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耕作图——最早的农耕文化记述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05 15:08:35 / 个人分类:小搬长

黄帝耕作图
——最早的农耕文化记述

2011-11-29 15:25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丁再献
 
     农耕文化,就是在农耕经济上建立起来的文明所产生的文化,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以服务于农业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其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农谚、绘画、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人类是从母系氏族社会走向父系氏族社会的,农耕文化也应当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东夷文化中8000年以前的后李文化已经有种植业的出现,经北辛文化的进一步孵化,到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第一、二次社会大分工,出现了商品交换,大大丰富了农耕文化。
 

陕西黄帝陵轩辕黄帝像

 

陕西黄帝陵轩辕黄帝像


    据史书记载,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众多诸侯国的首领。黄帝为少典之子,出生于东夷之寿丘,创业于齐鲁,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当时黄帝部与强大的炎帝部和蚩尤部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以后先与炎帝部结成联盟,然后对蚩尤部发起了攻击,最终以“禽杀”的方式灭了蚩尤,完成了史前华夏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出现了“万国和”(《史记》)的局面。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创造文字,从此农耕文化蓬勃发展,并一直持续到了近代。
 
    东夷早期农耕文化的发展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其他民族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原始社会后期的游牧部落与其它部落的分离,而东夷的农业则是由本地区狩猎经济到定居、养殖、种植的演进。这一过程从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环环相扣的紧密衔接可以看出,狩猎经济的比重逐渐减少,而农业经济的比重逐渐加大,在这一发展的历程中毫无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清晰的看出东夷农业文化发展的脉络。农业文化的这种逐渐演进,决定了第一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东夷是稳定的,有序的,而且是名符其实的“分工不分家”——少数的“百工”既外出做工,又不脱离自家农业生产,多数的分工则主要表现于家庭内部,实行“男耕女织”,这一分工形式一直延续了5000余年之久。人文始祖黄帝就是“埶五谷”的领头人,他的妻子螺祖就是养蚕织布的创始人。这种分散于众多家庭内部的分工形式与古希腊、古罗马手工业作坊集中于大城市的前两次社会大分工有着根本的不同。反映这一时期农耕文化的文字记述,不仅在史记中能够找到,而且笔者在山东东夷骨刻文中也有所发现。

 

《黄帝耕耘》图,寿骨11

 

《黄帝耕耘》图,寿骨11

 

    笔者在研究寿光骨刻11号时,发现画面最下方好似一位中年男子,头戴大斗笠,身着半长袍,双足叉开,极像一个“黄帝”画像,根据寿光骨刻文摹画形象造字的特点,这可能就是黄帝播种的形象了。他的右手好象正抬起向下撒着种子,有几粒正落向地面,神态极为形象。谁会想到,黄帝撒种子的这一形象,会成为 “种”字的原型呢?只不过金文中将禾放在了左边,而这幅原图手中撒种子的“禾”是在右侧。由此可以推测,可能当时还有黄帝面向左方播种的描绘,不然黄帝陵碑刻图会面向左方,只是那些骨刻图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
 
    左上方残痕处似是一具耒,这与篆书中的“耒”字颇为相近,与甲骨文字典中类似字形结构的“耒”字相似;典中没有注明发何音,仅解:“从木从攵,所会意不明。”但典中《子卜》有“………于田”的释义。

 


    看得出这个工具可能与田地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有可能当时已经普遍使用。“耒”字前方好象是一匹马,是在拉着耒或在此吃草?有待研究。左上方似是一位农夫,正在牵着一头牛或鹿,这组图好象是要表达去犁地或放牧的意思。图案的组成与甲骨文和金文的“牧”字写法相近,很可能甲骨文的书写者是以此图为原型而创作了“牧”字。
 
