田"母题是预告这只狗的神性(灵性或超自然性?)而已。(再说一个小问题:是否应该说"在狗的坟墓上长出狗转生的树木",而不应该仅仅说"在坟墓上长出树木"?)②我认为狗是这个故事的主角,两兄弟是主人公。做为主角的狗惩罚哥哥的情节在它转生为树木后才正式展开的,而生前的"狗耕田"是预告此条狗具有神秘的功能而已。
其次,我认为您做为"中心母题"举出的"狗耕田"与"在坟墓上长出具有神秘力量的植物",基本上与我所提出的"核心母题"很接近,也可以说是同一的。但我把它们不分开,把生前的"狗耕田"看做死后转生为树木具有神秘作用的预告或前提。即我认为死后的功能比生前的行为更重要。这是从我所举东亚的几个例子思考的结果。
您的《民间叙事的生命树》的把握方法,特别有魅力,又有本质性。"它对于我们理解世世代代的劳苦大众的心灵,该会提供多少帮助啊!"我也完全赞成这个观点。我一直被您将"民间故事变异性的特点和机制"以图表的方式来绘制的《民间叙事生命树》所感动着。这就是民间故事的真正价值。我认为您的"中心母题"(我的核心母题)是这个类型群的最初面貌,而发芽,长出树枝的部分是由后来的世世代代的讲述者生育的。因此我设想东亚各民族共有这"中心母题",并在很古时代(我估计开始稻作农业的时候)多元性地出现了。
  我提一个问题:《生命树》与"神话"有什么关系?请详细地指教您的看法。
  高木女士的日语翻译,第七页到第八页不大顺通,请转告一下告诉我正确的译文。
  我很想去北京再跟您好好交流意见。我打算2001年5月初左右拜访您,情况如何?最好请高木当翻译。

     祝您健康!


稻田浩二  

2000年11月8日  


刘魁立复稻田浩二先生来函(一)

