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点思考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6-18 22:13:28 / 个人分类:我的日志

说来也怪,历史的确有一种重演的趋向。就拿学术研究的现代史来说,二十世纪初,我国学人在引进西学时,往往先接受其新概念、新名词,而不太注意其中内在的“条理”和“头绪”。林纾在1919年写给蔡元培先生的信中,就曾批评新文学是“学不新,而唯词之新。”1920年胡适在北大的开学讲演《普及与提高》中也说,新文化运动已成“新名词运动”。这年年底,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写的《提高与普及》的短文里也提出用中国“旧思想”谈西方“新学问”的倾向,其实质仍在批评“新名词运动”。改革开放以来,这类现象当然有了很大改观,部分学人的确找到了中西学术研究的关键结合点,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但像钱钟书先生那样将中西学理融会贯通、不断有所发明和创新的仍然很少。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学人)仍未能跳出西方“新名词”的框框,迷失在五花八门的西方理论的束缚中而不能自拔,可说是“邯郸学步,反失其故”。我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初步认为,其因大概有三:一是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深度和广度;二是对西方某理论产生的文化环境和历史背景未能深究;三是还不善于捕捉中西学理之间的关键结合点。这三方面的问题,在不同人的身上,其表现出来的侧重点亦不尽相同。


分享到:

TAG: 思考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我的栏目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331163
  • 日志数: 200
  • 图片数: 25
  • 文件数: 40
  • 书签数: 34
  • 建立时间: 2008-10-07
  • 更新时间: 2014-01-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