    “牧”字右上方是一个牛头或鹿头的形象,巨大的头角左下方好象是牛脸,右侧是两横、一竖半,极似篆书中的“耕”字。《说文解字》中释:“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而甲骨文字典中也有类似结构的图字,而牛头与“刀”字相连,这与骨刻文中相似,均为左右结构,虽既无发何音又无释义,但典中《已卜》有:“…王田… 往来…灾”的释义。山大民俗学教授赵申分析认为:黄帝时期虽无王称谓,但商朝已经正式有了王,而王府必有田,因此这甲骨文中字形与“王田往来”有关,也就与“耕”字密切相关,联系起骨刻中这组“耕”字图,黄帝时期用牛耕田的可能性就是现实了。这一“灾”字,笔者认为:《已卜》释义是,在王田进行正常往来耕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随意  在王田中往来可能会有瓜田李下之嫌,甚至会发生灾祸。
 
    笔者反复比较研究,虽然骨刻腐朽比较重,还是影影绰绰可以看出这是一组极似古籍记述中的黄帝耕耘形象。后来这个推测终于在陕西黄帝陵碑刻上找到了答案,碑刻上黄帝耕作图像与史书记载也相吻合,可见两图同源,而骨刻图在先,碑刻很有可能以骨刻为蓝本。笔者将这幅图命名为“黄帝耕作”图。
 
    依据图中的“耒”和“耕”二字的发现,笔者认为,早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东夷地区已经使用了“耒”这种犁地农具。这一说法可能会引起有关研究者的争议,或认为5000年前后虽然冶炼出了金属,但也只是一些红、黄铜而已,其硬度不可能达到犁地的需求。实际上“耒”犁地的尖端犁铲并不一定非得是金属的,因为黄河中下游冬天一般都在零下十几度,冲积平原的土地经过冬天冰冻,春天解冻以后土地格外松软,只要用“耒”字状的树枝,把两面的枝杈截断斫尖以掘土,劳动者双手握住主干,就可以在松软的土地上划出垄沟来。如图中较大的树枝,主干前头有人或牲口牵引,后面有人扶持,划出垄沟的效率就会更高,以此就可以播种。这样以树枝做成的农具,可能就是最早的“耒”,但是这种耒只能划出较浅的垄沟而不适应于硬地或深耕。“耒”耕以前只是传说,谁会想到“耒”竟然是如此形状,树枝居然可以犁地。可见东夷人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了这种简单的播种工具,是“黄帝耕作”图揭示了它的真正用途及其形状。
 
    农耕文化为什么在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时期就在泰山周边的齐鲁地区扎根?木耒的使用就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泰山周边的许多河流冲积的小平原土地肥沃,冬天地面冻土的深度相当于犁耕的深度,地表植物枯死,便于“放火烧荒”,春天解冻以后土质松软又便于用木耒一类的简单农具播种,所以,东夷的先民们选中了这块土地,一直锲而不舍的在这里刀耕火耨,率先在这里孕育出东方文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美国人韩丁来中国介绍的“免耕法”,其实东夷人早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说文解字》解释:“耒,手耕田,曲木也。从木推丰,古者垂作耒,以振民也。”看来这种解释与黄帝耕作图中的“耒”很接近。“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均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可见“耒” 就是最原始的农具,其它“耒”字旁的农具都是由“耒”派生出来的。
 
    农耕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创造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繁衍出了几十亿人口,另一方面,它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又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破坏得体无完肤,千疮百孔,许多动物和植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人类自身的生存也面临着巨大威胁。与现代文明相比,耒耕时代对地球的破坏则是十分有限的,那时人和自然还保持着和谐相处,但那时的生产方式又养活不了现代这样多的人口。依现代人的智慧,能否找到一条从现代繁华连接到古代幽园的“曲径”呢?那时,农耕文化的色彩将会更加绚丽。


TAG: 黄帝 农耕文化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9855
  • 日志数: 174
  • 图片数: 5
  • 影音数: 55
  • 文件数: 4
  • 书签数: 49
  • 建立时间: 2008-10-11
  • 更新时间: 2014-10-25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