  尊敬的稻田浩二教授: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很晚才收到您此前的来信。随后请高木立子女士翻译(包括我的复信)。现在回复您已经很迟了,我为自己的失礼向您表示歉意。
  知道您计划春天访问北京,我非常高兴,我又能有讨教请益的机会了。4月5月我都在北京,您和北京各学术单位、各有关学者的会见我会提前安排妥当的。
  秋末,在汉城年会上,听您的报告和对我的评议、以及在汉城宾馆同您和您的夫人进行的整个一晚上的谈话,使我深受教益。您作为长者和学界前辈,对我的报告作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评价,我实在愧不敢当。我把这看作是一种鼓励和鞭策,自当继续努力向前,竭诚将自己的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做得更好些。您说,在一些问题上(包括情节基干、中心母题、树型结构等等),您也有同感,这给了我许多鼓舞,增强了我在这一课题研究中的信心。这是我要十分感谢的。
  您关于"已死的狗转生于树木"的观点,虽然与我文中所论,有所差异,但我要坦白地说,我在作形态研究的时候,完全没有朝这方面去想。古老观念在口传叙事文学中的曲折和隐蔽的反映确实是值得深思和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您在信中提到的这个论点给了我许多启示。
  由此我想到,不仅要看到同一故事情节类型各种文本之间所存在的形态联系,同时还应该去发掘它们在民俗文化、思想观念、社会历史、渊源关系等各个方面可能潜在的深意和背景。在这一个故事情节类型的文化内涵研究方面,您关于灵魂转移的想法,向我提示说,还可以再去探寻社会群体制度(包括家庭承继制度、财产分割制度等等)、道德规范(包括对正义和非正义、道德与不道德、善良与邪恶等的规范标准与价值取向……)等等在这一故事情节类型中的曲折的反映和体现。
  由您的这个命题出发,我联想到,除灵魂转移观念之外,可能还有一个与它平行但性质不同的命题,同样应该得到重视,同样值得进行仔细深入的研究,它就是"幻化"(或称"幻变"、"变形"----metamorphosis,即由一种物件幻变为另外一种物件)的观念。我觉得这一观念在民间故事中反映甚多(我们现在研究的这个故事中,也可以寻觅到一点曲折的反映,例如在这一故事情节类型的许多文本中,从树上掉下来的不是果子,而是元宝或毒蛇等等)。我没有进行过这一方面的专题研究,不敢说得很肯定,但根据早期人类思维活动的一些特点来推想,这种幻化观念也许应该比灵魂与灵魂转移观念起源更早。
  另外,在这一故事类型的各个文本中,兄弟纠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应该认真寻求和诠解它的文化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内涵。
  总之,您的提示使我敞开思路、有了颇多联想。
  关于这一次的研究课题,我在这里要作两点解释。
  首先一点,我在确定课题任务时给自己严格地限定了探讨的范围:仅仅考察这一类型在一个具体省区里的所有流传文本的形态结构,由此而探寻故事形态结构的某些一般性规律。我和您的看法完全相同:形态的研究以及结构的研究如果将来不向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发展,不能成为后者的基础和前奏,而只是把它当作自我目的,那么,这种研究只会停留在一定层面上,其价值可能是相当有限的。
  但是,为了要解决民间故事分类的实际问题,即要把现有的浩如烟海的民间故事文本材料按某种标志加以清理和归纳,我就不能不根据这一工作任务的需要,使自己的出发点和工作准则简单化和封闭化,选定一个单一而具体的标准。我在实验中感到,在对众多文本进行分类时可能有许许多多角度。而且,在一个多世纪当中,各国学者也确实从各个角度进行过许多次比较成功的或不甚成功的实验。目前看来,在编制民间故事总目索引的多种实验中,我认为仍以按故事情节划分类型的经验较为实用。(我个人对AT编制总目索引的经验感到最不满意的地方与其说是它的分类原则,倒不如是它想囊括全世界的超大胃口。各国学者对它的修正和改造同样也是不满意的一种表示。)
  编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民间故事总目索引应该以每次讲述的首尾完整的单一文本作为基本单位,这一点好象是不言而喻、大家并无疑义的事,但要使这一原则真正贯穿整个分类过程也不容易。划分情节类型最重要和最首要的根据是故事本文所直接提供的(而不是隐含的和潜在的)内容。我想,不论从哪个角度对民间故事进行分类,都只能采取一个标准,而很难融合两个标准,即采取形态的标准而同时又采取内涵的标准(更何况许多潜在的内涵有时是需要研究者进行挖掘的,而且可能还是众说不一、见仁见智的)。有鉴于此,我在这篇分析形态结构的文章里,便不得不竭力回避关于文化内涵的探讨。
  其次一点,您说"我认为您的'中心母题'(我的核心母题)是这个类型群的最初面貌,而发芽,长出树枝的部分是由后来的世世代代的讲述者生育的。"您对东亚各国,特别是日本的民间故事,多年进行全面深入和贯古通今的研究,许多真知灼见令我钦羡不已。您是日本故事研究方面的权威,您的规模宏伟的《日本昔话通观》当之无愧地是世界民间故事学界的经典。您对狗耕田故事类型生成和历史发展的上述论断,让我感到很有道理。今后我将会借鉴这一论断开展研究。
  可是,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不能不向自己提出另外一个严格的限定,即在共时的前提下展开话语,尽量不使历时性的思考加入到目前的专题研讨中来。这也是这一课题的研究任务所决定的,所以我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不断告诫自己要暂时放弃对故事生成和发展脉胳、以及这一故事类型演化过程的推断(这和上一次年会我提出的关于螺女故事演化进程的报告完全不同)。然而,我在文中也借用了具有历时意义的个别词语(例如"生长"、"发展"等等),这种借用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些词语只是说明形态的变化,而不具有(或者说,我尽量使它们不具有)时间的意义。
  进行形态研究,有如在实验室里,对活的生物体做某种解剖。这种"抽去灵魂"的活动对于研究者来说虽然是一种便利,但或许也是研究者的悲哀和无可奈何。可是,面对分类这一课题,假如没有这种简单化和标准单一化,也就无法进行研究,也就不可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这篇论文取名《生命树》,我曾经有过犹豫。起初,我怕被误解为取自于《圣经》。(《圣经》《创世记》说:"上主天主使地面生出各种好看好吃的果树、生命树和知善恶树在乐园中央。"[第2章,9]亚当和夏娃就是吃了知善恶树的果实,被赶出伊甸园的。)后来我想到,包括亚洲、美洲、非洲、大洋州在内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世界树"(或称"宇宙树",World tree)的神话,《圣经》神话也是从东方民族的神话中取材而来的。神话中的世界树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贯通天地、使之连为一体的垂直中枢,它将神的世界同人的世界联系起来,这就是所谓"智慧树",用《圣经》的定名来说,就是"知善恶树";另一种则是植生在世界中央的大地水平中枢,它主宰大地的繁育,也是人类的生命之源,这就是所谓的"生命树,The tree of life",它在民众的观念中象征着世界的和平昌盛,大地的丰裕繁茂,人类的繁荣和生命力旺盛。世界各民族尽管对世界树这一神话对象的称谓彼此不同("神树"、"丰收树"、"智慧树"、" 知善恶树"、"生命树"、"萨满树"、"祭天树"、"梭罗杆"等等),但关于它的神话却有许多相通之处。就在前几年,在我国四川三星堆还出土了一座青铜器,考古学家将之定名为"神树",树上有十只鸟(或为乌)和龙,枝桠处还有兽、鸟、凤、蛇等饰物,树下跪有三人。这棵"神树"大约也是人和神界的一个通道,当属世界树的前一种类型。
  我之选用"生命树",仅仅是一种借喻,我把它看作是无穷丰富性、复杂性、内部机制的规律性和隐蔽性的一种象征。同时也借来表示我对民间叙事的伟大生命力的一种赞叹,和对它的神秘性的一种感喟。
  现在,我将搜集到的世界各民族二十多幅神树图像的复印件,包括青铜神树的图影,一并寄给您作为参考。       
  我还有一个问题,要向您请教,即关于"母题"的切分问题,我在汉城曾经向您提出过,很希望能在春天您来北京时得到您的当面指教。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时,我祝您和您的夫人
   万事如意!
   福寿绵长!

刘魁立谨上  

2000年12月28日  

稻田浩二先生来函(二)

  尊敬的刘魁立先生:
  天气一直寒冷,但我相信您还是在活跃地进行着研究。我也还健康地过着日子。
  前几天我非常高兴地收到了您的信和修改后的论文。在此表示感谢!!我收到以后高兴得甚至有一点不相信,每晚放在枕边一起休息的!
  传说日本近世(江户时代)的国学大师贺茂真渊和本居宣长,常常相互通信交换研究上的意见,一起向往推进日本国学的大成。和您直接见面交谈也好,这样交换信件也好,都是一件又高兴又可贵的事情。
  您的信和论文里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因此从我所领会到的问题来开始讲吧。

  1) 对AT的批评
  我赞同您的想法。从这个意义来说,我在《日本昔话通观28·昔话类型索引》上不加批判地接受它,现在看来是应该作自我批评的。正如您说,我也认为AT是随便混用形态和内容(没有严格的分类标准 -- 译者注)。
进一步表示我的看法的话,AT对世界和人类的理解和解释是以欧洲为中心的。AT的基本框架是从阿尔奈能得到的北欧到中欧的资料来形成的。汤普森接办以后,补充了南北美洲、印度、非洲等地区的资料。以我看来,这是用于欧美尤其欧洲的内容来处理全人类的民间故事的。我想比较远的将来要完成的全人类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应该经过以下的编辑顺序:
①按传承圈(大多是以民族为单位的)编辑的类型索引。
②按一个文化圈(比如东亚的日本、汉、朝鲜的水田农业民族)编辑的类型索引。
以后,加上东南亚地区的类型索引编成东亚的类型索引。

  2)类型·母题
  关于您问的母题等的问题,我的看法如下:
  母题 -- 故事中心人物的一个行为
   A)核心母题 -- 故事主角(狗耕田故事里的狗)的一个行为。
   B)结构母题 -- 其它故事人物的一个行为。
  一个类型是以一个核心母题为中心构成的故事。
  因此,一系列故事里有两个以上的核心母题的是否认为是"复合故事"呢?(比如,我认为所谓的"狗耕田故事"里也有和"猿地藏(IT(=通观)103)"(类似中国的"猴洞得宝" -- 译者注)的复合型。
  3)您所说的"已经死亡的狗"用"被杀死的狗"来表达,是否更为合适呢?
  4)我特别感动您对"生命之树"的考察和寄来的很多资料。
  前几天我读过A.D.Jensen的《被杀死的女神》。我认为其中引用的Frobenischen.Leo. 1989:Der Ursprung der afrikanischen Kulturen. Berln里的两幅岩壁画也可以看作属于"生命之树"。请您看看附在信内的图片。该书说这是非洲南Rodesia的。

  关于您修改的论文,我打算再花一段时间好好拜读。然后和我的论文(在韩国发表的论文基础上经过改订和增补后的)一起再给您写信交流。我的思想还没整理好。这项工作很可能还需要时间。在此附带着表示感谢,谈了我的一些看法。也可能还未成熟,如能受到您的指正就很高兴。

                                              此致!


稻田浩二  

2001年1月30日  


  又及:
  关于附在信内的图片,AD.E.イエンゼン大概说明如下:
  太古时,一年里连一滴雨都没下的时候,巫师向国王说将未婚的公主献作牺牲。被选的公主绞死后,埋葬于长在蚂蚁窝上的大树的树根下。于是,那棵树开始成长到天上,就下了三十天的雨。(根据另一则传说:少女被活活埋葬在树根下。树顶到天上的时候,变成蛇使雨下起来了。)


刘魁立复稻田先生来函(二)

  尊敬的稻田浩二先生:
  初春时节,阳光明媚,这几天大抵已是樱花烂漫的好日子了吧,我祝您心情愉快,身体康泰。一想到很快将同您见面,我总有说不出的高兴,不过,拜读您的信,聆听您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也同样有极大的益趣。
  (1)我完全同意您在信中对AT Type-Index的分析,关于这个问题您虽然说得很概括,但却相当透辟。我想在这里作些补充和阐发。
  AT Type-Index缺点的根本原因或许不在于Aarne编辑的初衷(他要对北、中欧民间故事资料库中的全部资料,采用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登录,以便检索),也不在于后来Thompson对它的补充,因为Aarne已经给它设定了巢臼,他只能在按照原有的体例进行工作。这个体例不能前面地和很好地反映世界各民族民间故事的实际面貌,其原因或许在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虽有极丰富的民间文学蕴藏,但是在当时,甚至在以后,在资料搜集和发表方面相对滞后,许多已有的材料也由于多种原因长期被欧美学者所忽略。
  Aarne和Thompson采取的原则,就他们当时所面对的材料来说,或许是合理的。但是,面对今天世界各国的更为全面的实现,他们的原则和根据这些原则编纂的索引就显得有些笨拙不灵了。反过来说,我们在今天从事研究工作的时候,往往对它有过高的期望,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先验的标尺,可以用来十分恰当地衡量我们的材料;希望它成为完美无缺的模式,把我们的故事流传实际都包容在内,我们的问题都能轻易地在这里找到满意的答案。这当然是不现实的。这样看来,我们对AT Type-Index的不满意,一半责任在他们,一半责任在我们自己。我相信,Aarne 和Thompson如果今天开始编索引,或许他们也不满意原有的原则,而会另起炉灶。所以我以为,对待Type-Index既不能乞灵于它,也不能过多地怪责它。
  您说您不加批判地接受了AT Type-Index,要作自我批评,我看是言重了。应该不带偏见地说,从1910年Aarne发表索引开始到今天,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实践说明,它的经验总体说来是有用的。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共同语言"。虽然有笨拙不灵和不准确、不全面的缺陷,时至今日,AT Type-Index和Thompson Motif-index仍然是世界多数学者所使用的一个"习惯语言"。不论这个语言是否科学、准确,舍此我们暂时还没有更为可行的、大家可以用来进行交际和相互比较的一个"共同语言"。
  编纂索引要解决的问题,是把全部蕴藏进行分门别类,各归其类,可以按图索骥。当世界各国的学者要对本民族的、或者其他某一个单独民族的民间叙事作品资料库,进行总体描述和分类登录的时候,当然是以一个个完整的作品为对象的,所以,情节类型(Type)应该说是可供我们选择的最好的标准之一。其他学者的一些学术发现,都很难完成这个任务。母题(Motif)不是以单个的文本为对象,而是文本当中的细部组成部分;机能(Function)也是分析文本中的内部结构;原型(Archetype)也不能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各国学者(也包括象您这样的大家)都不能不借用它,以方便自己的研究。
  (2)我非常赞赏您的设想,您说"比较远的将来要完成的全人类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应该经过以下的编辑顺序:①按传承圈(大多是以民族为单位的)编辑的类型索引。②按一个文化圈(比如东亚的日本、汉、朝鲜的水田农业民族)编辑的类型索引。以后,加上东南亚地区的类型索引编成东亚的类型索引。"
  您说得完全对。日本的情况处理起来较为简单,不象中国有这么多民族,分属不同的语系语族语支,各自的传承关係,以至于彼此间的影响关係,是复杂的,又有非常悠远的历史。我很赞成首先以民族为单位来编纂故事类型索引。
  在各民族的类型索引的基础上,可根据文化亲缘关係、语言亲缘关係、地缘关係等,编纂两个民族乃至多民族的比较索引。这种比较索引,当然可以跨出国界,例如我们现在所要努力追求的东亚各民族间的比较索引即属此类。当然以后还可以扩大。Thompson曾经说过,"类型索引暗示一个类型的所有文本具有一种起源上的关係",这种不加分析的一元论的立场,我是存疑的和不能完全接受的。在编纂比较索引时,就更不该有这种先验的观点。 我个人想,这种比较索引,不一定非要把参比的各民族索引的全部资料都囊括进来,只把可比的部分(包括相同和相异的成分)收进来或者就够了。因为,无论如何各有关民族的索引,仍然是单独存在着的,随时可以拿来参考。
  或许,在"比较远的将来",在我们大体有了各民族的成功的类型索引、同时又有了相当多的比较索引的时候,要完成全人类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就不是象AT曾经做的那样,先验的成分过多了。那时的世界民间故事索引,或许会是比较理想的吧。
  (3)您说,"<已经死亡的狗>应该用<被杀死的狗>来表达",您纠正得是。这里的区别很大,不能简单马虎从事。
  (4)关于母题和类型的定义问题,以及关于复合型故事的理解问题,我要好好地学习和思考您的看法。等四月您到北京后,我再向您面陈自己的意见。
  (5)谢谢您寄来的关于"生命树"的图画。这两幅非洲图画真有意思,带给了我很多深沉的遐想。谢谢您。
  我等候着同您以及其他多位教授在北京会面并进行有益的学理讨论。这对推进类型研究,肯定会是大有补益的。

       谨颂
       春安!


刘魁立 敬上  

2001年3月19日  

 


分享到:

TAG: 刘魁立 民间叙事 生命树 稻田浩二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